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9-02 11:20:4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2.能邊聽音樂邊看指揮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奏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與教師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雷神》音樂、《雷神》圖譜、鈴鼓、碰鈴、響板、沙錘、大鼓。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雄壯氣勢。

  師:這首樂曲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節奏。

  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感受、表現樂曲。幼兒隨音樂在教師的語言暗示下,完整的用動作表現音樂。

  師: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音樂,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節奏。

  3.分段出示《雷神》節奏圖譜,根據圖譜節奏,引導幼兒邊聽邊用身體動再來感受樂曲旋律和節奏。

  (1)師:聽第一段音樂可能發生了什么,你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來表現?教師依次出示圖譜,幼兒依次用動作來感受、表現不同部分的音樂旋律。

  (2)幼兒嘗試跟隨音樂看圖譜用動作表現音樂。

  (3)分聲部做身體動作,為打擊樂器做準備。

  4.引導幼兒為《雷神》樂曲自主進行配樂。

  師:小朋友聽一聽、想一想,你覺得在樂曲的什么地方適合用什么樣的樂器來進行演奏。

  重點引導幼兒聽樂曲的過渡部分,下雨打雷部分,引導幼兒聽音樂適合用什么樂器。

  5.幼兒嘗試和同伴合作進行演奏。

  (1)幼兒初步嘗試用樂器進行演奏。

  (2)啟發幼兒討論在合適的地方加入大鼓,突出樂曲中雷神的形象。

  (3)加入大鼓,引導幼兒用樂器進行演奏。

  (4)交換樂器。幼兒專注看教師指揮進行集體表演,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演奏的樂趣。

  6.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到表演區用樂器繼續進行演奏。

  《雷神》課后反思

  《雷神》這節節奏樂活動的設計很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在循序漸進中自然的感受理解音樂,然后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到最后的用樂器演奏音樂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

  在本節的音樂節奏樂活動《雷神》中,樂曲極富感染力,節奏感強。我同時運用故事情境與樂曲相結合方法,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借助圖譜幫助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理解音樂的旋律與節奏。當幼兒熟悉樂曲后,在循序漸進中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以及美的享受,從空手演奏到合作演奏再到交換樂器演奏,在多層次中支持幼兒的身體表現。

  本次活動的教學效果較好,大部分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充分感受了音樂并演奏了樂曲。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幼兒的發展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在演奏樂曲活動中,節奏感強的小朋友就會更容易的投入到活動中,但一些開小差的小朋友就更慢的融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我也應該嘗試讓幼兒來擔任指揮,在后續的活動中,我會充分發揮孩子的能動性,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比較物體個數的具體過程,認識符號=、﹥和﹤及其含義,能用符號或詞語描述所認識的數的大小。

  2. 使學生在比較物體多少的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策略和,體驗和理解比較物體多少的基本方法,(教案:)初步建立“同樣多”“多”“少”等概念,培養觀察、比較、判斷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 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活動準備:

  ppt,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學唱一首歌。

  白板展示歌曲內容;大于號,小于號,

  兩個兄弟來報到。

  大于號,嘴巴朝著左邊笑,

  小于號,嘴巴朝著右邊笑,

  大于號,小于號,

  嘴巴朝著大數笑。

  二、探究新知,比較大小。

  教師側耳傾聽:“哇,森林里好熱鬧啊!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好多動植物都來參加運動會啦,真熱鬧啊!

  1、‘‘摸大樹’’游戲

  (1)現在進行的是‘‘摸大樹’’游戲,同學們看一下,都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這個游戲?它們各有多少只?

  學生看圖回答 ,教師給予肯定。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4>3 ’’讀作‘‘4 大于 3’’

  2、‘‘捉迷藏’’游戲

  (1) 同學們,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只數,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一個對著一個比,小狐貍沒有了,小白兔還有多余的,(教案:)我們就說小狐貍的只數比小白兔少。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2﹤3’’讀作‘‘2小于3’’

  3、‘‘搶松果’’游戲

  (1)小松鼠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自己的說法,得出“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樣多” 。

  (2) 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

  ‘‘3=3’’讀作‘‘3等于3’’

  三、課堂練習,鞏固記憶

  1、教師和學生共同復習歌曲,再次加深對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的記憶。(學生邊唱邊用手指表式)

  2、比較“﹥”和“﹤” 。

  (1)你們看,“﹥”和“﹤”像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交流自己的發現。

  (2)鞏固記憶“﹥”和“﹤”

  出示兒歌:開口朝左大于號,開口朝右小于號。開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

  (師生邊說邊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3、放飛氣球游戲。

  學生完成課本第19頁“想想做做1、2題” ,集體糾正。

  四、課堂

  今天我們通過數的大小比較,認識了那幾個新朋友,新符號?你會用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認識“﹥”、“﹤”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準備:教學掛圖、幼兒用書、故事錄音。

  過程:

  1、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是誰在哭啊?”

