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04 08:49:0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系。

  2、了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二、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音樂CD。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教師講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復述故事

  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含義。

  2、啟發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

  幼兒:小烏鴉、烏鴉媽媽、小燕子、小喜鵲。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么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說什么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說烏鴉媽媽懶。

  提問:那你們覺得烏鴉媽媽懶嗎?

  幼兒:不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幼兒:知道了。小烏鴉是個好孩子,他愛媽媽。

  引導幼兒大膽發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兒討論‘我的媽媽’

  四、結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時,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并感謝爸爸媽媽。

  五、家庭作業(請家長輔助)

  1、回家認真吃媽媽做的飯菜不挑食。

  2、幫媽媽爸爸捶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布袋游戲,增強跳躍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

  3.勇于克服困難,體驗合作樂趣。

  重點難點重點:

  幼兒能夠兩腿并攏跳過不同高度和寬度的障礙物,增強跳躍能力,提高身體協調性。

  難點: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

  1.小布袋人手一個、桑葉若干、袋鼠卡片一張、樹樁“輪胎”六

  個,“籬笆”一座(橡皮筋三米長)、仿真“水果”若干,筐子四個。

  2.音樂:《跳跳跳》、《歡沁》 、《蝴蝶飛》片段。

  活動過程

  一、熱身,引入。

  師:(出示袋鼠卡片)小朋友你認識它嗎?喜歡和它一 起做運動嗎? (播放音樂:《跳跳跳》 )

  二、探索布袋的各種玩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1.教師出示小布袋,啟發幼兒動腦筋想出各種布袋的玩法。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布袋)

  “想和布袋一起來玩游戲嗎,請你開動自己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來!

  2.幼兒分頭取小布袋,自己玩。

  提示注意安全。教師巡回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玩布袋的情況。鼓勵幼兒進行個體或協同地跳、爬、甩、跨等多種動作練習。

  3.教師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其他幼兒集體跟著做。

  三、游戲:袋鼠送水果。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模仿小袋鼠真可愛,大家一起來學學吧!庇變壕

  習雙腳并攏跳。(鼓勵幼兒嘗試探索怎樣跳得又穩、又輕、又快、又高,注意安全)

  2.展開游戲:

  師:聽說兔子的果園里大豐收了,想請我們袋鼠來幫忙運回家?你愿

  意幫助他嗎? (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愿望,過渡到下一環節)

  師講解游戲玩法:

  師:我們分兩隊去果園,路上要經過樹樁和籬笆墻,請大家一定小心安全。先運完“水果”的一-隊獲得勝利。

  講解游設規則:在跳的過程中布袋不能掉下來,一定要拉緊袋口,“水果”一定要放進筐內。

  3 .幼兒比賽。(播放音樂《歡沁》)

  四、“蠶寶寶”游戲,幫助幼兒放松身體。

  1、師:“幫助兔子運水果,大家真是辛苦了,請休息一下!闭堄變弘S意躺下或者俯臥,蹲坐,捕捉像蠶樣的姿勢的孩子。

  師:“看他多像一只蠶寶寶。真是太可愛了!”

  2、模仿“蠶吃桑葉”一“蠶吐絲”一“蠶作繭”一“蠶變飛蛾”。

  (1)教師作為養蠶人,引出蠶吃桑葉的情節,活躍氣氛,調動幼兒爬行的積極性。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蠶兒”也隨之改變爬行方向。

  (2)教師隨機引出“蠶吐絲”的情節,再次激發幼兒興趣。幼兒可以搖頭吐氣并發出“嘶” 之聲。

  (3)幼兒團身藏入袋內,模仿“蠶作繭”。教師適當搬動幾個模仿較好的“蠶繭”,進一步激發全體幼兒的積極性。

  (4)“蠶變飛蛾”。幼兒從袋內鉆出,就近范圍模仿飛蛾的飛行動作四散跑。(播放音樂《蝴蝶飛》)

  活動延伸:

