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獨生子在家里扮演者“小皇帝”的角色,對來自父母的關愛熟視無睹,因此我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愛,用實際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回報父母,體諒家人。懂得人和人之間愛的存在于感召,激發孩子心中的愛。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形式鼓勵孩子去幫爸爸媽媽做事情。
2、培養孩子的大膽講述的表達能力。
3、增進父母之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10張(小朋友在家的各種表現),場景布置(兩個家)。
活動過程:
一、引題:談話活動,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小朋友在家里幫助父母做過哪些事情?(幼兒單獨表達,激發幼兒單獨講述的愿望)如:掃地、洗碗、拿包等一些簡單事情,那好我們一起來看一張照片吧,看看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觀看幻燈片喚醒自己的心靈
1、幼兒一邊看照片一邊思考,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是對還是錯?為什么呢?
2、回放幻燈片,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張?(在回放中加深幼兒的`記憶)
三、游戲我的家
1、把幼兒分組,分別扮演爸爸媽媽。
2、到準備好的場景中去做各種事情(教師巡回觀看幼兒表演是怎樣幫助爸爸媽媽做事情的)。
3、兩組互相參觀交流,說一說自己的孩子是怎樣做的,父母又是怎樣評價孩子的(取得相互學習的效果)。
活動延伸:
1、爭做好孩子,拍照在家里的情景拿來展覽,作為一個榜樣評比欄。
2、做個助人為樂的孩子,體驗自己和他人之間的愛。
活動點評:
1、本活動注重選材的生活性,從實際出發,從自我做起,做好自己的點滴小事,來體驗父母的辛勞及愛父母的快樂,為孩子從小樹立尊敬長輩奠定基礎。
2、活動具有實踐性,能讓孩子從感知到實踐再回到感知,符合幼兒的感知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美術欣賞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可以促進兒童良好藝術素養的形成,而且對兒童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我園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美術欣賞教育的實驗研究。我園以“在美術欣賞中培養幼兒的表現力”為課題。立足于“欣賞不只是美術生活的一部份,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份”。通過創設條件、研究探索。積極地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的審美體驗。讓幼兒在美術欣賞中,以自己的視角去感受美、聯想美、進而能具有自己個性和牲地表現美。讓美術欣賞轉化為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能力。
下面就本學期我開展的美術欣賞活動《格子的游戲》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探討。
主題來源:
蒙德里安是荷蘭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畫作的創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線條來概括各種事物,簡潔而大氣,適合幼兒欣賞。前段時間已讓幼兒粗略地欣賞部份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本次活動將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蒙德里安畫作的特點,理解線與形的關系,提升活動的價值。
活動目標:
1.繼續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開闊幼兒的視野,提高藝術興趣。
2.嘗試在瓦楞紙作畫,感受線條與色彩組合的美以及不同作畫材料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2.裁成方形的'瓦楞紙;油畫棒;勾線筆。
3.黑紅卡紙若干,[課后將幼兒作品拼貼成“畫”字]
4.五官獨立圖片。裁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各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又帶來了兩張很漂亮的圖,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二、出示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引導幼兒欣賞作品中線、形、色的構成的美感。
1.提問:仔細看看這兩幅畫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幼:他們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
幼:都有長方形、正方形。
幼;都有黑色的線條,而且都是直直的。
小結:原來這兩幅畫里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圖形都有長方形、正方形、有黑線。而且都是橫的、豎的直線、沒有斜線。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介紹畫家蒙德里安及他的畫風。
師:這四幅畫是荷蘭的一位畫家——蒙德里安畫的,他的畫雖然只用了黑色的線條和紅、黃、藍的顏色,但卻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美。
3.激發幼兒想象,看到蒙德里安的畫,想到了什么?那些漂亮的格子讓你想起了什么?
三、出示前段時間幼兒作品《捉迷藏》
1.引導幼兒想像,在格子一樣的小房子里,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五官做游戲的情景。
2.出示各種表情圖片,夸張的五官獨立圖片和各色卡紙。
師在各色卡紙拼成的圖示上操作五官卡片,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趣味性。
四、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在瓦楞紙上畫直線,形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長方形格子。
2.引導幼兒選擇要躲藏五官的格子,用勾線筆在格子中畫五官,并用線條把格子裝飾完整。
3.引導幼兒用黑色油畫棒描出黑色線條。
五、作品展示。
將幼兒作品拼貼在大卡紙上,拼貼成中文“畫”字,引導幼兒欣賞奇妙的格子組圖。
活動反思:
在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幫助兒童積累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藝術欣賞過程是激發欣賞者積極主動的創造力的過程。藝術作品把欣賞者潛在的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而欣賞者則動員自身所有知識經驗和個性情感來進行創造,使藝術欣賞對象帶上獨特的個性和創造色彩。藝術作品并不是向每個時代不同個體提供同樣信息的客體,而是一個有待讀者、聽者或觀者參與并與之對話的特定的、開放的文本。
在教學中發現,兒童對抽象作品作出反應的熱烈程度,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圍繞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開的想像能力,是絕大多數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為兒童提供了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創造的廣闊空間。
本次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欣賞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孩子們在欣賞作品時,感知了色與形構成的美。通過引導欣賞,發現了橫線與豎線表現出的整齊的美與斜線作品不一樣的風格。欣賞完作品后,通過游戲《藏五官》,使孩子們直觀地理解將要進行的創作。第三環節,通過卡紙拼畫,進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創作。并且在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添加五官線描。使色彩與線條進行有趣的結合,創造出清新抽象的美感。第四環節,孩子們在瓦楞紙上創作,體驗不同繪畫材料帶來的樂趣。最后,用孩子們自己的作品拼圖。再次體驗格子的游戲。
活動中,老師能以較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藝術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初步體驗線描與色彩的構成美;顒舆^程流暢自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幽默、風趣的情節內容,初步體會到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
2、知道要從小認真學本領,長大才能做好各項工作;顒又攸c:感受故事幽默的情節內容難點:討論故事的有趣內容,發表自己的`感想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對換節》、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1、經驗交流,說說自己知道的節日你們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節日?你喜歡過什么節日?2、聽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根據故事內容名字猜測你們知道對換是什么意思?對換節里誰和誰對換的?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3)回憶故事內容對換節里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
3、小組討論,找出故事中有趣的故事內容
。1)幼兒邊看圖書邊聽故事錄音找一找,對換節里大人們過得怎么樣,小朋友們過的怎么樣?
。2)小組討論你們認為故事哪些地方十分有趣?為什么?
。3)討論分析故事內容對換節里,爸爸媽媽高興嗎?他們在干什么?對換節結束了,小朋友們在想什么?(討論)
4、教師小結:教育幼兒從小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感謝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辛勞。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5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