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⒈練習鉆及雙腳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⒉能協調、靈活地鉆過山洞,會雙腳輕輕地從高處往下跳。
、巢慌吕щy,用于挑戰自我,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及自豪感。
活動準備:背景音樂,拱門、高低凳、地墊、拼圖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魔仙做運動”情境導入主題,帶領幼兒進行熱身。
、闭堄變弘S音樂做熱身活動,重點活動腰部和腿部。
、餐卣咕毩暎呵昂、左右移動重心,感受重心移動時身體的平衡,為鉆山洞做鋪墊。
二、通過“小魔仙學本領”游戲,引導幼兒探索鉆及從高處跳下的動作。
⒈請幼兒討論、嘗試鉆過“山洞”的方法,重點引導幼兒體驗鉆“山洞”時重心的移動。
⒉降低“山洞”高度,引導幼兒探索鉆過矮“山洞”的方法。根據幼兒表現進行指導,規范動作要領。
、痴堄變河懻、嘗試從高處跳下的`方法,重點引導幼兒探索輕巧落地的方法。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教師提升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要領。
小結:從高處往下跳時,雙腳并攏站穩,擺臂、屈膝,輕輕落地。
三、創設“解救女王”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體驗勇于挑戰、獲得成功的快樂。
⒈第一次游戲:“尋找密碼”,鞏固鉆和雙腳同時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
規則:前面的“小魔仙”鉆過“魔洞”后,后面的才可以出發;一個人只能拿著一片拼圖,小組合作拼圖,算出正確密碼。
重點觀察幼兒起跳不穩、落地沉重的原因,進行個別指導。
⒉第二次游戲:“解救女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及自豪。
增加山洞密度、降低高度,提高游戲難度。提問:山洞多,有高也有矮,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四、游戲結束,創設“小魔仙歡慶”的情境,引導幼兒相互捶背、敲腿,放松身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
2.探索區別生蛋和熟蛋的多種方法,培養幼兒比較觀察的能力。
3.會區別生蛋和熟蛋,表達它們的不同,了解雞蛋的多種吃法和營養價值。
活動準備
1.圖片:雞蛋
2.每個幼兒一個生蛋,一個熟蛋、盤子、筐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雞蛋
教師:小朋友,老師不小心把生蛋和熟蛋弄混了,
小朋友請你開動腦筋幫老師把生雞蛋和熟雞蛋分開。
二、展開
1.幼兒嘗試區分生蛋和熟蛋。
教師:每個盤子里都有一個生蛋和一個熟蛋,請你摸一摸、聞一聞、轉一轉,
判斷一下哪一個是生蛋哪一個是熟蛋。
2.操作驗證
請部分小朋友說出自己的結果及方法,老師打開雞蛋進行驗證。
小結:生雞蛋表面粗糙,有顆粒。
聞起來有一股雞糞的味道,轉動慢速,晃時有動的感覺;
熟雞蛋,表面比較光滑,聞起來有一股煮雞蛋的味道,轉動速度較快,晃時沒有動的感覺。
區分生蛋和熟蛋有好多中方法,可以聞一聞、看一看、轉一轉、晃一晃、摸一摸。
3.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繼續進行嘗試。
教師:我們現在來把冰箱里的生蛋和熟蛋分開,請你將生蛋和熟蛋分別放在兩個筐子里。
4.幼兒表述區分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1)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區別出來的?
(2)結合幼兒的答案,教師及時用簡單的符號記錄幼兒探索生蛋和熟蛋的方法。
5.幼兒品嘗熟雞蛋,了解其結構和營養價值。
(1)在吃雞蛋的過程中認識蛋殼、蛋白、蛋黃。
。2)了解雞蛋的多種吃法和營養價值。
三、結束
1.活動評價:從積極參與活動和回答問題等方面進行評價。
2.延伸活動:欣賞蛋殼藝術。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現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蓡l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重點難點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環境與材料1、帶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小草,曬一曬太陽,觀察周圍景色的.變化,感受春天的來臨。
2、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一次備課
一、談春天
現在是什么季節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說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傾聽。
2、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拍手打擊節奏說歌詞。
三、聽歌曲
1、教師放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為歌曲拍節
奏。如:①強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強拍拍手,弱拍拍頭;③全體幼兒圍成圓圈并
逆時針轉身強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④全體幼兒將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強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邊小朋友的左手
幼兒每聽一遍歌曲,就換一種排擊方式,在拍節奏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幼兒跟唱。幾遍之后,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歌曲。
三、唱起來
1、教師彈琴,請幼兒齊唱歌曲。
2、變換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組合唱、加入打擊樂演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產生了解更多昆蟲的興趣,擁有探索昆蟲的欲望。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昆蟲操作卡片若干張,多媒體。
活動重難點:
通過故事情節,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熟悉昆蟲的定義,并能根據此作出判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組織幼兒進行手指游戲。
2、師:今天大家表現的.這么好,我很開心。其實老師今天也有一件開心的事要和大家分享。你們想知道嗎?其實今天是我們班上一位小朋友的生日,猜猜他是誰?
