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精選)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但由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的對某一事物也許明白,卻無法從具體轉化為自己內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過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認識轉為內在的、有規律的思考。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從生活、游戲中感受事物的關系,學會如何分類。
2、通過幼兒的操作、探索,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特征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不同顏色的傘圖片各2張,小動物圖片各一張,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說呀!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森林動物超市開業了,營業員小熊把一堆亂亂的傘放好,可突然聽見這些傘說話了,“喂喂喂,你可別把我們這么放,我們不這樣住,我們要一樣得住一家”。聽傘們這么吵,小熊可急壞了,“呀!這,這可怎么辦呀?”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熊,好嗎?
1、出示圖片——紅、黃、藍不同樣色的傘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擦亮你們的小眼睛,仔細觀察下我們該把傘怎么放更合適呢?(要求幼兒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貼)
3、讓幼兒說出自己分類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開業,許多動物都來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動物們就找了三間小洋房休息,小動物們都想去休息。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動物?
1、出示圖片——小白兔、小花貓、啄木鳥、小喜鵲、小山羊、大老虎、大獅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
2、師:只有三間房,這么多動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動物們滿意呢?小動物們都為難了,請小朋友幫忙分一下。請你講一下這樣分的理由。
3、幼兒小組討論分法。
4、找幼兒試著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
師總結:我們可以按照小動物的顏色、活動的范圍: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按身體的大小,按兇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來分。
有的小朋友說“老虎和獅子最厲害,他們分一間屋”
“小喜鵲、小麻雀、百靈鳥、啄木鳥、貓頭鷹、小蜻蜓一間屋,他們都會飛”
“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一間屋,他們都會游泳”……
小朋友們替小動物分好房子,小動物們都休息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輕松下吧!
三、游戲——分球
游戲要求:找三組幼兒進行比賽,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類,那組分的又快又對獲勝,可以獲得小紅花。
四、幼兒動手操作自主分類:
1、師:小朋友們分的本領著么大,來幫老師一個忙好嗎?
讓幼兒拿出課前老師發的各種水果、文具、球類圖片讓幼兒按自己所想動手分類。
2、讓幼兒說出分類理由。
3、師總結:我們應該按照水果類、文具類和球類,也可以說是吃的、玩的、用的分類。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這節課的表現可真好啊!老師決定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操場做游戲,小朋友們聽老師的口令,男孩站一隊、女孩站一隊,我們一起排著隊去做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通過說、講、演,讓學生懂得關心周圍身邊的人。
討論“照鏡子”,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懂得有愛心,關心周圍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準備圖片:水果、衣服、鏡子等禮物。
活動過程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調查表:媽媽最想要的禮物。”,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調查結果。
2.讓學生畫:“媽媽最喜歡吃的東西、媽媽最喜歡穿的衣服、媽媽最想要的禮物。
3.引導學生說出媽媽喜歡的理由。
4.引出課本中悅悅的看法。
5.引導學生關于“照鏡子”進行討論,激發學生要關心周圍身邊的人。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進行說、聽、演等多種方法,學生懂得關心照顧身邊的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知道并用繪圖的形式,表現幼兒園到自己家的線路圖和顯著標志。
⒉學會看線路圖,基本能正確辨別空間方位。
⒊愿意邀請同伴和老師到自己家做客。
活動準備:
⒈向家長了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⒉熟悉幼兒園到自己家的路線和顯著建筑物。
⒊白紙、繪畫筆。
活動過程:
㈠與幼兒交談引起興趣。
⒈看幼兒園園徽。
教師:你們知道老師畫的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⒉出示幼兒園電話號碼
教師:這是什么?是哪里的電話號碼?你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㈡介紹自己家的'線路圖
⒈教師:從幼兒園到你家的路你認識嗎?路上要經過哪些地方?你可以用什么標志來表示?
教師:王老師家你們認識嗎?那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家在那里?那今天王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畫一張線路圖,看看從幼兒園到我家是怎么走的?
