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刮大風引起了很多幼兒的注意,尤其是在戶外運動時,走到拐角口處,
風的阻力很大,有些小朋友就在那尖叫著,啊,我走不動了,好大的風啊,我的衣服都被吹起來了,為了讓幼兒更深入的了解風,特意設計了“認識風”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形狀,沒有顏色的,只能感覺得到。
2、能力目標:自己能有不同的辦法創造出風來,并且可以創造風力大小不同的風。
3、情感目標:愿意參加活動,激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風的特征,感受到風。
難點:自己能有不同的辦法創造出風來,并且可以創造風力大小不同的風。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能力:能夠判斷出來樹枝搖動,紅旗飄是風引起的。
2、認知:觀察風給外界帶來的變化。
(二)物質準備:
1。教具:風吹紅旗的視頻、扇子1把、紙、棉花、碎紙屑、小白熊大手偶、輕音樂。
2。學具:扇子30個、紙、棉花和碎紙屑各4小框子
3。場地:在活動室內擺放4張桌子,以“回”字形擺放。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視頻導入,引發興趣
師: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奇的視頻,你們想不想看一看。(視頻:風吹樹枝搖動和紅旗飄的視頻)。
師:視頻里面有什么呢?那紅旗為什么會飄起來?樹枝為什么會搖晃成這樣?(做動作)。
二、展開部分
1、游戲—蒙眼猜猜猜
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伸出小手,你來感受一下,不能偷看呦!師:請睜開眼睛,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師:(風)那么你見過風嗎?(見過)那風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你能不能抓住風?(沒有)那你覺得風有顏色嗎?風是什么形狀的?你能抓住風嗎?
師:請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眼睛伸出小手,看一看試一試能不能看見風,抓住風。
(小結)師:原來呀,風沒有形狀,沒有顏色,也抓不住,也看不見。
2、游戲—出來吧!風
師:那么問題來了,風是從哪里來的呢?
師:(空氣、嘴巴、風扇、紙)原來風是從這么多地方來的。
師:我們看,“你們好,我是發明家小白熊,我要給你們發布一項任務”(動畫+錄音)
師:從現在開始,你們都是小小發明家,今天,你們的發明任務就是制造風,你想制造怎么樣的風都行,如果你需要制造工具,請你自己拿,我為你們準備了紙、扇子。
師:(安全提示)你在制造風的過程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扇子扇到別的小朋友了,輕輕地打開扇子
師:現在,請開始吧!(輕音樂)
(小結)師:今天的實驗室就要關門了,請你們把實驗工具還到我的實驗桌上來三、結束部分
1、游戲“紙屑大作戰”
師:我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剛才我們跟發明家小白熊一起制造了風,現在要請你用你自己的方法制造不同的風讓這些紙屑、紙條、棉花動起來。
師:(安全提示)小朋友們在大作戰的時候要注意別碰撞到其他小朋友 (總結評價)師:看來你們成功的制造出了風。讓我們一起把掌聲送給我們每一位小小發明家們。
(整理)師:我們的發明家小白熊很喜歡干凈的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把桌子上和地面上的'東西都收起來,放到筐子里去。
師:如果,你收好了,就請坐端正,稍后我們要準備去到戶外找找大自然制造的風。
活動延伸:
1、生活延伸,將幼兒帶到戶外去玩風車,去感受室內與室外不同的風。
2、區域延伸,將幼兒玩過以后的風車拆卸下來,貼在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內。
活動總結
1、在整節活動中環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突出,甚至沒有完成目標的設定,口頭化語言太多,小動作太多。材料擺放有問題,造成孩子的擁擠爭搶打鬧,也沒有給孩子講到安全注意事項,聲音太大,整節活動老師說的太多,給孩子操作的太少,讓孩子說的太少,沒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孩子。
2、優點:課堂氣氛活躍、游戲化教學、孩子參與度高。
3、不足:口頭語言太多,語言不嚴謹
4、調整:精簡語言,準確提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內容:玩得健康好成長
活動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3、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活動準備:
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用樹枝打鬧”、“投擲小石頭”、“揮動小刀”等。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分組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么?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么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那你覺得應該怎么玩,小朋友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幫助幼兒整理生活經驗,了解避免危險的方法: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玩危險物(如鞭炮、玻璃);正確使用玩具、工具(如剪刀);不追逐打鬧等。
2、尋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才,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里、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為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活動結束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利用日常生活或創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為。
