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學習完《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我知道了5的 分解與組成,可是我們馬上就六歲了,你能告訴我們6的分解與組成嗎?”,對于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最近我們學了《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為小動物分房子,學習6的分解組成。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2、難點: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一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動物卡片、鉛筆、橡皮、1—5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問:都有誰收到了樹媽媽的信?(引導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
問: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2、出示大掛圖引出“6的分解組成”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自己的小動物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自己的學具,說說自己分是什么小動物,點數小動物的數量(6只)
(2)、幼兒將6只小動物分在兩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游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一個數字卡(1—5)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兒做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最近我們學的《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忙著寫著信,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為小動物分房子,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著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每個幼兒都分到6只小動物,小動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貓、還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獅子等。每個幼兒還一張畫有兩座房子的圖。形象可愛的教具,再加上幼兒樂于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并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6”,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并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游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相互之間友愛的情感。
準備:幼兒用畫紙、范例、筆
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太陽每天第一個起身工作,給大家帶來光明。它辛不辛苦啊?
二、師邊說邊示范。(重點:重疊)
師: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們商量怎么樣讓它工作得輕松點。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畫上一房子),可是太陽那么大,一幢房子背得動嗎?于是兩幢、三、一幢房子一起來背太陽。(教師邊說邊畫,并出現重疊現象)
(討論一)咦,怎么這幢房子造了一半?三幢房子一起背不動太陽,第四幢房子也來了(教師示范)它和第三幢房子一樣,前面有人站著,就很有禮貌地站人家后面了。四幢房子一起還是背不動太陽,第五、第六幢房子來了,這兩幢房子站哪兒呢?能不能也有禮貌地站進去和前面得房子拉起手來?
(討論二)房子背太陽走了一整天,被大樹看見了,大樹說:“第二天讓我們來背吧!”那幾棵大樹才能背得動太陽呢?
教師小結。“一年365天,需要許許多多的朋友來背太陽。現在請你們選擇一種剛才你們說過的朋友來背太陽,把它們背太陽的樣子畫下來吧。
三、幼兒想象作畫,教師根據幼兒得創作進行指導和介紹。
教師根據幼兒的創作進行介紹。
四、在座位上邊展示作品邊讓幼兒說說。
五、小結后幼兒上色。
師:太陽非常感謝大家,它把七彩得光芒灑向大地,使地球變得更美麗。
六、結束課題。
美術活動:設計郵票(大班)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5.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張郵票?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 18.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剪紙活動:花兒朵朵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并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并移動。
3.背景音樂,“三只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經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萌發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么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么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么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只?你覺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于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后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層數不同,產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制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只蝴蝶》,我們已經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么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制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里,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約。
(幼兒制作并將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后我們再來試一試。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為小舞臺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容、畫面布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紙,并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熏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形成一定的環保意識,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表現律動的情趣,感受活動的快樂。
2、初步學習跟隨音樂,較合拍地做縫衣服的.動作。
3、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活動準備:針、線和布娃娃衣服一件。
活動過程:
1、出示針、線和布娃娃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小娃娃的衣服破了,我們來學習給小娃娃縫衣服)2、幼兒欣賞音樂并做身體動作,如拍腿、拍手等,拍出音樂的重拍。
3、學習律動《縫衣服》
(1) 老師啟發引導幼兒理解穿針、引線、打結等動作。
(2) 老師示范表演律動。
(3) 老師哼唱音樂,幼兒隨老師練習縫衣服的動作。
4、聽音樂完整地練習律動動作。
5、請做的好的幼兒表演律動。
6、全體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律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