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發現兒歌中四種物體的形狀特點。
2、尋找發音相似的音節,感受兒歌的趣味性。
3、體驗雙簧詼諧、幽默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兒歌圖譜
活動過程:
一、找相同,發現兒歌中四種物體的形狀特點。(出示圖片:框、床、墻和樓房)
T:今天我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下。
1、找形狀特點。
T:這是什么?我們用一個字來說:框。
T:這四樣東西有什么共同點?(都是長方的)
2、找發音特點。
T:小朋友仔細看看王老師念這四個字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的?(張得大大的)
3、理解"亮堂堂"的意思。
T:現在我在這四幅圖上加了一樣東西,這個應該怎么念呢?
T:聽老師來念一遍啊(長方的框,長方的床,長方的墻,長方的樓房亮堂堂)怎么念的?
T:誰知道亮堂堂是什么意思?
T:很溫暖,陽光很充足,很亮,光線很好。
T:剛才我把這個念成了一句話,我們一起念一念。
二、看圖譜學念兒歌。
1、介紹兒歌名字《長方謠》
T:剛才說的四句話其實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做《長方謠》。
2、教師完整念兒歌,請幼兒回憶內容并填充兒歌圖譜。
T:這首《長方謠》的這四張圖我們看過嗎?下面還有三句話沒有圖形,原來他們藏起來了。用我們的小耳朵來把藏起來的兒歌找出來吧。
(老師念兒歌,幼兒找句子。)
T:這里三句話講得是什么?
(說出后出示圖譜。重點引導第四句,按照上圖的順序)3、看圖譜念兒歌。
T:我們一起跟著王老師來試試念念看兒歌吧。
T:你覺得哪句說起來有點困難,而且不容易記住?
T: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從小到大排列,練習第四句)
T:閉上眼睛想一想,再來說一說。
4、為兒歌配以簡單的動作,并嘗試邊念邊表演。
(1)教師做一遍動作,幼兒學習
(2)師幼共同表演動作。
5、"我說你做"鞏固對兒歌內容的理解。
(1)師說生做T:我來做你的小嘴巴,你們來做我的小手。
(2)師做生說T:現在交換,我來表演你們來說。
三、游戲:雙簧形式表演兒歌。
1、請2、3對幼兒上前表演《長方謠》
T:我們玩過的雙簧游戲還記得嗎?前臉要怎么樣?()
2、教師示范速度快慢變化帶來的趣味性。
T:老師也來表演,看看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兩遍,第二遍加快)
3、請幼兒示范速度變化帶來的效果。
T:我們一起來試一遍,第二遍的時候加速度。
T:請小朋友來表演,在第二遍的時候記得加速度。(1組)T:剛才小朋友試了一下,速度加快是不是更加有趣了?回到教室里我們也去試試看,希望你們能夠聲音更大些,表情更好,聲音更響亮。
附兒歌:
《長方謠》長方的框、長方的床,長方的墻,長方的樓房亮堂堂。
請你幫忙想一想:
除了框、床、墻和樓房,還有什么是長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案目標:
1、感受新年的熱鬧,快樂的情緒。
2、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結構。
教案準備:鼓、鈸、鞭炮的聲音。
教案過程:
1、練聲
根據533|15 |531 |60|幼兒先聽,然后用“啦”來唱出來。
2、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教師:“前幾天我們過的什么節日啊 ?為什么要過這個節日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因為是新的一年由開始了,人們心里很高興,為了慶祝所以要過元旦這個節日。
教師:“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慶祝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敲鼓、放鞭炮)
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用鼓敲歌曲中的節奏。讓幼兒模仿聲音。
教師:“為了慶祝這個節日,老師還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呢!想不想聽聽啊?”
(教師示范完整的唱一遍) 教師:“你感覺老師唱的哪個地方象剛才的聲音?你來學一學!”(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這一遍你又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說歌詞,2——3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唱歌。集體合唱。
3、體驗歌曲的快樂情緒
教師:“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我們在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唱呢?”(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根據你說的,我們一起來唱一遍,我們的臉上要怎么樣?”(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動結束:教師:“我們一起去放鞭炮吧!”(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 )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用不織布布條和圓片組合拼貼出公園里晨練人群的不同動態,并添畫背景。
2、難點:小組合作制作。
活動目標:
1、能用不織布布條和圓片組合拼貼出公園里晨練人群的不同動態,并添畫人物表情及公園背景使畫面更豐富。
2、小組協商根據主題創意制作,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不織布布條和圓片若干、記號筆、卡紙、膠棒。
教學環節:
一、觀看視頻,回憶圩墩公園的景色。
二、觀察不同晨練人物動態,了解小人拼貼方法。
三、小組合作,創意制作"圩墩晨練"場景。
四、小組合作,自由拼貼繪畫,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
五、展示作品,相互欣賞和交流
關鍵性活動:
1、你們去過圩墩公園嗎?今天老師帶你去逛逛圩墩公園。
2、播放圩墩公園視頻。
3、提問:這是什么地方?XX地方有些什么?
1、師:圩墩公園風景美麗,空氣清新,每天早上都有人在公園里晨練。你看過他們在公園里做過什么運動?(根據幼兒回答從資源庫拖出運動照片)
2、學一學說一說: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
3、利用白板將晨練照片變成用不織布和圓片拼貼的小人。
4、提問:這些小人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什么形狀做的什么?
