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2、引導幼兒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排列圖片。
3、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排圖講述能力。
教學準備:
大圖片一套,幼兒用的小圖片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注意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圖片,好嗎?
二、引導幼兒在理解1~5幅圖片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排圖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說的是什么。
小結: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游。
2、引導幼兒理解2~5幅圖片的意思。
①它們在郊外是怎么玩的?這兒有幾張沒按順序排列的圖片,誰能夠看懂?
②小貓在干什么?它是怎樣跳高的?(撐竿跳。)③小狗在干什么?(學習詞語:豎蜻蜓。)3、引導幼兒給圖片排序。
①現在請你們把紅色邊框的五張圖片拿出來排一排,然后連起來講一段故事。
②幼兒動手排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③幼兒根據自己排列的.圖片講述故事,教師排出相應的大圖片。
三、引導幼兒為故事的后部分排圖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發生了什么事情?請你們拿出藍色邊框的三張圖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兒排列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3、個別幼兒排圖片,請其余幼兒說說是否同意這樣排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作出正確引導。
4、這幾張圖片講了什么?小刺猬為什么幫小動物們曬衣服?誰會用一段好聽的話來說?
5、教師小結。
6、現在圖片已經排好了,請你們把圖片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附:小動物去郊游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滾,小貓在撐竿跳,小狗在豎蜻蜓,小兔在跑步。
嘩啦啦,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把小動物的衣服都淋濕了。
不一會兒,雨停了。小刺猬說:“我來幫你們晾衣服吧!”它把小動物們的衣服都掛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動物們圍著小刺猬說:“謝謝你,小刺猬!”。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應該用樂觀的態度去認識和對待它。
2、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結合相關動詞短語句講述故事情節。
3、教育幼兒懂得接納自己、接納別人。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應該正確認識和對待它。
2、難點: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結合圖片講述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一個神秘的禮物盒。
2、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圖片。
3、幼兒用書《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耷拉著一只耳朵的小兔子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只小兔子的耳朵和我們平常看見的有什么不同?
2、幼兒回答:小兔子的耳朵掉下來了。
3、這只小兔子有點特點,他的一只耳朵總是耷拉著,怎么也豎不起來,他想去找朋友玩可是發生了許多事。你們想聽故事《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嗎?
(二)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布布去找伙伴們玩,伙伴是怎樣對他的?他們怎么說的?
2、幼兒:你的樣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豎起來,你應該和我們一樣才對。
3、布布的耳朵和伙伴的不一樣,所以大家都笑話他,如果你是布布,你會怎么想?還會怎么做?讓幼兒猜猜說說耳朵豎起來的方法。
2、講述故事第二段,先講小兔子用的`第一個方法。提問:布布想了什么辦法讓耳朵變直?
幼兒:倒掛在樹上、把煲湯的鍋戴在頭上把耳朵遮住、在耳朵里插紅蘿卜、把樹枝和耳朵綁在一起、用魚竿把耳朵釣住、用氣球綁住耳朵。
教師:他想的辦法有用嗎?可是小伙伴們還是取笑他,你覺得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講述故事第三段,提問:因為小伙伴們的取笑,布布到醫院去想把耳朵割掉,但是醫生是怎么告訴他的?布布又是怎么想的?
4、講述故事結束部分,提問:后來布布想明白了,他又去找小伙伴們時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布布笑得最開心?最后小伙伴們喜歡布布嗎?
(三)看幼兒用書感受小兔子布布被伙伴們取笑的心情,使幼兒懂得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獨特性。
教學反思
《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這個活動,我設計的目標是涌過讓幼兒理解故事,知道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懂得欣賞自己,欣賞別人,懂得尊重別人,不應該取笑別人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在活動中,我先是出示耷拉著耳朵的小兔子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與幼兒談話,使幼兒知道布布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接著,我講述故事,讓幼兒邊看邊傾聽,然后我與幼兒談論,被小伙伴取笑的布布怎么樣?最后讓幼兒找找自己有什么地方和別人不一樣及小朋友身上特別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進行記錄。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塑料積木、球、繩、沙包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樹葉落下來是怎么樣的?
(幼兒自由講述)
二、幼兒探索并討論。
1、幼兒猜想并嘗試
教師:你桌上東西落下是怎么樣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現物體下落時的異同。
教師: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手里的東西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交流
(1)你有什么發現嗎?(幼兒自由交流)
(2)為什么有的物體落的快,有的物體落的慢?
4、教師小結: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師演示一張皺紙和一塊積木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三、幼兒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教師:請你再去試一次,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你這些東西按照落下的路線記在紙上。
2、每組派一個孩子交流各組的發現,并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教師:你是怎么記錄的?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3、教師簡單小結:
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
幼兒猜想:你可以用什么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
2、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3、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
五、延伸:
讓幼兒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傘,觀察其與其他物體下落的不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屬相。
2、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引發幼兒對屬相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生肖圖片一套。
2、小卡片六套。
3、胸飾一套
活動重難點:
十二生肖的排序。
活動過程:
一、出示禮物,引出生肖,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我生日,我朋友為什么會送這個禮物給我?(因為我屬兔)
2、你知道自己屬什么嗎?(雞和狗)
3、除了雞和狗,你們還知道哪些生肖?(出示圖片)
4、數數,共有幾個小動物?
