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8-29 10:21:1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經典)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經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1日是祖國母親的生日,理解國慶節的含義。

  2、通過資料和相互交流討論,知道一些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了解藏族的服飾特點,生活習慣。

  3、感受國慶節熱鬧、喜慶的氣氛。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生日蠟燭一支

  一些民族風格的歌曲或樂曲,如《祝你生日快樂》、《青藏高原》、《掀起你的蓋頭來》

  少數民族圖片

  活動過程:

  1、通過《祝你生日快樂》的歌曲,引出國慶

  在歌聲中,教師吹滅蠟燭。

  師:你們知道,這支生日歌是送給誰的嗎?誰過生日了?

  2、引導幼兒理解國慶節的含義你們知道國旗節是哪天嗎?是誰過節啊?(請幼兒自由說一說或相互交流自己對國慶節的認識)

  3、出示中國地圖,幫助幼兒了解祖國

  ⑴這是什么?是哪個國家的地圖?中國大嗎?從圖上看中國地圖的輪廓像什么?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嗎?

  ⑵現在,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我們一起看著地圖,來畫一畫中國地圖輪廓。(以此方式讓幼兒感受版圖形狀。)

 、橇私庵袊乃拇蟀l明:我們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你們知道我國有哪四大發明嗎?(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火藥、造紙術)

 、刃〗Y:從圖上看中國地圖輪廓像一只雞,我們國家土地面積很大,人口很多,歷史也很悠久。有很多少數民族,一共有56個民族,所以國慶節時全國各組人民會一起來慶祝。

  4、了解一些少數民族

 、牛ǔ鍪疽恍┥贁得褡宓膱D片)他們是哪個民族的?各有什么特點呢?(請幼兒觀看圖片,并從服裝、發型、音樂、飲食等方面引發幼兒進行討論)

 、朴變盒蕾p歌曲《青藏高原》一段,初步認識西藏

  聽到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個民族?(向幼兒介紹西藏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習俗等。)

  帶領幼兒隨著《青藏高原》歌曲做幾個西藏舞蹈的動作,感受一下藏族舞蹈風格。

  ⑶欣賞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一段

  聽到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它是那個民族的嗎?

  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做幾個舞蹈動作。

  ⑷播放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圖片,讓幼兒欣賞。

  5、了解各民族慶祝國慶的方式

  10月1日是中國的國慶節,這一天,全國各民族人民都在歡慶節日。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并且掛上國旗。各地都有各種慶祝活動。爸爸媽媽都會休息,與孩子、老人共同歡慶節日,有的還會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裝,跳著自己民族的舞蹈、彈著自己民族的器樂,舉行豐富多彩的慶;顒。

  6、播放音樂《今天是你的生日》,在音樂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不僅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也對國歌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我們國家的國旗五星紅旗,由一顆大星星和四顆小星星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繪本《狼來了》 色彩搭配很漂亮,動物形象也很逼真。是民間口口相傳下來的,是伴隨幼兒睡覺的枕邊寓言益智小故事,故事雖然簡單,但富有教育意義。根據幼兒年齡的不同特點,開展了此次活動《狼來了》。教育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

  活動目標:

  1. 觀察、想象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 自己的話講述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3. 體驗閱讀樂趣,感受大家成為朋友的快樂。

  4. 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 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 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了解幼兒對大灰狼原來印象。

  1. 調動幼兒原有閱讀經驗。

  2. 調查對大灰狼的印象。

  3.說說為什么不喜歡大灰狼。

  教師小結:原來在小朋友印象中大灰狼是個兇猛、以強欺弱的壞家伙。

  (二)理解繪本內容。

  1. 引領幼兒閱讀。

  2.幼兒閱讀。

  3. 集體閱讀繪本結尾。

  (三)完整欣賞,提升拓展。

  1.完整欣賞。

  2.欣賞后再次調整幼兒對大灰狼的`印象。

  3.教師總結。

  原來并不是所有的大灰狼都是壞的,大灰狼也有可能和動物們成為朋友。如果我們人類也能夠合平共處,大家都能成為朋友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活動延伸:

  在角色游戲中提供胸飾等讓幼兒進行表演,進一步體驗故事的樂趣。

  活動反思:

  《狼來了》是一個老故事,但其中蘊含著極具學習,發人深省的道理。通過讀本的學習讓幼兒明白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它既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告訴大家做人應誠實,不以通過說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說謊去愚弄他人。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為堅持就是勝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5的減法,學會正確計算5的四組減法。

  2、幼兒通過操作,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的減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減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學習5的減法。難點:在操作中掌握5的減法運算。

  反思:幼兒知道1個實物和4個實物合起是5個實物,從5個實物中拿走1個大家也知道剩下4個,但幼兒比較難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操作幼兒能掌握5的減法。

  活動準備:

  5的組成列式若干,5以內的運算列式若干,背景圖一幅,1—5數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鳥五只、小鴨五只)

  反思:幼兒對抽象的減法運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實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兒能運用表象進行減法運算,因此準備了以上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奧爾夫音樂《火車快飛》幼兒“開火車”進場。

  反思:用歌曲與數、形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律動進來,提高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開火車”復習5的組成。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游戲中答對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開動火車。

  “開火車”游戲——老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5的組成列式);幼兒“嘿嘿,我們的火車××點開”

  請部分積極發言幼兒上來玩“開火車”(配合音樂)教師:火車要開,請你上來。

  游戲重復玩兩次,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魯斯卡婭說過:“游戲對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結合游戲進行數學教育可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數概念,從而提高對5組成的復習的興趣。在玩開火車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幼兒自己努力終于坐上長長的火車。

  2、出示背景圖

  1、老師:我們開火車來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樹有花好漂亮,小朋友們看看,大樹上來了幾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5)這時走了幾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還剩下幾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一號)我們用算式來表示:5—1=4

  2、草地上的熱鬧聲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們看誰來了?(教師表演蝴蝶)我們數一數有幾只蝴蝶飛來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兩只蝴蝶飛走了,(以下過程同上)

  3、過了一會,小鳥也飛來玩游戲,小朋友看有幾只小鳥飛來了?又飛走了幾只小鳥?(以下過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誰來了,(教師表演鴨子)有幾只小鴨來游泳?過了一會,又有幾只小鴨游走了?(以下過程同上下文)

  反思: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5的減法,適當的講解演示,可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引導思路,使幼兒獲得科學的,系的知識和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一邊講解一邊演示中,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在原來基礎上,走了,含有減的.意思”。反復講解操作,本次活動的重點也在此得到解決。實物加情景出來,也容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出示操作材料,老師交代要求,幼兒做題并講解

  反思:在講解中發現有些幼兒開始沒有理解減法,但通過自己數實物可以慢慢體會到“原來有5個氣球飛走了1只,現在剩下多少只?”題中含有減少之意,應用減法進行運算。

  4、:游戲“放鞭炮”

  教師:小朋友過年時最喜歡玩什么?(放鞭炮)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放鞭炮的游戲。

  放鞭炮游戲——玩法1(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減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老師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老師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玩法2(請幾個幼兒上來,頭一人當導火線,)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加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下面的幼兒當裁判,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臺上的幼兒鞭炮爆炸,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可以再給幼兒糾正的機會)

  反思:數學游戲是塑造幼兒認識結構的有力杠桿,“放鞭炮”游戲內容完全依從本次教學,促進幼兒對5的減法認識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氣氛直學習,并喜歡數學。

  三、結束部分

  歌曲游戲《新年真熱鬧》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ㄒ唬┬蕾p圖片,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ǘ┩ㄟ^辯論,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ㄈ┝私獬鞘猩钆c鄉村生活的差異,懂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 活動準備

  城市圖片與鄉村圖片各一;活動教具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各一。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看看是誰?(兩只老鼠)一只老鼠住在城市里,所以我們叫它城市老鼠,一只老鼠住在鄉村里,所以我們叫它鄉村老鼠。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要請我們到他們住的城市和鄉村去看看呢!

 。ǘ┬蕾p城市與鄉村的圖片逐一出示城市的.圖片和鄉村的圖片:

  你看到了什么?這兩張畫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ㄈ┓侄沃v述故事,在辯論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內容

  1、用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幼兒想象故事內容一天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住膩了現在的生活,它們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們覺得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講述故事第一段,幼兒討論城市老鼠喜歡鄉村的生活嗎?為什么?(鄉村雖然美麗,但它吃得住得都不習慣)

  3、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再次進行辯論

 。1)鄉村老鼠喜歡哪里的生活嗎?為什么?(城市里雖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導:鄉下老鼠為什么緊緊拽著城里老鼠的胳膊?它怕什么?