(1)小心關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發生了什么事情,“小貓為什么會哇哇大哭?”“應該如何地小心關門或開門?”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2)安全使用剪刀強化鞏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為,。為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活動評價
幼兒能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能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秋葉飛舞飄落的情景,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能根據不同的信號,走跑交替做動作。
二、重點與難點
1、了解風和樹葉之間的關系。
2、能根據信號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風姐姐頭飾一個、鈴鼓1個,道具掃帚1把。
2、幼兒事先觀察過風吹小樹和樹葉的情景。
3、錄音機、音樂磁帶若干
四、設計思路
1、小班上學期的幼兒走和跑的動作還分辨不清,在控制身體動作變化方向尚有一定的困難。通過此游戲的玩耍,既豐富了幼兒對于秋天季節的`感受;對節奏變化的體驗,又促進了幼兒運動素質特別是平衡能力的提高。
2、老師在組織游戲時,應適當控制幼兒的活動量,小班幼兒不適宜跑得太多。
五、活動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秋天的樹和樹葉給風吹了以后的情景:樹會搖晃,葉子會飄落下來
(2)念兒歌,模仿小樹長大。
小孩:我是一棵小樹苗,風一吹,雨一灑,慢慢慢慢長大了,變成一棵大樹來。秋風吹來啰,秋風吹來啰。
2、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
(1)根據教師的語言信號,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扮風姐姐,說:“大風來了,幼兒邊跑邊做樹葉飛舞樣子,說:“刮小風了”,幼兒就慢慢地走說:“龍卷風來了”,幼兒就轉動著跑;說:“風停下來了”,幼兒就下蹲想象做樹葉飄落在地的各種動作。
(2)根據教師手中鈴鼓的節奏變化,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手中的鈴鼓搖得快,樹葉就在大風中跑。鈴鼓搖得慢,樹葉就在小風中走,鈴鼓啪得響,就代表風停了,小樹葉不動了。
(3)根據教師手中掃帚方向的變化,幼兒變化身體的活動方向教師用掃帚把幼兒扮成的小樹葉掃成一堆。教師不斷變換掃的方向,幼兒須跟著掃帚的變換方向奔跑。
3、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撿落葉的游戲。
教師:“呀,大風一來,掃好的是把地上的樹葉撿回家吧!”教師拍一下幼兒的頭,扮“落葉”的幼兒就慢慢跟在教師后面,直到落葉撿完,全體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回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
2.學習排除干擾根據顏色尋找一定的路徑,發展觀察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和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數字四的字卡一張。
2.一張掛圖:廣場背景、四朵小花、四個小朋友、四個風箏(可以和幼兒用書一致)。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18。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學習收口一致的點數數量為4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
教師:春天來了,廣場上種的漂亮的`花朵都開放了(出示掛圖)。我們來數一數有幾朵花呢? (老師點,引導幼兒一起導幼兒一起來數。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我們數到幾了? (4。)對,數到4了,廣場上有4朵花。我們再來數一遍。 (引導幼兒再次集體點數并說出總數)哪個小朋友也來數一數呢? (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點數,注意要手口一致。)
2. 引導幼兒認識數字4,初步感知數字4的實際意義
1) 認識數字4,感知4的外形特征。
2)進一步感知數字4的含義,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練習。
3.引導幼兒排除干擾,根據顏色尋找擬定的路徑
1) 引導幼兒學習排除干擾,根據顏色尋找一定的路徑。
2 ) 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知道秋天來了樹葉的變化。
2、能大膽的跟隨老師一起朗誦兒歌,愿意表現自己。
3、感受秋天的變化,喜歡秋天。
4、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活動準備
兒歌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秋天來了。
二、出示兒歌的范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知道秋天來了樹葉的變化。
三、教師根據圖片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教師有目的`的選擇合適的句子加上相應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四、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兒歌。
五、請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一起朗誦兒歌個爸爸媽媽看。
六、老師小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著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景表演引入課題,請來動物過生日,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于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3張 紙偶2個 記號筆 鈴鐺 凳子
教學過程:
一、 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 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現了什么?
