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但幼兒缺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另外,午睡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從幼兒衛生學的角度出發,午睡是為了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增強抵抗力,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同時要求教師在組織幼兒午睡時,不能強迫幼兒入睡。我發現平時總有個別幼兒不喜歡午睡,且在睡眠前和睡眠時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動作,如挖鼻孔、咬被子、趴著睡、蒙著頭睡等。因此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我設計本次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同時通過對動物睡姿的了解,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衛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經驗,萌發探究動物奧秘的興趣。
2、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
3、初步知道和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
活動重點:
初步知道和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
活動難點:
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
活動準備:
動物午睡PPT、幼兒睡覺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播放音樂《搖籃曲》,帶領幼兒入場。
教師:“你們聽了剛才的音樂有什么感覺?”。
幼兒:“很優美、想睡覺......”
教師:“森林里的幼兒園開學了,長頸鹿老師也經常給小動物們播放這個音樂當作睡眠曲,可是小動物們聽了是怎么做的呢?”
二、出示PPT,探索發現,想象體驗,引導幼兒探索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并模仿。
師: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它在干什么?
幼:我看到了小狗......,它在睡覺......。
師:它在睡覺嗎?它是怎樣睡覺的?它為什么要這樣睡覺?
幼:......
集體小結:
小狗:趴著睡覺,耳朵挨著地,只要一有動靜,馬上就能醒來。
金魚:睜著眼睡,因為它沒有眼瞼。
貓頭鷹:只有一只眼睛是閉上的,另外一只眼睛是睜開的,它的警惕性可高啦!
馬:站著睡覺。有敵人的話可以很快逃跑,若馬躺著睡覺表示生病了。
烏龜:縮到殼里睡,保護自己。
小結: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三、引入生活
師:小朋友們平時是怎么睡覺的?
幼兒談論交流。
觀看幼兒睡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睡眠方式,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教師: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向右側臥,頭枕枕頭,小手放好,腿微蜷……你們年齡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時間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因此中午還要再睡一會,這樣,大腦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會少生病,身體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時,實在睡不著,也應該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午睡。
四、游戲鞏固
《天黑了》動物睡覺模仿秀
小朋友們想不想模仿動物是怎樣的睡覺的呀?
播放音樂《搖籃曲》,請幼兒自由模仿動物們睡覺,教師詢問。
五、活動延伸
播放音樂《火車開了》,帶領幼兒開著小火車把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
課后反思:
動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們對著新奇的事物有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另外,午睡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從幼兒衛生學的角度出發,午睡是為了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增強抵抗力,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有要求教師在組織幼兒午睡時,不能強迫幼兒入睡。我發現平時總是有個別孩子不喜歡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動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踢被子、纏繞頭發等。因此,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我們組織了《動物是怎樣睡覺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嘗試讓孩子們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知識中尋找答案,如因為小魚沒有眼瞼,要睜著眼睛睡覺;貓頭鷹睡覺睜著一只眼睛,是為了捉老鼠,還有警惕有沒有敵人等等。找不到答案的,教師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想像。如:馬、象、牛、鹿為什么要站著睡覺?有的說,如果敵人來了,便于很快逃跑;有的說,它們的身體太大了,躺下去,再爬起來,不方便;還有的說,能夠馬上醒來,隨時準備出發。最后,引導孩子們了解動物睡覺方式的不一樣是為了保護自己。幼兒在邊觀察中學學動物的睡覺姿勢,特別是對"縮"、"倒掛"、"趴"這幾個詞進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學做做這幾個睡覺的動作。在教學中幼兒的積極性始終保持著,每一分鐘都能跟隨著老師的引導和提示,對各種動物的睡眠姿勢都能很好的`掌握,這在后面的游戲中可以看得出來。游戲《天黑了》,就是讓幼兒在模仿中鞏固了解不同動物的睡覺姿態。最后,讓幼兒自己動腦想想其它動物是怎么睡覺的?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讓幼兒把探究的熱情帶回家。從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的掌握情況來看,活動是成功的,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平時很難接觸到的知識,但是,從整個活動的開展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提問時,孩子們回答最多的是"我不知道",盡管我在課前發動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眠方面的圖片,設想讓家長在收集的時候能帶領著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了解,便于幼兒在課堂上發言講述,但是沒有想到家長在收集的時候只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任務,自管自的在網絡上下載一些圖片,忽視了跟幼兒一起學習的機會。這也給我在以后的家長工作進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長配合的同時,要跟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家長了解我讓家長配合的意圖,讓家長助教不流連于形式。本節課的活動過程,我設計了情境導入、欣賞探索、想象體驗、引入生活四個環節。
一、情境導入通過小朋友午睡的圖片導入,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興趣。讓他們思考,人要睡覺,動物需要睡覺嗎?