3、師揭曉答案:出示毛毛蟲的圖片。在他生日的時候來了很多的朋友,猜猜都有哪些小朋友?
二、幫助幼兒了解昆蟲的特征。
1、教師出示圖卡
師:
。1)你們發現了哪些昆蟲來參加毛毛蟲的生日會呀?
(2)蜈蚣和蜘蛛來參加生日會,毛毛蟲為什么要請他們回去呢?
(3)毛毛蟲是怎么說的?他的昆蟲朋友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呢?
小結:原來它們都是昆蟲,都有六條腿,有頭、胸、腹、也有翅膀。
2、毛毛蟲的秘密。
師:毛毛蟲為什么只邀請昆蟲朋友參加它的生日聚會,那毛毛蟲自己是昆蟲嗎?(師播放《毛毛蟲變成蝴蝶啦》兒歌,了解毛毛蟲的蛻變過程。)
三、通過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昆蟲特征的了解。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集體辨認。
活動延伸:
1、我們帶著剛認識的新朋友一塊給毛毛蟲唱首生日歌,祝它早日變成美麗的蝴蝶。
2、去戶外找一找,看看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昆蟲。
教學反思:
隨著天氣的升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出來活動了。學校四周,平時在小區里,小朋友們看到了很多小動物,那么在這里面有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昆蟲呢?小朋友們都還不是很清楚。
昆蟲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在生活中有著很深的探索欲望。教師出示動物圖卡片,讓幼兒自由發表對圖中的動物的了解,幫助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正確認識昆蟲和非昆蟲。活動再次通過故事《毛毛蟲的生日會》歸納總結幼兒眼中昆蟲的特征。
活動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兒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的參與性也比較高,能積極地表達自己對于昆蟲的認識,而且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以幼兒為主,順應幼兒的發現與認識。更加的讓活動變得生動。
通過本次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昆蟲的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但是課后教師沒有給幼兒預留學習運用環節,在培養幼兒動手、動腦方面有待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表現律動的情趣,感受活動的快樂。
2、初步學習跟隨音樂,較合拍地做縫衣服的動作。
3、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活動準備:針、線和布娃娃衣服一件。
活動過程:
1、出示針、線和布娃娃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小娃娃的衣服破了,我們來學習給小娃娃縫衣服)2、幼兒欣賞音樂并做身體動作,如拍腿、拍手等,拍出音樂的'重拍。
3、學習律動《縫衣服》
。1) 老師啟發引導幼兒理解穿針、引線、打結等動作。
。2) 老師示范表演律動。
。3) 老師哼唱音樂,幼兒隨老師練習縫衣服的動作。
4、聽音樂完整地練習律動動作。
5、請做的好的幼兒表演律動。
6、全體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律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幼兒園大班語言:
<<搖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
2、背景圖:大樹、狗窩、雞媽媽:單個動物圖樣:小雞、小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入活動室,然后音樂轉成搖籃曲,教師提問:“聽著現在的音樂,大家感覺怎樣?”(想睡覺)課件中出示小寶寶,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也想睡覺了,誰來哄她,怎樣哄?誰是寶寶的搖籃?
2、幼兒集體想辦法,并請個別幼兒上前演示怎樣哄寶寶睡覺。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朗誦:“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
3、“還有一些寶寶也想睡覺了,它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啟發幼兒想象這些寶寶的家在哪里?誰是它們的搖籃?誰會哄寶寶睡覺?
