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9-02 08:57:0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游戲的樂趣。

  2、學習原地向上縱跳和助跑向上縱跳動作。

  3、能按照自己學則的活動規則分組并完成游戲動作。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會用腳尖、腳跟交替走,會一個接著一個踩著標志向前走。

  2、材料準備:雞媽媽的頭飾,皺紋紙做的毛毛蟲,長繩,筐子兩個,即時貼制作的腳尖、腳跟標志。

  3、環境準備:將毛毛蟲系在長繩上,把長繩兩端固定在一定高度上(高度歲孩子課堂的展現水平隨時調節)。將腳尖和腳跟標志分成兩組,呈縱隊間距擺放。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帶領幼兒做運動《聞雞起舞》。

  2、動作練習:雞媽媽帶領小雞做游戲。

  ● 幼兒站成一個大圓圈,雞媽媽手中拿起毛毛蟲,站在幼兒的身體前側,請每位幼兒進行原地向上縱跳捉蟲子,雞媽媽可根據幼兒的能力調節毛毛蟲的高度。

  ● 幼兒站成一個大圓圈,雞媽媽手中拿起毛毛蟲,站在圓圈中間,請每一位幼兒助跑到老師跟前向上跳捉蟲子,雞媽媽可根據幼兒的能力調節毛毛蟲的高度。

  3、分組游戲:

  ● 雞媽媽交代游戲規則:小雞們自愿選擇不同的標記進行分組,按照不同的標志做不同的動作:選擇腳尖標志的'幼兒用腳尖走;選擇腳跟標志的用腳跟走。然后助跑到毛毛蟲下,向上縱跳捉一條蟲,放到筐子里,返回。

  ● 小雞們分組游戲,反復進行,每次根據小雞的情況調整毛毛蟲的高度,增加游戲難度。

  ● 小雞們合作游戲:請幼兒選擇一個伙伴,然后共同選擇一組標志,一前一后站好;后面的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齊心協力地走過標志,助跑、捉毛毛蟲,放進筐子,返回。

  4、放松游戲:律動《可愛的小雞》。

  活動延伸:游戲材料放到體育角,幼兒進區練習,教師可變換繩子上的食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乒乓球在斜面上滾動的現象。

  2.探索使乒乓球在斜面上站穩的方法,并表述操作的過程和結果。

  3.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毛巾,積木,壓歲包,蓋子,毛線,塑料袋,沙包,橡皮泥;大統計表一份。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的滾動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發現現象

  1.幼兒自由玩球

  師: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等會兒老師要請你們每個人都去玩一玩乒乓球,然后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玩的。

  現在,請小朋友拿著你的小球回到座位上,誰來告訴我你是怎么玩的,并且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2.幼兒將球放在桌子上面,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動的現象。

  師:孩子們,小球悄悄的跟老師說它玩的有點累了,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吧。

  3.師:剛才我們發現小球在桌子會怎么樣?

  二、提出問題,幼兒想象

  1.師:小球為什么站不穩?

  桌子是傾斜的,小球是圓的,會滾動。

  2.師:小球在傾斜的.桌面上站不穩,你們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它站穩嗎?

  3.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當有孩子提出拿掉桌子的墊片時,師: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但是今天我們來挑戰一下,就要讓小球在傾斜的桌面上站穩。

  4.師:孩子們的想法真不少,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小幫手,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可以用小幫手來操作。

  介紹材料。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師:給你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師介紹一下你的方法。

  3.幼兒演示,講述自己使用的材料,以及做法。

  師:誰的小球站穩了?快來告訴大家,說說你的好方法,演示看看。

  教師:把小球放在毛巾上面,是增加了小球的阻力,所以小球可以在斜面上站穩。把小球放在積木,蓋子上面,信封,塑料袋里面,是把小球固定住了,所以小球可以站穩。

  四、遷移活動

  小朋友真聰明,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困難。我們生活里還有很多材料能讓小球站穩,你們以后可以再去試一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泥土與動植物的關系,知道很多動物的生存和成長離不開泥土。

  2、認識蚯蚓簡單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本領(吃垃圾、給植物松土等),滲透情感教育及環保教育,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3、培養孩子的觀察、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對蚯蚓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孩子到周圍環境中觀察生活、生長在泥土中的動物、并在戶外活動中帶領孩子玩泥,并設置泥工角、種植角、飼養角,讓孩子在操作中了解和自己發現泥土和動植物的關系。

  2、泥土、蚯蚓、大掛圖、動物圖片、音樂磁帶、裝飾有花草的長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呀,我給大伙帶來了一大堆的寶貝,你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帶領孩子找一找,發現泥土。

  (二)通過引導提問,讓孩子根據已獲得的經驗建構新的知識

  (1)是什么呀?

