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1-30 09:12:1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發現廣告語的特點。

  2、學說、學編廣告語,提高分析概括的口語表達能力。

  3、能夠與同伴合作共同創編驅蚊產品廣告。

  4、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5、培養幼兒對廣告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錄制4個與幼兒生活有關的電視廣告。

  2、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鼓勵幼兒學說廣告。

  3、驅蚊產品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感受廣告。

  1、第一次觀看廣告,提問:“說說廣告中都有哪些產品?” “廣告中說了些什么?

  2、第二次逐個觀看廣告,提問:“這些廣告告訴了我們什么?”

  (教師小結:廣告要介紹出產品的優點、用途。同時適時做隨機教育。)

  3、引導幼兒發現廣告與和日常生活用語的不同之處,初步了解廣告語簡潔、生動、有趣、概括的.特點。

  二、幼兒學說自己喜歡的廣告語。

  師: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許多廣告,你們都記得哪些,來說說看!

  鼓勵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大膽學說,進一步體會廣告語簡練、概括的特點。

  (共同觀看另一段廣告:“君樂寶酸奶”引導幼兒發現廣告也可以唱出來。)

  三、組織幼兒分組為驅蚊產品創編廣告。

  1、師生共同討論驅蚊的辦法。

  師:夏天到了,有一樣東西大家一定不喜歡,對是“蚊子”,我們用什么辦法趕走蚊子呢?

  (分組進行討論,并請代表發言)

  2、分組選擇喜歡的驅蚊產品,創編廣告。

  要求:5人為一組

  討論內容:選擇什么產品、用什么樣的形式表現(唱、說、故事表演等)、要說清楚產品的優點和用途、語言要簡潔有趣。

  四、組織廣告表演。

  把幼兒表演的廣告用攝像機錄制下來,結束后在電視里播放。

  活動反思:

  本活動來源于孩子生活,孩子們對此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愉快的參與其中。整個活動由易到難,從觀看學說電視廣告、了解廣告語特點,進而創編廣告,把幼兒零散的印象、無意的模仿進行提煉、升華,讓孩子在使用和駕御語言的過程中品嘗成功、獲得愉悅,從而激發幼兒對語言的熱愛和求知欲望,培養幼兒分析概括的能力。

  今天孩子在學說廣告的環節表現的十分積極、踴躍,但在創編活動中表現的比較拘謹。這可能與創編前對產品的分析不夠透徹有關,想把這一環節做一修改:先挑選任意幾個產品分析廣告的編法,使孩子清楚廣告要說清產品的名稱、特點、用途。在每人一樣產品自由創編,可以相互交流,最后在集體面前展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中國的民族狀況,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

  感受描繪民族服飾美的快樂。

  激發了幼兒對民族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每個民族都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服飾特點是什么。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少數民族》;

  圖畫紙,鉛筆,油畫棒,彩色筆等繪畫工具;

  幼兒活動前對中國民族狀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中國的民族

  (一) 教師: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我們周圍生活著哪些民族?

  (二) 教師:你能說出幾個民族的名字?知道他們有什么風俗習慣嗎?他們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二、 做一做:幼兒操作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1頁,用線連一連,看看各個民族喜歡吃什么,做什么,住在哪里。

  三、 畫一畫:

  (一) 閱讀幼兒用書《少數民族》第2-4頁,進一步了解藏族、維爾族和傣族的風俗習慣。

  (二)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各民族的`狀況,并做出小結。

  (三) 在藏族、維爾族和傣族三個民族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民族服飾幼兒動手繪畫,進行展示,感受各民族不一樣民族服飾的美。

  (四) 將小朋友繪畫作品放在學習園地,大家一起欣賞評論。

  教學反思

  小朋友們對少數民族很感興趣,但是活動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家長和小朋友提前查閱資料,活動組織的時候也只有極少數小朋友知道少數民族的存在并知道自己屬于哪個民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顏色涂染,表現不同膚色等不同特點的外國兒童形象。

  2、運用已有經驗為不同兒童形象大膽設計發型。

  3、熱愛地球,懂得全世界兒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PPT、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運用兒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全世界兒童是一家》,聽完之后呢,你們來告訴我兒歌里說道了哪幾個國家。(美國、日本、中國)

  師:除了這幾個國家,你還知道哪些國家?誰來說一說?

