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圍繞“早起工作的人”進行談話,通過圖片總結早起工作的人的職業特點。
2.理解早起工作的人辛苦,尊重他們的勞動,懂得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圖片內容如下:圖1:早餐店圖
2、清潔工掃大街圖
3、送報紙的叔叔圖
4、公交車司機忙著洗車子,準備出發。
5、市場里小販們熱鬧地搬貨、喊價。
活動內容:
1.引出談話主題,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師:你知道生活中誰每天很早就起床了。
2.引導幼兒圍繞“早起工作的人”進行談話,講述、交流圖片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講述圖1。
(2.)幼兒兩兩合作,自主觀察、講述圖2至圖5。
(3.)集體交流、講述圖2至圖5。
3.拓展談話,理解早起工作的人的辛苦,尊重他們的勞動,懂得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1.)師:早起的人非常辛苦,那他們為什么還要早起呢?他們的工作有什么共同點。
(2.)總結:早起的人都是為我我的生活做服務的人,早起工作的人們很辛苦,是他們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我們都應該尊敬他們、謝謝他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2、 感知漢字構成的一般規律,知道以“木”為偏旁的字均與“木”
有關。
3、 體驗漢字中的趣味性,萌發閱讀漢字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難點:知道以“木”為偏旁的字均與“木”有關。
活動準備 床、桌、椅、木塊、大樹等圖片,并寫出相應的名稱。
“木、林、森”漢字卡片及相應的圖片。
書法作品及“火、水、山”的演變圖。
活動過程:
一、欣賞書法作品
教師:“你們覺得這些字怎么樣?這是漢字,是特有的一種文字。”
了解漢字的演變
二、出示火、水、山的演變圖。
教師講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師:“我們的漢字是古代的`人發明的,很久以前人們為了記憶一些東西就想辦法先畫出他們的樣子,后來人們為了方便就慢慢地簡化他們,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了漢字。”
三、尋找漢字的秘密
1、床、桌、椅圖片,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2、出示漢字,請幼兒猜猜看是什么字。
教師:“這些漢字你們認識嗎?”“它們是什么?”
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這些字的共同之處。
教師:“這些漢字有個共同的小秘密,誰能找到?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一個木字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木頭做的)
出示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了解一棵樹用一個木表示;許多的樹在一起成為樹林就用兩個木字表示,就是樹林的“林”字;很多很多數不清的樹在一起是一片森林,我們用三個木字表示,就是森林的“森”。
游戲:找名字
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己的名字,然后觀察好朋友的名字進行初步記憶,然后再在很多的名字中找出好朋友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流行歌曲旋律,有表情的表現老虎神奇以及小狗傷心、生氣等情緒。
2、通過創編、表演動作,理解,記憶歌詞。
3、與同伴表演合作時,能有規則的控制自己的表演的動作幅度,不影響同伴的表演。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以學會按節奏念兒歌《小狗抬花轎》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復習兒歌《小狗抬花轎》,引入活動。
教師:你們還記得《小狗抬花轎》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二、幼兒傾聽、感受樂曲的旋律,嘗試將兒歌與樂曲旋律進行歌曲匹配。
1.幼兒嘗試用默唱的方法進行歌曲匹配。
教師:有一首曲子說的是小花狗抬轎的事,請你們聽一聽,用默唱的方式跟著音樂一起來會議這個故事。
教師:我也用和你們一樣的方式唱歌,請看我的口型來猜一猜,你們和我唱的一樣嗎?
師幼共同嘗試聽音樂演唱歌曲,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教師:這一次我們試著跟音樂唱出來,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話應該怎么辦?
2.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匹配歌詞并大聲唱出來。
教師:這次老師不用口型來幫助你們了,你們會唱么?
