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利用各種物品有目的地制造聲音,體驗創造性活動的樂趣。
2.能分辨聲音的差別。
準備:
1.將報紙、瓶蓋、木珠、紙箱、紙杯、塑料袋、不銹鋼杯等各種材料置于活動室四周,并用東西遮蓋。
2.《郊游》的音樂磁帶。
3.拉拉公主的形象,可用圖片或直接采用合適的立體動畫形象。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一樣小樂器合奏樂曲《郊游》。
2.出示拉拉公主形象。我是拉拉王國的公主,你們美妙的聲音吸引了我。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很多樂器。可惡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樂器變成了廢舊物品,從此王國里再也沒有美妙的音樂聲了。請你們幫幫我們,讓音樂與歡樂重新回到我們身邊吧。
二、制造聲音
1.教師輕輕打開蓋在操作材料上的遮蓋物。這些東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樂器。我們來幫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聲音,好嗎?
2.啟發幼兒使用各種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
3.引導幼兒想一想自己制造出來的聲音像哪種樂器的聲音。(如摩擦紙可以發出沙球般的聲音)
三、展示交流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的。(如揉、敲、搖等)
2.請幼兒展示自己制造聲音的方法,并分析聲音的性質,將它們分為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兩類。
3.分別請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制造聲音,看看聲音是否和諧。
四、模擬音響效果
1.請幼兒討論:怎樣用這些材料來表現拉拉公主喜歡的鳥鳴聲、流水聲?
2.請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利用這些操作材料表現鳥鳴聲和流水聲。
3.播放《郊游》音樂,引導幼兒用自選的材料伴奏。
4.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謝幼兒:你們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們拉拉王國的人民感謝你們。
5.幼兒互相擁抱,慶祝勝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恐龍在運動中的身體形態,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模仿。
2、借助欣賞、模仿及已有經驗,大膽表現恐龍的不同動態。
3、在合作中共同使用畫紙并能清楚地講述自己作畫的意圖。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恐龍的種類以及恐龍生活的習性、環境,已聽過關于恐龍的故事。
2、恐龍圖片多幅,繪本《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你很特別》。
3、水粉筆,顏料,英文報紙(或牛皮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對恐龍的認識。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認識了恐龍,知道了恐龍的一些生活習性,誰愿意來講一講?(有霸王龍、長頸龍、翼龍、劍龍等;它們有的是食肉恐龍,有的是食草恐龍;有的是在陸地上走的,有的是在天上飛的……)
2、觀察圖片,感受恐龍在動態中的外形特征。
(1)出示“走路”恐龍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恐龍?(霸王龍)看它現在的樣子,你覺得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恐龍走路時的腿的樣子)請幼兒學一學它的動作。
(2)出示“彎腰”恐龍的圖片。
師:這幅圖你覺得恐龍它又在干嗎?它的頭怎么樣了?身體是什么樣的?(觀察恐龍的腰部)恐龍的前肢和腿有什么變化?恐龍的腳趾和剛才走路的恐龍腳趾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你們覺得“彎腰”的恐龍身體可以用什么樣的線條來畫?
(3)出示“對打”恐龍的圖片。
師:這兩只恐龍它們在干什么?這兩只“打架”的恐龍身體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我們只能看到這只恐龍身體的一部分?(讓幼兒發現遮擋關系)你們發現沒有,“打架”時恐龍的尾巴是怎樣的`?尾巴后面畫有幾條短線,為什么要畫這幾條短線呢?(介紹輔助線條的作用)
●教師在出示圖片時,要注意層次性,如提供給幼兒的圖片應從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
3、幼兒大膽作畫,教師進行指導,鼓勵幼兒畫出恐龍的不同動態。
師:今天我們來畫恐龍,畫你自己喜歡的恐龍,地上走的、天上飛的,各種各樣。
4、展示作品,師幼互評。
請幼兒說說自己畫的恐龍在做什么。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將幼兒的作品陳列在班級展示區中,讓幼兒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嘗試將繪畫作品編成故事進行講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
健康加油站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合理的飲食結構。
2、為自己設計營養食譜。
三、活動準備:
1、掛圖第9號《營養結構》
2、制作營養食譜的紙、筆人手一份。
3、自制健康印章一枚,圖案為太陽或燈泡。
四、活動過程:
(一)我最喜歡吃……
1、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要是讓你隨便吃,你能吃下多少?