  (2)你在哪里見過泥土?(通過觀察泥土,引起孩子興趣,發現許多東西都需要泥土)

  (3)你見過的泥土里有什么?(引發泥土與動植物的.關系,他們與泥土都是好朋友)

  (三)實物觀察,認識蚯蚓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噓!什么聲音?”教師故做神秘,充分引起幼兒興趣“哇!這里還藏著一堆泥土呢!它在跟誰玩呢?”(引出蚯蚓)

  1、這是誰?你知道它的名字嗎?打個招呼吧!(Hello!蚯蚓)

  2、你看蚯蚓長的什么樣?(引導孩子發散思維)

  3、(捏著一個孩子的小臉蛋)你看××的皮膚滑滑的、白白的,小蚯蚓跟我們的一樣嗎?蚯蚓是什么顏色的?(……)你用小手摸一摸它。

  4、小蚯蚓的嘴巴在動呢!它在干嘛呢?(引出吃東西)小蚯蚓吃什么?(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師:那我問問它,小蚯蚓吃什么呀?(如果孩子答不出來的話):師:那我問問它,小蚯蚓你吃什么呀?(蹲下來非常神秘的聽小蚯蚓回答,引起孩子的興趣)小蚯蚓原來吃垃圾、還有樹上掉下來的樹葉。你學一學小蚯蚓是怎樣吃東西的?

  (四)以生動形象的故事貫穿,讓幼兒了解蚯蚓給植物松土的本領。

  1、“你們看這條小蚯蚓要爬到哪里去?我們走路用腳,小蚯蚓走路用什么?你學一學。”讓孩子來表現,把孩子引到掛圖前。

  2、結合情景演示,教師講故事。

  3、提問:是誰幫小柳樹松的土?(……)原來是你們和小蚯蚓一塊幫我松的土啊!謝謝你們!你們是怎么幫我松的土?(讓孩子表現,引孩子離開故事場景)

  (五)肢體表現:學做快樂的小蚯蚓,為花園里的動植物松土、清除垃圾。

  “你們看!在那邊有一片花園,花園里的小花、小草都快長不動了。泥土太硬了?我們一塊去幫它們松松土好嗎?”引導孩子到裝飾有花草的長布下面。

  [活動延伸]

  帶幼兒飼養小蚯蚓。

  小百科:蚯蚓俗稱地龍,又名曲鱔,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生活環境內充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卻極少得病,這數蚯蚓體內獨特的抗菌數免疫系統有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的:

  1.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準備:

  縐紙彩帶,彩色筆,事先貼有小魚的大畫紙,錄有快慢兩段音樂的磁帶,教具魚一條。

  過程:

  一、讓彩帶跳舞。

  1.與幼兒一起手持彩帶,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邊舞動彩帶,邊觀察曲線。

  3.引導幼兒自由舞動彩帶,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態的曲線。

  二、觀察曲線的畫法。

  1.請個別幼兒說說彩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就請大家舞動彩帶模仿。

  2.教師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彩帶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態的曲線,并將其“記錄”在黑板上。

  三、在游戲情境中作畫。

  1.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的口吻引出游戲情景:請你們幫助我在池塘里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好嗎?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聽著音樂共同表現自己體驗到的各種曲線。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畫的曲線,說說它們分別像什么。

  4.讓幼兒把彩帶塞在褲腰扮作小魚,游到每個“池塘”去看一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家”。

  評析

  在設計美術活動時,教師除了要重視孩子的生活經驗,還必須重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美術活動《歡樂的曲線》中,教師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創造了相對自由、輕松的活動情境。活動中,教師首先根據節奏變化示范了各種方向的曲線,并賦予一定的意義(如水草、波浪),然后引導孩子把自己體會到的各種類型的曲線以組畫的形式表現在畫紙上,讓孩子在動中體驗,在玩中發展,充分體現了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一天我在給孩子們上《小藍和小黃》這節語言課,故事中“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找到對方時,小藍和小黃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小藍和小黃突然都變成了綠色,小藍和小黃頓時驚呆了”,講到這時班里的孩子們也都非常驚奇,有的說:“老師,他倆一擁抱就變顏色嗎?”;“老師,他倆為什么會變成綠色啊”。看到孩子們對顏色的變化充滿好奇,我就有了上這節藝術活動《花花布》的想法。本活動通過幼兒親自操作、親自感知,了解簡單的兩色交疊產生的顏色變化的過程,從而認識藍色和黃色交替會變成綠色;黃色和紅色交替會變成桔紅色;紅色和藍色交替會變成紫色的變化過程,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探索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紅、黃、藍顏料制作“花花布”。