4、“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們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著了?粗鴮殞殏冃腋5臉幼樱揖幜艘皇自姼,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搖籃,請大家欣賞一下,仔細聽聽詩歌里說了什么?”(課件演示)。
二、出示課件,理解詩歌內容:
1、出示課件,欣賞第一遍詩歌(教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誦詩歌)
——提問“孩子們,仔細看一看,聽一聽,詩歌中有哪些搖籃?搖得都是誰?”
引導幼兒用詩歌中語言來回答(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背景圖)
。ò橹崦赖谋尘耙魳罚處熡幂p柔舒緩的語調朗誦,創設了一種美的氛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體會詩的意境)
小結:我們知道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是搖籃,他們搖著自己可愛的小寶寶睡著了,小寶寶是怎樣睡著的?請大家仔細聽。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的課件)提問:星寶寶是怎樣睡著的?
幼兒: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為什么白云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用動作來表現,看誰做得最美(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
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著的?花寶寶是怎樣睡著的?小寶寶是怎樣睡著的?
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
師引導,詩歌中說:“白云、浪花、風兒、歌兒”都是輕輕的呢?午睡的.時候小朋友們動作也是怎么樣的?
“多美的詩歌呀,我們一起來比賽,看誰讀得最美。看看誰說的最好聽,最有感情!”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úシ艃灻赖臉非┙處熀陀變阂黄鹫b讀;
4、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詩歌說給大家聽。
5、表演詩歌
這么美的詩歌,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看誰做得最美。
三、發展想象,仿編詩歌
1、(課件播放畫面):小雞、小狗、小鳥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小雞、小狗、小鳥的搖籃在哪里嗎?讓我們幫它們找搖籃吧?”
2、出示圖片:大樹、狗窩、雞媽媽,請小朋友把單個動物圖送回家。
3、幼兒看圖仿編:
4、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不僅幫忙把小寶寶送回了家,還過了回詩人的癮,你們高興嗎?其實,我們大自然里還有許多的小寶寶,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并幫他們找到搖籃好嗎?”
四、活動延伸:為詩歌配畫
小朋友編的詩歌多美呀!請你為自己仿編的詩歌配上優美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2、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培養幼兒觀察、辨別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掛圖“美麗的窗戶”
2、學具準備::“多邊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筆若干。用彩紙剪成五邊形至十邊形卡片(做成傘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紙樣。
3、《操作冊》p45——46頁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小動物們的房屋裝修好了,只乘下窗戶沒有刷上彩色油漆,我們去幫幫他們吧。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纯葱游飩兗依锏拇皯粢粯訂,分別是什么形狀的?
3、給每個窗戶涂上不同的顏色,它們分別是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
4、討論說說在生活動中見過哪些邊形的物體如密蜂的蜂房是正六邊形的,傘面是八邊表的.。
5、操作活動。
幼兒拿學具“多邊形”,觸摸多邊形,感知多邊形的基本特征。與多邊形卡對應擺放,加深地多邊形的認識。
6、作業:
(1)、描一描是和邊形,并將數字寫在圖形中間,再把相同的圖形連在一起。
(2)、小密蜂迷路了,讓我們來幫它找找吧!仔細觀察花園里的花壇,數一數它們都是幾邊形的。按照順序依次從五邊形走到十邊形花壇,中間不能重復,請畫出線路。
7、作業講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我發現有段時間我們幫的幼兒在禮貌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就設計了一節禮貌方面的課程。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兒歌,并學習該文中所要學習的生字。
2、了解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與待客之道。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1 幼兒律動:客人來。
2 教師:菠蘿寶寶,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小朋友,我平時用的禮貌 用語有很多很多,我請小朋友來說說我們平時用的禮貌用語有哪些?
3 幼兒發完言后,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卡片(禮貌用語)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4 教師: 我們剛剛學習了很多的禮貌用語,那么客人到的是后又要怎么做呢?小朋友來說一說?