  整理活動,收拾場地。

  教師:誰能想出好辦法把布袋變小?鼓勵幼兒折疊布袋,整理場地。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大班動兒的學習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利用布袋設計了這節有情境性的課程,目的旨在能夠兩腿并攏跳過不同高度和寬度的障礙物,提高跳躍能力,培養不怕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體驗成功后的樂趣。該活動充分體現了《指南》的精神,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來落實到幼兒身上,且設計新穎,能以布袋游戲貫穿始終,幼兒的參與性較強,興致較高,活動中教師能兼顧幼兒的'聽覺、動手能力及團結互助等方面的情感。

  在活動中,教師的語言簡練、生動,能用激勵性的語言幫助、鼓勵幼兒,再加上場景的渲染,孩子們非常投入。

  這次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并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讓幼兒動靜交替,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再加上有老師的鼓勵完成了動作,探索到了一些有關布袋的玩法。孩子們充滿激情,完全沒有疲意憊的意思,這次活動滿足了孩子喜歡刺激的欲望,增強了勇氣與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嘗試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來表現煮面條的情景。

  2、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 圍裙 白紙 圖片 磁鐵 記號筆 勺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二、觀看視頻,掌握煮面條時面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面條嗎?誰能告訴我煮面條時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視頻,說一說面條的變化。

  ——老師這里有一段關于煮面條的小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邊請小朋友思考一個問題:面條在煮的時候發生了什么變化?(沒有煮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放到鍋里后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3、教師總結面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段落,區分面條的三個不同時期。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段落。

  ——小面條在鍋里扭動,翻滾,就像是在跳舞,為了讓小面條舞動地更加優美,老師給它配上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共分了幾段?

  2、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教師用線條畫出音樂段落。

  3、教師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將圖片與音樂一一對應。

  ——老師這里有三碗面條,分別對應上面的三段音樂,誰能幫我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音樂下邊去?

  四、嘗試創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變化。

  1、請個別幼兒創編面條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動作。

  ——現在我們把自己都變成一根根面條,我們要來煮面條了,誰能用動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面條是怎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創編面條煮軟時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表現面條煮好時的動作。

  4、請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

  五、游戲:我是快樂的小面條。

  1、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小面條,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小朋友們看,我們的教室中間有一個大圓,就是一口大鍋,旁邊有兩個小圓,是盤子,現在我來扮演廚師,你們就是小面條,第一段音樂面條沒有下鍋的時候,小面條都在鍋邊站著;第二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小面條都要跳進鍋里跳舞;當我關火拍手說“面條煮好了”的時候,小面條們就要像木頭人一樣擺個造型一動也不能動了。我看哪根小面條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點他一下,這根小面條就要跳到旁邊的盤子里去,好不好?

  2、師生共同游戲。

  3、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重新游戲。

  4、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這么普通的面條被你們表演的這么好,看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現在請小面條們排好隊,我們要去其他班的小伙伴們煮面條吃嘍!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倒的音樂游戲教育模式是:教師放音樂請幼兒欣賞,然后教動作并告訴游戲規則,孩子根據教師所說的游戲規則進行游戲,一遍又一遍的玩,直到孩子“學會”為止,既枯燥又沒興趣,而且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

  由此,我選擇了一節音樂欣賞活動《面條舞》,想通過這個活動給幼兒一個舞臺,讓她們將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游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游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游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選擇本次活動的時候,我還注重了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是幼兒熟悉的并且是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并充分抓住孩子愛游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樂的性質,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引導孩子一起回憶面條下水、面條煮沸后的變化,接著我和孩子一起分段欣賞、熟悉音樂,在幼兒掌握了節奏后,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創編動作。孩子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歡快地做著各種有力的`、柔軟的和快速纏繞的動作。有的微微張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頭、肩、腰都在輕輕的扭動,動作很優美;有的雙手抱肩轉起了圈;有的雙手放在身后,慢慢地轉了起來……孩子們的創意令我吃驚和欣喜,韻律活動達到了高潮!那一刻,他們仿佛真的變成了一根根小面條,那么投入,那樣充滿激情地舞蹈著。

  活動中的每一環節似乎都是在"玩",然而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到了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只有這種身心完全釋放的活動,才是幼兒需要的,也只有在這里,孩子才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戶外散步時,兩名幼兒看著魚池內的螞蟻,就螞蟻會不會游泳的問題發生爭論。他們的爭論引來了好奇的同伴。為滿足孩子們探究螞蟻的欲望,生成了科學活動“螞蟻會游泳嗎”。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有關螞蟻的圖畫,能仔細觀察畫面。

