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
2、學習按座位票中的兩個條件,對號入座的正確方法。
3、發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一張大的"排"、"座";1~4排的"排"標記。
2、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寫有"____排____座"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認識排,幼兒自做"排"號。
師:"看!這里的椅子已經排成了一排排,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來,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請第二排的小朋友揮揮手,請第三排的幼兒點點頭,請第四排的小朋友舉雙手。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幾排?"
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字(排)?這個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這一橫線表示寫幾排,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2、認識"座",幼兒制作"座"位號。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數一數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號座位的?請所有5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號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號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號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幼兒做出相應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字(號)?這個號字的前面多了什么?這一橫線表示寫幾號,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認讀座位票
師:"請小朋友把你們椅子下面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幼兒:"三排四號..."
二、交換座位票,學習看票找座位。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拿好座位票上來找個好朋友和他交換座位票讀一讀,大聲地讀出來,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結:我們看座位票找座位時,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你們學了看座位票找座位這個本領開心嗎?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座位票。"
幼兒:"電影院。"
師:"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們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煩爸爸媽媽了。下次我們再來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戲好嗎?"
幼兒:"好!"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讓他們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幼兒對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經驗,怎樣讓他們運用已有經驗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并在生活化的游戲情境中提升數的運用能力,帶著這個問題我選擇了《找座位》這個大班數學活動。
小百科:座位,包括廂座,香港所指的卡位,及餐廳、交通工具、戲院等一種對坐的座位。座位有些是按票子對號入坐,有些是排隊先到先得,不設留位,通常有不準霸位的規定。座位,有時錯寫為坐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對順數、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感興趣,理解順、倒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從10以內任意一個數字開始進行順接數和倒接數,用語言表達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形成可逆思維。
通過比較1-10順、倒數的不同規律,感知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知道順數時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倒數時后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點數10以內數和比較數的大小的經驗。
課件準備:“紙箱樓梯”圖片;“去購物”圖片;“去車站”圖片;“搭錯車”圖片。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紙箱樓梯”,引導幼兒感知數字1-10之間多1少1的等差關系。
——熊貓奇奇要去小伙伴家做客,可是小伙伴家住在高高的平臺上,這里有一些紙箱,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紙箱排好了,你覺得他們像什么?(樓梯)
——樓梯的每一層分別用了幾個紙箱?(1-10個)