二、欣賞探索
1、出示小馬睡覺的圖片,引導幼兒發現"小馬是站著睡覺的"。并要求幼兒用肢體動作隨著老師的朗誦進行表演。
2、出示實物小金魚,讓幼兒觀察小金魚是怎樣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的,特別提醒幼兒觀察金魚的眼睛,原來"金魚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幼兒都情不自禁地表演起來。
三、想象體驗出示小刺猬圖片,發現小刺猬縮成刺球睡覺,引導幼兒進行模仿,并鼓勵幼兒進行大膽想象"它為什么要縮成刺球睡覺呢?""原來,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其它動物的傷害。""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姿?"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結合身邊的小動物,模仿小動物睡覺的姿勢,加深對動物特征的了解。活動中我關注每個幼兒,使每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培養幼兒樂于表達的心理。
四、引入生活在模仿了小動物睡眠的方式后,我引導幼兒進行討論:"這些睡眠方法適合我們嗎?"我及時地把握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互相交流"什么樣的睡眠方式才適合我們?"得出了,我們是要躺著睡覺的。整個活動上下來,我以"平視"的眼光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蹲下來和孩子一起觀察動物,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達到了"視覺融合",形成了"興趣共鳴",幼兒產生了活動興趣。同時作為幼兒的合作伙伴,我們之間產生了信息的互動,我沒有以一種指揮官的身份命令幼兒回答"動物的睡眠方式,也沒有以灌輸的方式把"真理"傳給孩子,而是以一種"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獲得知識。但在整個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時間過長了,這個活動,由于我自己上上太投入了,幼兒呢,也相當的有興趣來進行探討,所以時間上我沒有把握好。在游戲環節呢,部分幼兒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戲的規則,音樂停了有的幼兒還在動,在今后的活動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生活中還有什么遇冷、遇熱膨脹的現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主題的產生:
提起幼兒園大班,幼兒園中班孩子經常充滿了期盼之情,每一個孩子或許有一點都不同的感覺。對孩子而言,幼兒園大班是個新的原點,升入幼兒園大班后,可變成名不虛傳的大哥哥大姐姐啦,幼兒園大班實在是一個叫人渴望的地方。
在“預備做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課程單元里,我們與小孩一塊兒觀摩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上課,與小孩一塊兒歡送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我們還需與小孩一塊兒給大哥哥大姐姐送禮品,很好的享受與大哥哥大姐姐在一塊兒的特別時光。深信小孩在“預備做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學習過程內,有更加多的發現,亦有更加多的意想不到的驚喜!
主題目標:
社會日常生活:
1、清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教學要求,有做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心愿。
2、樂意與小伙伴溝通并聆聽其它人的述說。
身體運動:
1、能踴躍參與小型的體育游戲教學。
語言溝通:
1、能清晰明了地述說自個兒的`見聞與心愿。
科學探索研究:
1、練習視覺識別的能力。
2、能留意與區別四周環境里物品的外形。
蓺術表現:
1、會手眼配合得當地使用相關工具開展手工制作,表現升幼兒園大班的心愿與感情。
2、能較佳地留意樂曲的強弱比較,唱準樂曲。
爸爸媽媽們參加:
1、請爸爸媽媽們與小孩一塊兒談話,預備怎么樣當真大班大哥哥大姐姐。
2、與小孩一塊兒探討怎么樣過好假期日常生活。
環境創建:
1、美工教學區安排些許折紙步驟圖,給予手工制作的些許教學材料,啟發孩子手眼配合得當地使用相關工具開展手工制作,表現升幼兒園大班的心愿與感情。
2、語言區出示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種種日常生活、學習、教學的像片、圖片,啟發孩子體會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日常生活、學習、教學。
主題反思:
經過這一個主題教學的執行,孩子接觸清楚幼兒園大班孩子,看了幼兒園大班大哥哥大姐姐的些許勞動、手工、iq動手操作教學,聽幼兒園大班孩子推薦自個兒班級教學的請求,到幼兒園大班參與辭別會,歡送會,做了禮品饋贈,看了幼兒園大班孩子的作品展,具體形象地讓孩子明白做個幼兒園大班孩子應當是怎樣的,啟發了孩子升班的強烈心愿。
原本,有個別孩子對升幼兒園大班存在些許恐懼的心理,經過這一個主題教學的執行,這一些孩子淡化、化解了這一心理,非常渴望上幼兒園大班,覺得到幼兒園大班后,可學習到很多本事。
孩子通過觀摩幼兒園大班孩子,在行為習慣方面,亦有了比較大的提高,表現在他們的主動性、踴躍性、專心態度等方面均有了不一樣程度的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爬行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和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螞蟻頭飾若干、呼啦圈若干、墊子兩個、大小沙包若干、紙箱兩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小朋友們,天快要下雨了,我們快來搬家吧。"螞蟻媽媽帶著小螞蟻一個跟著一個鉆出洞口,爬過螞蟻路(手、腳著地)。一個跟著一個鉆進洞口。進入新家,來回進行幾次。
基本部分:
小螞蟻們我們開始搬家了。
讓小朋友帶上頭飾扮成小螞蟻把食物運回家。
小朋友分成兩路縱隊,要爬過呼啦圈,越過布墊、把小沙包投進紙箱,然后返回,投沙包最多的隊獲勝。
螞蟻媽媽發現有一大塊食物,可是一只螞蟻搬不動,怎么辦呢?