  “蒲公英為什么哭啊?”

  2、閱讀圖書感受內容:

  幼兒閱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閱讀理解內容:

  幼兒自主閱讀后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有些什么美麗的景物呢?”

  師生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建議與提示:

  可引導幼兒合作畫一幅自己家鄉的畫,并嘗試寫一寫自己家鄉的故事。

  活動反思:

  1、在初步欣賞故事時,我能抓住主線來提問,讓幼兒聽完故事后就能記住大概,這一點較好。

  2、在引導幼兒認識四大之最時,我直接告訴幼兒是什么,讓幼兒來復述從而來鞏固故事中的知識點,但幼兒還不能真正明白最高、最大、最長的真正含義,我應該用一些比較的手法來實現這個目標,效果會更好。

  3、《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通過讓幼兒學習蒲公英和蟋蟀、螳螂、仙女之間的對話,讓幼兒體會蒲公英迷路后的傷心,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用教具演示第一段故事時,我將幼兒置于故事之中,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蒲公英迷路時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進一步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2.感應家庭的幸福、感受父母的愛,培養孩子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家庭責任心。

  3. 通過活動,把認識體現在今后的生活中。

  4.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 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的辛苦,自己是在爸爸媽媽的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 能夠體會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愿做孝順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一部分孩子選好的一張全家福,卡片,印尼。

  活動過程

  教師介紹本次班會的主持人。

  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個幸福的家庭。

  (1)談話引題。

  主持人:家是我們溫暖的搖籃,家里有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們一家人血脈相融,下面就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部分孩子介紹自己的家庭)

  (2)以詩歌激情。

  主持人:我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爸爸媽媽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我們的終身老師,我們要感謝爸爸、感謝媽媽。請聽詩朗誦——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3)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自己和父母是最親的,是啊!只有在爸爸媽媽身邊生活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你知道嗎?從呱呱落地到現在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他們在我們的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啊!現在請老師給大家看一看一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請你猜猜是誰?(出示李佳霖小朋友的成長照片,先讓學生猜一猜,最后讓他來說一說自己的'家庭)

  2.我向父母表心意。

  (1)小小卡片傳心聲。

  主持人:爸爸媽媽為了我們這個家不辭辛苦、為我們付出了全部的愛,我們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我們來給爸爸媽媽做一張表達濃濃情意的小卡片吧!并在上面寫出要對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現在開始制作吧!(教師指名交流)

  (2)在歌聲中升華感情。

  主持人:讓我們在“我愛我家”的音樂中,一起來祝愿我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教學反思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愛我家”這主題活動的開展更有剛煩的意義。爸爸媽媽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話題,幼兒對此永遠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通過這樣的情感體驗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我設計了一個讓幼兒自由發言的平臺讓他們說出生活中爸爸媽媽與自己之間的故事,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深情。同時照片、詩歌、卡片、歌曲等多種形式的應用,使本次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可是在“成長照片徐話題”的活動中,我向幼兒展示了一位同學小時候的照片,孩子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會說到:我小時候是…..樣的,這樣是活動無法達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課重新開展,我會采取 “分組討論等方式”,使幼兒有充分表達的時間,自主發揮。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行進間掂球,促進幼兒注意力及手眼腳協調性的發展。

  2.通過練習、游戲等形式,逐步提高幼兒的掂球技能。

  3.喜歡乒乓活動,并在競賽活動中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乒乓板、一只乒乓球。

  2.場地布置:運球繞障礙、行進間掂球、小球跳回家。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快樂乒乓操。

  (二)花樣掂球樂淘淘。

  你會掂球嗎?那我們掂球的秘訣是什么?