  2.積極參與對螞蟻的實驗,能主動觀察并尋找答案。

  3.愿意將自己的觀察和探索進行描述,認讀漢字“螞蟻”“游泳”。

  活動準備

  1.有關螞蟻的圖畫書,字卡“螞蟻”“游泳”。

  2.螞蟻,小碗、水,放大鏡、樹葉、紙。

  活動過程

  一、螞蟻會游泳嗎

  1.導人。出示字卡“螞蟻”“游泳”并說: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呢?今天我們做一個小實驗。

  2.實驗開始。每組發一些小螞蟻,每人拿一個小碗(里面裝著水),請幼兒把螞蟻放進小碗里。借助輔助工具進行探索(放大鏡、葉子、紙等)。

  3.第一輪探索活動。(實錄)

  鄧文遠:我的小螞蟻在淘氣呢。(小螞蟻在水里扭動身體)

  堯堯:快看,我的螞蟻會潛水,它在水底爬呢。

  宋朝陽:螞蟻身體分三節,有六條腿,它的嘴像什么?眼睛在哪里,有沒有睫毛?

  胡揚:我的螞蟻不動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來。

  胡揚的一番話,似乎提醒了小朋友,有人把螞蟻碗里的水倒掉了。

  4.第二輪探索活動。(實錄)

  老師:螞蟻在碗里,水能倒掉。如果螞蟻掉在湖中、海里怎么辦呢?咱們還是想想辦法,幫助水里的螞蟻逃生好嗎?

  子玉:剛才我看見小螞蟻爬上了葉子,往水里放些葉子吧,小螞蟻不會累,也不會淹死了。隨后孩子們開始找葉子往水里放。還有人放小石頭(讓螞蟻在上面休息)、放紙、放木棒等。

  李佳桐:老師,我找到一個好辦法,把一根長些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的一頭在水里、一頭在外面,螞蟻順著棒往上爬就死不了了。孩子們精神抖擻地再次進入救助螞蟻的奮戰中。

  5.討論。

  (1)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

  (2)你是怎樣救助小螞蟻的?

  討論中有的小朋友問:螞蟻的'家在哪里呢?

  二、閱讀活動(小組活動)

  教師:是啊,小螞蟻的家在哪里?它們還有哪些奧秘?咱們讀一讀有關螞蟻的書好嗎?

  1.讀書。幼兒閱讀放在桌子上的圖書。

  2.自由議論。螞蟻的顏色、身體特點、螞蟻的家在哪,家里什么樣。

  三、總結分享:

  在圖書中看到螞蟻會游泳嗎?螞蟻長得什么樣?(顏色、觸角、頭部等)怎樣分工?(蟻后、工蟻、兵蟻等)

  活動延伸

  在活動角投放放大鏡、螞蟻、瓢蟲等小蟲和相關的圖片,也可請家長帶領幼兒上網查看相關資料。

  教學反思

  “螞蟻會不會游泳”的問題是從幼兒中來的,所以幼兒情緒異常高漲。老師適時引導他們猜想、動手實驗、驗證猜想,培養了孩子科學的學習態度。

  幼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螞蟻在水中的活動越來越少,幼兒怕螞蟻死,于是把它們放生了,探索活動也就暫告一段落。這是出乎我意料的事,為了保護孩子的純真愛心,我采取了另一種方式:讓幼兒閱讀有關螞蟻的圖書。他們興趣盎然地在書中尋找答案,發現了有關螞蟻的更多秘密和信息。幼兒的好奇心在閱讀中得到了滿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并會靈活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創設超市情

  2、投影儀1臺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激發幼兒購買的欲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里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么(教師指向文具區)(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圖書區、食品區。

 。ㄗ層變褐莱械奈锲肥欠诸悢[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臺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么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么了?”“你為什么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我不認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等,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ù谁h節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欲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并說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并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敘述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么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欲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么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在出發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去收印臺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么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ㄓ變旱谋绢I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后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后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欲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于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久久天堂综合一区 | 亚洲日韩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偷顶级在线 | 日本又黄又湿又高潮不卡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亚洲无线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