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內容與要求:
1、 快樂地參加拼讀游戲,大膽響亮地進行拼讀,安靜仔細地傾聽,繼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嘗試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兒歌,有一定的協作意識。
活動重點:積極參加拼讀游戲,大膽響亮地進行拼讀,安靜仔細地傾聽,繼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難點:嘗試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兒歌
活動準備: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字卡若干、兒歌一則、黑板三塊
學習用品字卡:鉛筆、橡皮、鉛筆盒、語文書、數學書、尺、英語書、書包、練習本、卷筆導刀
生活用品字卡:飯盒、餐巾紙、雨披、茶壺、手帕
活動過程:
一、 拼讀分類(集體游戲)
指導語:這幾天我們都背來了小書包,書包里要放些什么呢?你們知道哪些是學習用品嗎?(幼兒說說)小學里的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出示音節卡片),這些拼音寶寶里有的是學習用品,有的不是學習用品,你能把它們分開嗎?
1、 你怎么知道哪些是學習用品,哪些不是呢?(拼讀)
2、 要求:選擇一張卡片,先自己拼出再領讀,其他小朋友也要聽仔細了,要是他拼對了就跟著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錯了,你要幫助他學會拼,看看誰的耳朵最靈。拼完以后,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兩塊板:學習用品、生活用品)
3、 幼兒拼讀分類活動。
4、 小結:這些學習用品都很重要,上學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這一邊的生活用品,你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的帶。
二、 合作拼讀(小組活動)
指導語:在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張紙條,上面要告訴我們小朋友一句話,你想知道它說什么嗎?邊上還有幾個字寶寶,它們是來和拼音寶寶做朋友的。不過這回要考驗我們小朋友合作的本領,你們要一起動腦筋,先把拼音拼一拼,然后再去幫它找朋友,把找到的字寶寶貼在拼音寶寶下面,要對對齊,這樣才算真的找到了朋友。
1、 幼兒合作拼讀,找字
2、 拼讀驗證。(老師將幼兒完成的紙條在黑板上貼好,成為一首兒歌。)
1)告訴大家你拼出的是一句什么話?
2)考考你們,第×個拼音寶寶是怎么拼的?(老師,幼兒)
3)告訴大家,這些紙條連起來就是一首兒歌啦,我們小朋友本領真大。我們一組接著一組念念看,每組念一句。
3、 集體完整的朗讀兒歌。(可以分組讀,打節奏讀等)
4、 這首兒歌告訴我們小朋友什么呢?
5、 現在,我們小朋友本領越來越大了,不但會自己拼,而且會合作拼,到了小學,老師一定會覺得你們真能干。(表揚合作拼讀又快又好的小組。)
三、 翻牌大賽(集體競賽)
指導語:因為你們那么能干,所以我們來玩翻牌大賽開心一下,我們分2組進行,輪流進行,每拼對一個就可以插上一面紅旗,等卡片翻完,哪組紅旗多,哪組就勝利了!你們有沒有信心奪最多的紅旗?
要求:我們先聽翻牌的小朋友拼,要是他拼對了就跟著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錯了,你要幫助他學會拼,能做到嗎?