  2.感受兩種顏色交疊產生的不一樣的美,發展想象力。

  3.鍛煉幼兒雙手的協調能力。

  三、重、難點:

  重點:幼兒嘗試用紅、黃、藍顏料制作“花花布”

  難點:幼兒對白布的折疊方法

  四、活動準備:

  1、紅、黃、藍海綿顏色寶寶若干(將調好的紅、黃、藍三種顏料倒到海綿寶寶上)

  2、晾干的濕巾紙(代替白布)若干。

  3、染好顏色的花花布一塊。

  4、PPT

  5、展板三塊

  6、抹布若干

  7、輕音樂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開始)

  1.以表演魔術的形式,變出染好的花花布。

  師:孩子們,想不想看黃老師給你們表演魔術啊?(想)

  師:表演魔術。變出花花布(提前染好顏色的花花布)。孩子們,看我變出什么來了?

  幼:手絹、布、花布

  師:這是黃老師自己染的一塊小花布,漂不漂亮?(漂亮)咱們一起看看這塊花布上面都有那些顏色?(紅色、黃色、桔紅色)

  2. 出示PPT,讓幼兒了解花布的用途。

  師:播放PPT,展示各種畫布,進一步展示花布做成的成品衣服。

  (二)展開部分

  1.出示白手絹,認識紅、黃、藍三種海綿顏色寶寶,引發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看我左手中有一塊白布和一塊花布,你們看是白布好看還是花布好看?(花布)你們覺得怎樣才能讓這塊白布變得像這塊花布一樣漂亮呢?(畫上畫、貼上小粘貼、印上圖案……)你們知道這么多讓手帕變漂亮的方法呢!

  師:你們想不想像黃老師一樣變個小魔術,成為一名小魔術師,讓白布變得更漂亮啊?(想)

  師:要想成為小魔術師之前,咱們一起認識一下顏色寶寶吧。

  師:將紅、黃、藍三種海綿顏色寶寶逐一放在展臺上,讓幼兒認識紅色的海綿寶寶、黃色的海綿寶寶和藍色的海綿寶寶。

  2.教師示范白布的基本折法(根據孩子的掌握情況決定示范次數)

  師:要想變出漂亮的花花布,就要學習白布的基本折疊方法。小朋友們可要看仔細了!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快白布是什么形狀的?(方的)現在我先折第一步:先將布平放在桌上,一個角朝上,將最下面的一個角和上面的角對折。第二步:現在變成了三角形,找到三角形最長的一條邊,最長邊的兩端各有一個角,將這兩個角對折。第三步:現在變成了又小一點的三角形了,和剛才的步驟一樣,再找到三角形最長的一條邊,兩端的角再對折。現在又變成了一個更小一點的三角形了,用左手拿緊了。下面就開始變魔術了。

  3.教師示范染色。

  師:將剛才折疊好的小三角形白布用左手緊緊拿好其中的一個角,讓其他的兩個角和黃色的海綿寶寶握握手、親一親,如果沒有染上顏色或者染的顏色比較少,就用右手食指輕輕按幾下,現在這兩個角就變成了黃色的了,剛才左手捏住的角換一個沒有顏色的地方捏緊,將這個角同樣也和黃色的海綿寶寶握握手、親一親,現在三角形的三個角都變成了黃色的了;好,左手換一個沒有顏色的地方捏緊,將剛才染過黃色的`三個角和紅色的海綿寶寶依次握握手、親一親,如果沒有染上顏色,或者染的顏色比較少就用右手食指輕輕按幾下,孩子們,奇跡發生了,看,剛才的黃色和紅色交替后,現在白布變成了什么顏色呢?(桔紅色)將布展開,白布變成了很漂亮的圖案,它們有的地方是黃色;有的地方是紅色;有的地方是桔黃、桔紅的顏色,非常漂亮而且還有很多的顏色變化。

  4.幼兒動手操作,制作“花花布”(教師邊巡視、邊講解)

