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22 10:04:3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精華)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精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唱歌。

  2、想像并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及錄音機、實物教具蛋殼及小雞、掛圖、大蛋殼教具、電子琴或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幼兒聽《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律動,走進活動室。

  2、發聲練習。用小貓叫“喵喵喵”、小狗叫“汪汪汪”引導幼兒練習發聲。

  二、導入:

  1、 出示雞蛋及小雞實物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2、 教師講小故事,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小朋友知道誰在里面嗎?(教師說,嘰嘰嘰、嘰嘰嘰)讓我們仔細聽一下,小雞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咚咚咚、咚咚咚!’(邊敲蛋殼)蛋殼,快開門,我要出去和小朋友唱歌、做游戲。蛋殼聽了小雞的話,把門打開了(邊打開蛋殼)小結: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雞來。教師邊操作教具邊領小朋友念一遍。

  教師:小雞身上長滿了毛,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呢?(讓幼兒摸小雞),引導出詞語:毛絨絨;小雞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黃色)。引導:小雞長得黃絨絨的`。身體長得什么樣?(教師做動作引導出詞語:胖乎乎)。小結:小雞長得黃絨絨,胖乎乎。

  教師:小雞在蛋殼里呆著,太悶了(語調、表情變化),現在蛋殼打開了,小雞可高興了,就“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

  2、結合掛圖,編成兒歌,按歌曲的節奏朗誦兒歌。唱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時,教師做動作(食指并攏,轉圈)

  3、教師彈琴,與小朋友一起唱歌。

  教師:小雞從蛋殼里出來,非常高興,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給雞寶寶唱歌。

  4、聽歌曲錄音。

  教師:我們和錄音機里的小朋友一起唱,比比誰唱得好!

  四、創編動作

  1、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為歌曲編動作。

  教師:小朋友歌唱得很好,我們給歌編好看的動作吧!教師啟發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動作,對創編出動作的幼兒,教師及時表揚,并讓他到前面示范動作。

  2、教師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五、創設游戲情景,聽音樂做《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游戲。

  教師示范講解、動作演示游戲玩法。

  六、小結: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評議,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探索欲強,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動動這個玩玩那個。根據孩子的這些特點,設計這個活動,引導、啟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在這樣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經驗,既讓孩子享受了過程、獲得了快樂,又能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發現瓶子的各種玩法,親自動手嘗試,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

  2.啟發幼兒自己說說操作的過程,講述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3.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活動,感受玩瓶子的樂趣,體驗與小伙伴一起操作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清洗干凈的瓶子;

  2.與活動內容相關的課件;

  3.塑料地毯拼擺成拱形,供幼兒席地坐;

  4.豆子、繩子若干;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組織好幼兒,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一會兒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它是誰?好,那就快把好朋友請出來吧!

 。2)師:(操作課件,讓幼兒看到可愛的小瓶子)小朋友們瞧,今天來的好朋友是誰呀?噢,原來是可愛的“瓶子公主”!瓶子公主要和小朋友打招呼了。(繼續操作課件,讓瓶子公主與幼兒交流。)瓶子公主帶來了好多小瓶子,可是小瓶子很調皮,東倒西歪的,請幼兒給它們排好隊,把它們放好,并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帽子(瓶子蓋)戴上。

  a、分組進行操作(用小手把瓶子放好,給瓶子擰上瓶蓋),鍛煉幼兒的操作能力。

  b、引導同伴間互相幫助,還可進行組與組間的相互合作。

  c、集中小結:小朋友多能干呀,可愛的小瓶子都排好隊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它們可高興啦,它們想邀請小朋友一起走游戲,你們愿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可愛的小瓶子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戲。

  (二)展開部分

  引導孩子和可愛的小瓶子一起玩,并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如滾,搭,排等)想出不同的玩法。

  2.啟發幼兒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不同的瓶子玩具。如:把豆子裝進瓶子制成小樂器;用小繩子系在瓶口拖著玩,教師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指導。

  3、集中幼兒,師:“誰來說說,你和可愛的小瓶子是怎么玩的”。

  請幼兒總結自己的操作過程,講講自己獲得經驗。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在音樂聲中帶自己制作的瓶子玩具一起走出教室做游戲。

  活動反思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的不同,“可愛的小瓶子”的游戲還可設計以下活動,如:

  1、瓶寶寶編上號,可以認識阿拉伯數字,進行倒數,順數和相鄰數等知識的掌握。

  2、根據瓶子的大小、形狀進行分類。

  3、高矮排序:瓶寶寶要去做早操了,矮的在前面,高在后面,請你來排排隊。

  4、點數,知道總數。瓶寶寶排好了隊,讓我們數數共有多少人呢?等等。

  5、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孩子在日常生活及游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并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6、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要正確講解,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孩子明白。

  7、有幾個小朋友不配合,原因是活動組合能力不夠,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參與進來,今后還得這方面多下功夫

  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占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欲、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范、抽象的概念通俗化,并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增強上下樓時的安全意識。

  2、知道上下樓梯時要遵守一定的規范。

  3、了解上下樓的正確方法。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語: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里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樓,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說一說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幫助幼兒了解掌握。

  小結: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著急,靠右邊走,眼睛看著前方,右手扶住欄桿,腳踩穩臺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提問: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多時要一個跟著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助動作不協調或有不安全行為的.幼兒。

  三、延伸

  1、幼兒集體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小狗與小朋友告別。

  2、活動延伸:在平日的活動中隨時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安全活動課很適合小班小朋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在日常幼兒園活動中,還需多進行練習,并用故事、兒歌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逐步掌握更多正確地日常習慣,幫助孩子們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做個禮儀好寶寶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并學習拍手、握手、擺手等禮儀動作和用語,學習禮儀兒歌。

  2.在日常與朋友的交往知道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體驗知禮、懂禮、學禮的快樂。

  活動準備:

  視頻三段

  動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觀看第一段視頻

  (1)今天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你仔細地看一看,有誰?他們說了什么?幼兒觀看視頻。

  (2)結束提問:你看到了誰?發生在什么時候?早上來園哥哥姐姐見到叔叔、老師他們說了什么?(你早)在說“你早”的時候,他們不僅會停下小腳說,而且還做了一個什么動作?哪個仔細觀察的小朋友發現了(老師示范彎腰動作)仔細看看我的頭有沒有低下呀?