⒉教師示范畫線路圖。
㈢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都認識余老師家,那你們想不想讓余老師和你的好朋友去你家做客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張線路圖送給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㈣教師講評
活動延伸:
把作好的線路圖送給老師和好朋友,邀請他們到家里做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欣賞風箏,感受各種各樣的風箏色彩與形態的美,運用多種形式來表現風箏的美。
2、體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激發孩子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初步了解放飛風箏的科學原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體驗相互合作的快樂,增進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感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6、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難點:
運用各種材料和美術形式來制作和裝飾風箏。
通過嘗試和調整,將自制的風箏放飛到春天的大自然。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塑料、環保袋、廣告紙、顏料、細竹篾、風箏線等
2、知識儲備:欣賞過古代和現代風箏,以及外國有代表性的風箏。
3、課件準備:風箏制作ppt、音樂《三月三》
活動過程:
1、回憶欣賞過的風箏。
(1)“小朋友,你見過什么樣的風箏?”幼兒回答。
(2)教師介紹中國的四大風箏產地是:北京、天津、濰坊、南通。
(3)欣賞20xx年濰坊國際風箏節的.視頻盛況。
教師小結:風箏有佷多種,它們造型不同,有人物的、動物的和幾何圖形的;材料不同,有木頭做的、紙做的和布做的;圖案漂亮,色彩亮麗。有平面的風箏,也有立體的風箏。
2、欣賞風箏的制作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看PPT,了解風箏的一般步驟。
教師概括:設計和裝飾風箏的圖案——扎骨架——提線。幼兒和家長自由選擇,組成小組。如水粉組、布藝組、彩紙組
(2)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風箏的圖案以及選用的材料。
(3)家長和孩子一起自制風箏,鼓勵家長讓孩子發揮想象力。
教師指導:鼓勵孩子在圖案裝飾時,可以嘗試圖案的對稱,注意顏色的搭配。
(4)教師提示家長和孩子在制作中,注意安全。
(5)相互欣賞自制的風箏,鼓勵孩子相互點評
3、放飛風箏,體驗成功的喜悅。
(1)家長和孩子一起將風箏帶到幼兒園的操場上,嘗試放飛。
(2)能飛起來的家長交流經驗。
(3)討論:為什么有的風箏飛不高或者飛不起來?
家長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
1.材料太重。
2、提線時沒有注意左右平衡3、放飛時的方法不正確。
(4)小組成員進行風箏的調整。
(5)再次放飛風箏,體驗成功的快樂。
4、將孩子制作的風箏展示在幼兒園的手工坊。
活動反思:
放風箏是孩子們在春天里非常愛玩的一項運動或者說是游戲。它不僅能提供孩子親近自然的好時機,也是親子聯系感情的好方法。我們在活動中曾有很多困惑,年級組的老師群策群力,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金點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游戲目標
1、幼兒對線條圖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幼兒發散性、求異性思維的發展。
2、幼兒能清楚地將想象出的詞語運用到語言活動中。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游戲準備
組合圖兩人一幅,木珠兩人一筐。
游戲方法
1、兩人一組,輪流看線條組合圖,說出像××,并利用××詞匯說一句完整的話。說對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為勝。如:我看這幅圖有點像“駱駝”,駱駝喜歡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決定看圖說的先后次序,輪流進行。一次只能說一個詞,一句話,說對者才可獲得木珠。每次所說的詞與句子都不能重復或雷同,每次所說的詞要有一定的根據和道理。
活動反思
這節課從一開始設計的個人操作到課程的游戲化再到層層的為目標設計環節我一共上了五次中間修改了四次,當然確實受到了一些啟發。
首先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
1、目標設計過于簡單。一節好的課程設計需要老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基礎,了解幼兒的`生活經驗,潛移默化的引入課程并升華幼兒的經驗,我在設計中忽略了幼兒的以實際經驗為基礎而再提高的能力。
2、環節設計中幼兒操作目標單一。在教師評論中大家一致認為老師說的不清楚幼兒也能完成操作,可想而知環節設計過于簡單,那么操作對于幼兒來說根本沒有挑戰性也就沒有發展。
3、教學中教師自身的表現:語言過于重復、羅嗦、對于孩子的回答沒有及時的給于評價鼓勵、教室的提問語言不精確、環節過度突然、教師指導語不明確、環節設計沒有游戲貫穿、小學化傾向嚴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樓房中門牌號碼的意義。
2、能在游戲中理解數序、相鄰數并能熟練運用。
3、發展思維的邏輯性和靈活性。
活動重點:
了解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
難點;
理解數序、相鄰數并靈活運用。
活動準備:
1、自制的門牌號。
2、幼兒用書《小區的門牌號》。
3、編號門牌號的積木。
活動過程:
1、小區的樓房號。
“今天我們一起到樂樂家去做客。他家住在xx小區8號303室。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咦,有幾幢樓的'號碼怎么找不到了呢?”
