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并初步學會兒歌;
2.讓幼兒掌握十二屬相的排列順序;
3.通過游戲,增強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教具:兩套大的十二屬相和兩張大屬相圖;
2.每人一套小的屬相和一張屬相圖;
3.課件《屬相歌》;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屬相。導入:
師:小朋友,誰來說說你屬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們又屬的是什么呢?
幼兒各自自由講述。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人的屬相,那請你們想一想,那些人的屬相都一樣嗎?誰知道屬相一共有多少個?
二、幼兒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按順序給屬相排隊,并學習兒歌。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兒歌《屬相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1、幼兒欣賞兒歌后提問:
師:兒歌中一共說到了幾個屬相?分別是哪些小動物?
2、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給小動物排隊。
師;這些小動物是怎樣排隊的呢?十二個屬相已經排好隊了,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兒歌,看看這些屬相排得對不對?
3、學習兒歌《屬相歌》。
師:請小朋友看著圖上排好隊的十二屬相和老師輕輕地來朗誦兒歌,好嗎?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經學會了,那請你在會的地方聲音大一些,不會的地方聲音小一些,好嗎?
三、動手操作——給十二屬相排隊。
師:老師這兒的十二個屬相已經排好隊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上還有很多的屬相還沒排好隊呢?你們愿意給它們排排隊嗎?請小朋友把那些屬相也像黑板上一樣排好,記住,要一邊輕輕念兒歌一邊排隊。請小朋友開始吧。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小朋友拿著排好隊的.屬相圖坐上位。再兩個小朋友互相看看排好隊的屬相圖對不對?讓我們看著屬相圖再把兒歌來朗誦一次,好嗎?
四、比賽——屬相排隊。
師:小朋友,快看,我這兒還有兩組沒排好隊的屬相,你們愿意再給它們排排隊嗎?這次呀,我們來比賽,好嗎?我們小朋友分成兩組,十二個小朋友一組,然后一個接一個,每人給一個屬相排隊,看看哪一組排得又快又對,又快又對的那一組每人將得到一個小蘋果。
小朋友,你們聽明白了嗎?
幼兒進行比賽。
五、小結: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給十二屬相排隊的本領,你們開心嗎?我們再把今天學到的本領去教給你們的好朋友,好嗎?
屬相歌
一個人,有一個,每家都有好幾個,數起來,十二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個頭不大真神氣。
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快。
龍第五,蛇第六,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雞跟著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豬最后來報道。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屬相不一樣,到底你是哪一個?
爸爸媽媽跟你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擺一擺、搭一搭、試一試、想一想的過程,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幼兒探索意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思考、分析、判斷能力,以及協作能力。
3、讓幼兒在反復實踐、操作過程中,感知雞蛋殼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搭一搭、試一試、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 想一想,說一說。
活動準備
廢舊方形木板若干,半拉雞蛋殼若干,圖書若干。
幼兒人手一張記錄卡,筆、教師記錄掛圖若干。
生雞蛋5個、膠粒、玩具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1、提問:小朋友都吃過雞蛋嗎?
你是怎樣剝蛋殼的?
敲蛋殼時會發現蛋殼怎么樣了?
哦,小朋友都知道雞蛋殼很薄,容易碎,現在,老師要請大家聽個故事,聽聽故事里講件什么事?
2、講述故事《小螞蟻搭桌子》
附故事:小螞蟻和小蝸牛是好朋友,它們在螞蟻的小花園里,坐在桌子旁聞花香,玩玩具,玩得真開心。突然,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把小螞蟻的桌子給吹壞了,小蝸牛將自己的玩具雞蛋殼送給小螞蟻搭桌子,小螞蟻拿了幾個雞蛋殼搭桌子,它搭桌子會牢固嗎?它搭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請大家猜一猜.
(二)引導幼兒探索,初步發現雞蛋殼的本領:弧形面承受力大。
1、老師請大家動手也用雞蛋殼來做試驗,看看小螞蟻的'桌子牢固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雞蛋殼、小木板,試一試雞蛋殼凹面和凸面力氣有什么不同?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看看誰能發現雞蛋殼的秘密。
2、小朋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什么?凹面和凸面的承受力一樣嗎?誰發現了什么秘密來告訴大家。那應該怎樣搭桌子最平穩?用多少雞蛋殼能搭出最平穩的桌子?
