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15 12:38:4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遮蓋、連接等方法讓畫面豐滿。

  2.喜愛生活的城市,培養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勇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照片若干。

  2.細銀筆,色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介紹

  通過參觀區角——我住的城市,激發創作的欲望。請幼兒介紹自己照片在哪里拍的。

  (二)觀察、比較、組合

  1.小恐龍住在城市里,放假了他要到森林去,向他的朋友們介紹他的城市。

  2.小恐龍出示圖1。

  A、小馬說:“原來你們城里人各管各過日子、沒有朋友。”

  B、討論:為什么小馬會這樣說呢?(房子一幢幢自己管自己)

  C、小恐龍該怎么對小馬說呢?(讓幼兒想主意:房子有高有矮、有前有后,一幢幢緊緊挨著,好像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

  D、嘗試在房屋之間用添畫的方式表現連接和重疊。在城里大家互相關心,手牽手可要好了。

  3.小恐龍出示圖2。

  A、老鷹說:城里好擠,哪像我們在天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B、小恐龍說:城里有高架路的,于是他畫了一條高架路,朋友問:高架橋怎么是透明的呀?小恐龍為難了:怎樣才能使高架橋不透明呢?(請幼兒想辦法)

  C、小恐龍先來到高架橋,高架橋上看得真清楚,彎彎的高架橋,左邊房子手拉手、右邊大廈肩并肩都是好朋友,高架橋真方便1

  4.小恐龍把修好的圖畫給朋友們看(圖3)。

  5.討論:畫面上什么先畫?什么后畫呢?什么地方“跳過去再畫呢?”想一想,還能有幾種方法來畫城市的房子和路?

  6.朋友們都說城里真好!可是城里還有好多好看的建筑和道路,請小朋友也畫張城里的圖畫帶給森林中的朋友們看!

  (三)幼兒創作繪畫

  1.聯系生活經驗,聯想印象深刻的房子和道路。

  2.嘗試表現某些前后關系,如房子手牽手,大廈肩并肩,房子和道路的交叉。

  3.用銀色筆畫在深色紙上,注意畫面豐滿,線條疏密有變化,局部輔以蠟筆涂色。

  (四)觀賞

  使用底紋,連接成一幅城市地圖,用走迷宮的方法玩城市觀光的'游戲,想想:有幾種路線可以走遍城市的景點?

  附:設計意圖和評析

  城市是我們生活、學習、成長的所在,它每天都有變化,這個變化是日新月異的。城市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的孩子是我們這個城市未來的主人,這就意味著我們作為教師更有責任促使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去關心、去發現周圍環境的變遷,去了解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系。

  在孩子們中,我經常聽到他們談論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如“我家在XXX小區,門口有門衛看門的。”“我家樓下開了個超市。”“昨天,我爸爸媽媽帶我到新房子去了,那里離市中心很近!”這說明孩子已經漸漸地對周圍的變化發生了興趣,對成人語言的頻繁使用,可以說明他們是十分關心身邊的成人對城市的注解的,但是都只在似懂非懂之間。何不設計一個系列活動,讓他們真正地對自己所住的城市來個近距離的接觸呢?于是我就設計了這個系列活動。這個活動由:“我們居住的城市、世界著名城市、我們夢中的城市”三個部分組成。

  在活動中,我先嘗試了攝影作品的展示,讓幼兒通過對各類地理環境、惡劣氣候的對比懂得了保護綠化就是保護了我們生存的地球的道理。還設計了外出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受了解到我們的城市在環保方面的成就,特別是感受到綠化植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還讓孩子們做一回小小護綠使者為綠化環境美化城市出了一點力。

  逐漸的,我發現孩子們對小樹、小草都比以前長了個心眼,散步時,小手里再也不見了小花的花瓣、小草的葉脈,孩子們自發地關心起自然角來了,還像模像樣地在花園里深呼吸,說“呼吸新鮮的空氣!”這比我們“千呼萬喚”都有用。

  孩子們對城市的理解還在于對城市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了解。我覺得要使孩子們認識到城市并不是一個人的“孤城”,而是好多人的“群體”,大家在一起要友愛、互相幫助,要有合作的精神,要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于是我在系列活動中,設計了《小恐龍的城市》。這個活動是美S-活動,通過“小恐龍”這個角色來展開,我把情境設置在“小恐龍”把城市的圖片介紹給他的朋友們這個過程中。“小恐龍”和孩子們一樣生活在城市中,而朋友們在欣賞圖片時提出的種種疑問正是活動的技能難點、重點所在。強調了使用遮蓋、這一技能,這里,孩子不僅能理解遮蓋的意義,而且提醒了孩子們,城市里大家要手拉手肩并肩,相互團結、相互友愛。這是城市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系。使用錯的方法“高架橋怎么是透明的?”展開討論,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認知經驗出發,自己尋求答案,自己解決問題。

