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中華民居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我們江浙一帶最具典型的建筑樣式就稱為江南民居,它也是離我們孩子最近的、最容易接受的民居樣式。而除了傍河而建的班駁的青瓦白墻,雕刻精致的石橋,小巧的亭臺樓閣,精美的雕花木門和花樣繁多的鏤窗,還有悠然的烏蓬船,幽靜蜿蜒的'青石小巷,甚至是午間裊裊的炊煙和攬湖自照的垂柳,無一不顯示出江南水鄉特有的藝術魅力。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種美的熏陶。不僅讓孩子知道江南人民創造美的智慧,更讓他們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江南水鄉的美的感受。因此,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計了藝術同構活動——江南水鄉。
活動目標:
一、能用語言、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江南水鄉的美的感受。
二、能大膽地合作,用長卷畫的形式表現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
三、體驗創造和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姑蘇行》、長卷畫形式的掛歷——江南水鄉、電視游覽片。水彩顏料、畫紙、排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音樂
1、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象看到了什么?來到了什么地方?(幼兒聽音樂)
2、提問:你有什么感覺?(幼兒回答)
3、提問:聽了這么優美柔和的音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4、提問:你覺得好像來到了什么地方呢?(幼兒回答)
5、小結:這段音樂的名字叫《姑蘇行》,它描寫了人們在江南水鄉游覽時看到的美麗景色。
二、感受音樂的同時欣賞教師的舞蹈動作和江南美麗的風景
1、欣賞:我們也來聽著音樂到江南水鄉去游覽吧。
(幼兒聽音樂欣賞教師的舞蹈,同時聽散文朗誦)
2.欣賞:來,我們走近了仔細看一看。(幼兒走下位置欣賞長卷掛歷和電視短片)
3、提問:你看到的江南水鄉是什么樣子的?你會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示江南水鄉的特點?
(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小橋流水、垂柳依依、臨街傍水、粉墻青瓦、飛檐翹角、雕門鏤窗、回廊曲折等江南水鄉的特點。)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用舞蹈動作表現
表現:小朋友真不錯,想出了這么多動作,那我們就聽著音樂來跳一跳吧。(幼兒聽音樂表現)
四、幼兒用水彩畫的形式表現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
操作:江南水鄉可真美啊,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小朋友拿起小畫筆,把它請到我們身邊來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茶葉的制作過程,知道茶葉的基本種類。
2.觀察、比較生活中常見的茶葉外形特征,感知茶葉泡水后的細微變化。
3.體驗品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茶葉(白茶、鐵觀音、龍井、碧螺春、銀針、茉莉龍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組一份。
2.茶葉制作過程的錄像。
3.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2.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茶的興趣
(1)聊茶。師:小朋友有沒有品嘗過爸爸媽媽泡的茶?知道茶的名稱和茶的有關知識嗎?有誰能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茶的知識,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2)請幼兒講述,鼓勵幼兒講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兒講述完,教師記錄在記錄表上。
(3)師:你們知道茶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播放茶葉制作過程的錄像)
小結:制茶過程為:采青→室外萎凋→炒青→揉捻→干燥→包裝
2.引導幼兒觀察在桌面上的各種茶葉。
(1)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感知茶葉的形狀。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茶葉,就放在邊上的桌子上,請小朋友去看一看茶葉的形狀、顏色,用鼻子去聞一聞味道
小結:茶葉的形狀都不相同,顏色也不太一樣,有深有淺,但是聞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3.幼兒觀察用開水泡后的茶葉的變化,談談茶葉的作用
(1)引導幼兒觀察茶葉在杯中的變化。
(2)師:茶葉到了水中,經過開水泡后,會發生什么變化,水的顏色有什么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我們看到的是茶葉經過開水泡后,又慢慢變回剛采下來的樣子,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紅,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綠,聞一聞真香呀。
4.品茶
(1)各種準備好的放在小盤中的茶葉擺放在桌子上,讓幼兒觀察一下,看一看它們的顏色,聞一聞它們的氣味,并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茶葉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5.泡茶
幼兒每人一個杯子,小勺。請幼兒自己動手用各種茶葉泡制茶飲料。在等待茶飲料變涼的過程中,組織幼兒瞧一瞧葉子或花的形狀有什么變化,再看一看茶水的顏色,聞一聞它的味道有什么變化?可以互相的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自己做的飲料什么味道!
活動延伸
繼續探究“茶”知識。
游戲活動:茶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布滿顏色的世界里,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顏色有一定的經驗,也比較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區別紅色、黃色、綠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培養幼兒探究新事物的興趣。
3.引導幼兒按物體顏色分類。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各色氣球若干、打過氣的氣球、貼有紅、黃、綠氣球的紙箱、自制月亮一個。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綠色;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秘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變出一個氣球,幼兒觀察氣球由小變大的過程,并能說出氣球的顏色。
(二)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我通過“開氣球商店”,讓幼兒根據自己喜歡顏色來買氣球。并能完整說出“我要買一個x色的氣球”。
(三)送氣球回家,通過游戲讓幼兒按游戲分類。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游戲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游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綠色,并盡量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課后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涂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制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著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