5 教師:小朋友說的非常好,唐老師也想來說一說。首先 ,我給小朋友帶 來了一首客人到的兒歌,這首兒歌可好聽了,唐老師想讓小朋友也聽聽,小朋友沒有聲音,靜悄悄的聽老師讀一遍。
6 教師為幼兒朗誦兒歌《客人到》。
7 教師:小朋友聽了這首兒歌覺得好聽嗎?唐老師讀的好不好啊?好的話,小朋友給唐老師一點鼓勵好嗎?。
8教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好聽的兒歌吧。教師教幼兒讀兒歌《客人到》,幼兒跟讀。
9 教師:小朋友讀得真好聽,讓我們把小手拍起來,再有節奏的來讀一遍這首好聽的兒歌吧。(讀完后,教師給予部分小朋友獎勵或表揚)
10 神秘般出示要學習的生字卡片教幼兒認讀( 茶)( 請 ) ,并請幼兒試著用這倆個字寶寶組詞,或說一句話。
11 再出示幾個以前學習過的生字 請幼兒認讀,把新學過的字寶寶和以前學過的字寶寶放在一起,看幼兒是否能快速的認出新學字卡。
12 游戲:把字寶寶送回家。 把新學過的字寶寶和以前學過的字寶寶放在一起,要幼兒找到所有字寶寶貼到黑板上相應的字寶寶上面,教師評價幼兒做的怎么樣,并給予表揚。
13 教師: 我們學習過了這么好聽的兒歌,知道了怎么做事禮貌的人,還把字寶寶送回了家,你們開心嗎?幼兒:開心。我們 把我們的.幸福和我們的家人分享好嗎?以游戲打電話的游戲方式給幼兒敘述幾遍兒歌。
14 情景表演:請幾個幼兒去好朋友家里做客,并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課題延伸
要求幼兒回家把這首兒歌讀給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聽,并邀請自己的好朋友去家里做客,學著用我們學習過的,有禮貌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客人。
活動反思
在《客人到》中,我談話的形式引發幼兒的想象,也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由這次教學得出:語言活動中有許多詩歌、故事蘊含著優美的意境同時也在教育幼兒。幼兒能較好的與老師配合,在認識字卡方面,大部分幼兒都能認識,并且能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和他人交談。這節課我把它當做一節識字兼禮儀的課來上,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但他們在情景表演方面還有所欠缺,很多孩子還放不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旋律,學唱并創編歌曲。
2、在敲一敲、玩一玩中發現因擊鼓輕、重而產生物體在鼓上跳躍不同的.現象。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鼓四個、米粒、蠶豆、黃豆等。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引出主題。
師: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呀?邊說邊出示小鼓。
師敲小鼓“咚 咚 ︱咚—︱”(重的),請幼兒模仿學一學。
師再敲小鼓“咚 咚︱咚—︱”(輕的),再請幼兒學一學。
提問:你覺得老師兩次敲的鼓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兩次鼓聲一次響,一次輕。
二、感受節奏,理解記憶歌詞。
●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師敲節奏“咚 咚 ︱咚—︱咚咚 ︱咚—︱ⅹⅹ ⅹⅹ︱ⅹ—︱”,問:這種聲音好像小鼓在干什么呢?學習歌詞第一句:咚咚咚, 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 師出示一杯小米粒說:它是什么?我們把小米粒放在鼓上再來敲鼓,看看會怎樣呢?(提醒幼兒說出“蹦蹦跳跳”)誰來把這句話完整地說一遍?
● 師:那我們再來看一看小米粒是怎樣在鼓上跳舞的?幼兒分組在鼓上做實驗,師指導幼兒隨節奏輕、重敲鼓,幼兒觀察兩種現象并回答。(引導幼兒說歌詞:小鼓敲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敲得輕,米粒跳得低。)
三、感受旋律,學習歌唱。
● 師:老師把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樣子編成了一首歌,名字就叫“鼓上的小米粒”。
師清唱歌曲。問:你聽到了什么?
● 師:我們再來聽一聽。
師在伴奏下歌唱。說:小朋友也來唱唱看。
● 幼兒跟著伴奏輕輕歌唱。師指導幼兒在歌聲的變化上歌唱。
還可采用男女幼兒分開唱,男女幼兒分句唱等形式歌唱。
四、創編歌曲。
師:小米粒會在小鼓上跳舞,那還有什么東西也會在小鼓上跳舞呢?
老師還準備了幾樣東西,請小朋友去試著放在小鼓上敲一敲,然后我們來把它編到歌里去。
幼兒分組實驗。
師幼合作創編歌曲。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7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7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