啟發小朋友說出兩只小螞蟻合作完成。
游戲再次開始兩只小螞蟻合作爬過呼啦圈,越過布墊,把大沙包投進紙箱,投沙包最多的隊獲勝。
在爬行的過程中,提醒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結束活動:
今天小螞蟻都很累了,我們互相拍拍身體,放松一下吧。并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兒體驗挑戰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戶外活動很好的鍛練了小朋友的身體素質,還鍛練小朋友的語言發展能力、思維能力,組織該活動時應關注每個小朋友的表現,并及時地進行引導和激勵,在此活動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兒的表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并能完整表達畫面內容。
2、了解動物的特長,感受動物之間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的特點。
3、體驗有朋友的幫助是很快樂的事。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圖書各小動物圖片 PPT
2、情景動畫記號筆作業紙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鼴鼠圖片導入課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二、和幼兒一起觀察PPT,引導幼兒猜一猜故事內容。
三、請幼兒完整欣賞情景動畫,引導幼兒理解畫面內容。
1、 小鼴鼠在干什么?
2、 誰給小土屋點亮了燈?為什么說它給小土屋點亮燈呢?
3、 蜘蛛在干什么?為什么它來織窗簾呢?
4、 喜鵲做了什么?它為什么要銜來花草?
5、 還有誰也來了?(紡織娘、蟋蟀、小蜜蜂、小蝴蝶)它們幫小鼴鼠做了什么事?它們彈琴、唱歌、跳舞會讓小鼴鼠的`家充滿什么樣的感覺?
四、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的特點。五、讓幼兒觀看小圖書進行自由講述。
五、引導幼兒討論: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鼴鼠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它呢?請你把的想法給畫出來好嗎?
六、結束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律動參考動作
A段:幼兒四散游走,找朋友。
B段:喜歡你、親親你(與同伴做出親一親的動作)
喜歡你、抱抱你(和好朋友互相擁抱)
喜歡你、夸夸你(對好朋友做出夸一夸的動作)
喜歡你、逗逗你(1、扮個鬼臉逗好朋友開心。2、做出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都更多的小伙伴開心。)
游戲玩法建議
A段:幼兒四散游走,在最后一句“我可喜歡你”時快速找到一個好朋友。
B段:和找到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出語詞中相應的動作。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幼兒模仿學習說唱部分的動作。
2、能隨音樂變化找到朋友并做出相應“喜歡”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表達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親親我》剪輯音樂片段。
2、《我喜歡你》進行歌詞替換。
3、提前拍好的幼兒游戲活動照片。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初步感知音樂
要求:在唱完歌曲時,找到一個好朋友。
2、感知音樂變化,學習B段動作
(1)提出問題: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是誰?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會怎么做呢?
(2)播放照片,引導幼兒說出并嘗試“喜歡你抱抱你、喜歡你親親你、喜歡你夸夸你、喜歡你逗逗你”的動作。
(3)幼兒完整隨音樂練習。
3、跟隨音樂嘗試交換朋友
(1)老師示范找朋友時做的動作。
(2)老師帶領個別幼兒嘗試練習。
(3)幼兒互相帶動練習。
(4)幼兒分組互相邀請完整游戲,嘗試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幼兒集體四散自由找朋友
要求:唱到最后一句歌詞時找到一個新朋友。
5、發散創編“逗”的動作
要求:每次要用不同的動作逗小伙伴開心,并大聲對好朋友說“我喜炊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中的意境和節奏沒。
2、 能掌握詩歌特點,對仿編詩歌感興趣。
3、 能積極思考,想象事物之間的聯系,用詩歌重復結構進行仿編。
4、 領會故事詩歌的寓意和哲理。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中的意境和節奏美,能掌握詩歌特點,對仿編詩歌感興趣。難點:能積極思考,想象事物之間的聯系,用詩歌重復結構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1、 環境準備:自制詩歌的相關的圖片、磁帶、紙筆、獎品;
2、 經驗準備: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尋找”大樹與樹葉,大地與小草,花園與花朵”等事物,了解物體與部分,大與小相關事物之間的聯系。
活動過程
一、復習詩歌“媽媽和娃娃”
老師帶幼兒隨著音樂伴奏帶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1、 幼兒看圖片再次朗誦詩歌。
2、 分析詩歌
(1)詩歌當中為什么說大海是媽媽,魚兒是娃娃,讓幼兒積極思考,回答.
