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2-09 09:17:1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綱要》指出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要從幼兒身邊取材,更多的為幼兒的生活服務。而時鐘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常用的東西。和幼兒一起探索時鐘,會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有幫助。這樣,幼兒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才會對周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時鐘的認識是大班年齡段時間概念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教學活動很容易陷入說教,變成知識點的灌輸,因此,本次活動在關注幼兒興趣激發的同時,對幼兒獲得知識經驗的方式也廢了些心思,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實踐操作法:在認識時鐘的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多的為幼兒提供親自動手操作和探索的機會,改變以往單純的教師講、幼兒被動聽的狀態,在互動中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觀察、探索比較法:通過帶領幼兒欣賞故事,觀察鐘表,引導幼兒去發現它們的共同點,從而由幼兒自己總結歸納出鐘表最主要的結構和時針、分針的運轉特點,讓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地探索,在親自操作與體驗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3、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法:活動中,從引導幼兒觀察鐘表開始,發現指針走向,再到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再到認識整點和半點,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活動目標

  1.了解鐘面結構,認識時針、分針,初步感知時針、分針的轉動關系。

  2.能準確認讀整點和半點。

  3.懂得遵守時間,建立一日生活的時間觀念。

  活動準備

  1.自制鐘表人手一個;視頻課件1份:小組操作卡:鐘表實物1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鐘表,了解鐘表的作用。

  1.通過故事《喜歡鐘表的國王》引出鐘表。提問:沒有了鐘表會發生哪些麻煩的事情?

  二、認識鐘面,區分時針和分針。

  1.講述故事第二段。引導幼兒觀察鐘面結構。

  2.播放視頻,了解鐘面結構。

  (1)認識鐘表的構成。

  提問:鐘表上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都是怎么排列的`?

  小結:鐘表上有十二個數字,表示時間。是按順序排列的。

  (2)認識時針、分針。

  提問:有幾根指針?這兩根指針有什么不同?它們叫什么名字?

  小結:時針短,分針長。

  3.教師演示指針行走,發現時針、分針的關系。

  提問:你發現誰走的快?

  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1個小時。

  三、認識整點和半點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

  提問:鳥兒應該幾點喂食?9點的時候,指針在鐘表上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幼兒自由探索。

  2.觀看視頻,了解9點時針和分針的位置。

  3.幼兒自由探索播出10點,11點的鐘面。

  4.觀看課件,對比發現整點的表現特點。

  小結:整點的時候,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

  5.引導幼兒探索半天的鐘面。

  6.觀看課件,發現半點的表現特點。

  小結:分針走一圈是一個整點,走半圈是半點。當分針指向6時,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點半。

  四、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作息,進行操作活動,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1.分組操作:“時間配對”

  規則:將時間與圖片中的事情進行一一對應。

  小結:我們每天要在幼兒園里做很多的事情,只有遵守時間,準時按照時間做事情,我們的生活才不會被打亂。

  2.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規則:教師出示鐘面,幼兒進行認讀。

  五、延伸活動,結合小朋友即將上小學,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做守時的孩子。

  課后反思

  《學看表》這次活動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鐘表,能區分時針、分針,初步了解兩者的運行關系,認識整點、半點,使幼兒懂得遵守時間,建立一日生活的時間觀念。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鐘面教具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并運用繪本故事貫穿,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活動目標。

  運用繪本《喜歡鐘表的國王》引出課題,很快便吸引的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有12個數字和兩根根針,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然后,我引導孩子們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知道長的細的是分針,短的粗的是時針。在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時,教師運用“比賽”游戲,請幼兒在觀察中發現“分針走的快,時針走的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一規律。這樣,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探索,在親自操作與體驗中,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育也應該回歸生活,真正讓孩子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我們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最后環節中,教師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活動,讓幼兒了解自己每天在幼兒園里做的很多事情,只有遵守時間,準時按照時間做事情,我們的生活才不會被打亂。為幼兒上小學做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果蔬拼盤是將水果、蔬菜運用切、剝、挖等方法加工成各種形狀,以排、推、選、圍、擺、覆等方法拼擺、裝盤而成的菜肴,既方便食用,又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日常生活中,多數幼兒對果蔬的興趣遠不如肉食,而果蔬因其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纖維,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提高幼兒對果蔬類食物的興趣,提升家庭營養膳食理念,特設計此親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親子參與活動的情況,更應該關注親子之間的互動情況,將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理念滲透到親子互動的指導中。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水果蔬菜的名稱及特征,知道其富含的營養價值。