3、小朋友也可以小聲討論:剛才你是怎樣搭桌子的?誰能把自己搭桌子的方法告訴大家,并用
記錄紙把搭桌子的方法記錄下來。(記住順序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三)集中談話:你剛才用了幾個雞蛋殼搭桌子,是怎么搭的?桌子穩不穩?在搭的過程中發現什么?請幼兒邊操作邊記錄邊檢驗,哪種方法最好。大家有沒有發現雞蛋殼的本領: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教師用記錄掛圖記錄幼兒搭的方法。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感受雞蛋殼的本領大: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1、請小朋友選出四個一樣高的雞蛋殼放在四個角來搭桌子,搭好后,試一試桌子穩嗎?那我們怎樣來驗證桌子平穩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書,看看最多能放幾捆書?怎樣放得更多?(幼兒邊操作邊記錄)
2、請大家再動手試一試,放重物的時候,動作的輕重會有什么不同的結果。動作重雞蛋殼會碎,動作輕,可以在桌子多放幾捆書。
3、集中談話:你的桌子放了幾捆書?有沒有發現什么?邊說搭的方法,邊記錄并檢查
4、請小朋友輕輕地往桌子上放書,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桌子上的書放得最多捆。搭桌子用四個一樣高的雞蛋殼搭最平穩,然后,輕輕地往上面放書,可以多放幾捆書,大家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五)教師表演“雜技”,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雞蛋殼的承受力。
雞蛋殼雖然很薄,容易碎,但它拱起來,力量可大了。它上面可以放很重的東西。看看老師給大家表演“雜技”,小小的四個雞蛋殼,上面能放多少書呢?
(六)提出延伸活動的要求,結束活動。
雞蛋殼的本領這么大,在生活中你發現人們是怎樣利用拱形力量大的原理來設計建筑物的嗎?如果你是科學家會利用這一原理做什么?下次活動你把你的發現和你想做的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紙漿等
三、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么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么?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制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只眼睛貼上去,然后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胡須用歡色的。最后,做獅子的頭發,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制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著做一只可愛的大獅子吧!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給與幫助。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制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制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制作另一個小動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孩子在成長中總會遇到親人的故去、心愛寵物的死亡也會帶來強烈的內心震動。不能認識死亡,就無法認識生命與感恩。禁忌往往被賦予神秘的光環,只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與害怕感。本活動以情感為主線,旨在通過繪本“獾的禮物”的講述與角色扮演創造故事氛圍,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鼴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過程中理解獾死后帶給人們許多精神禮物,值得大家去懷念它。
活動目標:
1. 關注情感體驗,適度引發幼兒對死亡的情緒體驗。
2. 學習用感恩、祝福的`心來面對親友、寵物的死亡。
活動準備:
繪本《獾的禮物》、相關課件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故事「獾的禮物」◎「獾的禮物」 文?圖 / 蘇珊?巴蕾 譯 / 林真美 出版 / 遠流出版公司◎內容摘要:
有一只年紀很老的獾,是許多動物們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還常常告訴朋友們在他死的時候不要為牠難過!
有一天獾沒有出來跟大家說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傷心、非常難過。土撥鼠覺得好孤單,他把毯子都哭濕了。大家都不知道沒有了獾要怎麼過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說的都是和獾有關的事情。土撥鼠最會剪紙,他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學會剪紙的;青蛙也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學會溜冰的。
就這樣,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會想起獾以前教牠們學東西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常常利用自己學會的事情互相幫助,這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他們不再傷心哭泣了,反而一講到獾都會很快樂,想要謝謝獾,留給大家這麼好的禮物!
二、討論與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本來很難過、很傷心,后來為什么會變快樂了呢?
(因為想到獾以前教他們學會好多東西,很感謝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會希望所有認識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傷心、很難過?還是希望他們過得很快樂呢?
3.你曾經有過面對親人死亡的經驗嗎?那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你會用那一種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傷的方法一直流眼淚?
◎還是去想他曾經教過你、幫助過你的事情,并感謝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請小朋友一起來扮演故事「獾的禮物」。
2.若時間不夠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動物們對獾的想念和感謝之處】,讓小朋友練習說出感恩的話語。
四、延伸活動:「好友的感恩」人若總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貴,實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從現在開始就能懂得感恩身邊親友的好,尤其是身邊的同學喔!
1.可全班或分組進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為感恩的對象,其他小朋友輪流說出對他感謝的話。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導小朋友想一想:該位小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3.若沒有或想不出來,可由老師先分享,并鼓勵小朋友繼續努力觀察,下次再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天天練:練習讀書和寫字姿勢。
二、復習檢查:
1、老師擺口形,學生猜字母。
2、背誦聲調歌。
三、小黑板出示ī、u、ü的四聲,學生觀察加調號后哪個韻母有變化。
1、故事:
小 ī 摘掉頭上的蝴蝶結才能戴上帽子。上兩點是眼睛,不用去掉。
2、自由練讀四聲。
3、聯系日常用語,幫助記憶。
4、聽音說詞練習。
四、鞏固。
1、指導讀書、看書。
2、背語境歌。
3、教育:小朋友遇到困難怎么辦?
