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9-10 10:44:4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農(nóng)村幼兒非常熟悉并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踩高蹺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提高動作協(xié)調性,發(fā)展合作和競爭的意識。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踩高蹺這一戶外體育游戲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

  2.促進幼兒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3.幼兒感受與他人共同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活動準備:

  1.用旺仔牛奶罐和布條自制高蹺,每人一副。

  2.劃出足夠的場地,確保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

  3.小毛巾若干,《喜羊羊與灰太狼》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帶領幼兒做自編的熱身操,激發(fā)幼兒參與的活動興趣,將幼兒帶入快樂的運動狀態(tài)。

  2.探索活動

 。1)自由玩高蹺

  幼兒自由探索高蹺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與幾個小朋友一塊玩,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創(chuàng)造出高蹺的多種玩法,教師還可以請個別幼兒演示,并鼓勵其他幼兒嘗試這種玩法。

 。2)踩高蹺

  教師示范兩只腳踩在高蹺上,兩手分別抓住固定在高蹺上的繩子,雙腳交替往前走。再請個別走得穩(wěn)的幼兒示范,引導其他幼兒發(fā)現(xiàn)并掌握動作要領: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布繩子,眼睛向前看。

 。3)繞過障礙物踩著高蹺走,把障礙物在地上一字直線或曲線擺開,讓幼兒繞過障礙物踩著高蹺走,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4)青蛙跳

  將高蹺擺成兩條寬度不等的平行線,學青蛙跳,嘗試用各種方式跳過高蹺。活動后讓幼兒總結青蛙跳的各種形式,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的跳躍方式,并讓幼兒進行嘗試。

  *此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并熟悉高蹺的多種玩法,鍛煉了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了他們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活性,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合作游戲“給羊羊送食物”

  (1)將幼兒分為紅、藍兩隊,每隊中的兩名幼兒為一個主體,兩名幼兒分別從起點抱著食物,兩人雙手舉起食物,跳過“小水溝”,越過灰太狼的高蹺封鎖線,將食物運到終點的羊村,此游戲可培養(yǎng)幼兒的互助協(xié)作精神。

 。2)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背景音樂兩隊中的兩名幼兒同時出發(fā),比速度。通過這個游戲,促進幼兒平衡、彈跳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讓幼兒感受到與他人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結束活動

  身體做放松運動,然后用小毛巾給每個幼兒擦汗,本次活動幼兒出汗多,用毛巾給幼兒擦汗可以防止幼兒受涼感冒。讓幼兒稍作休息再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XX能在水里(地上)……的句式說話。

  2、能根據(jù)提問快速、大膽、完整地回答,并能正確使用動詞。

  3、形成規(guī)則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水里地上》掛圖、《水里地上》游戲卡(見教具盒)。

  鈴鼓、玩偶、摸箱(箱上有開口,能伸進去摸并拿出卡片)。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水里地上》掛圖,引導幼兒結合原有認知經(jīng)驗進行講述。

  教師:看一看,圖片上是什么地方?

  什么能在水里游?什么能在地上走?

  除了能在地上走,還能在地上怎樣動起來?

  游戲水里地上

  1、請幼兒根據(jù)教師模仿的小動物叫聲來回答問題?

  教師:聽一聽,什么小動物來了?

  xx能在……?

  2、出示鈴鼓、玩偶及裝有《水里地上》游戲卡的摸箱,引導幼兒以擊鼓傳玩偶的形式來看圖回答問題。

  教師:xx能在……?

  3、教師與幼兒以我問你答的`形式練習說話。

  教師:xx能在哪里開?

  幼兒:xx能在地上開?

  4、請幼兒兩兩結伴,自主進行我問你答。

  教師:兩個人商量好誰來問,誰來答。

  答對了,就換一下,回答的小朋友問。答錯了,問問題的人繼續(xù)提問。

  活動建議

  本活動是語言交流中的聽說游戲。通過使用固定句式XX能在哪里……進行提問,并利用該句式完整回答,既達到了練習說完整話的目的,又掌握了動詞的正確使用,同時又在回答的過程中鍛煉了幼兒快速反應、發(fā)散思維能力。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看圖并結合已有經(jīng)驗進行講述,教師可以通過此環(huán)節(jié)對本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經(jīng)驗進行了解,根據(jù)幼兒掌握程度靈活調整接下來游戲的組織方式和提問設計的難易程度。接下來的聽聲音、看圖片回答教師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提問設計要注意層次性,由幼兒比較熟悉的動物活動特點,擴大到交通工具,教師提問只說前半部xx能在……?以便在回答中留給幼兒充分表達鍛煉的機會,對幼兒使用動詞的準確性上,教師可通過討論、肢體語言表現(xiàn)進行引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內(nèi)容與要求:

  1、在找照片的過程中,感知“1”和“許多”。

  2、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由幼兒的大頭貼照片組成的集體照。

  2、幼兒每人一張備用大頭貼。

  指導要點:

  一、 認識班級標志,理解“1”和“許多”。

  1、出示由全班幼兒大頭貼組成的集體照,看看這里有多少位小朋友(許多小朋友)。

  2、找一找你在哪里?(全班幼兒分別取回自己的大頭貼)

  3、看看你的手里有多少照片?(一張照片)

  小結:許多照片可以分成一張一張照片。

  4、那么怎樣變成許多照片呢?(幼兒將自己的照片貼回原處)

  小結:一張一張照片放在一起就變成許多照片了。

  二、 知道幼兒園晨檢牌的意義,進一步感知“1”和“許多”。

  1、看看這是什么牌子。

  老師:這是幼兒園的晨檢牌子,當我們身體很好、手帕帶來、指甲也不長時,衛(wèi)生老師會發(fā)給我們紅牌子;如果生病吃藥,就拿黃牌子;如果手帕不帶、指甲不剪,就拿藍牌子。

  2、你們早上拿到了什么牌子?(這說明你們都是身體健康、又講衛(wèi)生的好寶寶。)

  3、你們每人拿到了幾個牌子?(一個)

  4、出示教室門口的晨檢牌?纯催@里有多少牌子?(許多牌子)

  5、怎會有許多牌子呢?(我們一個一個插進去,就變成了許多牌子。)

  6、教師引導幼兒每人將自己的'大頭貼照片貼在晨檢牌的底盤上。

  小結:這里又有許多照片,以后每天早上寶寶拿到紅牌子就插在自己的照片上,老師和小朋友就知道你來幼兒園了,你是個健康寶寶。

  三、 在教室中尋找“1”和“許多”激發(fā)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沒有“1”和“許多”。(一位老師,許多小朋友;1個大椅子,許多小椅子;一個大茶桶,許多小茶杯。)

  小結:在家里,我們只有一個寶寶,東西都是一個一個的,在幼兒園有許多小朋,所以東西都有許多許多。只要寶寶天天來幼兒園,就會玩到許多許多的玩具,還會有許多許多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念兒歌。

  2、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麗。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準備

  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制作的大書一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

  師:“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春天到了,你們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書,里面藏著許多關于春天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理解大書的內(nèi)容

  1、觀察第一頁上的`“春風”

  “看,這是誰啊?”

  “春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

  “春風輕輕地吹來,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觀察畫面“柳樹”

  “春風又吹向了誰?”

  “柳樹怎么樣了?”

  小結:“春風一吹,把柳樹給吹綠了!”

  “春風吹綠了柳樹,我們一起說!”

  3、觀察畫面“桃花”

  “春風還吹了誰?”

  “桃花怎么樣了?”

  “是誰把桃花吹紅的呀?”(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句表述。)

  4、觀察畫面“蝴蝶”

  “咦,是誰來了?”(蝴蝶)

  “是誰把蝴蝶也請來了呢?”(用詩歌的語句回答)

  5、觀察畫面“青蛙”

  “猜猜,又有誰會來呢?”

  “冬天的時候青蛙在干嗎?”

  “那現(xiàn)在呢?”“是誰把它們叫醒的?

  “來,我們也來做一只小青蛙,讓春風把我們吹醒!

  師做春風,并念兒歌:春風吹醒了青蛙。

  6、觀察畫面“小雨”

  “春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誰?”

  “噢,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了,那小雨怎么會落下來的呀?”

  “來,我們一起來學學,春風吹得小雨輕輕地地下。”

  7、觀察畫面“種花”

  “那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呢?”

  “原來小朋友去種花了!”

  8、觀察畫面“芽兒發(fā)”

  “春風一吹,誰出來了呢?”

  “哎,小芽是從哪里鉆出來的呀?”

  “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叫:芽兒發(fā)。”

  引導幼兒學做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樣子,邊做邊說:春風吹,芽兒發(fā)。

  (三)學習兒歌

  1、師幼共同邊看書邊念兒歌

  “剛才我們把大書一頁一頁仔細地看了一遍,現(xiàn)在讓我們連起來再看一遍,一邊看一邊說,好嗎?”

  2、幼兒再次跟念兒歌

  “這首兒歌可真好聽,讓我們再來邊看書邊念,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點,還不太會念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跟著念!”

  3、師幼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哎呀,老師手里拿著書,都不好做動作了,讓我們把書放邊上,我們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延伸

  春天還會有哪些秘密呢?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說一說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將詩歌內(nèi)容以大圖書的形式呈現(xiàn),借助畫面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在引導的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表演詩歌中的角色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了詩歌,并自然地運用了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在完整學念兒歌時,我層層遞進,從邊看書邊輕聲跟念→再次跟念→不看書,邊念邊做動作→有表情的朗誦。不同形式的朗誦方式,幫助孩子們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兒歌,同時也沒有使孩子感覺到反復朗誦的枯燥。對于兒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特意的去引導,其實在活動一開始的第一張畫面,就是“春風”的形象,實際也就告訴了孩子這首兒歌的名字。而在之后的每次完整朗誦之前,我都會問:“這首兒歌說的是誰呀?”也就自然地將名字蘊含其中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路线一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在线免费一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