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01 13:37:0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選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選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標比較多少,初步理解類與類包含的意思

  2、能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多少關系

  3、喜歡動腦思考,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并能準確地區分多種圖形

  2、物質準備:

  教具:圖片清單略表。比較圖表,筆。

  學具:幼兒用書30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小簍子若干內放3--5的雙色圓形片片。

  活動過程:

  1、買了多少圖形片

 。1)教師(出示圖片):文具商店把昨天賣出去的圖形記了下來,想讓我們幫他列個清單。他們買了什么?賣了多少?

  (2)教師:圖上有些什么?各有幾個?一共賣了多少個圖形?

  (3)教師出示列表,讓幼兒了解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三個輪廓重疊的圖標表示所有的圖形片。請幼兒在圖標旁邊用數字表示賣出去的所有圖形片的數量。

  2、比較多少

  (1)教師(廚師圖表):文具商店想知道哪種圖形片賣的多,哪種圖形片賣的少,我們來比一比?請個別幼兒用大于號和小于號在比較圖表上表示兩邊紙的多少。

  (2)師生共同檢查。引導幼兒看清楚每個圖標的意思,根據圖標表示的數量進行比較。特別關注幼兒將某一種圖形片和總的圖形片進行比較時的反應。理解所有圖形片中的包含了長方形和其他的.圖形片,長方形只有所有圖形片的一個部分,所以所有圖形片比長方形多。

  3、小組操作活動

  (1)圖形片的比較

  (2)花兒朵朵

 。3)翻泡泡

  4、幼兒互動,交流學習的策略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紀錄單,說說紀錄的理由

  (2)智力搶答:教師出示2--3種不同的玩具,請幼兒數數玩具的總數和每種玩具的數量,并用數字表示。

  重點:能根據圖標比較多少,初步理解類與類包含的意思

  難點:能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多少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個角度觀察橘子,了解橘子內、外的結構特征,培養幼兒認真、細致觀察及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

  2、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及大膽表現的信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橫切、豎切及剝開的橘子若干(保證人手一份),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橘子寶寶想拍照片,請大家當小小攝影師,把橘子寶寶拍下來。

  二、整體觀察---觀察實物

  教師出示橘子實物,讓幼兒自主選擇角度進行觀察:這是什么?這個橘子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讓幼兒自主地觀察和講述,樹立初步整體的印象。)

  三、局部觀察---實物、圖片觀察交叉進行,線條輔助

 。1)觀察實物并結合多媒體圖片,從“上——下”觀察橘子:現在看到的.橘子有什么不一樣了?橘子蒂是怎樣的?

  (2)實物結合多媒體圖片,從“下——上”觀察橘子:現在看到的橘子又有什么不一樣了呢?

 。3)觀察橫切的橘子并以線條輔助,引導幼兒從“外---內”觀察:這是橘子的什么部分?橫切的橘子里面還有漂亮的花紋,看上去象什么?

  (4)觀察豎切的橘子,并從線條輔助:橘子里的形狀又變成怎樣了?

 。5)觀察剝開的整個橘子及一瓣瓣的果肉,這時橘子看起來象什么?

  四、細節觀察---圖片觀察

  利用多媒體課件放大橘子一個“點”,引導幼兒觀察:這時橘子的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

  五、啟發想象

 。1)教師根據幼兒刻畫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如果請你添上幾筆能變成什么?這個你能把它變成什么?

 。2)教師把幼兒想象的形象現場畫出來,起到點撥幼兒的作用。

  (3)教師提供成品作品給幼兒欣賞: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把橘子變成了什么?你喜歡嗎?為什么?

  六、創造作畫

  師:原來橘子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來,F在請你把橘子變出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來?凑l變得最神奇,還要想想你變出的是什么東西。(在作畫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對遇到困難的幼兒及時啟發以解決問題,對想法特別奇特的幼兒要給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勵。)

  評價、講述作品。幼兒自我評價,講述畫面內容。同伴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7的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的細心觀察能力。

  2、通過操作,游戲幫助幼兒鞏固7的加法應用題。

  3、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樂意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難點:初步學會7的加法運算

  活動難點:創編、計算7的`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課件、若干種動物卡片,水果,圖形卡片,內容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問答游戲導入:(復習6以內的加法題)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2+3=?

  (拍手,拍手,右手伸出2指,左手伸出3指)

  幼兒:X老師,我告訴你,2+3=5!

  (拍手,拍手,左手伸出2指,右手伸出3指,說出得數)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4+2=?

  幼兒:X老師,我告訴你,4+2=6!

