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落葉,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2、體驗詩歌《落葉》的優美意境。
[活動準備]
掛圖《落葉》。
[活動過程]
一、看落葉,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教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教師出示落葉,讓幼兒觀察落葉的顏色。
教師: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
讓幼兒運用肢體學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看圖聽詩歌《落葉》
1、教師出示掛圖《落葉》,朗誦詩歌《落葉》。
2、逐一看圖,理解詩歌的內容。
3、教師:詩歌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分別將樹葉當作什么?
三、試編詩歌《落葉》
要求幼兒根據原詩歌的線索和自己的經驗,新編詩歌《落葉》,例如:樹葉落在山上,長頸鹿看見了,放在嘴里,把它當作餅干;樹葉落在地上,小朋友撿起來,放到書里,把它當成書簽。
活動延伸:
外出撿樹葉,比較各種樹葉的'相同與不同。
附錄
故事:第一朵雪花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了下來。
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站在上面,它把樹葉當作小屋。
樹葉落在溝里,小螞蟻爬過來,站在上面,它把樹葉當作小船。
樹葉落在水里,小魚游過來,躲在下面,它把樹葉當作雨傘。
樹葉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了。”
這是一首很通俗的幼兒大班詩歌,通過學習這首詩歌,讓幼兒感受秋天季節的變化特征,以及大自然的變化規律,讓幼兒認識各種樹葉的形狀,秋天各種樹葉的顏色變化.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知道詩歌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把樹葉當作什么.并引導啟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想象樹葉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并用自己的肢體學做落葉飄落的動作.讓幼兒不但豐富了知識.還提高了幼兒的記憶力和培養了幼兒靈活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椅子2把,放在終點線。
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3人為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先后,面對終點線后,面對終點線后的.椅子。每組3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為樂者,內側手相拉,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彎曲搭在兩位"助人為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為樂者"的肩上、教師發出口令后,"助人為樂者"駕著"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至終點線時,"殘疾人"跑步繞過小椅子,3人在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規則:
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一組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后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組方可起跑。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展更完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2、難點: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對對碰( 復習5的分解和組成)
師:我說5. 幼:我對5
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5可以分成4和1
2、復習2、3、4、5 的分法與幾種,引導出6有5種分法。
3、今天這節活動課,我們一起來學習《6的分解與組成》。(出示課題,領讀兩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動手操作積木,探索6的五種分法,并把探索的結果記錄在作業紙上。
2、小朋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匯報操作結果。哪位小朋友來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訴老師?
(請小朋友發言,并把他們的記錄結果板書到黑板上,并比較)
4、引導幼兒觀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發現?(提示:兩邊的數字有什么變化/)左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多1,這叫遞增,而右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少1,這叫遞減。還有兩組數字位置互換了,但總數沒有變。這就是數的`分解組成的規律。
5、請幼兒演示6的5種分法。
6、領讀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來就是6。
三、結束部分
1、小問號的時間到了:他要檢查我們小朋友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數字。
(2)(課件出示)填上缺少點。
2、做游戲:今天這節活動課小朋友們學習了6的分解與組合,知道了6有幾種分法?(5種)我們一起再來做個游戲。
老:小朋友,告訴我,6可以分成1和幾?