2、幼兒自由發言,可適當引導,如你喜歡吃冰淇淋嗎?你能吃下多少?
(二)營養“寶塔”。
1、小朋友想吃很多很多喜歡的東西,這樣合適嗎?哪些東西應該多吃,哪些東西應該少吃呢?
2、家出示掛圖。每天應該吃的東西就像一座寶塔,下面的`東西應該多吃上面的東西應該少吃呢?
3、吃得最多的應該是什么?(米飯、饅頭、面包和面條,還有玉米、土豆和番薯,這些糧食做的食物可以讓我們有力氣)
4、可以吃得第二個多的應該是什么?(蔬菜、水果也要多吃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了解龍的外形特征,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
2、 跟隨音樂大膽想象,嘗試表現出情節豐富的畫面。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①與父母一起查閱關于龍的資料,了解龍的來歷。
②活動前玩“舞龍”的游戲,并拍下照片。
2、 物質準備:音樂及故事“金蛇狂舞”;龍的分解圖;龍的圖片及舞龍的圖片若干張;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 音樂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
提問:“聽到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讓你聯想到的誰?”
二、 視覺體驗:
1 、欣賞“龍”的圖片,了解龍的外形特征。
提問:“龍的身體由那幾部分組成?”
2 、出示龍的分解圖。
“它身體的各部位讓你聯想到了什么動物?為什么?”
“龍的身上是什么顏色?你還想畫什么顏色的龍,為什么?”
三、 游戲(想象)體驗:
邊聽“金蛇狂舞“的音樂邊欣賞;龍嬉戲、人們及幼兒舞龍等若干張圖片。并提問:“聽著音樂,你覺得它們在做什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龍在游戲時,身體會有什么變化嗎?”
四、 故事體驗:邊聽音樂邊講述“金蛇狂舞”的故事。
五、 繪畫活動:
“你想畫什么顏色的龍,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你想和它們一起游戲嗎,在游戲時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請你趕快把它們畫下來吧!”
六、展示與評價:互評粘貼五角星。
我 的 夢
創意:
夢――奇幻、神秘又充滿色彩
活動目標:
1、 愿意與同伴分享夢中的精彩故事。
2、 大膽表現奇妙的夢境。
3、 能用漸變的背景表現夢幻的意境。
活動準備:①欣賞各種夢幻圖,感受奇妙的意境,感受畫夢的美術作品獨特構圖。
②傾聽童話故事《愛麗絲夢游仙境》。
③分享爸爸、媽媽做過的有趣的夢。
活動過程:
圖片體驗:
請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做過有趣的夢嗎?來說一說吧!
看了這些畫,你有什么感覺?
故事體驗:
讓我們閉上眼睛聽一聽他們的奇幻旅程。
欣賞同伴的作品:
你知道畫中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境,來說一說吧!
交代作畫要求:
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豐富的畫面。
2、 用漸變的方法給夢境涂上背景色吧!
五、評價
彩瓶的奇遇記
活動目標:
1 、喜歡進行繪畫活動,對彩瓶的聯想感興趣。
2 、了解彩瓶的形狀、顏色及花紋秘密。
3 、能大膽地對彩瓶進行聯想,有一定的想象力及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 、彩瓶圖片若干張及實物彩瓶若干個布置成“彩瓶展覽會”
2 、 Ppt 制作:①各種各樣的彩瓶。②彩瓶奇遇記。③動畫制作。
3 、彩筆、畫紙等材料。
活動過程 :
一、視覺體驗:
參觀“彩瓶展覽會”。幼兒自由參觀彩屏的實物及圖片。教師提出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彩瓶的形狀、顏色及花紋有什么不一樣?”幼兒之間互相說一說。
二、集體小結。總結彩瓶的幾種類型,知道形狀、顏色及花紋都不一樣,并能大膽說出來。
三、故事體驗:講故事,讓幼兒對彩瓶的聯想感興趣。
四、游戲體驗:
引導幼兒根據情景“彩瓶奇遇記圖片對彩瓶進行大膽聯想,并用語言表現與表達出來。
1 、彩瓶來到動物王國、美麗的城市,彩瓶來到陸地上會變成什么?