 。ㄕw回答后可以詢問個別幼兒)

  二、學習7的加法應用題(展示課件)

  1、池塘里原來有6條魚,又來了1條魚,一共有幾條魚?(6+1=7)

  老師:小朋友,請看誰來了?。

  播放小魚音樂,并且同時播放課件。

  故事引入。講解小魚原來有6條,又來了1條,現在池塘里一共有幾條?

  幼兒:7條。

  老師: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

  幼兒:6+1=7

  2、蝴蝶飛入花叢中,先飛來4只蝴蝶,又飛來3只蝴蝶,一共飛來了幾只蝴蝶?(4+3=7)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那兒有幾只蝴蝶呀?

  幼兒:4只蝴蝶。

  老師:是呀,有4只蝴蝶。那小朋友們看看遠處又飛來了幾只蝴蝶呀?

  幼兒:3只蝴蝶。

  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花叢中先飛來4只蝴蝶,又飛來3只蝴蝶,一共飛來了幾只蝴蝶?

  幼兒:7只。

  老師:怎么算出來的呀?

  幼兒:4+3=7

  3、小雞在啄蟲子,第一次有5只小雞,第二次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

 。ɡ蠋焼l幼兒創編應用題)5+2=7

  4、一棵蘋果樹上結出了很多很多的蘋果,先長出來了3個蘋果,又長出來了4個蘋果,一共長出來了幾個蘋果?

  (老師問,小朋友答)3+4=7

  老師板書所有是7的加法算式1+6(6+1)2+5(5+2)3+4(3+4)

  三、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回觀察并指導

  1、幼兒分組創編得數是7的加法應用題。

  第一組動物卡片(一邊學習口述創編應用題,一邊取出相應數量的卡片)

  第二組水果卡片(同上方法)

  第三組圖形卡片(同上方法)

  2、請個別幼兒口述創編的7的加法應用題

  四、結束部分

  1、本課內容

  2、對操作積極,認真的幼兒表揚鼓勵,

  3、聽音樂收拾學具,有序放到指定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圍繞的過程完整、連貫地進行講述

  2.通過比較性的“聽音”“看圖”,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四幅),及幾個兇猛動物形象:虎、狼、熊、鷹等。

  2.表現故事的情緒、情節的音樂磁帶《兔子和虎》。

  活動過程:

  1.運用“聽”“看”,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四幅掛圖:1、4正面;2、3反面。

  (2)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匯、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緒,并引起了解“空白圖”所要表現的故事重點部分的興趣。

  (3)放音樂,進一步激發幼兒表述故事“發展”部分情節的興趣。

  (4)完整地出示圖片(將2、3兩圖翻過來)

  A、教師引導幼兒緊緊地圍繞“誰救兔子?怎么救?”進行感知理解。

  B、引導幼兒運用準確的描述角色動態、神態的詞匯進行表述。

  2、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進行結伴講述。

  (1)、幼兒自由結伴,根據掛圖的內容講述的'故事。教師在幼兒身邊傾聽幼兒的講述。

  (2)、請兩位幼兒分別上來講述,請小朋友仔細聽聽他兩在講到時什么地方講的不一樣?

  延伸部分:

  幼兒取桌上的角色圖片自由組合,分組分角色的進行講述練習,以補充集體教學不能充分滿足每位幼兒想說充分說的不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處于變化之中的,學習以辨證科學的態度看待周圍事物。

  2大膽表述生活中自己發現的各種變化。

  活動準備:

  1課件《四季的變化》。

  2一些會變化的東西:記號筆、固體膠、鉛筆、未充氣的氣球、袋裝速溶咖啡、積木、回形針、米、飲料瓶(內有少許水)、石頭、紙張、書本、紙質小盒子、橡皮泥、蠟燭、毛巾、肥皂。

  3有關變化的ppt,包括:人類的進化、文字的演變、通訊工具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四季的變化1發現秋季來臨時的變化。

  師:當秋季來臨時,哪些方面會發生變化?

  師(小結):大家發現秋季來臨時有許多變化:樹葉變黃,紛紛飄落;草兒變黃;氣溫降低……2回憶其他季節的特征,感受四季的變化。

  師:大家還能回憶起春暖花開的春季、烈日炎炎的夏季、雪花飄飄的冬季是怎樣的嗎?各個季節有什么特征?是怎么變化的?(教師播放課件《四季的變化》,幫助幼兒完整地回顧四季特征,感受四季的變化。)(1)分別點擊課件畫面上方的文字“春”“夏”“秋”“冬”,引導幼兒欣賞四季的特征,鞏固幼兒對四季的認識。

 。2)再次點擊課件“春夏秋冬”,整體播放四季更迭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四季連貫的變化過程。

  二、生活中的變化1交流:我發現的變化。

  師(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它們會發生變化嗎?請你分類——選擇你認為會變化的物品,放在“變”這個漢字前;選擇你認為不會變化的物品,放在“不變”的漢字前。

  師(逐一出示幼兒放在“變”字前的物品):它會變嗎?會怎么變?