實施修改意見
ī、ü 加調號時,一個去點一個不去點,學生容易混淆,用講故事的.方式揭示內容,生動有趣,不易忘記。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帶調號的ī、u、ü寫一遍。
教學札記
字母u和 ü進行比較時,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較,找出不同點加以區別。在教學中,我仍把常規訓練作為重點,讓學生認識到上課時應該怎樣做,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soft/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平時,與家長交流,聽到家長報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小學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小學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我會看時鐘》,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幼兒對時間的關注。
在幼兒學會看時鐘的活動之后,繼續讓幼兒了解現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如手機、電腦、電視、收音機等,引導幼兒收集有關從古至今計時工具的發展,即豐富了幼兒有關計時工具的知識,又培養了幼兒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勵收集信息的幼兒交流收集的信息,學會與人分享;其它幼兒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同時增強收集信息的興趣。從了解計時工具的發展,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欲望。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平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園、做操、活動等時間較固定的環節,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畫出鐘表的時間,并用圖畫表示相應的活動內容)表示各生活環節的時間和活動內容,并配以簡單的文字(或指導幼兒簡單畫出相應的活動內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引領幼兒感知單位時間的長短,如,1分鐘有多長,在1分鐘內我們可以做什么?在家里,起床用多長時間等,潛意識讓幼兒知道動作的快慢與節約時間的關系,初步學會打理時間,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在一日活動各環節的開始及結束,引導幼兒看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家長工作:建議家長在家及時提醒督促幼兒遵守作息時間,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和游戲,培養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2、學會看整點。
【活動準備】
1、實物時鐘3個。
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胸卡數字1—12。
【活動進程】
一、猜時鐘謎語,激發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仔細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
2、提問: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鐘表?那里為什么要有鐘表?
[設計意圖:將好聽的謎語,作為活動的開始,激發了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問題:“你在哪里見過時鐘?”直接指向幼兒的相關經驗,引導幼兒知道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二、認識時鐘,學認整點。
1、感知鐘面。
引導幼兒回憶:你知道鐘面上有什么嗎?(請幼兒交流。)
時鐘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數字是怎樣排隊的?指針是怎樣跑的?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每組一個時鐘,請幼兒與同伴觀察交流,老師每組認真傾聽,了解幼兒的觀察能力。)
師引導幼兒重點了解:
(1)有1-12個數字,知道數字的排列規律,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如12與6在一條直線上等;引導幼兒扮演時鐘12個數字,模仿小時鐘站好,體驗時鐘數字的排列規律。
(2)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了解時針與分針的關系,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知道指針是順時運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安排了回憶鐘面、觀察鐘面、討論鐘面及我做小數字等活動,幫助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孩子們在參加小組討論、探索過程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學認整點。
依次出現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這是幾點?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以游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撥出時間,幼兒快速說出時間;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撥出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提供可操作的時鐘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認識整點提供活動的條件,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改編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老師與幼兒商討游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游戲。
規則:老狼說時間,幼兒扮小時鐘正確表示。
[設計意圖:孩子自主游戲時,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數字,幾個人扮演指針;游戲的組織——數字怎樣站,指針怎樣站;游戲的玩法——時針與分針怎樣運轉才能正確表示時間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討論、嘗試、商量、協調才能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組織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對時鐘的認識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因為代表煙臺市特級教師向全市教師展示的教學活動,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級試講。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非常好,積極參與活動,尤其是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讓孩子們14人一組,自己想辦法站成時鐘的樣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與管理能力,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
2、通過欣賞和與教師的對話,體驗不同造型和裝飾所帶來的美感。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能細心地裝飾。
活動準備:
各種花瓶若干。
1、展示四個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比較獨特的花瓶,激發幼兒欣賞興趣。
“這是什么?”
“這些花瓶美嗎?”
2、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表述。
“你喜歡哪一個花瓶?為什么?”
“你覺得這個花瓶那里最美?”
讓幼兒暢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兒需要幫助時進行啟發:“哦,你喜歡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態嗎?”
“你覺得這樣的造型像什么?”