  二、觀看PPT,讓幼兒了解世界各國兒童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全世界各國小朋友們的圖片,你們看看他們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發現各國兒童的特征,學會用語言描述。

  (1)從皮膚、頭發和眼睛的顏色來區別不同國家兒童的特征:膚色-黑、白、黃的皮膚顏色;頭發-黑色卷發、金黃卷發、栗色頭發、黑色直發等:眼睛-黑色、藍色的眼睛。

  (2)從服飾來區別不同國家的兒童

  教師總結

  三、繪畫:地球村的孩子們(師幼共同作畫)

  (1)教師示范畫

  師:雖然他們膚色和我們不同,頭發和我們不同但是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我們都是地球村的孩子們!

  師: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一畫地球村的小朋友們。

  (2)幼兒作畫

  (3)涂色

  師:畫好之后呢,我們就要給小朋友們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在幫非洲小朋友涂色時要注意他們的皮膚是咖啡色的。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畫了地球村的小朋友們,那以后不管是我們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要相親相愛的在一起,互相尊重,和平相處。

  活動反思:

  我在執教美術活動《地球村的孩子們》的過程中出現了三大亮點。

  亮點一:課前準備充分到位

  為了讓幼兒了解各國兒童的形象特征。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收集與整理工作,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美國的白人、黑人還有穿著日本和服的小姑娘及穿著朝鮮服的韓國孩子,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區分了不同國家兒童的形象特征。

  亮點二:有效提問的運用恰到好處

  首先,在教學開始部分,以談話方式導入課題,讓幼兒相互看一看,說一說:中國人長得什么樣?引導孩子從我們的膚色、眼睛顏色、頭發的.顏色以及語言等方面進行闡述。這一提問的目的是為第二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作用。提問二:這些孩子你們認識嗎?他們是哪個國家的?他們跟我們有什么不同?繼續引導幼兒在觀察與比較中將自己的發現大膽表述。

  其次,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創作構想時,有效提問的遞進性——畫哪個國家的兒童?他們在哪兒?在干什么?怎樣畫才能表現出全世界的兒童是一家呢?這些問題帶領著幼兒進行大膽構想與創作。一幅幅不同風格的畫面仿佛呈現在每位幼兒的腦海里。

  亮點三:巧用繪畫方式及時進行梳理

  讓幼兒在具體形象欣賞的同時學習比較、表達對不同國家兒童形象的發現,在發現后討論:如何用繪畫方式來表現?幼兒邊說教師邊用繪畫方式進行總結記錄,這樣的梳理過程意在示范繪畫方法,為幼兒獨立創作做好準備。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作用與幼兒主體地位的關系,能積極引導孩子們圍繞觀察對象大膽有序地進行表述,并能合理地進行創作。但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幼兒掌握的知識點過多(對于出示的歐洲、亞洲、非洲的風景圖這方面的知識點講得太多)從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幼兒有的會出現混淆,進而理解錯誤。其實,背景圖的出示只要是主要的,讓幼兒有個初步的概念即可。恰到好處的運用才會達到其價值所在。如果讓孩子掌握過多,超過他們的接受范圍,那么,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今后的教學中,大家只有不斷研討才會有進步與成長。不斷充實自己、反思自己才會得到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通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探索問題的興趣。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活動流程】

  一、出現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你們看,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這里太不好了,誰愿意來把它搬開?(請一幼兒嘗試、搬不動)

  提問:你為什么搬不動?有什么感覺?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抬、推、拉、轉……)