  最后我在講評時,用孩子們手中的作品連成一幅城市的地圖,孩子們說:“我的小區在XXX的樓下。”“XXX的新家在左邊”。把巨幅地圖投放到區角活動中,讓他們課余可以玩走城市觀光游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更有趣的用處,從而加深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建筑是多維立體的,而且是龐大的,孩子對立體建筑的感受可以促使他們三維觀念的發展,而且建筑大多以幾何圖形為主,孩子可以通過幾何圖形的變形創造出更有意思的房子,打破局限在他們頭腦中方方正正的四方形房屋的印象。城市的概念其實并非局限在本土、本國,而且還存于與世界各國中,世界各國都有城市,了解外國的城市中的建筑,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了解到房子的多樣性、有趣性。

  其后我設計了以創造、變形為主的美工活動,運用多媒體電腦進行,這是我的嘗試。因為電腦繪畫有色彩均勻、亮麗、圖形規整、容易變形的特點,孩子只要操作鼠標就能進行繪畫、修改,比紙面上作畫容易出效果,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嘗試。而且電腦打印出來的效果也不錯喲!

  城市是我們大家的,孩子們有了這種熱愛生活的家園、保護生活的環境的欲望了,我想我們的孩子就能真正地了解生活的意義,了解為人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中國是一個吸煙大國,經過我們的初步調查和參考網絡資源得出“中國煙民非常多”,其中吸煙人數大概占全國總人數的29%;而被動吸煙的主要受害者是婦女和兒童,經常在家庭、公共場所遭受他人二手煙的傷害。

  科學研究證明二手煙對人群健康危害嚴重,能導致癌癥、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 “二手煙”嚴重的可以致命。其實幼兒對香煙并不陌生,大多數幼兒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對于什么是二手煙?幼兒的認知卻知之甚少。

  本次活動設計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什么是二手煙及二手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懂得吸煙及被動吸二手煙對人類的危害,并向身邊的人宣傳戒煙的方法。

  本次活動設計了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運用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及喚醒幼兒已有經驗,產生對該活動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分析調查表,觀察圖片,初步了解二手煙對人類的危害;

  第三個環節通過談話感知二手煙的危害,并宣傳戒煙的方法,使幼兒懂得吸煙及被動吸二手煙對人類的危害,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應宣傳戒煙。

  活動目標

  1、知道吸煙對身體對周圍環境的危害,知道向家人宣傳戒煙好處多。

  2、嘗試利用多種形式制作“禁止吸煙”標志或戒煙宣傳畫。

  3、體驗與同伴分享、交流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二手煙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危害。

  【活動難點】能利用多種形式制作“禁止吸煙”標志或戒煙宣傳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讓幼兒做好關于家庭吸煙人數的統計表,和關于吸煙有害健康的資料調查;

  2、物質準備:禁煙標志及禁煙標語、紙、筆、剪刀每人一份;

  3、視頻準備:

  視頻1:https://v、qq、com/x/page/g0344vxfp5k、html二手煙的危害;

  視頻2: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52386413/77fa59800c3c4

  aefa8aec1d892e565a9

  世界無煙日的新聞報道。

  活動過程(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個人隱私及肖像權等問題,請不要添加含幼兒肖像的照片!)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禁煙標志圖片,請幼兒觀看并提問:

  ——“這是什么標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教師一邊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幼兒園、公共汽車上、電影院、汽車站、加油站等)”

  ——“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事情”

  2、出示“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標語,念給幼兒聽,組織幼兒討論什么是公共場所?為什么要在公共場所禁煙?

  二、分析調查表,觀察圖片,初步了解二手煙對人類的危害。

  1、請個別幼兒來分享自己的調查統計結果。

  ——現請兩名幼兒來說說自己的調查統計的結果和你的心情。

  2、播放視頻,并提出問題。

  ——小朋友看到了什么?爸爸做了什么事?媽媽說了什么話?

  ——視頻上的人長得怎樣?他為什么會咳嗽、生病?