幼:劉老師,告訴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動
我們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6的分解和組成,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每人布置一個任務,如果小朋友現在有6個桃子,老師想讓小朋友分給你的爸爸媽媽吃,那應該怎么分呢?請小朋友回家后分給爸爸媽媽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最近我們學的《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忙著寫著信,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為小動物分房子,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著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每個幼兒都分到6只小動物,小動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貓、還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獅子等。每個幼兒還一張畫有兩座房子的圖。形象可愛的教具,再加上幼兒樂于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并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6”,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并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游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樂曲。
2.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自制的打擊樂器一套(筷子每人兩把,每把筷子由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茶杯、雪碧瓶做的搖鈴、易拉罐做的響筒各一個),“單簧管波爾卡”音樂節奏圖,寫有三種節奏型的大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進教室
幼兒集體聽音樂,跳舞蹈進教室,坐在座位上一起拍手至音樂結束。
二、復習已學過的節
出示寫有節奏型的卡片,讓幼兒徒手練習打節拍。
(節奏讓幼兒動腦筋,可用古詩“靜夜詩”、“憫農”等念出這種節奏型)
三、新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1.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下面請你們聽一首音樂(放“拔根蘆柴花”音樂)。
提問:這首音樂好聽嗎?(好聽)
這首音樂叫什么名字?(拔根蘆柴花)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放“拔根蘆柴花”的音樂讓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的做動作)
提問: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2/4拍)
這首音樂聽起來有什么樣的感覺?(活潑、快樂,就像過年一樣的熱鬧、舒服……)
2.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演奏這首音樂,先聽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放第一部分的音樂)
提問:哪個小朋友能拍出這段音樂的節奏?(讓個別幼兒練習拍節奏×××|×××|)請某小朋友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一部分的音樂讓幼兒練習)
師:繼續聽音樂的第二部分,聽聽我們拍什么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后讓幼兒拍出×× ××|×× ××|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二部分音樂)
師:大家一起聽音樂的第三部分?聽聽拍什么樣的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聽完音樂后讓幼兒拍出××|××|××|節奏,請一個幼兒上來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拍節奏。(放第三部分音樂)
師:小朋友節奏拍得真好!老師把你們拍的三種節奏型寫在紙上,現在請小朋友拿起我們喜歡敲的筷子跟著音樂演奏一遍。(放“拔根蘆柴花”音樂,出示圖――老師指揮幼兒看三種節奏型演奏)
師:演奏得真好,下面看一看這是什么?(出示茶杯,自制的響筒、搖鈴,讓幼兒說出自制樂器名稱)
師:對了,這是我們自己做的響筒、搖鈴。這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小茶杯,今天就用我們自己做的小樂器演奏這首音樂,幼兒聽音樂分別用響筒、搖鈴、小茶杯演奏第一段音樂。
師:第二段音樂我們要分組演奏,先用響筒演奏音樂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最后兩小節大家合奏。
師:我們學會了合奏,分組演奏,現在我們完整演奏這首曲子,第一段音樂合奏,第二段音樂分組演奏,第一部分用響筒演奏,第二部分用茶杯演奏,第三部分用搖鈴演奏,第二段音樂最后兩小節大家合奏。
讓幼兒練習演奏兩遍。
四、跳“單簧管波爾卡”舞。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節奏強弱、快慢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舞吧!請你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動作學一學這些美麗的花和枝條在音樂聲中跳舞的樣子,音樂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動作,音樂不一樣的地方做不一樣的動作。(最后,老師同幼兒一起隨歡快音樂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傘的產生及發展過程,豐富有關傘的知識。
2、認識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探究、發明的熱情。
3、能運用粘、貼、剪的形式大膽、創造性地進行裝飾。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舞蹈錄像、音樂磁帶。
2、古代人打得傘1把及小傘若干(傘上面沒有圖案)。
3、裝飾小傘用的及時貼、雙面膠、皺紋紙、彩紙、廢舊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引出課題
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動畫歌曲吧!(看錄像)
提問:歌曲聽完了,你能猜出什么花雨里開嗎?(傘)生活在現代的人們下雨的時候有的穿雨披,有的打傘,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卻沒有傘,你能想象出古時候的人是怎樣避雨的`嗎?
后來一個人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把傘,誰這么聰明呢?請聽老師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二)傘的發明
老師講《魯班造傘》的故事,了解傘的發明。
(三)認識傘的發展過程
1、認識傘的結構(出示古代人打得樣式的傘):傘把、傘柄、傘骨架、傘面、傘尖。
古時候的傘在制作材料、樣式方面比較簡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傘的種類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泛,我們看看都有什么種類的傘呢?
2、認識傘的種類:分為實用傘和工藝傘(播放課件)
教師小結:除了圖片上這些傘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明了收音機傘、太陽能傘、盲人傘、防爆傘等等,在美國人們還制成了高67米,面積達4000千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巨傘,這把傘已經成了美國游覽觀光的景點,孩子們,等你們長大了有機會去參觀,還可以發明更好的傘。這么多的傘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3、了解傘的制作過程(播放課件)
(四)傘的作用
這么多種類的傘在各行各業、不同的地方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還是戲曲、歌舞、雜技藝術中常用的道具,下面請小朋友來欣賞一段用傘做道具的舞蹈(看錄像)。
(五)設計裝飾小花傘
想不想也擁有一把漂亮的小花傘,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有的還是廢舊物品,就按照你自己喜歡的材料和圖案來裝飾吧!(裝飾完后進行展示、欣賞)
結束:我們拿著裝飾的小花傘到外面去唱歌、跳舞吧!