2 、彩瓶來到蔚藍大海中會變成什么?
3 、藍天多高,景色多美彩瓶會變成什么?
4 、把幼兒聯想到的東西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如:彩瓶汽車…
5 、幼兒自由地說一說,然后集體講。
五、創造出富于幻想和情趣的做作品。
1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慢慢提問幼兒在腦海中構圖。
2 、你想把彩瓶變成什么?你想怎樣變換它的身體,你是橫著放還是豎著放,你是想把彩屏畫上窗戶變成房子、還是想把彩瓶添上車輪變成汽車、還是想變成更多有趣的東西…… 3 、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六、分享故事并講評
樹葉變變變
活動目標
1. 感受各種線條的美。
2. 了解樹葉的外型特征。
3 能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添畫。
活動準備
PPT 《奇妙的樹葉》、各種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樹葉的外形特征:每個小朋友拿著自己收集的樹葉進行對比觀察。
與你的小伙伴比一比,你們的樹葉有什么不同?
二、欣賞奇妙的樹葉畫。
1. 觀看 PPT 《奇妙的樹葉》。
我們來看看這些樹葉像都會變成什么?
2. 討論樹葉能變成什么。
這些畫是哪片樹葉變來的,你怎樣看出來的?
猜猜它們還變出什么?是怎樣變的?
三、游戲《我是一片小樹葉》
故事導入,幼兒隨著故事的情節,用肢體裝扮變換的樹葉。
你變成了什么?
四、欣賞 PPT 《樹葉的旅行》
葉子來到了這里,變成了 ** ,看看它周圍都有什么?
你覺得它還可以有些什么?
五、幼兒作畫
1. 引導幼兒作畫。
先畫樹葉的輪廓再進行想象添畫。
想想你的樹葉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
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六、幼兒作品交流,自評、互評。
大班活動 : 鐘表店
活動目標:
1 、愿意欣賞音樂《鐘表店》,感受鐘表造型的`可愛。
2 、能大膽想象音樂中的故事情景。
3 、嘗試用各種奇怪的形狀畫鐘表,并表現有趣的情節。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小鬧鐘 ppt 、音樂《鐘表店》、油畫棒、水粉。
知識經驗:
了解鐘表的簡單構成。
活動過程:
一、 鐘表店
1 、視頻:欣賞鐘表店里的鐘表
2 、你最喜歡哪個鐘表?為什么?
3 、欣賞:可愛的鐘表小漫畫
4 、鐘表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能學學嗎?猜猜發生了什么事?
二、音樂想象:
1 、欣賞音樂,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 、再來聽著音樂向同伴講講你聽到的故事吧!