  1.幼兒練習原地掂球。

  2.幼兒創編不同的掂球姿勢。

  教師:除了這樣原地掂球,你還能怎樣掂球?

  (1)幼兒反饋,并集體練習。

  (2)聽口令靈活變換姿勢掂球。

  3.多種方式練習行進間掂球。

  (1)個別幼兒練習行進間掂球。

  (2)師幼共同小結行進間掂球要點。

  (3)幼兒練習。

  (三)游戲:送乒乓球回家。

  1.教師介紹場地與玩法。

  教師:玩了這么久,乒乓球也累了,就讓我們送它回家吧。

  2.個別幼兒練習。

  3.幼兒集體魚貫練習。

  4.小組比賽:哪一組最先送乒乓球到家。

  活動目標:

  1.學習行進間掂球,促進幼兒注意力及手眼腳協調性的發展。

  2.通過練習、游戲等形式,逐步提高幼兒的掂球技能。

  3.喜歡乒乓活動,并在競賽活動中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乒乓板、一只乒乓球。

  2.場地布置:運球繞障礙、行進間掂球、小球跳回家。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快樂乒乓操。

  (二)花樣掂球樂淘淘。

  你會掂球嗎?那我們掂球的秘訣是什么?

  1.幼兒練習原地掂球。

  2.幼兒創編不同的掂球姿勢。

  教師:除了這樣原地掂球,你還能怎樣掂球?

  (1)幼兒反饋,并集體練習。

  (2)聽口令靈活變換姿勢掂球。

  3.多種方式練習行進間掂球。

  (1)個別幼兒練習行進間掂球。

  (2)師幼共同小結行進間掂球要點。

  (3)幼兒練習。

  (三)游戲:送乒乓球回家。

  1.教師介紹場地與玩法。

  教師:玩了這么久,乒乓球也累了,就讓我們送它回家吧。

  2.個別幼兒練習。

  3.幼兒集體魚貫練習。

  4.小組比賽:哪一組最先送乒乓球到家。

  要求:

  (1)1號送乒乓球回家后,馬上舉板,2號才能出發。

  (2)遵守規則,按照剛才的方法,送乒乓球回家。

  (3)如果乒乓球掉下來了,原地撿起來繼續前進。

  (四)放松并小結活動。

  教師:乒乓球都回家休息了,我們也趕緊放松放松吧。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乒乓球的其他玩法。

  活動目標:

  1.學習行進間掂球,促進幼兒注意力及手眼腳協調性的發展。

  2.通過練習、游戲等形式,逐步提高幼兒的掂球技能。

  3.喜歡乒乓活動,并在競賽活動中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乒乓板、一只乒乓球。

  2.場地布置:運球繞障礙、行進間掂球、小球跳回家。

  3.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組。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快樂乒乓操。

  (二)花樣掂球樂淘淘。

  你會掂球嗎?那我們掂球的秘訣是什么?

  1.幼兒練習原地掂球。

  2.幼兒創編不同的掂球姿勢。

  教師:除了這樣原地掂球,你還能怎樣掂球?

  (1)幼兒反饋,并集體練習。

  (2)聽口令靈活變換姿勢掂球。

  3.多種方式練習行進間掂球。

  (1)個別幼兒練習行進間掂球。

  (2)師幼共同小結行進間掂球要點。

  (3)幼兒練習。

  (三)游戲:送乒乓球回家。

  1.教師介紹場地與玩法。

  教師:玩了這么久,乒乓球也累了,就讓我們送它回家吧。

  2.個別幼兒練習。

  3.幼兒集體魚貫練習。

  4.小組比賽:哪一組最先送乒乓球到家。

  要求:

  (1)1號送乒乓球回家后,馬上舉板,2號才能出發。

  (2)遵守規則,按照剛才的方法,送乒乓球回家。

  (3)如果乒乓球掉下來了,原地撿起來繼續前進。

  (四)放松并小結活動。

  教師:乒乓球都回家休息了,我們也趕緊放松放松吧。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乒乓球的其他玩法。

  回家后,馬上舉板,2號才能出發。

  (2)遵守規則,按照剛才的'方法,送乒乓球回家。

  (3)如果乒乓球掉下來了,原地撿起來繼續前進。

  (五)放松并小結活動。

  教師:乒乓球都回家休息了,我們也趕緊放松放松吧。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乒乓球的其他玩法。