三、師幼共同創編表演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創編表演動作。
教師:我們還可以配上哪些好玩的動作,把這首歌表演出來呢?我們可以分成五個人一組,一邊聽音樂一邊想可以表演哪些好玩的動作。
鼓勵幼兒將在小組中創編的動作大膽的'表演出來。
2.教師:剛才幾組小朋友都上來表演了,你們覺得哪一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兩次“一二三向上拋”的區別,指導幼兒根據對歌詞的理解,先輕后重的演唱。
教師:兩次“一二三向上拋”的音量一樣么?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四、嘗試幼兒分角色合作表演
1.教師扮演老虎,幼兒扮演小狗,教師重點提醒幼兒注意表演的動作和表情,同時控制自己表演時的幅度。
2.請一部分幼兒扮演老虎,其他幼兒扮演小狗,大家邊演邊唱。
活動反思: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一只小狗跌一跤呀,老虎狠狠踢一腳……花轎抬到半山腰呀,想個辦法可真好,一、二、三,向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 《八只小狗抬花轎》是一首帶有民族風味的歌曲,節奏感強,歌詞淺顯易懂,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念起來朗朗上口,旋律歡快流暢,同時也是一首表演性極強的歌曲,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首先,我根據孩子們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巧妙地利用花轎導入教學。然后使用了形象鮮明、生動的教學課件,讓幼兒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內容。為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充分運用肢體語言,一邊朗誦一邊用身體動作把內容表現出一些來。活動的最后環節,是請孩子們表演童謠的內容。這個情節的安排,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幼兒嘗試了小狗抬轎的樂趣。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并對歌曲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設計的肢體語言:抬、坐轎、搖扇、跌跤、踢、睡覺、想辦法、噓、拋、摔、大笑等一系列動作,果然起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我很有語氣又加身體動作的把童謠讀完時,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開心的笑著,他們一邊學著某一句話一邊學著動作,積極性特別高。這樣帶著動作學習,孩子們不僅積極性空前高漲,而且學習的速度有了明顯提高。
整個活動構思新穎,趣味性強,始終以坐轎——抬轎這根主線進行教與學的雙向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知、體驗、嘗試,較好地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幼兒說完整語句的能力。
但在活動過程組織少緊湊,時間沒有把握好,前面理解故事內容用去的時間太長的關系,在最后表演環節,并沒有讓孩子們扮演老虎來表演。這樣就導致孩子們不能體驗到老虎的心理感受,應該請孩子們來表演老虎,老師在這時候就推出表演。只是讓少數幾個孩子參與,沒有關注到全體,其實可以讓所有的孩子共同來嘗試小狗抬轎,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繪畫:騎自行車的人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側面騎自行車的人身體各部位的遮掩虛實關系。
2、學習恰當地勾畫出人與自行車的比例。
3、培養觀察力。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騎自行車的人的圖片,范畫,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觀察騎自行車的'人的及自行車的結構。
出示圖片,討論:自行車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是什么形狀的?人騎在自行車上是什么樣的?
2、教師范畫一遍,幼兒觀察。
出示范畫,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且范畫一遍:畫的時候先畫出自行車,接著畫出騎在自行車上的人,畫完后,還可以在馬路旁添畫些樹、樓房等。
3、幼兒作畫,教師輔導。
提醒幼兒注意,人與自行車的正確比例,根據自行車的不同,啟發幼兒畫出不同的人物。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討論:我們找找哪一輛自行車最好看,最穩,騎上去不會倒?
再看看哪一張畫上餓人騎車姿勢最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習太陽和月亮的英語單詞: sun 、 moon.
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材料準備
月亮、太陽圖片一張。
幻燈片。
活動流程
一、情境導入
手指韻律操、兒歌《我上幼兒園》。
教師提問:“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天空中看見了誰?”
(引出太陽公公)
二、學習單詞
1.介紹單詞sun
教師提問:“太陽公公距離我們太遠了,大點聲音喊。”
2.引起幼兒好奇心
(幻燈片,太陽公公不高興,學生每人說一遍。展示太陽公公高興的圖片。)
3.學習單詞moon
教師說:“太陽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爬上來了。
(幻燈片,介紹圓月和小月牙)
4.游戲:
(圖片未圖色,讓小朋友圖色,增加學習興趣。)
教師說:“月亮姐姐為什么不開心?因為沒有穿漂亮的衣服,我們給它穿小衣服!
(鞏固月亮的單詞)
三、知識鞏固游戲
太陽升起來,小朋友起床。月亮爬上來小朋友睡覺。
四、活動延伸
通過學習英語單詞,使兒童簡單了解月亮的圓缺。增強學英語的興趣及知識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2.喜歡參與區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3.感知蛋殼藝術美,并對蛋殼工藝感興趣。
教學重點
喜歡參與區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教學難點
讓幼兒能夠利用不同的工具區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種。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紙盒,里面有兩只玩具小雞,生、熟雞蛋每人一枚,盤子若干。
2.手電筒20個、放大鏡20個,每個小組一盆鹽水;小粘貼、彩筆若干、黑板、粉筆。
3.教師制作的蛋殼工藝品,如不倒翁、臉譜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律動:動物怎樣叫,師生問答
我愛我的小羊,小羊怎樣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樣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導創編:師: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2.分組討論
教師出示小雞:“可愛的小雞嘰嘰嘰,小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再提出一個關于小雞的問題讓你旁邊的小朋友回答好嗎?”
引導幼兒觀察并相互討論,回答對方的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啟發思考
提問:小雞是從哪里來的?小雞的媽媽是誰?可愛的小雞是雞媽媽用雞蛋孵出來的,是用我們平時吃的雞蛋嗎?熟雞蛋能孵出小雞嗎?