  4、討論:為什么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他們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長了,已經習慣了。)

  (四)通過分組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你喜歡城市的生活還是鄉村的生活?為什么?(請幼兒自己作選擇,喜歡城市的小朋友為“城市隊”,喜歡鄉村的小朋友為“鄉村隊”)

  師小結:其實城市和鄉村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每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會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習慣了這個地方的生活了,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過得開心、舒服了,你們說對嗎?

 。ㄎ澹┙Y束

  我們都住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了,但是到底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吸引我們呢?

  逛逛我們的鄉村,找找我們鄉村美麗的地方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材目標:

  1、知道自己在幼兒園三年身體的成長變化。

  2、感受和小伙伴一起長大的快樂和自豪。

  活動重難點:

  了解成長的過程。

  活動準備:

  畫紙、油畫棒、剛入園時的照片、剛到園時的身高記錄、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我長大了。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長大的話題:誰還能想得起來自己剛入幼兒園是的樣子?現在三年過去了,你們有什么變化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展示幼兒剛入園的照片。

  討論:這是誰?和現在的她比有什么變化?請幼兒也來說說自己的變化。

  3、引導幼兒表達成長的想法:看看自己長大的樣子,你有什么感覺?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來看看老師的變化吧。(教師展示自己童年的照片,讓幼兒來分析比較。)二、探索身體成長的事實。

  1、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在前面活動中掌握的測量經驗,來驗證自己長大的事實: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長大了多少?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老師這里有你們剛入園時的記錄,我們一起來比較一下。

  2、3—4個幼兒貼墻壁站好,老師將他們入園時的身高畫在墻壁上,然后在為他們畫上現在的身高。

  3、請幼兒自看看長高了多少,說說使用了什么測量的工具知道結果的。

  三、表達成長的心情。

  通過談話、比較等方法,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

  1、教師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啟發幼兒談論小時候的`趣事。

  2、小朋友,你們在很小的時候鬧過笑話嗎?

  3、你還想長得更高嗎?如果你長的更高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四、引導幼兒談話“長大了干什么”,使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老師在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特別想當一名教師,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師啦!小朋友,你們長大了想干什么?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應該怎么做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廢舊紙做各種身體游戲,發展幼兒想象力,激發幼兒玩的興趣,感受生活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自由想象、創作、游戲的空間,進行活動;

  難點: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塑料盒

  活動過程

  一、 發現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今天咱們活動室有什么變化?(多了報紙)幼兒撕報紙、踩報紙,收拾干凈。

  二、 頂報紙引發幼兒探索興趣

  1、想一想不用受用身體的其他部位讓報紙跟我們一起走?(幼兒:用頭頂,放在前胸下腭夾著它跑,放在前胸快步跑。)教師肯定。

  2、小朋友自由快樂的玩耍。

  三:分組比賽,培養幼兒協作意識

  師:將小朋友分成兩組

  (1)現在請小朋友兩人一組想象兩個人怎樣才能把報紙運送到需要的地方?幼兒積極想辦法老師根據幼兒想法并邀請該幼兒示范。

  (2)游戲開始,小朋友運送報紙

  (3)活動結束。

  (4)幼兒做放松操。教師小節,結束活動。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次“報紙游戲”活動,由于選材是幼兒常見的報紙,孩子們對它很親切,因而興趣很濃厚確定好活動的.目標后,根據目標設計了活動過程,總的來說活動過程環環緊扣,自己的組織也較到位,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步步深入,積極開動腦筋,發展創新,不斷想出新的玩法,既體現了老師的主導,又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孩子們興趣很濃厚,感受到了游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實現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菱形、長方形、梯形幾種平面圖形的認識。

  2、通過觀感知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夠正確的區分六種幾何圖形。

  3、發現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幾何圖形組成的花,動物圖片。

  2.給每位幼兒準備一盒七巧板。

  活動重點:能正確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幾種平面圖形的形狀。

  活動難點:

  1.正方形和菱形的區別。

  2.六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激趣導入本課。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春天來了,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幅美麗的花,小朋友們想看嗎?出示由菱形、三角形、長方形、圓組成的兩幅美麗的花。

  3.讓幼兒說說這些美麗的.花漂亮嗎?(漂亮)它們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的特征是什么?