(1)、幼兒為小區的樓房按數序編寫號碼。
(2)、幼兒找到8號樓。
2、樓房的門牌號。
(1)、了解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
如:201號中:2表示二樓,1表示第一間房間。
(2)、幼兒找到樂樂家303室。
3、造樓房游戲。
“樂樂正在搭積木,造樓房呢,我們一起玩吧。”
幼兒用編號門牌號碼的積木造樓房。
收拾整理用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用“我長大了,我會……”的句式描述成長帶來的能力增長。
愿意參與和小班幼兒的交流活動,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與小班老師確定交流活動的時間及內容。
經驗準備:幼兒分組,事先排練好給小班幼兒展示的才藝節目。
課件準備:“我長大了”組圖。
材料準備:小禮物(幼兒每人準備一份)。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觀察大班的新教室,引導幼兒從外在環境上感知長大、升入大班的事實。
——這是我們的新教室,你有認真觀察過它嗎?請你走到門口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班牌不一樣)
——坐坐你的椅子,摸摸你的桌子,它們和中班有什么不一樣?(桌子椅子都變高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因為我們長大、長高了)
出示組圖“我長大了”,鼓勵幼兒用“我長大了,我會……”的'句式描述圖片,引導幼兒從內在能力上感知成為大哥哥大姐姐的事實,并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你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哥哥和姐姐了。你能為弟弟妹妹們做什么呢?請看圖,用“我長大了,我會……”說說吧。
——除了圖中的這些事,你還會為弟弟妹妹做什么呢?請你也用“我長大了,我會……”說一說。
——幫助弟弟妹妹,你的感覺怎么樣?(很開心、很自豪)
——請你們為自己的成長鼓鼓掌。
小結:升入大班,說明你們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小朋友了,不僅個子長得更高大,也是變得更厲害、更有能力幫助別人。你們應該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豪。
組織交流活動前的談話,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為小班小朋友準備的“禮物”、“才藝節目”,表述關于此次活動的想法。
——作為幼兒園里最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今天我們要去小班,帶領弟弟妹妹們一起活動,你們準備好了嗎?
——你給弟弟妹妹準備了什么禮物?為什么準備這份禮物?
——你準備給弟弟妹妹表演什么節目?一起表演的還有誰?
——你還想帶弟弟妹妹做什么?
組織與小班幼兒的交流活動,引導幼兒在實踐中體驗當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
1、組織幼兒向小班小朋友問好。
2、按事先擬定的節目單,鼓勵幼兒為小班小朋友表演才藝節目。
3、組織幼兒送禮物。請幼兒選一名小班小朋友,先介紹自己及準備的禮物,再贈送禮物。
4、請幼兒帶領小班的幼兒分組活動,如看書、做游戲、畫畫等。
溫馨提示
建議本次活動以半日活動的方式開展。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和一個固定的小班結對子,利用每天自由活動的時間,繼續鼓勵幼兒帶領弟弟妹妹們一起游戲,進一步體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