5、教師小結
1、教師示范完整圖
2、提出講解操作要求
(1)小組合作完成圩墩晨練。
(2)商量合作作畫分工。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作畫時播放音樂
1、教師用照相機拍下作品,放在白板上讓幼兒欣賞交流。
2、請每組組長來介紹一下自己小組的作品,說一說你們拼的是什么運動,怎么合作的,添畫了圩墩公園什么景色?
幼兒活動幼兒觀看視頻回憶圩墩公園景色。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幼兒學一學說一說:手臂和腳的不同姿勢幼兒觀看拼貼的運動小人并回答幼兒觀看作畫過程。
幼兒傾聽并商量幼兒四人一組合作作畫。
小組長介紹自己組的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媒體使用注釋圩墩公園幼兒都不陌生,但為了給后面添畫圩墩公園的背景做鋪墊,因此將圩墩公園的視頻插入白板課件中播放,并使用拍照功能,將圩墩公園"著名"景色拍下,加深孩子們的印象。
本環節充分利用白板資源庫,庫中存儲了一些圩墩公園晨練時比較常見的運動場景。通過這樣直觀的照片能讓孩子們更形象的感知不同運動時人們的不同動態。
這一環節通過白板圖片隱藏功能,將晨練圖片快速的銜接到拼貼運動小人圖片上,讓孩子們直觀的感知兩者的聯系。
由于操作材料比較小,因此將操作材料的圓片、長短不同的布條在白板上放大,并介紹,可以讓每個孩子都看清楚,更明白如何操作。
教師事先準備好拼貼小人與風景簡筆畫,利用資源庫,現場拖拉完成示范圖,節約了時間,也達到了整體示范的效果。
通過電腦播放音樂,很好的制約的幼兒作畫時間。
現場用照相機拍下每組作品,在白板上放大欣賞可以讓幼兒更加清晰地欣賞每一幅作品,也方便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牙齒的分類與作用。
2、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準備:幼兒的笑臉照片、小鏡子
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的笑臉照片。
每當我們笑起來的時候露出白白的牙齒真好看,牙齒是我們重要的器官之一,你有認真觀察過你的牙齒嗎?
2.請幼兒用小鏡子自主觀察自己的牙齒,引導幼兒在觀察時使用的不同觀察方法。
(1)你能看到牙齒的幾個面?你看到的每個面是怎樣的?
(2)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
(3)你的牙齒有幾種牙齒呢?每種牙齒有幾顆?都長什么樣?長在什么位置?
3.出示牙齒圖片,了解牙齒的分類與作用。
(1)門牙切牙 又扁又平 好像一把鏟子 專門負責把食物咬斷。
(2)門牙旁邊的'幾顆尖銳的牙齒叫犬牙, 又稱為尖牙,它好像又短又尖的小刀,當你吃肉的時候用它來撕裂食物。
(3)口腔后面有很多大牙,叫磨牙,好像一副小磨子的上下兩片,這種牙齒最適合磨碎和嚼爛食物。
牙齒不僅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當人們講話和微笑時,整齊而潔白的牙齒,更能顯現人的健康和美麗。
4.學習怎樣保護牙齒。
(1)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配合牙齒模型,教師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2)知道碳酸飲料會對牙齒造成損害,少喝碳酸飲料。
(3)換牙時及時拔掉乳牙讓恒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活動延伸
堅持每天口腔牙齒保健,注意用牙衛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樂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關系。
2、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圍兜、袖筒。
2、足夠的面粉。
3、各種顏料水。
三、活動過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動。
師: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加工面條、制作餃子皮、扁食皮……)
今天我們要用面粉來制作五顏六色的彩泥。
(孩子們很興奮,紛紛議論:這能做嗎?怎么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師:要把面粉變成象老師手里的橡皮泥一樣軟,你們想想看有什么辦法?
(相當一部分孩子能說出應給面粉加水。)
3、師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樣合理地給面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進很多水,會發生什么事?
(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師演示給幼兒看,從而得出結論:一下子加太多水,會使彩泥太濕,如果沒有備用的面粉添加,那么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點點水,不夠時再加。)
(2)彩泥太濕了會怎樣?太干了會怎樣?
(本來我想圍繞這個問題讓幼兒繼續討論,之后再驗證給幼兒看,但我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完全不在我提的問題上,而是急著想動手和面,于是我及時進行調整,讓幼兒帶著問題,先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4、幼兒動手和面。
(孩子們很喜歡和面這個環節,他們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干得熱火朝天的。由于臉盆不夠,一桌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希望孩子能通過分工合作,如:有的負責加水,有的負責和面等,共同來完成自己小組的一團彩泥,但顯然孩子的合作意識較差,有的孩子說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說不能再加水,在意見不能統一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吵起來,結果只好由老師負責加水,才緩和了局面。)
5、評價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師提出的問題。
(孩子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制作的彩泥,有的說我做的太濕了,會沾手;有的說我做的太干了,容易碎,最后得出結論:只有水分加的剛剛好,這樣彩泥才容易塑造。)
反思調整:應該為幼兒提供人手一個臉盆,讓幼兒獨立地完成彩泥制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3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