  那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受!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點,有沒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請力氣大的大人來幫忙,大家一起抬……)

  嘿,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讓我們輕松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幼兒自由猜測方法)

  這些方法聽起來都不錯,究竟能不能行呢?(老師你讓我們試試吧)

  二、通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虞老師老師幫忙用相機把小朋友的方法記錄下來)

  2、集體交流。

  老師把小朋友的方法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逐張照片請幼兒來介紹)

  3、小結: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滑板有輪子,如果沒有輪子就不會跑,就像人沒有腿一樣)

  三、聯系生活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1、幼兒講述。(啟發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自行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明創造有輪子的東西。

  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①畫: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②做:用多種材料制作。

  ③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復習5以內數的分解及組成,初步理解除一以外的數,都可以分成兩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原來的數。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字卡若干、胸飾、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5的分解”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5)我們將數字5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四種)分別是:(1和4、2和3、3和2、4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5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5”。如:“我說2”、幼兒答出“我說3”。游戲進行可根據音樂節奏拍手進行數次。

  二、基本部分:“游戲”

  1、“游戲玩得真高興,我們又要到森林里去玩了,森林很遠的,我們5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好了,我們到森林了,森林之王給我們準備了一個分一分的游戲,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片,在音樂聲停止的`時候迅速分開站在線的兩側。(舉例,請一組小朋友做示范)開始進行游戲。”

  2、森林里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地方,看那是什么?(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5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先變成數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向我這樣變變變就變成數字寶寶了,呢們也快點變一變吧!小朋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你們的數字是5嗎?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能夠變成5呢?(2和3組合)真聰明,看我和她合起來是5,我們手拉手先過去了,你們也快點找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5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

  三、結束部分:幼兒操作卡練習

  今天玩得數字游戲高興嗎?我們把剛才的游戲記錄下來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記錄)。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活動區中進行操作卡練習。使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加以鞏固、復習。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幼兒了解了5的分解。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很積極的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現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橋的類型、特征及用途。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構建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橋梁圖片兩幅。

  2、從網上下載的各種不同橋梁圖片資料若干,電腦一臺。

  3、積木(每組兩籃),作業紙每人一張。每人從家帶來的小紙盒兩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關于橋梁的課題,了解幾種常見橋梁的類型。(斜拉橋、拱橋、立交橋)

  2、用電腦演示各種橋梁的圖片,請幼兒說出這種橋梁的.類型。也可讓幼兒自己操作鼠標調出各種橋梁的圖片,并說出其類型,從中認識“梁橋”和“升降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提出問題,由幼兒和老師來共同想辦法解決。

  3、請幼兒分組用紙盒和作業紙(隨意折成各種形狀)搭成紙橋,用積木來測橋梁的載重。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4、組織各組幼兒開展自制紙橋的承重試驗,激發幼兒不斷嘗試新方法的欲望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課評:

  1、活動較成功。能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成活動。

  2、教學資料準備豐富、充分,能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3、讓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4、注意驗證幼兒的實驗結果,及時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

  5、幼兒個別指導不足,指導應更加細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題“橋”來源于身邊的事物。我以謎語開始,吸引幼兒興趣,從謎語中對橋有了初步的形態和功能認識。在活動中主要讓孩子了解了橋的演變,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究“橋”,重點讓幼兒通過觀察與比較,對橋的特征及功用等能自己描述出來,對橋的材料的描述讓幼兒感受科學發展的進步。但是幼兒受生活經驗的限制,對橋了解較少,在說一說自己見過的橋是什么樣的叫什么名字中,大都說的是家附近、甚至是小區里的橋,品種較為單一。需要在課前多做一些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了解橋的外形和用途,使經驗更豐富些,這樣幼兒才能更好的發散思維,進行創新。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3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3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3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亚州AV有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专区一区 | 一道日本亚洲香蕉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另类国码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