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運動。
3、能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在冬天怎樣才能使自己不冷?”請幼兒回憶有哪些保暖用品。
2、教師講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請幼兒仔細傾聽。
3、提問: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小白兔為什么不起床?
兔媽媽說姥姥有什么東西要送給小白兔?
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了嗎?
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帶著問題再請幼兒聽故事,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4、延伸活動
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體會“不怕冷的大衣”。
附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下過雪,又刮風,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窩里睡懶覺。
“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小乖乖!蓖脣寢尳行“淄闷饋。
“不起來,不起來,起來要凍壞。”小白兔怎么也不肯起來。
兔媽媽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語起來:“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凍不著,還冒汗呢。”
“真的嗎?”小白兔聽了,覺得很奇怪,從被窩里伸出小腦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過嗎?”
“沒有,沒有。姥姥說,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給她的小外孫做的……”
“姥姥的小外孫就是我呀!是給我做的,是給我做的,媽媽,媽媽,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來!
“這可不行。姥姥說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誰來拿都不給,只有小外孫來拿才給!
小白兔一蹦,從被窩里蹦出來,稀里嘩啦的',穿上小棉襖,套上小棉褲,圍上小圍巾,戴上小絨帽。
“媽媽,媽媽,我到姥姥家去了!
“哎呀,別去吧,外面風大著呢,你不怕凍壞嗎?”
“沒關系,不要緊。姥姥給了我不怕冷的大衣,我就凍不壞了!
小白兔說完話,就往外跑。喲,風刮在臉上,像刀子割的一樣疼。小白兔想早一點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就飛快地跑起來。跑呀,跑呀!怎么了?脖子熱烘烘的。他把圍巾拿了下來,跑呀,跑呀,怎么了?頭頂熱乎乎的。他把帽子拿下來。跑呀,跑呀,到了姥姥家,額頭上都冒汗了。
兔姥姥看見小白兔,心里可高興了,揀了個挺大的胡蘿卜給他吃。
小白兔說:“我不要吃胡蘿卜,我要穿大衣,不怕冷的大衣。”
兔姥姥呆住了,想:“哪有什么不怕冷的大衣呀?
“媽媽說的,您給我做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凍不著,還冒汗呢……”
兔姥姥想了想,明白了“小乖乖,看你頭上汗滋滋的,不怕冷的大衣不就穿在你身上嗎?”小白兔想了想,也明白了。
小朋友,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你們明白了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知道通過熱力的影響食物發生了哪些變化。
2. 培養孩子們的探求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雞蛋, 鹽, 廚房用品
教學具圖片
■ 活動過程
[導入]
1.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雞蛋。
- 它是我們喜歡的食物。
-它是雞生出來的蛋,它是什么呢?
[展開]
1.談談吃熟雞蛋的經歷。
- 你吃過熟雞蛋嗎?
- 在哪兒和誰一起吃的呢?
- 吃熟雞蛋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2. 談談把雞蛋做熟的工具以及制作的順序。
- 把生雞蛋做熟需要什么呢?
- 是什么順序呢?
3.按照料理順序把雞蛋做熟。
、 摸摸雞蛋,談談感觸。
、 研究把雞蛋打碎后的蛋清和蛋黃。
③ 把水燒開來煮雞蛋。
、 過10分和20分鐘的時候分別把雞蛋撈出來看一看。
⑤ 觀察蛋清和蛋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4. 一邊看活動紙一邊討論。
- 你看到什么?
- 我們來畫畫鍋里金黃色的煎蛋怎么樣?
5. 把蛋黃規則的`打在鍋里。
①把雞蛋打破,把蛋黃的部分分出來。
② 摸摸蛋黃,研究一下它的味道。
、 在圖畫里蛋黃的位置上面涂上真的蛋黃。.