三、 游戲: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
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⑵、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門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做個禮儀好寶寶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并學習拍手、握手、擺手等禮儀動作和用語,學習禮儀兒歌。
2.在日常與朋友的交往知道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體驗知禮、懂禮、學禮的快樂。
活動準備:
視頻三段
動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觀看第一段視頻
(1)今天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有誰?他們說了什么?幼兒觀看視頻。
(2)結束提問:你看到了誰?發生在什么時候?早上來園哥哥姐姐見到叔叔、老師他們說了什么?(你早)在說“你早”的時候,他們不僅會停下小腳說,而且還做了一個什么動作?哪個仔細觀察的小朋友發現了(老師示范彎腰動作)仔細看看我的頭有沒有低下呀?
(3)原來要做個禮儀好寶寶,早上到園見到老師、叔叔會彎下腰來說你早,我們跟著哥哥姐姐來學一學。(輕輕起立)幼兒模仿動作(幾遍)(老師提醒邊說邊做動作)學說兒歌:你早你早彎彎腰
2.觀看第二段視頻
(1)小朋友走進了幼兒園,這時她見到了好朋友,會說什么?說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與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幼兒先說后觀看第二段視頻)請你看看姐姐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觀看結束提問“朋友見面了,說了什么?邊說邊做什么?教師總結:你好你好點點頭。
(3)哪兩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看圖模仿動作學兒歌
(1)做個禮儀好寶寶,除了會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平常,在教室里老師還聽到小朋友說“謝謝”,我們什么時候要說謝謝?說謝謝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引出兒歌:“謝謝謝謝拱拱手”一起學一學
@_@我是分割線@_@(2)那請你看看老師在做什么動作?(伸手)在哪里看到過這個動作?(幼兒先說后呈現圖片)為什么要做這個動作?引出兒歌:請進請進伸伸手。
(3)做個禮儀好寶寶,伴隨著禮儀動作說禮貌用語寶寶像個小淑女、小紳士,老師這還有一些動作圖片,請你去看一看,學一學圖片上的動作,想一想,什么時候做這個動作?(幼兒看圖并模仿動作)
(4)結束:你看到學了什么動作?誰和她學了一樣的動作,誰來說說什么時候要握手?引出兒歌:歡迎歡迎握握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誰和她學了不一樣的.動作,請你來表演一下(拍手、揮手動作)引出兒歌: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
4.完整兒歌表演
學著做個禮儀好寶寶,相信大家都會喜歡你,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呢,現在我們先把今天學的這些禮儀看著圖完整的做一做、說一說。
5. 遷移經驗討論:
剛才老師說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那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也要講禮貌、學禮儀?幼兒自由表達(如喝水要排隊,滑滑梯要排隊,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
6.延伸活動: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戲時創設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門鈴,見到主人要說什么?(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說什么?(歡迎光臨)請進動作……
附兒歌: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謝謝謝謝拱拱手,請進請進伸伸手,歡迎歡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做個禮儀好寶寶。
備注:
為了避免活動的說教與枯燥乏味,考慮到動靜交替的原則,我加了一點模仿動作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做一做,不知是否合理,本次活動整體感覺是在幼兒的學說與學做中展開,大家看過后,有什么問題或是寶貴的好建議提出來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治性情的熔爐。現如今,音樂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另外,有科學證實,音樂的神奇力量確實有助于孩子的成長與發育,并對其一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我的好媽媽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合適的歌表演動作。
3.增強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
教學準備:
1. 音樂磁帶一盒。
2.請一位配班老師做好情景表演的準備。
3.簡單的場景布置(小桌一張、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張)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活動:
師:媽媽工作了一天,辛苦嗎?回到家,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照顧媽媽?(引導幼兒大膽地談一談怎樣關心、照顧媽媽。)
二、學習歌曲:
1.欣賞視頻。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關心她媽媽的。(播放視頻)她做了什么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歌詞來小結。
2.教師范唱。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媽媽》。現在聽老師來唱一唱。
3.幼兒輕聲跟唱。
師:請你們輕輕跟著老師來唱一唱,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好聽的聲音。
4.完整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來自己唱一唱。
三、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大膽學習創編動作,并請創編好的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表演。
師:請你聽著音樂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動作。(邊放音樂邊想動作)請一個小朋友來和老師表演。老師扮媽媽,小朋友做孩子。
2.幼兒做孩子,老師扮媽媽,邊唱邊表演。
3.請一半幼兒扮做媽媽,一半幼兒扮做孩子,邊唱邊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