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 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重點難點
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森林圖)1份,(六只小動物)
2、小紅花20張(彩紙剪)
活動過程
(一)、區分左右手,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感知左、右邊。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改變方位,區分左右。
(3)、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二)、聽口令做動作
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糾正個別不對的幼兒,此環節教師應面向全體,看看是否每個幼兒都對)
2、看圖區分左右
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競賽游戲:我說你做
1、 兩組小朋友拉手比賽:(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
2、向左右轉游戲:
3、給小朋友貼紅花(一組發出指令一組貼紅花看誰貼的準確)
(四)、結束課程:
總結性提問: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回答)
教學反思
我所講的是大班數學《區分左右》一課。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并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分不清左右,對自己的身體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為了引導孩子能夠清楚區分左右,特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本課的目標是感知以主體為中心區分左右。我在設計此節課時,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第一環節中 以猜謎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學習興趣,采用與幼兒玩肢體游戲進行引入,讓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中有了“左”、“右”的空間概念經驗。 游戲中辨別左右。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游戲的形式,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設計使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很好。不但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也拉近了師生距離。孩子們樂于參與課堂游戲,喜歡聽老師指揮。達到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目的,激發孩子們的參與意識。通過幼兒的參與,讓孩子們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學進行下去。孩子們始終在我創設的具體環節之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同伴之間有充分的交流。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能力。本節課教學效果較好。但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我再上這節課。我會把 (競賽游戲:我說你做)這部分改成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游戲來總結本課內容。并認識一下左右這兩個漢字。有不足,才會讓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水垢是幼兒生活中常見但是不易為幼兒所了解的東西,本活動通過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讓幼兒了解水垢和水垢對人身體的危害,以及除垢的簡便方法,以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及對化學小實驗的操作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簡單的除垢知識。
2、培養幼兒對化學小實驗的操作興趣,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
3、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及對實驗現象的正確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白醋、水垢清除劑、玻璃杯、藥匙、有水垢的熱水瓶和新熱水瓶各一個、用醋、除垢劑分別除垢一半的熱水瓶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水垢,知道水垢對人們的危害。
⑴幼兒觀察瓶內的水垢,認識水垢教師手持有水垢的熱水瓶和新熱水瓶,請幼兒輪流觀察兩個瓶內的情況,說一說兩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內附著的物體就是水垢。
⑵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還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見到過水垢?
⑶教師小結,講述水垢的危害師:“這些粘在水壺和水瓶里的東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雜質和礦物質,在水中被加熱、燒開以后變成的。水壺、鍋爐燒水多了或者熱水瓶、飲水機用時間長了會結成一層水垢。水壺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燒開,浪費燃料;水垢的碎塊如果被我們喝進身體里,會損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廠里的大鍋爐如果不除水垢,還會有爆炸的危險。
2、幼兒操作實驗,觀察除垢的過程
⑴幼兒觀察玻璃杯中的液體:無色、透明,聞一聞氣味,知道杯中的液體是白醋。教給幼兒聞液體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輕輕煽動,再用鼻子聞煽動的空氣。
⑵幼兒觀察盤中的水垢:黃色的、粉狀或塊狀
⑶讓幼兒用藥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觀察發生的變化。
⑷幼兒講述自己觀察到的情況。
⑸教師小結: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會產生氣泡,漸漸變小,這種變化叫化學反應。
3、觀察用醋、除垢劑分別除垢一半的熱水瓶各一個,知道除了用醋,還可以用專門的除垢劑來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4、請幼兒說一說,還知道哪種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種最省力最好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讓幼兒在集體舞中感受交往的快樂。
2.熟悉音樂的旋律,并通過舞步走、跳表現出來4拍的節奏。
3.初步學習聽辨4拍延長音,學會曲線走交換舞伴。
活動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重點: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空間,進行集體舞的表演。通過教師的參與,語言提示,幼兒練習解決。
難點:運用分配公主與王子的角色,分組練習曲線走,讓幼兒在4拍延長音中掌握曲線交換舞伴的方法。
活動準備:
1、音樂《賓果》、《鐘聲》、《郵遞馬車》。
2、頭飾:王子的桂冠,公主的頭紗。
3、提前了解《灰姑娘》的故事內容。
4、事先排好的集體舞。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過灰姑娘的故事嗎?在故事中,王子為了找到一位美麗的公主,舉辦了舞會,在舞會上王子拉著灰姑娘的手不停的跳舞。他們跳的什么舞呢?聽,舞會的音樂響起來了。”
(二)過程:
1.幼兒帶著問題欣賞音樂(一段),教師隨音樂向幼兒介紹舞蹈內容。
師:“王子拉著公主的手;大家一起圍成大圓圈;互相交換舞伴握手。”
2.聽音樂,欣賞集體舞。(四段)
師:“小朋友,你們從音樂中聽出來他們是怎樣跳舞的嗎?今天,我把舞會中的王子與公主們都請到了我們家,他們要為小朋友表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看看他們是怎樣跳的。”(幼兒示范集體舞)
3.分段學習動作,重點學習曲線走交換舞伴。
師:“王子和公主跳的是宮廷舞,你們覺得有意思嗎?想學嗎?現在,就請帥氣的王子找到自己美麗的公主并為她帶上桂冠,一起到前面來隨著音樂,跳舞吧。”
(1)在教師語言的引導下,幼兒站雙圈。
(2)在教師的提醒下,幼兒聽著第一段音樂手拉手面向圈上雙圈行進走。
(3)第二段由雙圈變成一個圈,手拉手在圈上側身跳,側身跳時注意保持圓圈的大小。
(4)第三段看教師示范、講解順時針曲線走交換舞伴,了解交換舞伴的方法。先在圓圈上分組聯系(王子不動,公主練習曲線走;公主不動,王子練習曲線走),然后再集體練習(不聽音樂,教師語言提示),最后跟音樂練習。
(5)邊聽音樂邊做交換舞伴的.動作。
5. 聽音樂完整的表演集體舞。
師:“王子和公主真聰明,這么快就學會了,那我們連起來完整的表演一遍好嗎?”