、 觀察隨著時間的變化,蛋黃有什么變化。
[結尾]
、僮尯⒆觽儼炎约和瓿傻淖髌方榻B給朋友們
、诳偨Y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思路:
聯系春天的生活經驗,郊游是一首節奏清晰,旋律優美的四二拍曲子適合打擊樂演奏,歌曲風格歡快和抒情對比明顯,利有挑戰簡單配器的演奏,提高幼兒的打擊水平。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和藝術表現的喜好。
2.通過引導幼兒欣賞表現音樂,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感受樂曲中歡快和抒情的效果。
3.在熟悉歌曲節奏的基礎上討論配器并嘗試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跳動的春》打擊樂演奏片斷,打擊樂器:雙響筒、響板、鑼、镲、鈴鼓、三角鐵、碰鈴,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跳動的春》打擊樂演奏片斷,完整幼兒對打擊樂的整體認識。并在欣賞中說出所聽樂器,發展幼兒傾聽能力。
二、活動過程:
1.認識樂器及其演奏方法。利用游戲--聲音,引出樂器并調動幼兒原有經驗,演奏打擊樂器。 (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參與)
2.熟悉歌曲《郊游》,感受歌曲前段的.歡快和后段的優美的情緒。
3.讓幼兒嘗試配器演奏,自由進行。
4.學習節奏譜,練習打節奏。先引導幼兒用身體的部位打節奏,熟練歌曲的節奏,增強幼兒的節奏感。
5.討論配器。讓幼兒積極發言,嘗試演奏。
6.師幼共同演奏,完整表現《郊游》。
三、活動結束:歌舞大聯歡。
部分幼兒表演,唱歌與舞蹈,部分幼兒用樂器打節奏。體驗打擊樂在音樂活動中的魅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各種布的吸水性不同。傘面就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通過實驗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從而理解傘面的制作道理。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能通過實驗檢驗自己或別人的假設。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生活現象的好奇心。
2、 通過實驗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3、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的布塊若干(棉布、紗布、絨布、尼龍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藥水瓶若干。
過程建議
1、 幼兒猜猜:換別的布做傘面,行不行?
2、 幼兒分組觀察各種布的區別。引導幼兒用眼睛看(顏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軟硬、粗細),使勁拉一拉,聽聽它們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 教師用棉布實驗,將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請幼兒猜猜:水滴上去后會怎樣?有沒有變化?有什么樣的變化?
。2) 教師將水滴上去之后,請幼兒觀察,用語言總結變化。(如:水透進布里去了;布把水吸進去了;有水的地方變濕了等。)
4、 請幼兒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藥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會發生什么變化。有能力的幼兒可以說一說判斷的根據。
5、 幼兒分組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協助、指導。
將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變的。是停留在一個地方還是散開;是停留在表面還是滲透進去。如果能滲透,比較一下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快,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慢。再多滴幾滴試一試。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壓一壓,比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兒交流自己操作時觀察到的'情況和想法。
6、 討論:哪一種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種材料吸水性較差?按其吸水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一下。選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較它們在外觀形態、軟硬程度和表面的觸感上有什么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強的布與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這種材料的布做成的東西?為什么會使用它們?(比如:為什么用軟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為什么用結實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傘等?)
8、 出示掛圖:(1)小明熱得滿頭大汗,在到處找擦汗的東西;(2)媽媽看到地上很臟,想做一個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買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小方總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媽媽想鋪一張桌布,應該選什么材料?請幼兒根據不同的情況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種最合適的布。
延伸提示
1、 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如醋、油等。讓幼兒觀察不同的液體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變化。
2、 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布的名稱、作用和原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輪子的特點及作用,簡單了解輪子的發展史。
2、能說出一些有輪子的物體,了解輪子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與操作中發展探究能力,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科學實驗“為什么輪子都做成圓形的”,不同形狀的積木、木板、不同交通工具的圖片、幼兒帶回自己的玩具車、旅行箱、旅行袋等。
活動過程
一、問題激趣。
師:如果汽車沒有輪子,會怎么樣?有沒有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別的形狀的輪子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我們有沒有辦法驗證自己的想法呢?
二、科學探索。
1、實驗一:汽車沒有輪子會怎樣?
教師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兩輛汽車玩具(其中一輛拆掉輪子),讓幼兒比較哪輛車跑得快?
小結:汽車沒有輪子,就跑不快,也跑不遠,很快就停了。
2、實驗二:誰會滾動。
教師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不同的積木(正方體、圓柱體、球體、三角體),讓幼兒猜一猜哪種積木在斜坡上滑得最遠、最快?為什么?
幼兒進行試驗,驗證猜測。
小結:圓柱體、球體能滾動,正方體、三角體積木不會滾動。能滾動的圓柱體、球體比不會滾動的正方體、三角體滑得遠。
3、實驗三:一指功。
教師出示用籃子裝的10本厚書,請幼兒嘗試能否用一指推動它。
教師在籃子下鋪上4根紙筒(保鮮袋里的紙筒),請幼兒再次嘗試能否用一指推動它。
師:為什么在籃子下放了紙筒就能一指推動籃子呢?
教師小結:把籃子放在幾根滾動的圓筒上運送東西,很省力,不僅運得快而且多,車輪就是這樣在人類搬運東西的勞動實踐中逐漸發明的。
三、感知輪子在生活中的應用。
你能說說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會用到輪子嗎?裝上輪子有什么用?