總結:一種動物代表一個生肖,十二個小動物,叫它十二生肖。
5、游戲:猜猜少了誰?
二、故事:十二生肖
1、十二個小動物誰排在第一位?
2、老鼠為什么能排在第一?
3、教師講述故事。
4、老鼠排第一,其它小動物是怎么排隊的?
三、通過兒歌學習十二生肖的排隊
1、教師邊念兒歌邊給小動物排隊。
2、誰受騙排在了第二?
3、第三第四位排的是誰?
4、接下來是哪四個小動物呢?
5、猴子、小雞、小狗它們喊誰快點出來呀?
6、今年是什么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什么?
明年出生的孩子又屬什么?
小結:生肖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風俗,外國人是沒有的。
四、幼兒操作
1、給小動物排隊?(每組一套卡片)
2、排好隊,看圖片念兒歌。
五、游戲:排隊
請十二個幼兒戴上胸飾排隊
活動延伸:
除了十二個小動物以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動物,為什么它們沒排在十二生肖里呢?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
活動反思:
《十二生肖》給我和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動主要要求幼兒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和了解有關生肖的知識,由故事和兒歌來幫助他們記憶順序。十二生肖,是每個生命出生、成長的見證,它們傳遞著勞動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反映著中華民族自古對生命的尊崇、對生活的熱愛。《十二生肖》這個生動有趣的民間傳說,不僅讓孩子們認識了十二個神態各異、古怪精靈的小動物,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使他們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逐漸領略到祖國傳統文化的豐厚與博大。
小百科: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數學——學習7的減法①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按物體特征分解畫面,并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學習編減法應用題,列減法算式。
2、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及其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
學習7的減法
活動難點:
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教具:大圖例:一顆大樹,樹上有7只小鳥,1只大的,6只小的;2只紅色的,5只藍色的;3只停在樹上,4只即將起飛
活動過程:
一、復習7的組成
1、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3和幾?、、、、、、
2、問答游戲:3條小魚前面游,4條小魚后面游,河里一共有幾條小魚游?、、、、、、
二、學習7的減法
1、觀察大圖例
小朋友,圖上有誰?有幾只小鳥?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有哪些不一樣呢?(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大小、顏色、動態不一樣)。
2、請幼兒編減法應用題
小朋友都看見了樹上有1只大的鳥,6只小的`鳥;有2只紅的,5只藍的;有3只小鳥停在樹上,4只小鳥即將起飛;你能根據這些特征編出減法應用題嗎?想一想,想好了先兩個好朋友互相說一說。
3、集中交流
①教師根據鳥大小的不同編出減法應用題,請幼兒列出算式并進行計算。并說說算式中各數及各符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②你們會根據鳥顏色的不同編出減法應用題嗎?都可以怎么編
呢?(請個別幼兒示范編減法應用題,集體列出算式)
③用同樣的方法根據鳥的不同動態編減法應用題。
④在編減法應用題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用到一個詞“還剩下”,為什么要用“還剩下”提問呢?(引導幼兒體會減法應用題一般是知道總數和一個部分數要我們求另一個部分數)4、這些算式都是7的減法算式,小朋友你們會讀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帶領幼兒讀7的6種減法算式) 5、列出7的分合式,引導幼兒交流,說說算式與分合式的關系。
三、幼兒操作
1、交代活動要求:現在,老師來報應用題,小朋友,口頭說出算式,并得出答案。記住當老師報第一遍的時候要仔細聽。
2、教師口報應用題,幼兒回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掌握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位。
2、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和幼兒在課前玩過辨別左右的游戲。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一個鼓、七塊田格軟墊。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
1、提問:小動物它們在什么地方?某某小動物在房子的什么位置?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2、小動物藏在什么地方呢?
幼兒回答:上邊,下邊,左邊,右邊,左上邊,右上邊,左下邊,右下邊。
二、游戲:跳房子請一個幼兒進行示范,教師講解。
先簡單逐漸過度到難的。
三、身體的.四肢方位游戲:
邊出示課件教師邊講解。
幼兒、看課件聽音樂游戲。
四、小結:
空間方位有:上下,前后,左右,中間,里外,老師編了活動空間方位的游戲我們到外面去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利用聯歡會增進家幼情感,讓家長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和諧。
2、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幼兒在這本學期來所學知識,行為習慣等。
3、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裝飾、布置活動室,通過環境創設,烘托節日的氣氛。
活動程序:
一、家長陸續趕到,欣賞幼兒作品;
二、主持人上場:
三、欣賞幼兒歌曲表演;
四、"我型我秀"手工作品展示;
五、"全家總動員"親子游戲游戲規則:同時請出10位家長和孩子,分成兩排站好。先把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后,憑感覺去摸自己的孩子。最后請家長一起摘掉蒙眼的毛巾,看自己摸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六、教師與家長交流;
七、結束語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從整個主題活動中感受著節日的濃濃氣氛,中國最具傳統的節日讓孩子對節日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新年的生活及習俗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