3 、故事欣賞:
鐘表店里靜悄悄,小鐘表們全醒了。胖胖的鐘表跳下架子,帶頭向前跟著走。左腳、右腳,一二一,大家一起哈哈笑!芭比鐘表愛跳舞,一圈一圈轉不停,一會兒像只花蝴蝶,一會兒像個小仙女。你要問我為什么?――這里的鐘表最神奇。你瞧大家多有趣,邊表演來邊游戲。請你猜猜它們都在做什么?咦!好像淘氣鐘表的旅行記。(請邊聽音樂邊有節奏的朗誦)
三、音樂游戲:
1 自由表演:自由選擇不同的表盤妝扮成鐘表,大膽表現小鐘表各種可愛的樣子。
2 小組表演:和你的朋友一起的好扮演鐘表們游戲的各種場景吧。
四、畫鐘表:
1 、要求:畫面豐富,鐘表擬人化,富有動態。
2 、幼兒在音樂的伴隨在下自由繪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加深幼兒對冬天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特組織開展了本次活動。畫面以幼兒暢想為主,教師通過引導,激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冬天》是大班第一學期結合季節特征的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冬天的感受。
教學設計思路
1、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有意識地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園舍、布局、日常活動等,加深幼兒對幼兒園的印象。
2、準備豐富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揮創作的熱情。
3、運用正面的評價,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自我表現,增強自信心。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2、能按意愿獨自設計畫面,大膽作畫。
3、增強對冬季周圍事物關注。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點:
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活動難點:
能畫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色彩合適。
活動準備:
水彩筆、畫紙、范畫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指向目標1)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啊?”“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討論,教師簡單小結。
2、提出繪畫主題,引導幼兒思考。(指向目標2、3)
“今天我們要來畫一幅‘冬天’”,你會畫一些什么呢?”幼兒個別說一說,互相說一說。
3、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觀察引導。(指向目標1、2、3)
“請小朋友畫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樣子,要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冬天,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盡量不要和別人一樣。”
4、幼兒作畫,教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涂上適當的色彩,進一步表現冬天特征。
5、活動結束:
(指向目標3)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原因。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故事的啟發下,大膽想象并表現出各種形態的鬼臉形象。
2、能看懂圖示,掌握轉版和制版的基本方法,并能耐心、細致地完成制作任務。
3、了解拓印的方法,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拓印作品。
活動準備:
1、將油印紙版畫的制作程序圖示布置在活動室墻面。
2、課件:不同風格的鬼臉圖片。
3、白板紙(即分解版,為灰白正反兩面)兩張,復寫紙,筆,油墨,膠滾,宣紙等。
活動過程:
◎第一步:創作并轉版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故事里說的鬼臉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2)教師:你想象中的鬼臉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殊之處?
2.欣賞有關鬼臉的作品。
(1)教師:這些鬼臉是什么樣子的?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鬼臉?
(2)教師:你想設計什么樣的鬼臉?
3.理解圖示,掌握轉版方法。
(1)教師:仔細看圖,你知道怎樣轉版嗎?紙怎么夾?哪一個在上?哪一個在下?
(2)教師:先印什么顏色?再印什么顏色?
4.幼兒創作并進行轉版。
(1)創作有個性的鬼臉。
(2)有序地轉版,避免遺漏。
5.集體交流、評價。
幼兒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第二步:制版
1、觀察以前小朋友制作的版子。
(1)教師:仔細看看這些版子,你能猜出是怎幺制作的嗎?哪些部分需要剪?怎么剪?怎么貼?剪灰版還是白版?為什么?
(2)教師:如果有兩層怎么辦? (如眼睛里的眼珠,頭卜的花等)
2、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將灰版上的五官剪下貼在白板紙上,最后剪外輪廓。
3、幼兒作品欣賞、評價。
教師:說一說你的版子,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第三步拓印
1、觀察教師的印制過程。
(1)教師: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印畫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教師:滾油墨時怎么滾?油墨滾到什么樣時才能用?膠滾上的油墨多少合適?怎樣才能滾勻?
(3)教師:宣紙怎樣放E去?怎樣拓印?怎樣揭開宣紙?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小組拓印活動。
3、集體欣賞作品。
活動建議:☆區角活動 繼續學習轉版和制版的方法。
☆家園共育 和父母一起欣賞一些幼兒能夠理解的版畫作品,積累有關版畫方面的經驗。
【評析】
幼兒復制的版子有兩塊,這是制作單個形象所必需的(如果有背景還得加一塊)。為了便于幼兒制作,教師規定他們將灰版上的部件剪下,貼到白板紙上去,這樣在開始學習的時候便于幼兒有序地開展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5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