——每兩層相鄰的臺階之間差了幾個紙箱?(1個)
——所以每兩個相鄰的數字之間相差數字幾?(數字1)
小結:數字1-10,每兩個相鄰的數字之間相差1,例如1比2少1、2比1多1;2比3少1、3比2多1;……(以此類推)。
出示圖片“去購物”,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的順數。
——奇奇和小伙伴們打算去郊游,需要先去商店買點東西,從小伙伴的家到商店一共有多少級臺階?(10級)
——奇奇要按什么樣的數字順序上樓?(1、2、3、4、5、6、7、8、9、10)
——從第一級臺階開始,后面的數字有什么變化?(越來越大)
——后一個數字比前一個數字大幾?(大1)
小結:按1、2、3、4、5、6、7、8、9、10的順序數數叫做順數,順數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后一個數字比前1個數字大1。
出示圖片“去車站”,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的倒數。
——奇奇和小伙伴們買完郊游用的東西準備去車站,從商店到車站一共有多少級臺階?(10級)
——奇奇要按什么樣的數字順序下樓?(10、9、8、7、6、5、4、3、2、1)
——從第一級臺階開始,后面的數字有什么變化?(越來越小)
——后一個數字比前一個數字小幾?(小1)
小結:按10、9、8、7、6、5、4、3、2、1的順序數數叫做倒數,倒數的數字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后一個數字比前1個數字小1。
出示圖片“搭錯車”,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順數和倒數,掌握10以內任意數的順數和倒數。
——車來了,奇奇和小伙伴們搭上了車,可是它們弄混了車票都上了錯誤的車廂,仔細聽要求,幫助他們回到正確的車箱。
——奇奇/妙妙/蜜蜜/小福要去8號/4號/2號/7號車廂,它要經過哪幾節車廂?這是順數還是倒數?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幼兒回家后仔細觀察,看看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順數的?哪些東西是倒數的?進一步感受順數和倒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冬季人們的御寒方法及人體保健常識。
2、教育幼兒不怕寒冷,鼓勵幼兒積極鍛煉身體。
活動準備:
1、介紹有關冬季人們活動的故事。
2、準備小型體育活動材料。
活動指導:
1、向幼兒提出啟發性問題,結合問題組織幼兒討論冬季里人們的各種御寒辦法。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問題。讓幼兒知道除了多穿衣服、多喝水、吃熱的東西、采用多種取暖工具等之外,還要加強鍛煉、多活動,用運動使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
2、講述故事《北風爺爺你吹吧》,組織幼兒討論故事內容,讓幼兒懂得冬天要積極鍛煉身體,參加各項運動,充分活動身體,還要多曬太陽,這樣才能增強抗寒力,保持身體健康,不生病。
3、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冬天人的皮膚會發生什么變化,以及用什么方法能防止皮膚干裂。
4、師生一起到戶外進行體育運動,體驗運動增熱抗寒的感受,并注意提醒幼兒熱了流汗了要脫衣服擦汗,運動后要及時穿好衣服。
活動五:保持環境整潔、美觀(社會)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在注意保持環境整潔美觀。
活動準備:
準備一張畫有紙屑滿地、蒼蠅亂飛、桌子剩飯菜的飯廳圖片。
活動指導:
1、教師講故事《小貓的家園》,然后組織幼兒討論:小貓為什么傷心地哭了?小朋友要怎么樣保持環境的美觀清潔。
2、組織幼兒到環境整潔、美觀的公園或賓館參觀,讓幼兒體驗整潔、美觀的環境使人心情愉快。然后讓幼兒觀看圖片,進行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使幼兒知道保持環境整潔、美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3、提問幼兒請小朋友談談應該怎樣做才能保持環境整潔美觀,如:在幼兒看見地上有紙屑、雜物、應主動撿起來;在公園或大街上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大小便……4、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玫瑰花
【活動目標】
1、能熟練獨立完成圓形的制作壓扁。
2、學習圓片轉圈黏合,制作玫瑰花朵。
3、愿意與同伴分享拼接花瓣的經驗。
【活動準備】
泥工板、泥工工具、泥塊、小棍、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泥工作品,觀察其特點。
1、教師出示范例,幼兒認真觀察。
請幼兒說說玫瑰花的外形特點
2、討論:怎樣制作玫瑰花?
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幫助小結。
如:用哪些造型,怎樣粘合等。
二、學習制作郁金香。
1、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先將彩泥分成均勻的8份,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成凹面的圓片,逐個圍著小棍粘合,粘合時凹面向內,一個一個交錯粘貼。
2、幼兒嘗試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注意扁圓凹面的制作方法:兩只手捏圓片的`邊,大拇指在里,轉圈壓捏即可。
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粘合粘貼;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可進行再次制作,最后組合一束花。
三、作品交流與分享。
1、幼兒自由欣賞同伴作品
2、鼓勵幼兒相互評價同伴作品
說說喜歡哪一朵花,為什么?
