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集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山西地方面食特點文化,幼兒喜歡自己的家鄉的家鄉,激發幼兒對家鄉的飲食文化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泥塑技能,會使用一些泥塑工具,體會一到兩種面食的制作方法。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一次性碟子。
2、圖片:不同面食的圖片。
3、知識經驗準備:觀察媽媽在家中做面食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山西的面食文化種類和制作方法。
泥工活動中孩子團、捏、搓、壓的技能培養。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好!剛才,老師接到小猴廚師的電話,他開的面食館今天客人非常多,想請小朋友去幫忙做飯,你們愿意去嗎?”
幼兒:“愿意”
師:“可是,我們必須知道面食館都有哪些面食?還得知道你會做那種面食?可不能去了什么都不會做!
。ū经h節是激發幼兒對飲食文化的興趣,導入活動)
二、參觀面試館:了解面食的種類。
師:“上次老師去小猴的面食館,看到他的面食館墻上有許多圖片,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我們一起看看小猴面食館里都賣那些面食好嗎?這樣我們也能知道去了能幫上小猴廚師做什么面食?”
教師出示各種面食的圖片:水餃、面條、貓耳朵、揪片、刀削面等。
小朋友,小猴的面食館都做哪些面食呢?請小朋友看看名說說都有什么?
。ū经h節是通過各種面食圖片讓幼兒認識不同面食的'名稱,了解山西的面食文化)
三、、討論:我們看看這些面食都是什么樣子?
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水餃是中間鼓鼓的,外面用面抱著餡;面條是細細的、長長的;貓耳朵彎彎的,真像貓的耳朵;揪片方方的;刀削面厚厚的、短短的。
。ū经h節是讓幼兒觀察并說出不同面食的特點,為以下的泥工活動打下伏筆)
四、教師示范幾種面食的制作方法:
師:“小猴請我們幫忙,我們知道小猴讓我們做什么面食,可是不會做,我們是幫不上忙的,請小朋友想想,你在家里看到媽媽做什么面食你記得最清楚,和別的小朋友說說好嗎?”
教師請小朋友用語言表達,并按照孩子說的方法用橡皮泥示范制作過程。
1、水餃:先將橡皮泥團成一個“球”,將橡皮泥用“小搟仗”壓平,在用另一種橡皮泥少量做餡,折疊將周圍用手指捏住,放入碟子里。
2、面條:將橡皮泥用手在泥工板上來回搓,搓成細細的長長的,放到碟子里。
3、貓耳朵:將橡皮泥壓成厚厚的片狀,然后用泥工刀切成小塊,再用手的大拇指壓成,放入碟子里。
。ū经h節讓幼兒認識兩到三種面食的制作方法,詳細了解面食的制作過程,學習泥工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幼兒制作過程:學會使用一些泥工小工具、掌握基本的團球、壓、捏、搓的技能。
師:“小朋友知道一些面食的制作方法了,那我們去幫助小猴廚師吧。”
教師發給幼兒橡皮泥、碟子、泥工板等工具,觀察輔導幼兒的制作過程。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幫小侯師傅做了許多面食,小侯師傅非常感謝小朋友,可是小猴師傅計劃將他的山西面食館里面的種類增多,也想請小朋友幫忙還能賣那些面食呢?請小朋友到別的面食館看看,還有那些面食,回來告訴小侯師傅。
。ū经h節是讓幼兒的親自操作,掌握泥工活動基本技能。更深一層次的了解山西面食文化的制作過程)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一起創設區角《山西面食館》,收集各種面食的圖片,了解山西的面食文化,愛我們的家鄉。
。ū经h節能擴張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到現實社會中去進一步的了解我們本土的面食文化,熱愛我們的家鄉)
教學反思:
山西面食文化的選擇題材符合幼兒的生活,而且幼兒有一定的經驗,這樣幼兒對面食的制作過程有一種感性的經驗。但是在活動中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的泥工習慣的養成應該值得重視,尤其對材料的使用方法應該給與示范,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有視頻資料提供制作過程將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繪畫活動:
彩虹
活動目標:
1. 在欣賞的基礎上,學習用直線或弧線表現美麗的彩虹。
2. 大膽使用顏料進行涂畫,感受水粉作畫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虹的'圖片
有過水粉作畫的經驗
顏料、白紙、抹布、水粉筆等人手一份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經驗回憶
——你見過彩虹嗎?是什么樣子的?有哪幾種顏色?
2. 彩虹圖片欣賞
——圖片上有什么?這些彩虹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它有哪幾種顏色?是怎么排列的?它們有什么不同?我們用手來畫畫它們的樣子。
3. 討論水粉的使用方法。
——認識繪畫工具材料。桌上有什么?有幾種顏色?每個顏色杯中有幾支毛筆?
——討論繪畫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從什么地方取自己所需要的水粉筆?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水粉筆上的顏色不滴下來?水粉筆用完以后放到哪里?抹布有什么不用?
4. 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活動。
——你想畫一個什么樣的彩虹?有幾種顏色?怎么畫?
——老師指導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活動。
5. 作品展示和評價
——老師:你看看,你最喜歡誰畫的彩虹?為什么?他用了哪些顏色?他畫的彩虹像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設計這一節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了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提問:
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車來的幼兒園?啟發幼兒說說車的名稱、特征和用途?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車?
小結:
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二、導入新課
1、請看課本彩圖《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并學習兒歌:“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
2、認識交通信號燈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示交通標志: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三、經典游戲:
交通信號燈(指導幼兒聽音樂做游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一起到馬路上瞧一瞧:請你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活動延伸:
這節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么你到底喜歡什么樣的車?請你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7-2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3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