  活動反思: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結束了,從他們意猶未盡的臉上可以看出,孩子們是玩得開心,學得快樂的。在探索過程中,我用交流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大膽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較好地達到的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美麗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嘗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么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里表現的是什么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美麗的大自然》吧!老師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回指導。尊重幼兒意愿,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眾,一起參觀《美麗的大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里是多么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為藝術大師。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兒眼前,后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愿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想:

  空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可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因此,我設計了與空氣相關的科學活動,讓孩子們發現四周都有空氣,并通過小實驗來證實空氣的存在與功能,并激發幼兒探索空氣的興趣,萌發幼兒關心科學、樂于操作、敢于創造的積極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發現四周都有空氣,了解空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學會使用一些小實驗的器材,證實空氣的存在與功用;

  3.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和擺弄,激發幼兒探索空氣的興趣,萌發關心科學、樂于操作、敢于創造的積極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記錄表格兩個

  表1空氣藏在哪里

  物品名稱

  我的猜想

  常識、證實

  表2我們的實驗

  2.教師操作材料:玻璃水缸、空玻璃瓶子、粉筆、尺子、海綿、吸管、手絹、土塊等。

  3.幼兒操作材料

  第一組:手絹、水盆、玻璃杯;

  第二組:乒乓球、玻璃杯、水盆;

  第三組:蠟燭、打火機、大中小玻璃杯;

  第四組:彩紙、膠棒、剪刀、畫筆、大塑料瓶;

  第五組:手絹、綢子、塑料瓶、剪刀、膠棒、橡皮泥;

  每組一份操作單,協商要求及問題,請幼兒根據操作單的要求進行實驗、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幼兒能細心觀察并體會到空氣在哪里,以及空氣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什么不同的功能,并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和幼兒一起玩吹氣玩具,想辦法讓它鼓起來,再讓它癟下去,想一想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空氣的存在。

  二、話動內容

  1.探索嘗試

  ①用塑料口袋到各處抓空氣,說一說在什么地方抓到空氣。(發現四周都有空氣)

  ②討論:空氣藏在哪里?(表1)

  出示瓶子、土塊、尺子、粉筆、海綿、吸管等。先讓幼兒猜想,哪些物體里面藏有空氣,并進行記錄。(記錄在表1中)

  ③幼兒嘗試將各種物品扔進水里,發現溢出的氣泡,用吸管往水中吹氣等,證實空氣的存在,再次進行證實后并記錄。

  ④聯想:還有哪些東西,哪些地方有空氣,啟發幼兒想到氣球輪船、救生圈、螞蟻洞……都有空氣。

  ⑤捏住鼻子試一試,有什么感覺,想一想如果四周沒有空氣會怎樣?引導幼兒了解人、動植物與許多玩具用品都需要空氣。

  2.分組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與作用

  第一組:手絹為什么不濕。將手絹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下,猜猜手絹濕了沒有。拿出看看,手絹為什么不濕?

  第二組:會沉會浮的乒乓球。讓乒乓球浮在水面,用一個倒扣的.杯子扣住,能將乒乓球壓人杯底,把杯子傾斜,觀察氣泡溢出,水進入杯子,乒乓球逐漸浮起來,引導討論沉浮的原因。

  第三組:哪支蠟燭滅。將三支蠟燭點燃,用大、中、小三個杯子扣在蠟燭上,觀察哪只蠟燭先滅?想想為什么?

  第四組:火箭上天。在大塑料瓶口卷一紙筒,做成火箭狀,套在瓶口,拍打塑料瓶,火箭就被推上天,想想為什么?

  第五組:降落傘。用手絹、綢子、塑料膜等材料制作降落傘,比一比哪種降落傘飄的最好?是誰托著它慢慢飛?

  3、討論和小結

  ①請每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情況及原理,并進行記錄;

  ②教師小結,并請幼兒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有趣的泡泡。給幼兒提供不同材質的吹泡泡工具,如泡泡膠、洗衣粉水、氣球等,讓幼兒感受空氣的形狀;

  2.英勇消防員。通過觀看消防演習和燃燒的蠟燭,讓幼兒了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3.空氣也需要保護。提供相關環保知識的材料,如紀錄片、圖片等,讓幼兒知道空氣被污染,給人、動物、植物造成的傷害,激發幼兒愛護環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嘗試探索用各種方法移動物品。

  2、學習主人公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度與勇氣。

  活動準備:

  1、故事。

  2、各種大小不同的盒子,球,

  活動過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故事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

  幼:老師中午好!

