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游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展示課件幻燈片2師:今天你穿了什么樣的衣服?感受怎么樣?(請幼兒互相交流。)
2、為什么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展示課件幻燈片3.4。
你知道衣服的秘密功能嗎?就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吧。
3、展示幻燈片6—10觀察、了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警察,服務員,消防員,工人,空姐等。
5、趣味練習看一看這些職業并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有成功的一面: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幫助幼兒熟悉生活中的幾種職業,并認識職業裝的作用,人們上班為什么要穿制服?以醫生和警擦穿上制服走到孩子們中間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的'興趣較高。流程安排和組織比較清晰。
但也有失敗的一面,現在將主要問題反思如下:1。對社會領域的把握不夠準確,我把社會行為技能的培養放在了一邊,專心圍繞社會認知來選材,現在看來,社會領域的活動重在滲透,我們的活動不是教師把什么都告訴他,而是通過一次活動,引發幼兒關心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并學習探索,不斷有所發現。2。對幼兒的認知水平把握不準,針對這一點,我的感觸是,必須對幼兒有階段性的了解,在充分掌握幼兒的特點和認知水平后才能確定目標,組織實施教學過程。
另外教學語言更豐富,更條理一些效果會更好。
細細想來,成功的課堂都蘊含了教師大量的工作和細致的用心,課堂上的輕松自然背后是老師的胸有成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好玩的紐扣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對紐扣的觀察、擺弄和分類,使幼兒了解紐扣的外形特征及不同的用途。培養幼兒比較的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適用對象
小班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各種不同的紐扣、細繩、牙簽、細鐵絲、白紙、畫好頭像的紙(沒有眼睛、嘴)、小筐等。
五、活動過程
探索的問題:紐扣除了可以用在衣服上,還有什么其他用途?
幼兒討論。
(1)紐扣可以釘在包上,很漂亮。
(2)可以做布娃娃的眼睛。
(3)可以串紐扣,用紐扣擺好看的圖案。
幼兒設計方案。
(1)小花開了,用不同的顏色拼成美麗的小花。
(2)美麗的紐扣房子,用紐扣進行擺放、拼貼。
(3)串糖葫蘆,可以按一定的'規律串。
幼兒記錄。畫一畫我玩紐扣的過程。
玩一玩:用紐扣給頭像添上眼睛和嘴。
出示畫好的頭像,請小朋友想辦法,挑選合適顏色的紐扣給小動物(小人)添上眼睛和嘴。
六、注意事頊
1.教師在材料的提供上要做到“兩化”:多樣化和安全化,即顏色、形狀、材料多樣化;不能提供太小的紐扣,以防幼兒放進嘴里。另外要教育幼兒不要把紐扣放在嘴里咬。
2.在開始時,教師一定要用神秘的語言吸引幼兒,要特別強調讓每個幼兒拿和別人不一樣的紐扣,注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不同的紐扣,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一直以來,幼兒園教學內容的選擇都是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的問題,什么樣的課程是適合幼兒的,什么樣的課程是有利于幼兒發展的,通過本次培訓和學習,我們認為幼兒園的課程建設必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必須建立在對幼兒充分觀察的基礎之上”這正是我設計此次教學活動所遵循的原則。首先,在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觀察到剛上小班的幼兒面臨一個陌生而又新鮮的環境,他們的情緒是復雜的,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這樣的選題是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在教學策略上,百寶箱的形式讓幼兒感到神秘而又好奇,而活動最后哭泣泣變為笑瞇瞇時,又讓幼兒體會到幫助他人帶來的喜悅。小班幼兒主動性不夠,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以及圖片中熟悉的場景,啟發幼兒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因難,這也是來源于對幼兒的一日生活充分觀察的基礎之上。因此,這節小班的社會活動的教學內容是從幼兒生活中來的.、教學策略是滿足幼兒的需要、萌發幼兒情感的。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猜測人物表情,主要是哭和笑的原因。
2、讓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并嘗試大膽的表述。
3、通過表情游戲讓幼兒感受到同伴間互相幫助帶來的樂趣。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理解哭泣泣和笑咪咪的表情。
2、通過表情游戲活動,讓幼兒喜歡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準備:表情臉譜:哭臉娃娃、笑臉娃娃各一張,小圖卡(圖片內容附后)人手一張,小紅花,百寶箱(內有:茶杯、圖書、碟片、糖果、水彩筆、毛巾、小手帕)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哭泣泣和笑瞇瞇兩個娃娃的表情
1、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讓我們來看看第一位小客人他是誰?(出示笑瞇瞇)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猜測在幼兒園里發生了什么高興的事,讓他笑得這么開心?
2、讓我們來看看第二位小客人他是誰?(出示哭泣泣)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一談在幼兒園里會遇到什么難過的事情,讓他哭得那么傷心?
二、請幼兒看圖片講述內容
1、你們想知道這兩個小朋友到底為什么會哭?為什么會笑?
2、請小朋友看看放在桌上的小圖片,這上面畫的就是笑瞇瞇高興的原因和哭泣泣傷心的原因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三、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圖片上的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四、集體活動:請幼兒根據自己圖片的內容,分別站到哭泣泣和笑咪咪兩邊。
五、想辦法幫助哭泣泣
1、出事百寶箱,介紹:老師這兒有個百寶箱,里面有很多的寶貝,這里面的寶貝都可以用來幫助這個哭泣泣,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摸一摸,看看你能摸到什么寶貝?你怎樣用這個寶貝來幫助哭泣泣呢?
2、個別幼兒在百寶箱里摸一摸,摸到什么就說說怎樣用這個東西幫助哭泣泣(例如:用手絹給哭泣泣擦眼淚,和哭泣泣一塊玩玩具,用茶杯倒杯水給哭泣泣喝等)
3、這么多小朋友想了好辦法幫助了哭臉寶寶,讓我們看看他有沒有高興起來呢?(將哭泣泣的表情變為笑瞇瞇)哭泣泣告訴大家現在我們都是笑瞇瞇了
六、給小朋友送花
在我們幼兒園還有很多小朋友,他們也是剛來幼兒園,還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 讓我們給他們送去小紅花鼓勵他們和我們一樣都笑瞇瞇地上幼兒園!
教學反思
《表情游戲》這個活動是根據《哭泣泣和笑咪咪》這個主題活動改編而成的。這是一個社會活動,活動的主要目標是:
。、讓幼兒學會簡單地描述自己的面部表情,感知哭泣泣和笑咪咪。
2、培養幼兒對笑咪咪的理解。
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了各種面部表情的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抓住幼兒的思緒。讓幼兒通過欣賞圖片感知哭泣泣和笑咪咪的表情。然后請幼兒說說喜歡什么樣的表情。通過欣賞的圖片聯想到自己, 教師通過一些提問引導幫助幼兒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表情。最后從自己的表情延伸到上幼兒園時的表情,讓幼兒知道幼兒園就像家一樣溫暖,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親。大聲地說出:我愛我的幼兒園。萌發內心的自豪感和上幼兒園的恐懼感。
在活動的導入環節,我出示了幾張造型不一樣的面部表情,讓幼兒說說每個表情的特征。這個提問太籠統,可以從各個角度去考慮,對于小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比較難,他們不知道怎樣回答,老師應該先抓住笑咪咪的一個特點讓幼兒去發現,適當的引導提示幼兒。而我沒有及時給幼兒引導與幫助。另外,我對于幼兒回答后的評價太單一,沒有體現出給幼兒的充分鼓勵。在課堂細節安排上還應準備的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