“這個花瓶上用了那些顏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好看嗎?給你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
3、出示其他花瓶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豐富幼兒欣賞經驗。
“這個花瓶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4、幼兒嘗試使用各種形式創作花瓶。
“今天我們欣賞了各種花瓶,我們也要來自己裝飾花瓶。可以用線描裝飾畫的方法、水粉畫的方法還有直接在瓶子上裝飾的方法,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區展覽。”
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5、評價活動。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今天我們創作了一個自己的花瓶,感覺怎么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俯臥滑板的姿勢,鍛煉身體的平衡及協調能力。
2、在活動中初步培養幼兒的.競賽意識和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對祖國的情感。
準備:
音樂磁帶、國旗、滑板、各類積木、紙團
關于宇航知識的經驗豐富
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引入主題:小朋友們你知道我們的神舟六號火箭嗎?
神舟六號帶著我們兩名宇航員已勝利返回地球,今天我們也來做小小宇航員。
2、聽音樂做律動
二:玩滑板
1、引導幼兒討論各中種玩法,并請幼兒進行演示。
2、幼兒自由玩滑板,嘗試各種玩法。
3、鼓勵幼兒互相介紹學習各種玩法:前行、后退、轉圈、兩人或三人前行等
4、幼兒再次常識新玩法,教師指導小結。
三:游戲:采集標本
1、火箭發射,登陸月球:鼓勵幼兒自由創編各種發射登陸動作。
提問:宇航員在月球上是怎樣行走的?
2、開月球去采集標本
分組比賽:從坡道上沖下,沖過線者才能采集到標本。
3、集中講評,幼兒介紹滑地遠的方法,再次比賽
四:活動結束
帶上標本返回地球,幼兒聽音樂放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
2、鼓勵幼兒通過語言交流、表格記錄,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3、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欲望。
二、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
2、學習打開包裝袋并學會記錄。
三、活動準備:
1、帶包裝的牙刷、糖果、火腿腸、午餐肉、罐頭食品等需打開的物品。
2、將所裝備的物品放入四個箱子內并封好。
3、剪刀、小刀若干。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打開箱子。
每5個小朋友組成一組打開一個箱子。
2、教師交代要求,引導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的辦法,并進行記錄。
(1)“剛才小朋友一起合作將箱子打開了,看見里面放了許多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打開來看一看?”
(2)現在我請小朋友每打開一種包裝袋就把你打開的物品和打開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后再打開另外一種包裝袋。(教師可先舉例)
(3)幼兒探索打開各種包裝袋,并進行記錄,教師輔助幼兒完成。
3、師生交流并統計幼兒打開的方法:
(1)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將幼兒的記錄結果進行統計。
(2)共同探討解決未打開的物品。
五、教師小結:
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用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如果以后你遇到什么東西很難打開,請帶來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
2、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蠟燭、尼龍袋子、氣球、打火機、水。
2、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的錄像片。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游戲(師示范)。
2、將手帕團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帕還有別的東西嗎?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里的手帕會怎么樣?
我們來試一試,杯子里到底有沒有其它東西。將玻璃杯倒扣壓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濕了嗎?為什么?
杯里除了手帕外還有其他東西,是它把水頂住不讓水流進杯子,所以手帕才不會濕。
3、你們能看見杯子里的東西嗎?這東西手摸得到嗎?用鼻子聞得出嗎?那么,杯里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示范。將杯口斜著浸入水中。你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東西從杯子里跑出來吹出泡泡的?(學習詞:空氣)。
4、請小朋友拿起尼龍袋,張開袋口。看看袋里有什么?請幼兒迅速將袋口擰緊,用手慢慢向袋底擠。為什么擠不動了?尼龍袋里有什么?(空氣)。
5、你們剛才在哪里捉到了空氣?你們看得見空氣嗎?能摸得到空氣嗎?聞一下空氣是什么氣味的`?
小結: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空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氣體,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 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認識空氣的作用
1、將點燃的蠟燭用杯子完全罩住,點燃的蠟燭為什么會熄滅了?
2、請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說說有什么感覺?
3、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外,還有誰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離不開空氣外,動物、植物也離不開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
(三)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像,想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像片,請幼兒觀看,
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對空氣的污染;
鏡頭二:汽車排出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
鏡頭三: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
鏡頭四:工廠煙囪排放的黑煙;
鏡頭五: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么危害?
小結:如果我們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4、那如何讓我們身邊的空氣變得更新鮮清潔呢?
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改善空氣質量的辦法: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生活區焚燒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
(四)游戲《氣球火箭》
1、為什么鼓起的氣球一松手就會飛走?
2、什么樣的氣球火箭會飛得高些遠些?
3、師生共同游戲數次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