  師:這幾個字認識嗎?(不認識老師可以標注音節)

  幼:搬過來,搬過去。

  師:你們搬過東西嗎?搬過什么?

  幼:我搬過椅子。

  我搬過箱子。

  我搬過玩具箱。

  我搬過家。

  師:用什么來搬的?

  幼:用手。

  用頭(頂)。

  用腳。

  師:好,我們來聽聽故事。

  二:欣賞故事,玩玩游戲

  1、欣賞故事

  師:這是長頸鹿小姐,這是鱷魚先生,他們戀愛了,盡管他們的身高相差那么多,但是他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他們結婚了,你們覺得他們住在誰家里合適一些?

  幼:住在長頸鹿家,因為長頸鹿高一些。

  師:好,看看他們商量的結果,住在誰家?

  (出示鱷魚的房子)

  幼:鱷魚家

  師:哦,他們商量了住在鱷魚家,長頸鹿小姐有好多東西要搬呢,你們愿意幫他們嗎?

  幼:愿意!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盒子。

  師:一樣嗎?

  幼:不一樣

  有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

  師:有多少個呢?你們過來數數看

  幼:9個

  師:你們是一個一個數的,馬上要做小學生的朋友了,這樣數起來有點慢,有沒有更快的辦法來數一數?

  幼:24689

  師:他剛才是2個2個數的,有誰能3個3個的數?

  幼:369

  師:馬上要做小學生的朋友了,數數的方法肯定很多,剛才你們每人搬幾個?

  幼:1個

  師:搬了幾次?

  幼:1次

  相親相愛的長頸鹿小姐和鱷魚先生想快點把家搬好,誰能幫他們?

  (幼兒單獨搬,一幼兒一次搬2個,疊放,一幼兒一次搬5個)

  師:看看別人的,對你有幫助的

  師:哦,這樣兩次就搬完了

  師:誰能一次就把盒子搬完?

  (一幼兒嘗試,結果弄翻了)

  師:想想怎樣才最安全?

  幼:要大中小的排列

  (一男孩去,不能解決)

  師:好,這位妹妹在這里等得很安靜的,你來幫幫他

  師:哦,果然兩個人在一起辦法就多些

  師:好,看看他們是怎么放的`

  幼:大的在下面,中等的在中間,最小的在下面

  師:好,看看這樣的辦法行不行

  (一幼兒搬,有一幼兒說:別倒啊,小心點)

  師:哦,成功了(掌聲)

  師:這就是你們剛才想的疊加的辦法,謝謝你,誰還有別的辦法?

  (一幼兒打開盒子)(掌聲)

  師:他把盒子打開干嘛呢

  (小盒放進中盒,中盒放進大盒,放好了搬)

  師:沒剛才那么高了,這樣就安全了,是嗎

  師:把小盒放進中盒,把中盒放進大盒,這就是你們想的套裝的方法

  師:你們幫他們搬好了家,他們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嗎?長頸鹿小姐到處碰壁,當她想伸個懶腰的時候,頭就到屋外面去了,他們的生活遇到了困難,你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困難嗎?會怎么辦呢?

  幼:平時爸爸搬桌子就會喊我,我個子矮

  幼:克服困難

  幼:有句話說得好,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師:他們的生活遇到了困難,會想什么辦法呢

  幼:搬到長頸鹿家去

  幼:鱷魚搬個梯子住到屋頂上

  幼:各住各的

  師:他們還真跟你們想到一塊去了,這次還有愛運動的鱷魚先生有很多東西,有球,你們能不用手把這些球搬過去嗎

  來,一人拿一個球,不用手

  (放嘴里,夾在手臂里)

  師:剛剛你們用了什么方法

  師:可是,放嘴里有點臟呢,能用別的方法嗎

  幼:用胳膊

  幼:用膝蓋夾

  幼:放肚子上,彎著腰夾過去

  幼:用腳輕輕的踢過去

  幼:用腳尖夾住慢慢跳過去

  師:哥哥學會等一等,你又想到什么辦法

  幼:還可以用衣服夾

  師:長頸鹿小姐和鱷魚先生的生活又遇到了困難,當他們想共進晚餐的時候,桌子太高,鱷魚先生夠不著,上衛生間的時候,馬桶太大,他們又開始想辦法了,他們有了一個偉大的計劃,他們在門口挖呀,鑿呀,終于建好了屬于他們的新家。走,我們一起去參觀他們的新家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壞人闖入幼兒園自己該怎么辦。