2.嘗試探索——游戲“雞媽媽的蛋”
a.教師取一個生蛋和一個熟蛋后提問:“雞媽媽分不清了,我們怎樣才能幫它知道哪一個是生雞蛋哪一個是熟雞蛋呢?”(幼兒自由回答)
幼兒回答后將兩個雞蛋剝開,引導他們觀察熟雞蛋蛋黃和蛋清的區別。
磕一磕試試(教師演示磕開生蛋和熟蛋)。
帶領幼兒觀察磕開的生蛋和熟蛋,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師小結:生蛋會流動,是液體,蛋清是透明的;熟蛋不會流動,是固定,蛋清是白色的;
b.自由探索
提出要求:不碰碎蛋殼,怎樣區分生蛋和熟蛋呢?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區分生雞蛋和熟雞蛋。
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討論交流,教師適時提問幼兒想到的好辦法。把幼兒的想法以記錄表的形式畫在黑板上。請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工具,為熟蛋做好標記。
教師小結:
聞一聞:用鼻子
看一看:用放大鏡
照一照:用手電筒
轉一轉:用小手
放一放:放入鹽水中
c.鼓勵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怎樣做標記,采用什么方式,并記錄發現的結果。
(三)總結評價
對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給予鼓勵、肯定,并再次啟發:除了雞媽媽外,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
小結:蛋也叫做卵,凡是會生蛋的'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動物。
(四)欣賞圖片
1.提問:“小雞是我們最熟悉的卵生動物,雞蛋也非常有營養,是我們每天都要進食的食物,可你知道蛋殼有什么作用嗎?
引導幼兒思考。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蛋殼藝術作品圖片,激發幼兒對蛋殼藝術的喜愛。
師:蛋寶寶的用途可多了,它不僅能孵小雞,還能吃,還有雞蛋殼還能做成漂亮的藝術品,蛋殼可以做小人,碎蛋殼還可以做漂亮的粘貼畫呢!
(五)活動延伸
嘗試用蛋殼制作工藝玩具,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六)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不僅幫雞媽媽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還欣賞了這么漂亮的蛋殼,開心嗎?”
師:“回到家后,把我們今天學到的怎樣區分生雞蛋和熟雞蛋的方法,教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變臟的一些主要原因;
3.幫助幼兒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并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清水、臟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許;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討論河水變臟的原因,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覺。
2.根據幼兒的描述,教師講解: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液體,會到處流動,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途,啟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教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如果說地球是媽媽,水就是媽媽的乳汁,它哺育著地球上的人、動物和植物。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臟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臟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臟水的觀感。
2.教師講解、分析臟水的含義: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臟水。有時臟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里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臟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和原來一樣清澈見底,但水里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
3.組織幼兒討論臟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我們人喝了臟水會怎么樣?臟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4.教師講解并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污染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臟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因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為什么江河里的水會被污染變臟呢?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討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察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這是嚴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里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里,把江河搞臟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若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余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討論保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根據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護江河的辦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2)愛護花草樹木;(3)垃圾分類處理;(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動:開展“護水小衛士”競賽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幼兒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更加懂得了怎樣去保護好水源。本節課結束后,我覺得不足之處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有點乏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多下功夫。
小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S”型跑過障礙,初步掌握繞障礙跑的方法。
2.能快速跑過“S”型障礙物,提高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
3.培養團結協作意識,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活動準備】
“S”型路線(每隔 1-2m 放一個易拉罐),彩旗若干。
【活動建議】
1.以“小土兵”情境引導幼兒做熱身活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組織“叫號跑”和“繞場地環形跑”等跑操熱身活動。
2.設置“小土兵練本領”情境,初步幫助幼兒掌握繞障碼跑的方法。
(1)幼兒魚貫式繞障礙跑,自由探索繞障礙跑的方法。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快速繞過障礙并不碰到障礙物?
教師小結:靠近障礙物跑動時身體應向內傾斜,跑動的弧度要小。
3.玩“奪旗比賽”游戲,引導幼兒進一步練習繞障礙跑。
(1)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則。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 4 組,聽到口令后幼兒依次“s”型繞過障礙物。到達終點后,幼兒拔起一面彩旗從側面迅速跑回起點,再拍下一名幼兒的手, 然后依次進行游戲。速度快的隊伍獲勝。每次只能拿一面旗,游戲過程中不能磁到障礙物
(2)幼兒分組玩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怎樣能快速繞過障物,并遵守游戲規則。
(3)引導幼兒分享、交流:為什么你們組能取得勝利?
(4)幼兒再次游戲,體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