  2.能與家長協商拼盤制作的內容和方法并合理分工、創意制作

  3.鼓勵幼兒跟家長共同制作拼盤,感受親子制作的溫馨快樂。

  活動準備

  1.布置選購臺,擺放當季蔬菜、水果及各色餐盤。

  2.果蔬拼盤的圖片若干。

  3.砧板、刀、剪子、擦手巾等,背景音樂。

  活動建議

  1.請幼兒參觀選購臺,認識各種水果、蔬菜。

 。1)引導幼兒交流已知果蔬的名稱、營養及口味。

  提:你認識哪些水果(蔬菜)?它有什么營養?味道怎樣?

 。2)請家長介紹幼兒不熟悉的果蔬。

  提問:你不認識哪個水果(蔬菜)?你想請哪位家長為你解答?

  2.引導幼兒賞析果蔬拼盤圖片,感受其造型特點,了解其營養價值。

  提問:你最喜歡哪個果蔬拼盤?為什么?

  小結:果蔬拼盤顏色美、造型獨特,還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

  3.以家庭為單位制作果蔬拼盤,感受親子制作的'樂趣。

  (1)組織家長與幼兒討論、交流,明確要創作的主題與使用的材料。

 。2)提示家長與幼兒商討制作果蔬拼盤的注意事項,如輕拿輕放、節約使用、造型獨特、顏色和營養搭配適宜、分工適宜、為制作的果蔬拼盤起名并設計廣告詞等

 。3)家長與幼兒商討制作果蔬拼盤的流程并確定分工。

  教師提出要求:分工要合理,避免為呈現好的效果而由家長包辦材料準備時,可由幼兒負責取材料、打皮、切塊等較簡單內容,家長負責切片、挖圓球等較復雜工藝;拼盤時,可由幼兒根據商定主題拼擺,家長可負責細節整理、清潔。

  (4)家長和幼兒隨音樂開展制作,教師指導家長參與活動。

  教師提出要求:應采取平等、相互尊重的合作方式,家長要鼓勵幼兒做小主人應注重與幼兒的良好情感的互動交流,不指責、不抱怨;應注重制作過程中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不過度關注作品的精細、精美。

  4.交流、分享,體驗成功

 。1)請幼兒為自制果蔬拼盤代言,說出其名稱和營養價值。

 。2)請家長和幼兒欣賞果蔬拼盤,鼓勵幼兒從色彩、造型、營養價值、口味等多角度進行評價。

 。3)大家共同品嘗果蔬拼盤,體驗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通過體驗,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孕婦。

  課件準備:“孕婦”圖片;“媽媽孕育我”圖片。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皮球/氣球/小枕頭。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孕婦”,激發幼兒了解媽媽肚子里有寶寶的興趣。

  ——你知道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圖片里的阿姨肚子為什么那么大?

  小結:阿姨肚子里有小寶寶了,你們沒出生前也是住在媽媽的肚子里。

  出示圖片“媽媽孕育我”,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要不要吃東西?怎么吃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還會做什么呢?

  ——寶寶一天天長大了,媽媽會有什么感覺呢?

  小結:媽媽肚子里有一根帶子叫臍帶,當媽媽吃了東西,寶寶就可以通過臍帶吸收營養。從懷孕4個月起,寶寶在肚子里就會動動手腳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媽媽可能會頭暈、嘔吐、腰酸、抽筋等,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媽媽懷孕非常辛苦。

  給幼兒每人發放一個皮球/氣球/小枕頭,塞在衣服肚子位置直到離園,可以讓幼兒嘗試坐起床、撿東西、下樓梯、上廁所等動作。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身上帶著枕頭畫出媽媽懷孕的樣子。

  1.提醒幼兒可以用透視的方法畫出寶寶在肚子里的樣子。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寶寶在媽媽身體里的`位置是否正確。

  3.鼓勵幼兒將畫帶回家送給媽媽,并表達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溫馨提示

  體驗媽媽懷孕的活動結束后,第二天課請小朋友來談談感受,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1.鼓勵幼兒多夸夸自己的媽媽,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回家后做幾件能表達愛媽媽的事,如給媽媽捶背、端水等,并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狠狠97成为人免费 | 中国A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 午夜福利视频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