  師(逐一出示幼兒放在“不變”兩字前的物品):它到底會不會變?誰有不同意見?

  師:有人說它會變。那它會變成什么?怎么變?

 。ń處煾鶕變旱幕卮鹱鞒龌貞龑в變悍治鰵w納變化需要一些條件,如時間、外力等:一種物品會有多種變化等。)[例如,教師舉起幼兒放在“不變”兩字前的袋裝速溶咖啡與幼兒互動。

  師:它到底會不會變?誰有不同意見?

  幼:用熱水沖泡,會變成可以喝的`咖啡,香香的……師:哦!會從粉末狀變成濃濃的可以喝的咖啡,味道好極了!不過需要熱水這個條件,變化是需要條件的。

  幼:時間長,這袋東西會變質。

  師:是嗎?這上面確實寫著保質期到×年×月×日呢!除了咖啡,還有些什么東西也會過期變質呢?]

  師(小結):我們身邊的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生活中,我們周圍很多物品也在發生變化,有的顏色變了,有的形狀變了,有的味道、重量變了,這真是一個變化的世界。

  師:生活中有從來不會變化的東西嗎?

 。ń處煾鶕變旱幕卮鹱鞒龌貞,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揭示生活中的物品都會發生變化的規律。)例如:

  幼:電視機不會變化。

  師:大家的意見呢?

  許多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電視機的畫面會變化:時間長了電視機會變舊……]

  師(小結):通過辯論,我們明白了很多看似不變的東西其實都會有變化。關鍵是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和思考。才能發現它們的變化。

  2了解、欣賞其他的變化。

  師:大家發現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變化,現在我也要和大家分享我發現的變化。

 。1)播放反映人類進化、漢字演變過程的ppt。

  師:看了這一組變化的圖片,你有什么感覺?(有些東西的變化過程緩慢而漫長。)

 。2)播放反映通訊工具變化過程的ppt。

  師:看了這個變化,你有什么想法?(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師(總結):自然界和我們生活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會變化的,季節會輪換,人會長大……有一些變化是我們馬上就能看到或感覺到的,還有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能發現的,如人類的進化、文字的演變,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利用長凳游戲發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果斷、互相幫助、臨危不懼的良好品質和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煉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木制長凳8條、海棉墊2塊、塑料弧形積木8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進場,四散站立;在音樂伴奏聲中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2、教師把活動器材一長凳介紹給幼兒:"長凳是用來坐的,可今天我們要用長凳做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3、鼓勵幼兒自由探索長凳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帶領幼兒進行各種鉆爬游戲。

 、倥肋^"地道"——長凳橫向間隔2米左右擺成一排,從長凳下爬過。

  ②鉆過各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從凳子間隙中爬過。

  ③爬過"暗道"——將長凳并攏,從長凳下爬過后站到凳子上。

  ④開"火下"——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請幼兒肩搭肩從睦凳上迂回走過。

  5、過"橋"游戲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并排的長凳、兩個并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用各種方法走過"橋"。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同來。

  6、將兩個長凳替在一起,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然后從塑料弧形積小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7、教師將幼兒集中起來,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然后幼兒繼續練習。

  8.將二個長凳疊起來并鋪好海棉墊,讓幼兒自己爬上凳子走過"橋"并從"橋"上跳到墊子上。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起伏橋"走同來。

  9、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并跳下。

  注意事項:

  ①保持場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橋",讓幼兒自己選擇。

 、诮處熂訌姳Wo,尤其要注意過最高的"橋"幼兒的安全。(可讓配班教師協助保護。)③引導幼兒幫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軐δ芰μ貏e強的幼兒,教師可在其過"橋"時把手伸在橋當中設置障礙,讓他跨過。

  10、對幼兒的表現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11、幼兒四散一站立,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松操。

  12、幼兒離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空氣的力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親自動手進行實驗,觀察實驗中的科學現象,初步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塑料小吸盤、飲料包裝盒、吸管、玻璃杯、硬紙板、小盤子、蠟燭、水盆

  活動過程:

  一、玩玩小吸盤

  1、教師出示吸力球,提問引發幼兒的思考:沒有膠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盤上的?

  2、用吸盤試著吸一吸,吸盤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樣讓吸盤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盤,有什么感覺?怎樣輕松地拿起吸盤?

  4、兩人一組,將吸盤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開嗎?

  5、想一想,是誰把吸盤粘住了?