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閱讀幼兒用書《輪子轉不!罚私廨喿拥陌l展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應變
第三個環節可以改為讓幼兒完成生活中的輪子調查表,觀察和感知輪子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記表的方式記生活中的輪子。
區角活動
科學區:把實驗用的東西放入區域,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還可增加實驗:想辦法將不會滾動的積木變成會滾動的;實驗比較球體和圓柱體滾動方向的不同。
環境創設
張貼幼兒調查表“生活中的輪子”貼在主題墻上。
家園同步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的輪子,并做好記。
請家長跟幼兒做科學小實驗:“誰跑得快?”。
隨機教育
學會提問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保持好奇心的一個重要方法,日常鼓勵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多提問。
相關鏈接
閱讀《輪子的發明》,拓展知識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引發幼兒觀察畫面,想象和講述富有童話情趣的內容。
2.激發幼兒創編詩歌的興趣,能在看看講講中學習整首詩歌。
3.理解詞:山腰、拋。
二、活動準備
1.背景圖,群山,插入材料:花轎,虎頭兩只(一只笑嘻嘻搖扇,一只在達瞌睡)。抬轎的.八只小狗。
2.扇子幾把。
三、活動過程
。ㄒ唬├斫鈭D意。
1、出示背景圖及一頂可移動的花轎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幼兒理解的詩歌內容。
師:山腳下有什么?
猜一猜誰會坐在花轎里?
讓我們來看一看誰坐在里面?(掀開轎簾)
2、出示八只小狗圖片
師:平時都是人坐轎,今天可奇怪了坐只大老虎那么是誰來抬轎子?
有幾只小狗抬轎子?
為什么要8只小狗來抬轎子?
老虎在轎子里舒服嗎?
。ㄒ苿右恢恍」烦伤さ降淖藙荩﹩枺喊l生什么事了?
小狗為什么摔到?摔到后會發生什么事情?
3、出示老虎踢小狗,小狗氣得直叫,老虎睡大覺的圖片。
師;我們看一看小狗摔到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快幫小狗想辦法對付壞老虎。
4、移動轎子到山腰
師;看小狗用什么辦法對付老虎?
。ㄖ攸c理解“山腰,拋”兩個詞)
語言概括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ǘ┮龑в變涸嚲幵姼琛
1、師:我們可以把故事編成詩歌,每一句的字數要一樣多,讀起來要順口。
2、出示圖片試編詩歌,把詩歌連起來說一遍。
(三)分組看圖、編后半部分。
。ㄋ模┓纸巧硌菰姼瑁ㄓ玫谰撸Y束活動。
詩歌:
小狗抬花轎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扇扇子。
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踢了它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相關知識:
善于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多喜群居,食肉。棲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除南極洲和大部分海島外,分布于全世界。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預測故事情節并大膽講述。
2、能結合生活經驗模仿文明行為,積極大方地表現。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灰狼家的小飯桶(介紹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認識故事的主角。)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小飯桶?”
2、小結:吃了不會做事情(好吃懶做的),這樣的小飯桶是不受人歡迎的。
3、“今天我就要與大家一起去看看跟小飯桶有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二、不受歡迎的小飯桶
1、講述故事ppt2—ppt6,并提問
、拧澳憧吹搅藙游飩,誰在埋怨?他們在埋怨什么呢?”
⑵ “動物們為什么不和它們一起吃飯、玩游戲了?如果你是灰狼,你會怎樣改變自己?”
、墙處熜〗Y。
三、認真努力的小飯桶
1、講述ppt8,提問
、拧澳憧吹匠抢锏哪男﹦游锱笥,他們是怎么生活的?”
⑵教師小結。
2、講述故事ppt9,提問
、拧靶』依莻兡7铝四男┪拿鞫Y貌的行為?”
、平處熜〗Y。
3、老師示范動作,讓幼兒看懂并模仿。
、拧八鼈冞學會了一個這樣的動作,你看……”
⑵“我做了個什么動作,誰來模仿一下?”“這是受人歡迎的行為嗎?”
、 教師小結。
4、聯系生活經驗,幼兒想象模仿。
、盘釂枺骸靶∨笥,你還見過哪些文明禮貌的動作?和旁邊小朋友說一說,并且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看,讓大家猜一猜!