  ——最后發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結合視頻,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二手煙”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二手煙嗎?(引導幼兒參與討論)

  4、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二手煙就是被動吸煙,就是不抽煙的人吸取其他吸煙者吐出的煙霧的行為,又稱為“強迫吸煙”或“間接吸煙”,一般來說被動吸煙15分鐘以上時,就可以形成二手煙。二手煙不僅傷害眼睛、喉嚨,還會增加多動癥。科學研究證明二手煙的暴露對人群健康危害嚴重,能導致癌癥、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二手煙”嚴重的可以致命。

  三、通過活動認識到二手煙的危害,鼓勵幼兒遠離二手煙,并宣傳戒煙的方法。

  1、結合生活,了解家人吸煙的情況

  ——你們家人吸煙嗎?當有家人在吸煙時我們應該怎么辦?(提醒他不要吸煙)還有什么方法能盡快戒煙?可以發明什么?(戒煙產品)請幼兒自己想想可以發明什么戒煙產品?

  2、觀看視頻,讓幼兒了解《世界無煙日》

  ——你知道每年的5月31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無煙日》,看看別人是怎樣宣傳戒煙的?

  3、幼兒制作“禁止吸煙”標志及戒煙宣傳畫

  ——幼兒將制作的'標識或宣傳畫帶回家里,鼓勵幼兒爭做禁止吸煙的小小宣傳員。

  4、請幼兒介紹自己或與同伴合作的作品并分享交流,教師評價小結。

  四、活動延伸: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吸煙對人類的危害了,如果我們有家人吸煙的一定要勸他們戒煙,我們幼兒園也是公共場所,我們現在就一起去檢查看有沒有人在幼兒園內吸煙,如果發現有人吸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活動反思:

  亮點所在:

  本次活動首先以觀看圖片“禁煙標志”來引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結合已有經驗去回憶自己在哪些地方見到過這些標志和禁止吸煙的標語,鼓勵孩子敢于回答,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接著,通過幼兒的調查統計表來了解孩子的家庭吸煙情況和心情,通過此環節進一步了解孩子在面對有人吸煙時的一種心情,間接的為下面的話題作鋪墊,引發孩子有想讓身邊人戒煙的想法。

  其次,通過觀看視頻再結合話題討論“為什么媽媽沒有吸煙還會生病了”,引出“二手煙”這個字眼,再分小組討論什么是二手煙及二手煙對人類的危害,孩子們在小組討論時氣氛很活躍,都能積極地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從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還是有很多自己不一樣的想法。

  最后,通過觀看視頻“世界無煙日宣傳片”,讓幼兒討論“為什么會定在5月31日為無煙日”“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讓家人戒煙”,讓幼兒積極的參與討論,并利用繪畫、手工的形式來設計出自己的戒煙產品或戒煙宣傳畫,以激發幼兒有勸告家人戒煙的欲望。

  不足之處: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雖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了解了什么是二手煙及二手煙會對人類造成什么傷害,也都有想讓身邊的人戒煙的初步想法,但對于設計戒煙產品,對于能力強和社會經驗較豐富的孩子來說能順利完成自己的作品,而對于其他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陌生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等。

  活動準備:1、設情境:爸爸、媽媽不在家。

  2、自制圖片4幅、磁帶。

  活動過程:1、觀看情境表演,使幼兒知道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陌生人敲們不能開。

  (1)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為大家表演一個小品,名字叫“爸爸、媽媽不在家”。

  小品開始:幼兒亮亮獨自在家中玩耍,邊玩邊說:“今天爸爸、媽媽出去買東西,讓我好好看家,嘿!這回我可要自己玩個痛快。”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一個陌生人問:“這是李工程師的家嗎?”亮亮問:“你是誰呀?”來人說:“我是查電表的,請你開門!”(表演暫停)

  (2)教師提問,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小品不演了嗎,因為亮亮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等大家回答問題,小品又繼續了。

  提問:

  ①來的是什么人?

  ②亮亮能開門?

  ③如果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什么危險?

  ④亮亮該怎么做?

  (3)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遇到陌生人敲們,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再來,或讓來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讓人到父母單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讓幼兒加深印象。

  一幼兒扮亮亮,另一幼兒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隨便找理由)。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談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自己做了什么事。

  3、聽錄音《晶晶看家》。

  師:有個叫晶晶的小朋友,她告訴我有一次她爸爸、媽媽也不在家,你們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嗎?