  2、能夠根據情況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保護自己。

  3、通過情景表演,體會在面對危險時要機智勇敢。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并提問:

  (1)教師:如果有壞人進了幼兒園,小朋友該怎么辦?我們一起看看飛飛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對嗎?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

  ①圖上有誰?他在做什么?他發現了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②有壞人闖進幼兒園,飛飛是怎么做的?

  ③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壞人去哪里了?

  (2)教師小結:幸好飛飛及時發現了壞人并報告了老師,要不然壞人可能就會來傷害小朋友和老師了,飛飛真是好樣的。

  2、活動展開:情景劇表演。

  (1)教師談話導入:那么,如果有壞人闖進幼兒園,我們還可以怎么做?請小朋友們來看一個表演,想一想下面這幾種做法,那一種正確呢?

  (2)教師用布偶表演情景劇《壞人來了怎么辦?》

  場景一:看到壞人,小男孩自己沖過去和他打起來。

  場景二:看到壞人,小男孩下的大喊大叫。

  場景三:發現壞人在遠處,小男孩趕忙跑去報告老師。

  場景四:正在玩耍,看到壞人出現在附近,小男孩偷偷躲藏起來。

  3、活動展開:討論壞人闖進幼兒園該怎么辦?

  教師:(1)如果有壞人闖入,能不能自己跑過去抓他或者嚇得大叫呢?

  (2)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該怎么辦?離你比較近呢?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正確的應對的方法。

  4、活動總結:集體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總結。

  幼兒分組討論。

  (1)分享討論結果。

  (2)教師總結。如果碰到壞人闖入幼兒園,我們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靜,進來那個不要讓壞人發現。如果壞人離你比較遠,你可以跑去告訴老師或者保安;如果壞人離你比較近,你要想辦法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總之,遇到壞人,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聯系幼兒園的防暴演習活動進行開展并引入、小朋友們比較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也積極的與老師互動,效果較好。幼兒也初步掌握了遇到壞人應采取的措施,知道了遇到壞人應撥打電話110求救,并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小百科:壞人,一般意思是說一些從事不法活動的人,偷雞摸狗,施詐,陷害等等表示這些人品質惡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角色特點,通過表演體驗角色情感。

  2.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狐貍、烏龜、青蛙頭飾各一份,《聰明的烏龜》課件。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青蛙捉害蟲》引入:

  小青蛙在捉害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危險的事情,你們猜發生了什么事?(幼兒回答)還是讓我們趕緊去了解一下。

  二、播放《聰明的烏龜》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1.觀察第一幅圖:

  狐貍看見青蛙為什么口水滴答滴答往下掉?

  2.觀察第二幅圖:

  誰提醒了青蛙?它怎么幫助青蛙的?學習詞:縮

  3.觀察第三幅圖:

  狐貍要想吃烏龜,怎么辦?引導幼兒重點討論:烏龜怕摔、怕火,為什么還讓狐貍把它摔到天上去,扔到火盆里去呢?討論完后,練習狐貍和烏龜的對話。

  4.觀察第四幅圖:

  引導幼兒討論:烏龜喜歡水,為什么狐貍說要把它扔到水里,它反而哭了呢?你認為烏龜聽了狐貍的話心里會怎么想?它的`心情怎樣?

  三、播放《聰明的烏龜》課件,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a.青蛙在捉害蟲的時候遇見了什么危險的事情?

  b.誰幫助了青蛙?

  c.烏龜是怎樣對付狐貍的?他的方法聰明嗎?

  d.這是一只非常聰明的烏龜,那我們一起給故事起一個名字吧。

  四、播放《聰明的烏龜》課件

  老師準備了狐貍、烏龜、青蛙頭我們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三個小朋友為一組來表演)

  五、活動延伸

  烏龜和青蛙戰勝了狐貍以后非常高興,興奮的唱起了歌。咱們也來唱首歌,一塊幫它們慶祝一下吧!(放音樂,唱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亚洲黑白配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