3、教師小結
總結制作效果較好的技巧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活動效果】
本班幼兒對泥工活動的基本造型掌握的很熟練,但在對形態的組合方面還需要多加鍛煉,通過本次活動大部分幼兒對于基本型的壓扁和制作凹形面已基本熟悉,能夠獨立完成花瓣的制作活動,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將制作好的花瓣進行組合、黏貼,完成玫瑰花的制作活動,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束梅花的制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八仙過海》是中國的神話故事。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理解“各顯神通”的含義。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知道八個神仙的名字及各神仙所擁有的寶物;會念兒歌《八仙及寶物》。
2、磁性圖片:八個寶物;一張大圖片:八仙圖。故事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認識八仙及寶物。
⑴、師:小朋友,我們是凡人,那么能在天上騰云駕霧飛來飛去的人就是——神仙。每個神仙都有各自的寶物。這兒有些寶物,你認識嗎?你知道是哪個神仙的寶物嗎?(教師出示八個寶物,幼兒分別講述)
師小結:這些是八個神仙的寶物,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暗八仙。
⑵、師:說到神仙,神仙就來了,看看有誰呀?誰會將寶物送到各個神仙的手中?(幼兒將各寶物與八個神仙匹配)
⑶、師:有首兒歌說的就是八個神仙及他們的寶物,誰會念?我們一起邊做動作邊念。
2、欣賞故事《八仙過海》。
⑴、師:想聽八仙的.故事嗎?仔細聽!(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聽完提問:你們猜猜八仙會怎么過海?
呂洞賓是怎么提議的?(呂洞賓對眾神仙說:“今天飛過東海,便顯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讓寶物帶著我們漂洋過海吧。”)
那么八仙會如何利用寶物過海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幼兒討論后,請他們講述自己的想法)
⑵八仙究竟是怎樣過海的呢?我們接下去聽故事。(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聽完提問:八仙是怎么利用各自的寶物過海的?
⑶完整地聽一遍故事。(教師放故事錄音帶)
聽完提問:誰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八仙過海》)
這個故事中還藏了個成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們知道各顯神通是什么意思嗎?
4、師小結:《八仙過海》是中國的一個神話故事。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聞名全世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新《綱要》強調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學,形成數學意識。因此,我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意義,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引導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互動,以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引導幼兒整理、歸納單雙數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目標:
1.積極參與多種游戲活動,感知、理解10以內單雙數的含義。
2.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單雙數。
3.發現身邊的單雙數現象,產生對周圍生活中數學現象的興趣。
準備:
“2元超市”場景及其圖片,1~10元面額的代用券(左邊標有具體數字,右邊畫有相應數量的1元硬幣圖),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分組操作材料若干。
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師(手指“2元超市”場景圖):瞧!我們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嗎?
幼:這里都是2元錢的東西。
幼:里面的東西都賣2元錢。
師:對,“2元超市”里每一樣東西都賣2元錢。
二、購物游戲――體驗、感知單雙數
1.理解游戲規則。
師(出示代用券):老師有一張“2元超市”的代用券,它是幾元錢的?
幼:5元。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教師點指代用券上的硬幣圖,幼兒一起數數。)
師:我有5元錢,那我在“2元超市”里能買到幾樣東西呢?
幼:五樣。
幼:兩樣。
師:到底能買幾樣呢?我們來圈一圈。(教師一邊甩紅色記號筆兩個兩個地圈,一邊說:“2元買一樣。”圈好后提問。)
師:我能買到幾樣東西?
幼:兩樣。
師:那好,現在我要去“2元超市”買東西了。買一個菠蘿花了2元錢,再買一盒蠟筆花了2元錢。(教師邊說邊把圖卡貼在代用券上,一張圖卡遮住兩個1元硬幣圖。)你們看看我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剩下嗎?
幼:買了兩樣東西,還剩下1元。
師:對,我有5元錢,買了兩樣東西,還剩1元錢。
師:老師給每位小朋友也準備了一張代用券,等會兒你數一數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購物游戲。
師:圈好代用券的小朋友可以先去超市買東西,在購買時不推也不擠,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有幾個幼兒拿到的是1元面值的代用券,一時覺得無法買到東西。教師及時啟發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把兩個1元合在一起可以買一樣東西,或到教師處換一張2元代用券去買一樣東西。)
三、交流與比較――理解單雙數
1.感知單雙數。
師:請買好東西的小朋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沒有錢剩下。(幼兒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沒有錢剩下?
幼:我有7元錢,買了三樣東西。
師:還有錢剩下嗎?還剩幾元?
幼:還剩l元。
師:你能把這三個問題連起來說完整嗎?