、平處熜〗Y。
四、討人喜歡的小灰狼。
1、講述故事ppt10—ppt12。
2、“小飯桶們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3、教師小結。
五、再次欣賞故事。
六、拍照留念。
附故事:
圓圓的月亮掛在高空中,看,大家都穿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他們好像是要照相了,可又像是在等待著誰的到來,這時攝影師說: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錯過著銀色的月光了,那樣拍出來的照片會很暗的呢!”正在這時來了一群家伙,只聽“哐”、“嘭”“沖啊”,他們稀里嘩啦地撞倒了相機、攝影師,還有正在拍照的動物們。
第二天,大家聚在一起看到的照片是這樣的'動物們聚在一起,生氣極了,他們在一起埋怨著……
鹿說:這群家伙真是一團糟,橫沖直撞的把我的手都給弄傷了。
熊說:別提了,他們吃飯的時候,拍來打去的,還咬餐巾紙呢。
豬說:就是呢,就是呢,吃飯時,他們身上那鼓味道臭烘烘的,連我都吃不下了。
動物們生氣極了,它們決定再也不跟灰狼家的小飯桶們一起吃飯、一起玩游戲了。灰狼們感覺到了沒有禮貌,不愛清潔,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點都不受歡迎。于是,他們決定要去城里看看,那里的動物們是怎么生活,怎么受人歡迎的?
白天,灰狼家的小飯桶們瞪著眼睛滴溜溜地到處偵察……
到了晚上,他們就抓緊時間模仿、練習。
他們認真的看,認真的練。終于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群朋友,他們打扮的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而且說話彬彬有禮,做得端端正正的。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在奇怪這些是哪里來的客人呢?哦,原來是灰狼家的小飯桶們,現在他們是動物們受尊敬、受歡迎的小灰狼了。你們看,又是一個寧靜的夜晚,一輪明月高高掛著,小動物們約定今晚一起拍個全家福。小灰狼們也早早的來到了。隨著一聲招喊:1、2、3茄子。大家都露初了甜美的笑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
2、有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通過故事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多動腦筋。
3、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理解阿凡提的聰明才智,并且知道以后遇事要勇敢,要動腦筋。
2、難點: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了解一些常見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
2、物質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7-30頁。
活動過程:
。ㄒ唬┱J識阿凡提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阿凡提。
。2)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你知道他是誰嗎?(阿凡提)
。3)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個經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4)有關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阿凡提怎樣運用聰明才智戰勝大官的故事。
(二)傾聽故事
。1)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聰明的阿凡提)
。3)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天上都多少顆星星?)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他對大官說議案上的星星跟你的胡子一樣多,胡子跟小毛驢尾巴上的毛一樣多)
(三)看著掛圖一起欣賞故事
(1)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容。
。2)組織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幼兒交流自己對阿凡提的認識。
。ㄋ模┐蜷_幼兒操作材料,幼兒之間互相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1)討論:怎樣表現出阿凡提的機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對阿凡提的機智勇敢所表現出的膽小害怕?
。2)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在導入部分,采用錄像形式,觀看阿凡提動畫片,然后和幼兒談話。(老師:你知道剛才這個人是誰嗎?他是哪里的人?看過他的動畫片嗎?聽過他的故事嗎?)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
展開部分主要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然后進行提問:你認為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引導幼兒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進一步問:故事中一共有幾個主要人物角色?他們分別是誰?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官?這些提問促使幼兒對故事進行回憶和想象,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第二個環節是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畫面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記憶,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戴上道具進行表演,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興趣。雖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側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所以才不會使幼兒興趣遞減。
結束部分仍采用錄像的方式,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幼兒與錄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樂,進一步體驗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故事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幼兒領會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幼兒掌握兩種學習方法。一種是學會傾聽,一種是學會表述。傾聽是一個輸入的學習過程,表述是一個輸出的學習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情感和作品生動有趣的表現手法。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學習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中的蠟筆魔術師圖片;魔術棒一根。
2。人手一份蠟筆魔術師操作圖片。
重點難點:
學習仿編詩歌,愿意大膽表述。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
——出示蠟筆魔術師,師:今天,我請來了蠟筆魔術師,看看他們怎么為我們表演節目
——師邊朗誦詩歌變演示教具(配樂)。
二、學習詩歌
——理解兒歌內容。誰是魔術師?他變出了什么?
——師再完整朗誦一遍,幫助幼兒熟悉詩歌。
——請個別幼兒當魔術師,完整學念兒歌。
三、仿編詩歌
——師示范創編,并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創編,鼓勵幼兒自由想象。
四、游戲:蠟筆魔術師
——請小朋友把椅子轉個身,請你告訴我,你變成了什么顏色的蠟筆魔術師?