附兒歌: 清晨小鳥吱吱叫,
我們背上小書包,
看見老師行個禮,
看見同學問聲好,
大家一起學本領,
比比誰的進步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阿公、阿婆
材料與工具:胡蘿卜、西紅柿、橘子、黑豆、豌豆、花生、蔥頭須、柚子、紅辣椒、牙簽、美工刀。
(阿公)制作方法:l選一只胡蘿卜,用短牙簽將眉毛、胡須(蔥頭須)、耳(花生)、嘴(紅辣椒片)分別固定在合適位置。2.用美工刀在眉毛下挖兩個小洞,并塞入兩顆黑豆做眼睛。3用牙簽將豌豆固定在胡蘿卜頂部,給阿公戴上一頂帽子。
(阿婆)制作方法:1.選一只西紅柿做阿婆的頭,眉毛、眼睛、耳朵、嘴巴制作方法同上。2.選一只橘子做阿婆的身體,并用牙簽將它與頭部連接起來。3.用牙簽將抽子固定在西紅柿頂部做帽子(圖一)。
戴瓜皮帽的女娃
材料與工具:柚子、蔥、冬瓜、小西紅柿、紅辣椒、野果、牙簽。
制作方法:1.將柚子頂部切掉一小塊做娃娃的頭部,然后用牙簽將瓜皮帽(冬瓜頂)固定在娃娃頭上。2.用短牙簽把眼睛(野果)、嘴巴(小西紅柿)、辮子(串上紅辣椒圈的蔥)分別固定在頭部適當的位置(圖二)。
蝸牛
材料與工具:胡蘿卜、茄子、小西紅柿、牙簽。
制作方法:1.選一根茄子做蝸牛的身體。2.切下胡蘿卜頂部做蝸牛殼,并用牙簽將蝸牛殼和身體連接起來。3.將小西紅柿用牙簽固定在蝸牛頭部做眼睛。4.將切成片狀的胡蘿卜用短牙簽固定在蝸牛腹部,一只在地上爬行的蝸牛便做成了(圖三)。
小象
材料與工具:番石榴、紅辣椒、豌豆、黑豆、胡蘿卜、茄子蒂、牙簽。
制作方法:1.將番石榴橫放做小象的身體。2.將黑豆、紅辣椒、豌豆、茄子蒂分別固定在番石榴的適合部位作小象的眼睛、鼻子、耳朵、尾巴。3.最后將兩塊正方形的.胡蘿卜用短牙簽固定在小象腹部兩側(圖四)。
小魚
材料與工具:茭白(或白蘿卜)、小西紅柿、紅辣椒、野果、水彩筆、牙簽。
制作方法:1.選一根茭白或白蘿卜(可用水彩筆在白蘿卜上畫出魚鱗)做小魚的身體。將小西紅柿或野果對半切,然后用短牙簽分別固定在茭白兩側做魚的眼睛。3.用牙簽將小塊紅辣椒固定在茭白(或白蘿卜)頂部做魚的嘴巴。4.最后將牙簽插入小魚腹部加以固定(圖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一次餐后區域活動時,兩個小女孩把紙杯當小電話,模仿著大人聊天,只見她們你一句我一句說的可高興了。其他孩子們覺得好玩,也紛紛用紙杯當小電話玩起了打電話的游戲,忽然一個孩子說:"要是紙杯真的可以當小電話傳聲音那該多好玩呀!"孩子們聽這個提議可興奮了興致盎然地說著"用紙杯做電話"的不同看法,我馬上捉住孩子這一興趣點,根據大班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探索特點,設計了本次的科學活動"奇妙的傳聲筒"。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的探索,引導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獲得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科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一)了解聲音能通過棉線、銅絲、塑料繩的震動進行傳遞。
(二)學習對比觀察,能對探索的問題進行預測與驗證并作出準確的記錄。
(三)感受探索科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初步知道"傳聲筒"的玩法。
指導語:引導幼兒探索能讓傳聲筒傳聲的方法。
(二)材料準備:
1.ppt多媒體課件:《奇妙的傳聲筒》《電話屋》。
2.兩人一套幼兒操作記錄材料(線繩連接的傳聲筒、細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操作記錄卡)。
3.場地準備:園內較開闊的活動室。
三、活動過程
(一) 出示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1.幼兒自由玩棉線連接的.傳聲筒,探索傳聲筒玩法。
指導語:老師今天帶來什么?用棉線連接的傳聲筒能不能傳遞聲音呢?請兩個小朋友一組找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分組再次探索,發現拉直棉線震動才能傳聲。
指導要點:兩個小朋友合作探索,發現要把棉線拉直、話筒貼緊耳朵才能傳遞聲音;傳遞聲音時棉線在震動。
(二)幼兒分組探索,引導幼兒探索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傳遞,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出示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學習記錄。
指導語:瞧!老師還帶來了兩種不同的傳聲筒,一種用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另一種是用塑料繩連接的傳聲筒,請小朋友比一比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看看哪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大?請小朋友來做小小裁判員,一邊做實驗一邊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上。
指導要點:介紹記錄表格,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內容與方法。
2.幼兒兩人一組合作實驗,比較三種不同連接物連接的傳聲筒那種傳聲本領最大,并把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指導要點:請幼兒兩人一組合作探索,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記錄:連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動、是否能傳遞聲音。
(三)分享交流,啟發幼兒把傳聲筒傳聲的探索與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
1、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語: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探索發現,那種傳聲筒傳聲的本領最大?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記錄的結果,大膽說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2、播放課件,了解聲音傳遞的秘密。
指導語:為什么銅絲連接的傳聲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況下都能傳遞聲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振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1、激發幼兒尋找傳聲筒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電話傳聲的秘密。
提問: 請小朋友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應用了"傳聲筒"傳聲的原理?