幼:我有7元錢,買了三樣東西,還剩1元錢。
師:還有誰能完整地回答?
幼:我有4元錢,買了兩樣東西,沒有錢剩下。
幼:我有9元錢,買了四樣東西,還剩1元。
師:像他這樣還剩1元錢的小朋友請把代用券舉起來讓我看看。(教師檢驗。)
師:請沒有剩下錢的小朋友把代用券舉起來讓我看看。
師:剛才有幾個小朋友遇到困難了,他們拿到的是1元錢的代用券,1張代用券買不到一樣東西。這個問題可以怎么解決呢?請大家先來說說,然后請他們來告訴大家是怎么解決問題的。
2.回收代用券。
師:“2元超市”決定回收代用券,請小朋友把還剩1元錢的代用券送到藍房子,把用完的代用券送到紅房子。(教師出示用不干膠張貼的紅、藍房子,幼兒把代用券貼在相應的房子下。)
師:請兩個小老師幫忙檢查小朋友送對了沒有。
幼:這張8元錢的都用完了,應該送到紅房子。
幼:這邊貼的是都用完的,都送對了。
師:老師這里還有和小朋友換來的1元代用券,不知道該送到哪里,你們能幫幫我嗎?
幼:應該送到藍房子。
師:為什么?
幼:因為它有用過,還是1元。
師:你們說對嗎?
眾幼:對。
3.理解單雙數。
師:看一看,藍房子里住著哪些數字寶寶?
幼:1、3、5、7、9。(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逐個出示藍色的單數卡片,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擺放。)
師:紅房子里住著哪些數字寶寶?
幼:2、4、6、8、l0。(教師依次出示紅色的雙數卡片。)
師: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我們今天學過的單數有哪些?
幼:1、3、5、7、9。
師:、像2、4、6、8、10這樣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數叫雙數。我們今天學過的雙數有哪些?
幼:2、4、6、8、10。
師,:誰能把這10個數字寶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呢?我把“1”排在這兒,誰能接著往下排呢?(示意幼兒橫排。)
師:在他們排隊的時候大家可要看仔細,也許你會發現一個秘密。(兩個幼兒上前給數字排隊。)
師:你發現了什么秘密,舉手告訴大家。
幼:是1、2、3、4、……10這樣排隊的。
師: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的。
幼:是按一個藍色一個紅色、一個藍色一個紅色排隊的。
師:藍色的都是什么數?
幼:1、3、5、7、9。
師: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什么?
幼:單數。
師:那紅色的都是什么數?
幼:雙數。
師:原來它們是一個單數一個雙數、一個單數一個雙數間隔排列的,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游戲操作――區分單雙數
1.尋找單雙數。
師:單雙數和你們也是好朋友,它們就在你們身邊。請你找一找,你身上什么東西是單數,什么東西是雙數?
幼:我右手有5個手指頭,5是單數。
幼:我衣服上有4個紐扣,4是雙數。
……
師:你們還可以在朋友身上找一找,并告訴他找到了什么數。
(幼兒互相找找、說說。)
師:其實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單雙數,我也找到了幾個。現在請所有女孩子立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女孩子。1、2、3……9個女孩,是單數還是雙數呢?
幼:單數。(也有幼兒說雙數的。)
師:請女孩子兩個兩個抱一抱,看有沒有多一個。
幼:多一個,是單數。
師:請所有男孩子立正,數一數有幾個男孩。
幼:1、2、3、……10個男孩,是雙數。
師:請男孩子兩個兩個拉拉手。
師:今天一共來了幾個小朋友呢?19是單數還是雙數呢?
(幼兒說單數、雙數的都有。)
師:讓我們一起來兩個兩個地數一數,兩個、兩個……還有一個沒朋友,19是什么數?
幼:單數。
師(站到隊伍最后):老師和你做朋友吧,加上一個老師,現在有幾個人了?
幼:20個。
師:現在大家都有朋友了,變成什么數了?