  4.出示手工折的燕魚,讓幼兒觀察,指名說說燕魚身體的外形各是什么圖形?

  5.出示小雞、小豬、小狗的圖片,分別讓幼兒觀察說說他們的外形各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6.讓幼兒觀察我們活動的教室和生活的地方,說說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菱形和梯形。

  7.指導幼兒區別正方形和菱形的區別。

  小結;正方形和菱形都有相等的四條邊,正方形的四個角相等,菱形的兩個對角相等。

  8.拼圖游戲。(給每個幼兒發一副七巧板)

  9.拼好自己喜歡圖案的幼兒自由匯報說說自己拼的是什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分別表示的是什么景物?

  活動延伸:

  開展圖形拆分和拼搭活動,讓幼兒感知圖形的變化關系。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時幼兒的興趣較濃,人人參入觀察美麗圖案各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再聯系生活實際讓幼兒說說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菱形和梯形的時候,幼兒對生活中物體的表面是三角形、圓、長方形、正方形說的較多,難點對物體表面是菱形和梯形說的較少,區別的不太清。也許幼兒平時不注意觀察,見的較少教師引導的不到位的緣故。在拼搭游戲活動中,幼兒只能拼搭常見的景物。想象拼搭的能力較差,今后要加強幼兒動腦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這個班級是剛剛接手的,對于這幫孩子來說對我還是比較陌生的,而我也是一樣。不過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我發現這群孩子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拖拉。他們做什么事情都喜歡慢吞吞的,喜歡拖拉。所以, 就設計了這么堂課《等明天》,通過故事、圖片、動畫的形式讓孩子知道“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做,不能做等明天”和一些時間上的名詞。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小猴子坐等明天,所以一直蓋不成房子,教育幼兒今天的事兒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2、學習詞“昨天”、“今天”、“明天”,詞組。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重點、難點

  1. 讓幼兒初步感受時間是流逝,一去不復返的, 感受時間的價值,體會時間的寶貴。

  2. 教育幼兒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頭飾和手偶:小猴、小松鼠、青蛙、大象、刺猬、狗熊、小兔;故事背景;故事圖片;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 森林里,大雷了、閃電了。我們知道那是要干嘛了呀?(下雨了)對啊!于是呀!我們的故事也要開始了。教師講述故事《等明天》第一段;開始到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提問:森林里怎么了?(下雨了)

  誰急得在那兒轉來轉去呀?(小猴子)

  最后它上誰家了?(小松鼠)

  小松鼠問它為什么不回自己家的時候,小猴子是怎么說的?(我 我正要造呢?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二、 繼續聽故事 至 “第二天到等明天吧!”

  問:這第二天,果然是一個大晴天,可是這個小猴子在干嘛呀?(睡覺)

  小松鼠推推它說了什么?(小猴子,小猴子你的大房子呢?)

  小猴子是怎么說的?(我 我困死了,等我睡好了,就來造房子。)可是后來小猴子的房子有沒有造好呀?(沒有)你是怎么知道的.?(恩,今天是來不及了,等明天吧)

  三、 聽第三段“第三天到最后”

  提問:第三天,當小松鼠碰到小猴子的時候,小猴子在干嘛?(在樹林里閑逛)

  經過小松鼠的提醒后小猴子開始蓋房子了嗎?(它東轉轉,西溜溜;一會兒蕩秋千,一會兒吃野果。)

  結果它有沒有蓋成房子呀?(沒有)它是怎么說的(糟糕!天都要黑了,怎么造房子呀!沒辦法了等明天吧!)

  一個月過去了,大伙都刮著臉蛋羞它,小猴子聽了氣的要命,決定要造一間大大的房子給它們看。它又是砍樹,又是割草,忙的滿頭大汗。可是,房子造成了嗎?(沒有)它干什么去了呀?

  最后,小猴子的房子有沒有蓋成呀?(沒有)

  得出結論: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

  四、觀看錄象《等明天》 。

  教學反思

  首先:在教材方面準備的很充分;但是,整堂課下來,教師講述的過多,和孩子的互動過少;

  其次:整一堂課氣氛不夠熱烈,也許是教師的重點不明確。

  最后,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畫片為教材引起孩子的注意這點很新穎。

最新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在线视频中文2021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久久99一区二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