2、觀看課件《電話屋》,初步感知電話傳聲的秘密。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是如何把我們說話的聲音傳遞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過程。
四、活動延伸
(一)將幼兒制作的不同的"傳聲筒"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探索發現聲音傳遞的更多奧秘。
(二)在美工區提供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制作不同的傳聲筒,通過嘗試和改進更多的"傳聲筒"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附資料:
1、傳聲筒的小秘密傳聲筒利用的就是聲波引起固體振動傳播的原理。一般的固體的傳聲能力強于空氣和水,線在拉直后與固體相似,可以提高傳聲能力,降低聲波損耗,達到傳聲效果。聲音通過連接物的振動進行傳遞,銅絲硬震動快,聲音就容易傳遞到另外一只話筒,所以銅絲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傳遞聲音。而棉線和塑料繩軟,松松的棉線和塑料繩會抑制、減弱并最終吸收震動,使震動無法到達另一只話筒,只有拉直的棉線和塑料繩才能很好地傳遞震動,讓聲音隨著拉直的棉線或塑料繩的震動順利地傳遞到話筒的另一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辨認自己或他人的姓氏,對漢字感興趣,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2、感知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大膽交流名字的由來,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及小故事。
2、孩子姓名的字卡、《百家姓》視頻及掛圖、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照片。
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老師的姓氏"孔"字字卡,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知道"孔"是老師的姓氏,也是"孔子"的"孔"。
2、新授
(1)游戲:開火車。了解幼兒姓氏,請同姓的幼兒握握手。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姓氏?
教師總結:中國有十多億人口,姓氏也有很多。(引出百家姓)
(3)看課件《百家姓》視頻,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
出示《百家姓》前一百位的姓氏,讓幼兒觀察了解:前一百位的姓氏有幾行?每行有幾個姓氏?你的姓氏排第幾?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的'姓氏嗎?排第幾位?
(4)提問:你的姓氏和爸爸一樣還是和媽媽一樣?爸爸姓什么?爺爺姓什么?
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姓氏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我們都是隨爸爸的姓,也有跟媽媽姓的;有一個字的姓,也有兩個字的姓,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
(5)出示只顯示姓的名字請幼兒猜。
教師總結:中國人同姓的很多,光看姓不能知道是誰,還要有名。
將寫有全班幼兒姓名的字卡貼在黑板上,請幼兒找找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大聲地念出來。
你還認識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嗎?你知道你們老師的名字嗎?
(6)老師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請挨著的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7)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的含義和故事。
教師總結:我們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和故事,包含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期望,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孝順和懂得感恩的人。
三、活動延伸
1、看課件:地震中出生的嬰兒照片,講述嬰兒名字的由來,引出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人。
2、鼓勵幼兒愛祖國,長大報效祖國。請幼兒簽上自己的名字(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
3、教師總結。(音樂《大中國》)
活動反思:
1、在尋找名字特點的這一階段,花了較長的時間,對于名字的字數不同這一區別幼兒始終沒有講出來,作為
教師,應在這個時候進行提問,引出這一區別。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兩個名字,讓幼兒說出不同。
2、對于姓是跟父親還是母親這一敏感話題停留時間過長。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情與手勢語的運用不夠,比較生硬。
4、對于幼兒回答的反饋不夠,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有意識的進行表揚,活躍幼兒的思維。
5、在本次教學完成后,可以出示百家姓,作為活動延伸,使得整個活動更為完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 導入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回憶已經學過的兒歌《樹葉真美麗》,這首兒歌為我們講了各種各樣的樹葉,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關于葉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二、 閱讀圖畫
1、封面(遮擋封面)這本書叫做《植物的葉子》,作者會在封面上花什么呢?(揭開驗證)
2、第1頁:這里有什么葉子?它們是什么顏色?說說它們的形狀。樹的葉子和草的葉子有什么不同?