(1)(兩段)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幼兒邊聽音樂邊完整的表演集體舞,逐步熟悉動作的順序及交替規律。
(2)(四段)幼兒傾聽音樂,獨立完成集體舞的表演。
6. 釋放活動:(音樂《郵遞馬車》)
(音樂:敲鐘的聲音)師:“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王子和公主要駕著自己的小馬車回城堡去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
2.了解母愛的偉大,用好聽的話贊美媽媽。
3.親手制作蛋糕送給媽媽,表達對媽媽節日的祝賀。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材料準備:
⒈贊美媽媽的詩歌
⒉做蛋糕的各種材料
活動過程:
一、歡迎媽媽。
今天小朋友的媽媽、奶奶、姥姥來到咱們班參加活動,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二、慶祝活動
1.談話活動,了解三八節。
教師:今天媽媽為什么來到咱們幼兒園?是誰的節日?除了是媽媽的節日還是誰的節日?
2.請小朋友講講媽媽的辛苦。
媽媽把我們帶這么大,可辛苦了,你們知道媽媽每天是怎樣辛苦地忙碌的嗎?
3.獻給媽媽的話
媽媽這么辛苦,我們小朋友有很多話要對你們說,來聽一聽小朋友會說些什么吧。
4.為媽媽獻詩
小朋友有那么多祝福的話要對媽媽說,咱們一起用詩歌表達對媽媽的祝福吧!
請欣賞孩子的表演《我愛好媽媽》
我愛好媽媽
天上的.太陽愛彩霞,地上的綠草愛紅花。
高高的大樹愛泥土,小小的我呀愛媽媽。
我說媽媽最勤勞,我說媽媽最偉大。
媽媽媽媽我愛您,我愛我的好媽媽。
5.播放視頻,爸爸給媽媽的禮物
今天是各位媽媽的節日,平時不善言談的爸爸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禮物,請大家看一看。
6.制作蛋糕送給媽媽。
平時,都是媽媽做好了飯給我們小朋友吃。現在大家都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我們一起做個蛋糕送給媽媽,好不好?教師簡單講解蛋糕的做法后幼兒制作!并把做好的蛋糕送給媽媽,親親媽媽!
7.為媽媽獻歌
三、親子游戲
1、小心陷井
2、大西瓜、小西瓜
3、踩氣球
教學反思:
本活動通過三八婦女節,為媽媽開展慶祝活動,來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從而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欲望。幼兒大多對媽媽十分的親近也很依賴媽媽,什么事都會跟媽媽說,碰到事也會第一個告訴媽媽。但很少體會媽媽的辛苦,也很少想到為媽媽做事。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決定著他們在享受著別人的愛護的時候,不會考慮到去關愛他人。因此,在引發孩子充分體驗媽媽的關愛的時候,更應該激發孩子關愛他人的意識。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普遍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活動設計,盡可能激發幼兒體會情感,通過實際行動來感謝媽媽的愛,讓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節日。
小百科: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從那以后,國際婦女節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婦女節日,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來說都具有新的意義。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在其推動下,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號角,號召協力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續編故事,對續編故事情節的想象活動萌發興趣。
2、能大膽想象,并連貫、完整以及較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認真傾聽故事,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創造性地、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有大公雞、小猴、小貓、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圖片。
2、大老虎圖片、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誰的家?