  二、玩玩飲料盒

  讓幼兒向空飲料盒內吹氣,再吸氣,觀察包裝盒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在吹氣時紙盒會鼓起來,吸氣時紙盒會癟下去?

  三、小實驗:流不出來的水讓幼兒在玻璃杯中裝滿水,用一塊硬紙板蓋住杯口,用手按在紙板上把杯子倒過來,再慢慢地松開手,觀察有什么現象。水流出來了嗎?想一想為什么?

  四、小實驗:誰讓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蠟燭,倒入少量的水,點燃蠟燭,然后將玻璃杯罩在蠟燭上,觀察有什么現象。引導幼兒說一說誰讓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鋼筆、針管、吸盤玩具等實物,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在開展“春節”的系列主題前,幼兒在收集與主題活動相關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了解了春節時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而長輩在春節時給幼兒壓歲錢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事,他們對如何支配壓歲錢有著不同的見解,為了引導幼兒珍惜壓歲錢并能正確使用壓歲錢,我設計了“我的壓歲錢”這一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了解“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春節習俗之一。

  2、從“壓歲錢”中體驗長輩工作的辛苦,從而熱愛長輩,珍惜壓歲錢。

  3、學習正確使用壓歲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壓歲錢”中體驗長輩工作的辛苦,珍惜壓歲錢,正確使用壓歲錢難點:在實際生活中支配壓歲錢。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小朋友使用壓歲錢的圖片

  二、經驗準備:布置教室,制造過年的氣氛。

  三、紅紙包,紙錢:請家長幫助孩子用壓歲錢做件有意義的事情。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圍繞以下問題組織幼兒談話:

  1、小朋友收到過壓歲錢嗎?是誰給的?

  2、大人什么時候給孩子壓歲錢?為什么給孩子壓歲錢?

  3、長輩給的壓歲錢從哪里來?

  (了解長輩工作的辛苦 ,壓歲錢的來之不易,教育幼兒熱愛尊敬長輩,珍惜壓歲錢。)

  二、觀察討論: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使用壓歲錢的.。

  2、說說誰的壓歲錢用的最好,為什么。

  3、幼兒結伴互相介紹自己用壓歲錢做了什么。

  了解過年時長輩給小朋友的壓歲錢里包含著的美好祝愿,祝愿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樂。

  三、游戲:發壓歲錢

  1、教師準備一些紅紙包和紙錢,把不同面值的紙錢放在紅包中,發給每個幼兒。

  2、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紅包內有多少錢。比較看看,誰拿到最多的壓歲錢?誰的最少?你打算怎樣使用?

  四、活動延伸:

  你還知道春節的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對知識點把握的很好,能夠談出合理支配壓歲錢的方法。一少部分幼兒分不清楚人民幣面值 ,今后應該在認識人民幣方面再下些功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讓幼兒主動探索,感知物體會滾動的原因及特征。

 。病⑴囵B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和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培養幼兒愿意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兩個海洋球、一大一小圓柱體、方形、三角形積木各一);兩大籃各種可滾動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1、“小朋友,請你玩一玩籃子里的東西,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會怎么樣?”

  2、幼兒自由操作。

  3、討論:“剛才玩的時候,這些東西怎么樣啦?”(動起來了),“它是怎么動起來的?”(幼兒講述并上來演示)。

  二、幼兒滾動物體,探索會滾動物體的特征及原因。

  1、幼兒討論: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嗎?(幼兒討論,教師不做正面回答)。

  2、請幼兒把筐子里每一樣東西都滾動一下,相互交談發現了什么?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會滾動,有的東西不會滾動。

  3、幼兒討論;那些物體對滾動,那些物體不會滾動?為什么?(幼兒討論)

  a、請幼兒分別摸一摸會滾動的物體和不會滾動的物體,比較它們的區別。

  b、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圓的東西會滾動,因為它沒有角。

  討論:你是怎么是圓物體滾動起來的?

  教師小結:我們用力推了一下,圓的物體就滾動起來了。

  三、幼兒繼續操作試驗,探索物體滾動時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滾動實驗,探索不同物體同時滾動的速度差異。

  請小朋友左、右手各拿一件不同的物體,同時滾動發現了什么?

  2、幼兒第二次滾動實驗。探索相同物體同時滾動時的速度差異。

  請幼兒左、右手各拿一件相同的物體,同時滾動,觀察有什么發現。

  3、幼兒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幼兒自由討論)

  4、別幼兒講述并操作自己的發現。(幼兒發言并行操作)

  5、小結:同時滾動不同物體,它們的速度不一樣;同時滾動相同物體時,用的力越大,速度越快;用的力越小,滾動速度越慢。

  延伸活動:探索會滾動物體的其他特征。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日本人成一区 |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 在线看免费Av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