(2)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大海是媽媽,誰還可以是娃娃。
(3)那你們在回來看看圖片,大海是媽媽,魚兒是娃娃,想一想娃娃在媽媽的懷里干什么呢?(回答以后,要求幼兒在完整的說一遍)
(4)以天空為例:讓幼兒思考回答,如果天空是媽媽,誰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干什么。(鼓勵幼兒仿編幾句)
二、 欣賞圖片
1、 游戲:媽媽和娃娃
2、 幼兒到教室周圍欣賞圖片,找找圖片里誰是媽媽誰是娃娃,說說娃娃在媽媽懷里干什么。(要求幼兒聽到鈴鼓聲就回到座位)
3、 教師做示范仿編一首詩歌。
(附詩歌:錄音機是媽媽,磁帶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唱呀唱。
鐵軌是媽媽,火車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跑呀跑。
幼兒園是媽媽,小朋友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快樂成長!)
4、 幼兒仿編詩歌。(鼓勵幼兒編一首完整的詩歌)
5、 (請兩名幼兒做示范后,全班幼兒進行仿編)
三、 幼兒分組仿編
1、 幼兒六人一組,仿編詩歌,老師巡回指導。
2、 讓幼兒把自己編的詩歌念給同伴聽。
3、 幼兒把仿編的詩歌畫在紙上,說給旁邊的老師聽。(老師給說的幼兒發貼貼畫鼓勵)
四、 活動延伸
幼兒把自己畫的詩歌說給其它班的同伴聽。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結束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幼兒天生就具有的豐富的想象力。通過我運用的直觀教學法非常有用,孩子邊觀看圖片邊進行創編詩歌,通過圖片啟發了他們的想象。整個課堂幼兒非常活躍。在活動中我設計了畫出創編的詩歌,幼兒對這一環節非常感興趣。幼兒完全能跟著老師的指引進行整個活動。通過這節語言活動,我也對班上幼兒語言能力有了完全的了解,以后在活動多給孩子說的.空間,多給他們自主發展的空間,老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還有就是一點我以后教學上需改進的就是,針對不同的幼兒應設計不同的問題,真正讓每位幼兒語言得到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1.引發幼兒觀察畫面,想象和講述富有童話情趣的內容。
2.激發幼兒創編詩歌的'興趣,能在看看講講中學習整首詩歌。
3.理解詞:山腰、拋。
二、活動準備
1.背景圖,群山,插入材料:花轎,虎頭兩只(一只笑嘻嘻搖扇,一只在達瞌睡)。抬轎的八只小狗。
2.扇子幾把。
三、活動過程
(一)理解圖意。
1、出示背景圖及一頂可移動的花轎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幼兒理解的詩歌內容。
師:山腳下有什么?
猜一猜誰會坐在花轎里?
讓我們來看一看誰坐在里面?(掀開轎簾)
2、出示八只小狗圖片
師:平時都是人坐轎,今天可奇怪了坐只大老虎那么是誰來抬轎子?
有幾只小狗抬轎子?
為什么要8只小狗來抬轎子?
老虎在轎子里舒服嗎?
(移動一只小狗成摔到的姿勢)問:發生什么事了?
小狗為什么摔到?摔到后會發生什么事情?
3、出示老虎踢小狗,小狗氣得直叫,老虎睡大覺的圖片。
師;我們看一看小狗摔到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快幫小狗想辦法對付壞老虎。
4、移動轎子到山腰
師;看小狗用什么辦法對付老虎?
(重點理解“山腰,拋”兩個詞)
語言概括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二)引導幼兒試編詩歌。
1、師:我們可以把故事編成詩歌,每一句的字數要一樣多,讀起來要順口。
2、出示圖片試編詩歌,把詩歌連起來說一遍。
(三)分組看圖、編后半部分。
(四)分角色表演詩歌(用道具),結束活動。
詩歌:
小狗抬花轎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扇扇子。
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踢了它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9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