3、第2頁:(遮擋下半頁)這是什么形狀的葉子?它們看起來像什么?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描述他們的樣子嗎?
4、第3頁:出示完整畫面,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并用句式“有……形的葉子”,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5、第4、5、6、7、8頁:指導方法同上。
三、 總結分享,進一步梳理
第1―8頁問題:1、植物葉子的形狀:圓形、心形、扇形、針形、像手掌等。
教學活動反思:今天的分享閱讀課《植物的葉子》知識性比較強,孩子們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是比較缺乏。為了豐富孩子這方面的感性經驗,我從網上搜集了很多葉子圖片,供幼兒觀察,通過本節課,孩子們了解了葉子是多種多樣的,有圓形的葉子、有橢圓形的葉子、有的葉子像針,有的葉子像羽毛等,并了解奇特的葉子,如:會害羞的含羞草、能捉蟲的豬籠草等。
孩子們看到這些形態各異的葉子都很興奮,有的說像魚刺,有的說像小花,有的說像大山,有的'說像扇子......孩子們的想象力真是無窮無盡。
分享閱讀:《上床睡覺〉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 熟悉文字,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的結局。
2、 引導幼兒觀察圖畫中呈現的細節 ,能根據圖畫中的線索合理推測故事發展。
活動準備 :
大書、故事光碟、書中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書中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他們的主要特征,并進行模仿表演。
師: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幾位動物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逐一出示書中動物圖片,觀察他們的主要特征,模仿每種動物的動作或者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大書畫面。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師:今天,這幾個動物朋友結伴到海南旅游,他們玩得很累了,想上床休息一下。看,這就是動物睡得床。
(出示第一頁,遮住小蛇和枕頭)
提問:這個床跟小朋友睡得床有什么不一樣呢?
總結:這個是用兩根繩子吊在樹上的床叫吊床。
出示枕頭部分。
提問:
(1)猜猜誰會第一個上床睡覺?
師:獅子也來睡覺了,它也要到床上找自己的位置。
提問:(1)小朋友你們先想一想你們上床睡覺的時候是怎么找自己的位置的?
(2)你們覺得獅子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看到獅子上床睡覺表情是什么樣?我們一起學學。
3、出示第三頁(遮住斑馬)
提問(1)猜猜誰又會上床睡覺呢?
(2)你們覺得斑馬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和獅子看到斑馬上床來睡覺表情是什么樣?我們一起學學。
4、出示第四頁(遮住河馬)
提問(1)猜猜誰又來睡覺了?
(2)你們覺得河馬會睡在哪里?為什么?
(3)小蛇、獅子和斑馬看到河馬上來了表情是什么樣。
(4)河馬這么重,上床睡覺后吊床會有什么變化?
總結:動物越來越多,樹越來越彎,床也越來越重,被壓彎了)
5、出示第五頁(遮住大象)
提問(1)最后誰又上床來睡覺?(大象)大象長得怎么樣?
(2)你覺得動物們歡迎它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動物們的表情怎么樣?我們一起學一學。
(3)如果大象也睡在這張床上,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6、出示第六頁。
師 :我們一起看看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呢?砰,吊床。。。。。。動物們都好害怕、好緊張,我們一起學一學動物們摔下來害怕的樣子。動物們摔下來會怎么樣呢?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們呢?
7、出示第七頁。
提問:動物們都怎么了?他們哪里受傷了?
三、猜測書名,師生共同閱讀大書文字。
四、播放光碟,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跟讀。。
五、小朋友,我們想個什么辦法能讓動物們睡覺不受傷呢?