  師:孩子們,你們的桌子上現在都有兩種顏色寶寶,有的桌上是黃色和紅色,有的桌上是黃色和藍色,有的桌上是藍色和紅色。現在我發給你們一人一塊方方的白布,你們親自嘗試一下,成為一個小魔術師吧,咱們進行比賽,看看哪位小魔術師變出的花布最好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將幼兒做好的“花花布”用大頭針分別別在1號、2號和3號展板上,供幼兒欣賞,想象圖案像什么,發展幼兒的想象力。(1號展板擺放紅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2號展板擺放紅色海綿寶寶和藍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3號展板擺放藍色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交疊染出的花布,以便讓幼兒更清楚地了解哪兩種顏色交替產生的顏色變化)

  1. 總結:孩子們,你們今天都很棒,都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小魔術師,染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小花布,咱們一起來看看展板上的花布吧。先看1號展板上的花布,是由紅色和黃色交疊染出的花布,紅色和黃色交疊會出現桔紅、桔黃色;2號展板是由紅色和藍色交疊染出的花布,紅色和藍色交疊會出現紫色(淡紫色、深紫色);3號展板是由藍色和黃色交疊染出的花布,藍色和黃色交疊會出現綠色(淡綠色或、深綠色)。看你們染出的圖案有很多、很多種(教師有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看一看染出的圖案都像什么呀?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花,有的像小魚、有的像烏龜、有的像小草、有的像。

  2. 延伸:讓幼兒嘗試用各種不同的顏色制作“花花布”,感受其它顏色交替產生的顏色變化。

  3. 反思:在教學過程中示范布的折疊方法環節中,沒有讓個別理解能力差、動手能力欠缺的幼兒完全地領會,導致在幼兒動手操作環節中很盲然,需要老師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從而沒能完全克服本活動的難點。以后我會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活動中爭取讓全部幼兒都能得到最大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車子叭叭叭》主題活動已經結束了,但孩子們仍意猶未盡,一下課還在擺弄柜中的玩具汽車,好些孩子家中有私家車,他們還談論家中汽車什么牌子,什么顏色,甚至有的孩子知道排量……汽車仍舊是孩子的最興奮點。

  于是,我們順應孩子的需要,決定再生成一周關于汽車的主題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幼兒整理提升有關汽車的常識,并在活動中繼續豐富幼兒的新經驗,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主題目標:

  幫助幼兒積極主動地從周圍環境及生活中獲取關于汽車的相關信息,了解常見車輛的外形、種類、用途等。鼓勵幼兒樂意用語言與同伴交流信息。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取關于乘車安全、交通信號等相關經驗。

  活動一:親子制作《各種各樣的汽車》

  [活動目標]

  1、要求親子共同收集可以用于手工制作的廢舊材料,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各種各樣的'汽車。

  2、使幼兒懂得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

  3、讓幼兒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發放相關倡議書,指導家長搜集哪些廢舊材料。

  2、收集相關手工制作材料。

  3、剪刀、膠水、鉗子、美工刀等制作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話:說明這次活動的意義與背景。

  二、提供范例,家長帶著孩子參觀,醞釀自己的創意。

  三、教師作適當講解。

  四、家長和孩子共同制作。

  教師做好協作工作,指導家長制作,引導大家材料共享。

  五、展示作品。

  將幼兒向同伴、老師、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作品,以及和爸爸媽媽共同制作的感受。

  六、教師小結

  使幼兒知道一些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教育幼兒平時不要隨便丟棄廢物,讓幼兒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1、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適當曬太陽對人身體健康有好處。

  2、學會在太陽直射下保護自己不受紫外線傷害。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2、活動準備:

  1、受日照傷害的皮膚照片。

  2、帽子、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等。

  3、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陽光下面曬太陽,說一說太陽曬在身上的感覺。

  2、回到室內討論:“曬太陽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你見過什么人曬太陽?”

  引導幼兒回憶老人、小朋友、病人都需要曬太陽,有的人還會在沙灘上進行日光浴(曬太陽能使人體力充沛,還能減少憂郁癥、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經常接受日光浴可以防止缺鈣,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3、出示受日曬傷害的.皮膚照片:“這么人的皮膚怎么了?”引導幼兒猜一猜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4、向幼兒解釋在強烈的陽光下要注意防護,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傷害(紫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引起血管擴張,出現紅斑,過量照射可產生彌漫性紅斑,并形成小水泡和水腫,長期照射可使皮膚干燥、失去彈性和老化。紫外線照射眼睛時可引起角膜炎)。

  5、請幼兒找出可遮陽的有效物品:帽子、防曬霜、太陽鏡、遮陽傘等,說說他們分別有什么用。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老師、媽媽曬衣、曬被,感受陽光有殺菌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老熟女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