【活動延伸】
可把各種材料繼續放在區角供幼兒操作,根據興趣繼續裝飾、設計小花傘。
反思:
在操作過程中教師不限制幼兒的自由討論、隨機提問,對于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如:用哪些材料做傘骨能撐開傘面?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比較、分析、交流與合作。同時,積極引導幼兒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隨時捕捉孩子不同的表現和發現,讓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探索,促進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
整個活動過程都是讓幼兒自己思考所能解決的問題。幼兒知道"學什么"和"怎么學",從愿意學、喜歡學到主動學,自然會將自己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教學也就變得更加有效。
有效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讀懂幼兒心靈、創造教學奇跡、共享教育幸福的藝術。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多一些有效鉆研,為平淡增添光彩,將了無生趣引導得生機盎然,讓師生都能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彼此受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健康娃娃是指身體健康、心情愉快、活潑開朗,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幼兒。大班的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培養幼兒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個性是這一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
【活動目標】
1.懂得健康對人很重要,堅持鍛煉身體、吃有營養的東西、保持愉快的情緒等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2.通過健康競賽,激發幼兒做健康娃娃的愿望,并知道怎樣做可以使自己更健康。
3.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重點難點】
1.本次活動的重點為知道堅持鍛煉身體、吃有營養的東西、保持愉快的情緒等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2.本次活動的難點激發幼兒做健康娃娃的愿望,并知道怎樣做可以使自己更健康。
【活動準備】
1.經常提醒幼兒關注自己和同伴的健康狀況,如今天誰生病了,生什么病了?為什么會生這樣的病?。
2.幼兒掌握了一定的健康方面的知識,教師準備健康競賽的題目若干,PPT一份。
3.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運動員照片,引導幼兒談話。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你為什么認識他?他的身體怎么樣?你們想不想和劉翔一樣健康、強壯?那我們可以怎么做呢?(鍛煉身體),老師還要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們不僅要鍛煉身體,吃有營養的東西,還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你會怎么樣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二)師幼一起討論:怎樣保護好自己身體?
1.眼睛很重要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好眼睛?那讓我們現在聽著好聽的音樂,放松一下我們眼睛,請小朋友把雙手拿出來,放到眼睛下面,閉上眼睛,輕輕按摩,天氣越來越熱,有些小朋友會忽然流鼻血,那應該怎么辦?我們牙齒也很重要,那我們怎么保護牙齒?剛才我們小朋友說到多吃糖果會引起蛀牙,
2.你會怎么樣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眼睛很重要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好眼睛?
3.我們牙齒也很重要,那我們怎么保護牙齒?剛才我們小朋友說到多吃糖果會引起蛀牙。
(三)那還有那些食品我們也要盡量少吃?那我們應該吃哪些有營養的食品?也就是合理膳食?(葷素搭配、干濕搭配……)
(四)吃了那么多有營養的'東西,我們還要注意適量運動,否則可能會引起肥胖,那在運動前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寬松衣服,熱身運動)那今天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我們一起穿上寬松衣物、穿上合腳運動鞋,動動我們的腰、甩甩我們的小手、踢踢我們的腿,跳一跳,我們要開始運動了。
(五)剛才我們進行了劇烈運動,那運動后應該怎么休息?
(六)運動過后我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開心)那有些時候我們也會不開心,發發小脾氣,那我們怎么樣來調節自己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
(七)教師講評并小結,激發幼兒當健康娃娃的愿望。
今天我們小朋友不僅學會的保護自己,還懂得合理膳食、調節自己情緒,我們都是個健康娃娃,我們表楊一下自己,到教室里老師會給你們發個健康娃娃的大獎.
【活動延伸】
1.在平時,可以選擇更多的健康題,使幼兒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
2.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畫出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方法。
小百科:娃娃,指小孩子、嬰兒,或特別可愛像動物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