誰能看著這幅圖來說說這個發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兒描述圖片)
2、教師根據幼兒進行小結。
二、集中討論活動:
1、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錄音,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是誰來了?你覺得老虎是怎么樣?
(2)提問:老虎來了以后,小動物會怎么樣呢?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2、個別幼兒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提出分組要求。
1、教師用符號幫助幼兒歸納出幾種可能出現的故事結局:
(1)小動物想出了什么辦法來打跑老虎的?
(2)小動物怎樣逃跑才能躲避兇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樣捉到小動物的?
(4)為什么老虎跟小動物做了好朋友?
2、交流、記錄
(1)每組選擇一個問題進行續編,每個朋友都參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號記錄下來,
再在小組中大聲、連貫、完整地說給同伴聽。
(2)使用符號記錄的時候互相幫助,記錄完了就坐下來交流。
(3)認真傾聽小朋友的發言,評選“故事大王”,在集體中交流。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聲、連貫、完整地進行表達,
提醒幼兒在小組活動中學會合作學習。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個幼兒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續編的故事。
2、每組的“故事大王”在集體中交流。
附:故事《老虎來了》的開始部分
茂密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一天清晨,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了。小公雞張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動物們。兔子、貓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們圍著一顆大榕樹,在草地上高高興興地玩起來了。瞧,小貓在練跳繩,它一下一下有節奏地甩著繩子,越跳越起勁;可愛的兔子拍著大皮球,臉都漲紅了;最淘氣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轉動著機靈的大眼睛,在大榕樹上蹦來跳去,還在樹枝上蕩秋千呢!小牛也來湊熱鬧,它搖晃著大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后豎起它那對尖尖的牛角,神氣地說:“誰來跟我比賽,頂一頂,看誰的力氣大!”小動物們正玩得高興,突然,遠處傳來一陣老虎的叫聲,小動物都嚇壞了,嚷著說:“大老虎來了,大老虎來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 分成兩份有7種分法。
2、感受并體驗8的組成中所分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數字1-8及分合號若干套,放大的記錄單。
2、幼兒用書的小橡皮圖卡8張,小盒子2個,記錄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分橡皮。
2、剪貼格子33、翻片片二、歸納8的分合記錄1、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檢查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分和記的是否一樣。知道8的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2、請幼兒根據記錄單上相像的兩組答案做出的標記,說說8分成兩份的7個答案中分別有那兩組分合式是相像的。
三、學習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
1、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記錄單上的那幾組分合式可以省略,為什么?
2、啟發幼兒思考并說出理由。(如3和5與5和3這兩組答案相像,可以將5和3省略,因為看到3和5就會想到5和3)四、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與分享。
1、請幼兒選擇1張自己做的記錄單,將該記錄單上的7組分合式全部剪開,并把兩組相像的調整到一起,再嘗試拿去幾組相關的分合式,最后將留下的分合式重新貼在白紙上,說說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2、展示個別幼兒重新調整黏貼后的記錄單,請幼兒猜測,并說出該張記錄單上省略了那幾組分合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會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國結。
2. 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活動準備:《中國結》PPT;中國結圖示;彩紙;剪刀;范例活動過程:
1.出示《中國結》PPT,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懸掛著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我們剛才看到了什么呀?(中國結)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么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你看到了什么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么顏色的?
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
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么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愿,祝愿我們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里看見過中國結呢?
這么多地方都懸掛著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出示《中國結》圖示,制作中國結。
請幼兒看圖,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難?請個別幼兒示范。
教師示范,重點講述第三步的對折法。
3.幼兒操作,提出要求,教師巡回指導。
看圖示剪中國結,剪的時候要用力,但要細心不能剪斷。
4 .張貼中國結,互相欣賞。
你的中國結表示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請幼兒相互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利用小朋友常見的、比較熟悉的物體——太陽來發揮幼兒的想象和創造的能力,利用太陽這個支架,使幼兒獨立完成作品,在這作畫的過程中達到以下的兩個教學目標。
一、目標 1 能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太陽下發生的故事,學習合理的布局畫面,并能大膽地講述繪畫的內容。 2、知道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白紙、蠟筆、太陽的掛圖。
三、過程
1、猜謎引出課題。“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
2、幼兒簡單講述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
(1)、知道太陽給我們光明,有了太陽,就有白天,人們可以愉快的生活,太陽供給我們溫暖和熱量,使地球上的動物、植物正常生長。
(2)、出示太陽,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太陽下的故事。
3、幼兒自由作畫,教師視指導。
(1)、引導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故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提醒幼兒注意畫成的布局的合理,畫出主要特征和某些細節。
4、講評 (1) 請個別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故事講述給小朋友及老師們知道。
(2) 幼兒開火車去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9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