  4、看黑板上的掛圖,幫助幼兒懂得一些安全常識。

  師:小朋友,這兒有四張圖片,先仔細觀察一下,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斷對不對,對的貼一朵小紅花。圖片內容:

  ①餓了時自己到廚房里燒東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東西。

  小朋友,這兒有四張圖片,先仔細觀察一下,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斷對不對,對的貼一朵小紅花。

  ③一人在安靜地玩玩具。

  ④在床上翻跟頭。

  提問:哪些行為是危險的,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5、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小朋友們要注意安全。陌生人來時不開門,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等,要學會保護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強大的老虎之間地位差異變化。

  2、通過欣賞故事、觀看表演以及討論,知道朋友之間應該平等相處,才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3、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感知體驗親子共讀過程的愉快氛圍。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前面左右兩邊分別用積木搭起兩個城堡,分別作為兩次表演的場景道具。

  2、根據故事內容,制作簡單的老鼠和老虎的服裝道具。

  3、請一位家長和孩子事先熟悉故事,并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引出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感受音樂活動滑稽的旋律。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扮演小老鼠,表演小老鼠上燈臺滑下來的故事,你們還想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嗎?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你們還想聽這個故事嗎?下面我邀請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來給我們大家講故事。

  3、邀請小朋友爸爸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男同志講故事的效果,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忠的人物特征。

  4、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師:剛才,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又給大家講了一遍故事,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剛開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的時候,小老鼠高興嗎?大老虎總是怎樣?后來,小老鼠不愿意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師怎樣玩的?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終于成了真正的、平等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誰想來扮演大老虎和小老鼠表演這個故事呢?

  5、事先安排好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表演故事,大家觀看親子故事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了解。

  6、鼓勵幼兒參與故事表演。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和這個大老虎一起表演嗎?下面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來表演故事。

  -請爸爸繼續扮演大老虎,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故事,教師講述故事忠的語言。

  7、音樂活動《碰一碰》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變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今天我們班上還來了許多家長,他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吧。

  -教師引導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著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只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后,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并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并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回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于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專心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音樂美與姿態美,初步理解舞蹈所表現的內容與情節。

  2、初步學習隨樂表現小孔雀參加選美、奮力撲火等簡單的舞蹈動作,激發對傣族舞蹈的興趣。

  3、嘗試創編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動作,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通過參觀“孔雀園”幼兒已初步了解孑L雀的習性和動作特點;通過欣賞傣族舞蹈,幼兒已簡單了解傣族舞的動作特點。

  2、材料準備:《美麗的`小孔雀》的樂曲CD、小孔雀的頭飾服裝、火焰道具、PPT圖片等。

  3、環境創設:創設舞蹈情境小兔的家、小池邊等場景。

  活動過程

  1、以“參加森林選美大賽”導入活動,師幼跟隨音樂即興表演舞蹈。

  2、欣賞孔雀舞,借助多媒體的動作造型,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美和孔雀舞的基本特點。

  (1)欣賞孔雀舞。

  教師隨樂示范幾個孔雀舞的簡單動作,引導幼兒欣賞并思考:孔雀舞美嗎?孔雀舞的動作與平常的舞蹈動作有什么不一樣?小孑L雀在干什么?

  (2)造型對照與模仿:

  通過多媒體的孔雀造型與教師的舞蹈造型,引導幼兒感受動物的動作與舞蹈藝術造型之間的聯系,并選擇一兩個喜歡的動作造型進行模仿。

  ①欣賞第一段舞蹈,感受小孔雀參加選美前的美麗。

  3、欣賞舞蹈《美麗的小孔雀》,引導幼兒理解并嘗試運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舞蹈情節。

  ②欣賞第二段舞蹈,感受舞蹈所表現的小孔雀在選美路上的故事情節。

  ③欣賞第三段舞蹈,感受小孔雀的勇敢和美麗。

  (夢欣賞第四段舞蹈,嘗試創編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動作,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④師幼共同表演歡慶舞。

  小百科: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云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大班數學:空間方位認知

  一、活動目標

  導入――師:小朋友誰能幫我到樓下中三班借剪子

  (等小朋友回來后)

  師:你到中三班時,都經過了哪些地方?比如你下樓梯了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每天從家到幼兒園要經過哪些地方?方向是怎樣走的?到哪里要拐個彎再經過什么地點?