——引導幼兒邊游戲邊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附 :魔術師
小小蠟筆
是幾個調皮的魔術師。
紅的會變太陽,
黃的會變小雞,
藍的會變云朵,
綠的會變草地。
魔術師玩累了,
回到房子里,
親親熱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我們通常會以“欣賞詩歌→理解詩歌→擴展想象→仿編詩歌”的流程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過程十分地清晰、流暢,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教學效果通常也是不錯的,但仔細分析教材,結合班級幼兒的發展情況,發現這首詩歌對于中班孩子,特別是現在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容易掌握的,如果還是采用先欣賞、再理解、反復朗讀的方式來教學,極容易贊成教學資源、程序的拖沓、浪費。因此,今年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創編這一環節上,并設計通過讓孩子自己聽一聽、畫一畫的方法,幫助孩子很快地掌握詩歌內容、表現自己的想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繩子是我們生活中很普通又是很有用的東西,廣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幼兒園里開展的各種游戲,有很多是和繩子有關的。如跳繩的棉線繩、麻繩、塑料繩;做“抓尾巴”游戲的毛線繩、布繩;拉力器上的尼龍繩;攀登架上的粗棉繩;做紙貼畫的紙繩……如何引導孩子從認識各種繩子到了解各種繩子在生活中的用途,從而利用繩子來開展各種游戲呢?筆者有意識地組織了大班上學期末的幼兒開展這次關于繩子的.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圍繞“有用的繩子”這一話題進行談話。
2.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別人談話,能迅速地掌握別人的談話內容,向同伴學習談話經驗。
3.在小組活動中發展幼兒的交往技能,鼓勵幼兒大膽與別人交往。
活動準備:
1.布置“繩子商店”,里面有各種繩子和繩子做的東西。
2.錄像:小朋友在跳床中游戲的情景;
建筑工人在安全網中用吊車吊建筑材料;
楊浦大橋。
3.每位幼兒自帶一根繩子。
4.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的拉圓卡、棉紗繩、毛線繩、紙繩等各種游戲材料,分組準備好。
活動過程:
一、通過參觀導入談話話題。
1.教師:老師帶小朋友參觀“繩子商店”,看看這個商店里有些什么東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參觀好了回到小組上討論一下。
幼兒參觀后討論,回答。
2.教師:“繩子商店”里有各種繩子和繩子做的東西。你帶來了什么繩子?它有什么用?
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集體談話。
1.教師引導幼兒交談并提出要求:向你同組的朋友介紹你帶來的繩子。別的小朋友在講的時候,要認真聽、不插嘴,等別人講完了再講。
幼兒分組自由交談。教師注意傾聽幼兒的談話,引導幼兒注意圍繞話題,用輪流的方式交談。
2.集體談話“我帶來的是什么繩子,有什么用?”
教師請幾位幼兒向全班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繩子。教師及時幫助幼兒用連貫的語句表達,提醒幼兒講話聲音響亮。
三、豐富相關經驗,拓展談話范圍。
1.教師:你還見過哪些繩子?它們有什么用?
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看見的繩子及其用途。
2、請幼兒分別觀看三段錄像,豐富幼兒談話經驗。
。1)跳床四周圍了尼龍繩編的網,小朋友玩得又安全又開心。
(2)建筑工地上,有了安全網很安全,用粗麻繩吊東西很牢固。
。3)楊浦大橋是座斜拉橋,它用很粗的鋼索繩拉住橋面, 很雄偉。
3.教師小結:
繩子的種類很多,有著各自的用處。毛線繩可以編織,做工藝品;麻繩可以捆綁東西、吊貨物;尼龍繩可以編安全網、尼龍袋,拉起來可以晾衣物、曬被子;棉線繩可以縫鞋子、縫貨物袋口;紙繩可以做手工、做工藝品;草繩可以捆綁各種易碎品……還有一種特殊的繩子鋼索繩,可以拉住橋面。我們把這些叫做“有用的繩子”。
4.教師提問繼續拓展話題:如果你有一根繩子,你可以用它做什么?
幼兒小組討論后個別回答。
四、繩子游戲。
1.教師:繩子除了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用處,也是我們游戲時的好伙伴。你會用你手上的繩子做哪些游戲呢?
2.幼兒分組自選游戲:翻繩游戲、拉圓卡游戲、紙繩貼畫、玩繩游戲。教師提出游戲要求:玩游戲時小組里的小朋友相互謙讓、相互幫助,比比哪組玩得好。如果有困難,可以請小組里的小朋友幫忙,也可以請老師幫忙,好嗎?
3.教師巡視,鼓勵幼兒除了同小組里的小朋友玩外,還可以請老師游戲。
活動延伸:
1.繼續引導幼兒觀察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2.利用繩子開展各類游戲。
3.讓幼兒觀看錄像:繩子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