幼:雙數。
師:原來單數加上一個就變成了雙數。
2.區分單雙數。
師:老師還準備了許多好玩的單雙數,等一下你們可以去玩。(教師逐一介紹玩法后,幼兒自由選擇操作項目,教師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操作。)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排一排:在1~10的撲克牌中分別選出單數、雙數排排隊。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摩擦力。
2、摩擦力對生活的影響。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課件3個,兩次實驗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鞋底特寫圖片。
兩雙鞋底有什么不同?
換穿可以嗎?為什么?
二、第一次實驗,感知物體表面與摩擦力的關系。
1、這里藏著什么秘密嗎?實驗。
2、2條滑道——紙滑道和絨布滑道,2個紙筒。輕輕放上去,輕輕放手,會發生什么?
3、四人一組進行。
4、小紙筒從滑道上滑下來是有什么不一樣?(距離遠近、速度快慢)并記錄(出示課件一)
5、為什么同樣的紙筒有不同的結果?
出示課件二, 教師小結:紙筒劃下去時,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牢牢拉住紙筒,不讓它滑下去,這種力叫做摩擦力。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2、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毛巾最粗糙)
四、討論
如果登山員穿上冰刀去爬山,會怎樣? 如果…… 會怎樣?
小結:登山員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穩步爬山,冰上運動員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出示課件三:廁所里為什么要墊防滑墊?(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減少摩擦力)
活動延伸:
手太滑打不開瓶蓋,怎么辦?
活動反思:
活動中體現了“做中學”的思想。在實驗活動中,充分引導幼兒操作各種不同的材料,探索摩擦力是一種阻力,不斷感受、體驗摩擦力現象的問題。體驗到發現、探索的`快樂,產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探索了解生活中離不開摩擦力。
小百科: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半日活動指導思想:
從幼兒的生活、游戲中生成集體教育活動根據幼兒的特點、興趣和需要、創設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獲得和諧發展。
半日活動總目標:
激發幼兒參與學習活動懂得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引導幼兒在學習、生活中與同伴友好合作
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積極參與集體勞動
半日活動流程:
一、來園
1、開窗通風,整理自然角。
2、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并仔細詢問帶藥幼兒服藥時間。
3、熱情迎接幼兒來園,并和幼兒一起觀察自然角植物的變化,指導幼兒做好觀察記錄。
二、晨間戶外活動、生活活動
1、目標:通過玩跳繩,發展幼兒的各個部位。
2、材料準備:跳繩若干條、塑料帶一個。
3、過程:(1)準備活動:先帶領幼兒環繞操場跑,做身體的準備動作。
(2)開始跳繩活動(個人跳)(集體跳)
(3)生活活動:老師帶領幼兒散步、關心個別體弱的幼兒(向琳、劉世通等)在散步時觀察幼兒園植物的變化。
三、早操
目標:排隊迅速,做操動作合拍、有力。
內容:
完畢帶隊回班吃早餐。
四、晨間談話
談話內容:談談晨間活動情況,談談快樂的雙休日。
五、科學活動:《紙的力量》
(一)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探索紙的承受力的秘密。
2、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紙的.承受力與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紙若干張、水桶、椅子、桌子
(三)活動過程:1、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紙,請幼兒和紙比力氣。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在紙的上面的一個小點上用力,紙很容易就撕開了。
2、出示另一張紙,請幼兒用拉的方法和紙比力氣。
3、交流引導、尋找原因。
(1)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同樣的紙,我輕輕一撕就能撕開,而拉紙時,用了很大的力氣也來不開?
(2)和幼兒一起討論原因。
4、游戲驗證:(1)幼兒實驗,把紙制作成紙稱,和水桶、積木比力氣。
(3)師生共同實驗,讓紙和小椅子、桌子比力氣。
(四)生活延伸:工人叔叔很聰明,利用紙的這個道理做了許多東西。(食品包裝撕口)
[page_break]
六、課間活動:
1、喝水,2、大、小便、3、洗手,4、吃水果,5墊毛巾站隊準備上體能課。
七、戶外活動:螞蟻運糧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7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7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