結束: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小動物們說謝謝小朋友,動物們受傷需要休息,我們也該休息一下了,跟動物朋友們說再見。
活動反思:這節課是在本班進行,由于上次兩節課各位老師給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議,所以這節課上的還算順利,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在上次出現的的難點問題上,由于我讓孩子回憶以往自己找床的經驗,所以很快解決了這個難題,只是在語言的節奏、語速問題上富有變化一些,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愿意用簡單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征
2.嘗試用語言或行為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自己媽媽最明顯的特征
2.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3.幼兒學習資源第1本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這首歌唱的是誰?
幼:媽媽。
2.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老師也有自己的媽媽。老師的媽媽短頭發,戴著眼鏡,瘦瘦的。那小朋友的媽媽長什么樣子呢?
3.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引導幼兒逐副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1) 小豬在干什么?媽媽高興嗎?(小豬送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2) 小猴送給媽媽什么呢?媽媽感覺怎么樣?(小猴送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3) 小熊幫媽媽做什么?媽媽什么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很開心。)
(4) 小朋友在做什么?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5) 師: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會為媽媽做什么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4.交流小結。
提問:小豬、小猴、小熊、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媽媽,他們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媽媽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愛呢?
教師小結:請小朋友回家后,先向媽媽說一句“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效果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很大關系。中班初期上過,孩子們可以說的內容很少,表達不出來,別人說啥他說啥,干巴巴的,講述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中班后期再上時,孩子們生活經驗豐富了,語言能力提高了,教師設計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緊扣,幼兒能圍繞提問進行回憶、講述,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內容,有的女孩講到媽媽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讓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動,課的開始與結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這節課不僅僅是一節語言課,更重要的是在語言活動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我感覺到一節成功的講述活動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詞匯句子的豐富有很大關系的。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廢品再利用的意義,懂得愛護環境。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懂得廢物利用,節約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固體膠,制作手工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2.用廢舊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東西,沒有用的東西)
2.垃圾的來源?(生活,工業,農業,商業)
(二)廢品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看圖片)
(三)垃圾的處理方法(掩埋法,焚燒法),以及它們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激勵幼兒立足于生活實際,從我做起,爭當環保小衛士。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環保小衛士呢?老師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將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廢品做成漂亮的禮物送出去,你們覺得呢?
(四)廢舊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么樣的廢舊物品?它們能制作成什么東西?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歷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們能做成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請幼兒觀看用廢舊物品做的物品圖片、玩具。
3、出示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紙燈籠》,引起幼兒的制作興趣。
(1)教師:看,這是什么?知道這件寶貝是用什么做的嗎?(廢舊的宣傳單),小朋友想要一個這樣的燈籠嗎?快動起手來吧!
(2)動手制作。
1、師:現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師用廢舊的紙裁好的各種圖形,小朋友可以從中選擇喜歡的圖形進行制作。
2、教師進行示范,幼兒進行操作。(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多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
(五)教師小結:
小朋友,小燈籠漂亮嗎?老師這還有很多這樣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廢舊材料,準備二次利用。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能變廢為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1、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認識感冒的癥狀,懂得預防感冒。
2、活動準備:
小河馬、熊醫生、小白兔等圖片
3、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森林里怎么安靜,小動物們到哪兒去了?他們怎么都戴上口罩了?
(幼兒紛紛回答)
師:小朋友,你感冒過嗎?感冒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如果感冒了,怎樣做?
森林里小動物到怎么了,我們一起看一看。
二、欣賞掛圖,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幅掛圖
小河馬怎么了?小河馬得了什么病?小河馬戴口罩發生了什么事?
2、出示第二幅掛圖
小河馬的口罩到哪兒去了?誰撿到小河馬的大口罩
3、出示第三幅掛圖
幼兒說說后面發生的事
4、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師:為什么小動物最后都感冒了?
小結:小河馬的.大口罩上有病菌,別的小動物撿到拿來用,就把病菌給它們了。那咱們小朋友的口罩不能互相帶著玩了。
三、拓展活動
小朋友說說怎樣預防感冒,如果自己感冒了,應該怎么做呢?
互相回答,交流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