  2、幼兒操作學具

  (1)請幼兒在學具盒中取出路徑卡,請幼兒擺弄和觀察路徑卡的特點。

  (2)引導幼兒說一說,每張路徑卡上都有什么?(如有數字、箭頭和綠色的路)

  (3)請幼兒觀察比較6張路徑卡有哪些不同?(有的卡片上是三個出口,有的是兩個出口。而且每個出口的位置都不一樣,有的出口在中間,有的在上邊,有的比較靠近下邊。)

  3、幼兒用書:(左圖練習)教師以嘟嘟牛為起點,指導幼兒每走到一個交叉路口時,按照路口上的數字提示,找出對應的`四張路徑卡。以排除的方法進行嘗試,先拿出一張路徑卡試一試,轉不同的方向式,哪張可以把路連同據把它的數字圈起來。

  4、(右圖練習)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練習是什么意思?(用給出的2號和4號路徑卡拼出下面的三個連接圖)

  5、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在拼圖時注意拼圖組合兩邊的出口方向是在什么位置?

  6、教師注意引導對手中的路徑卡進行角度調整,使他們的兩端出口及之間的部分相互連接。

  7、 連接成功后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兩張路徑卡的箭頭方向分別是怎樣的。

  三、完成練習

  教師指導家長與幼兒利用學具盒完成親自手冊相關聯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魔法畫框是用黑色卡紙制作成小道具,通過簡單的繪畫,讓畫面產生神奇的變化的一種作畫形式,與我國傳統的動畫片有著相似之處。根據這一原理,我設計了這節創意美術活動。

  傳統的美術繪畫活動局限于在紙上平面作畫,為了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和繪畫激情,我借助“魔法畫框”這個小道具,以游戲為載體,讓幼兒發散思維,盡情創作。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魔術、探索畫框,了解魔法畫框的變化原理。2.借形想象,嘗試用間隔繪畫的方法創作會變的畫。3.能積極參與并大膽創作,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二、活動重點:遇到黑框遮擋

  時如何繼續作畫(畫筆碰到黑框跳過去接著畫)

  三、活動難點:

  畫第二幅畫之前如何將第一副畫藏起來(抽拉畫紙,直到第一幅畫被完全遮擋住)

  四、活動準備:

  馬克筆、尺子、刻刀、鉛筆雙面膠等。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制作魔法道具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魔法,我們先一起做一下變魔法用到的小道具。用兩張黑色卡紙做出魔法小道具(通過鏤空一張卡紙然后將兩張卡紙進行粘貼小道具就做成了)

  2.教師講解示范畫小魚

  我們將一張大小適宜的白紙塞進魔法道具中間進行繪畫,遇到黑框遮擋時,畫筆碰到黑框跳過去接著畫。

  3.小魚去哪了

  畫好之后抽拉白紙小魚變沒了。

  師:小朋友知道小魚是怎樣變沒的?

  小結: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發現抽拉這張紙后,圖畫就變沒了。老師還有魔法呢,請你再仔細一點,看看還可以發現什么。

  4.小魚變螃蟹

  請幼兒在抽拉后的.空白地方用同樣的辦法畫螃蟹,注意提醒幼兒遇到黑邊遮擋時跳過黑邊繼續作畫。

  5.魔法變變變

  師:老師又要變魔法了。多可愛的小螃蟹,小螃蟹也會變,變變變。

  師:小螃蟹變成了小魚。我是怎么變的?

  小結: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發現老師抽拉這張紙,圖畫就變了。

  (三)結束部分:魔法穿新衣

  抽拉白紙為請幼兒為螃蟹和小魚穿上漂亮的衣服

  (四)拓展延伸

  這個魔法畫框不僅能畫出會變的畫,還能畫出會動的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蝴蝶——飛起來了,很久以前的動畫片也是這么來的,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試一試哦!

  大班美術《魔法畫框》活動反思

  大班創意美術活動《魔法畫框》來源于生活,這是一次創新的嘗試,是一次神奇、有趣的美術活動,孩子們不只是單純的繪畫,而是利用小道具,使自己的作品可以變換,達到小魔術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孩子們參與的熱情。道具尺寸為16K,非常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孩子們操作起來非常的方便。當然,教師演示的范例還是應該用8K的尺寸,可以觀察的更清晰。最后的結束環節初步揭示了動畫的最初創作就是來源于一幅幅快速變化的圖畫,啟發幼兒的進一步探索和創作。 本微課作品向大家展示了使用小道具“畫框”后畫面產生的變化,直觀、形象,活動一開始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啟發孩子的主動探索與思考。講解示范的過程層層遞進,解決重難點,使孩子們能迅速掌握要領,興趣盎然地進入到創作環節。最后,幼兒作品的展示,充分說明了本節微課的效果不錯,達到預期目標。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AV综合在线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伊人五月天在线视频网 | 亚洲青涩天堂六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