  (3)原來要做個禮儀好寶寶,早上到園見到老師、叔叔會彎下腰來說你早,我們跟著哥哥姐姐來學一學。(輕輕起立)幼兒模仿動作(幾遍)(老師提醒邊說邊做動作)學說兒歌:你早你早彎彎腰

  2.觀看第二段視頻

  (1)小朋友走進了幼兒園,這時她見到了好朋友,會說什么?說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與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幼兒先說后觀看第二段視頻)請你看看姐姐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觀看結束提問“朋友見面了,說了什么?邊說邊做什么?教師總結:你好你好點點頭。

  (3)哪兩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看圖模仿動作學兒歌

  (1)做個禮儀好寶寶,除了會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平常,在教室里老師還聽到小朋友說“謝謝”,我們什么時候要說謝謝?說謝謝的時候可以做什么動作?引出兒歌:“謝謝謝謝拱拱手”一起學一學

  @_@我是分割線@_@(2)那請你看看老師在做什么動作?(伸手)在哪里看到過這個動作?(幼兒先說后呈現圖片)為什么要做這個動作?引出兒歌:請進請進伸伸手。

  (3)做個禮儀好寶寶,伴隨著禮儀動作說禮貌用語寶寶像個小淑女、小紳士,老師這還有一些動作圖片,請你去看一看,學一學圖片上的動作,想一想,什么時候做這個動作?(幼兒看圖并模仿動作)

  (4)結束:你看到學了什么動作?誰和她學了一樣的動作,誰來說說什么時候要握手?引出兒歌:歡迎歡迎握握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誰和她學了不一樣的動作,請你來表演一下(拍手、揮手動作)引出兒歌: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

  4.完整兒歌表演

  學著做個禮儀好寶寶,相信大家都會喜歡你,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呢,現在我們先把今天學的這些禮儀看著圖完整的做一做、說一說。

  5. 遷移經驗討論:

  剛才老師說生活中的禮儀還有很多,那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也要講禮貌、學禮儀?幼兒自由表達(如喝水要排隊,滑滑梯要排隊,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

  6.延伸活動: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戲時創設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門鈴,見到主人要說什么?(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說什么?(歡迎光臨)請進動作……

  附兒歌:

  我有一雙小小手,要拉許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彎彎腰,你好你好點點頭,謝謝謝謝拱拱手,請進請進伸伸手,歡迎歡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見再見揮揮手,做個禮儀好寶寶。

  備注:

  為了避免活動的說教與枯燥乏味,考慮到動靜交替的原則,我加了一點模仿動作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做一做,不知是否合理,本次活動整體感覺是在幼兒的學說與學做中展開,大家看過后,有什么問題或是寶貴的好建議提出來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引入:

  科學活動“有趣的蛋寶寶”的準備活動中,需要孩子們收集各種各樣的蛋寶寶來幼兒園。小朋友收集了許多有關“雞蛋”的資料:有的帶來了工具書介紹“蛋”的品種;有的和爸爸媽媽一起從網上找來圖片介紹“蛋”;有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蛋;還有的帶來了雞蛋做成的工藝品……

  為了使幼兒能進一步地親近這些蛋寶寶并對他們產生興趣,我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了“蛋寶寶的家”,把孩子們帶來的這些蛋擺放在一起。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與身邊的“蛋寶寶”親密接觸,發現其中的有趣與奇妙,并產生疑問,提出問題。當孩子在撥弄的過程中突然不小心把一個雞蛋掉在地上摔碎了殼的時候,同伴們紛紛圍了上來,蹲在碎雞蛋周圍,三言兩語地議論開了。他們似乎對雞蛋殼的“脆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蛋殼果真那么“不堪一擊”嗎?孩子們有了疑問,也就萌生了好問的愿望,于是討論就很自然地展開了。

  在“生成”中設問:“為什么雞蛋從桌子上輕輕滾下來就會破掉,上次我吃咸鴨蛋的時候,用很多很多力氣去捏鴨蛋,它也不會碎掉呢?”沖沖小朋友提出了問題。(孩子們聽了沖沖的話,有的忍不住去伸手捏了一下桌上的蛋寶寶。)師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欣欣答:“因為鴨蛋大,雞蛋小,所以雞蛋容易破,鴨蛋不會破!保ㄕf完,欣欣還把鴨蛋和雞蛋放在一起,給大家看它們大小的差距。)沖沖答:“不是的,后來我用力氣也捏過雞蛋的,它也捏不碎的。”銘銘答:“肯定是你力氣太小了,我的力氣大,肯定能把蛋寶寶捏碎的。”沖沖生氣地辯駁道:“我的力氣很大的,你不相信你捏好了。”(孩子們互相看看,又看看桌子上的蛋寶寶,期盼著我的回答。)(從孩子們回答中,我了解了孩子們存在的共同“問題”。何不讓他們動手實驗?于是就生成了科學實驗活動:蛋寶寶怕捏嗎?)

  思考:孩子畢竟年幼,他們并不知道學習什么對他們是最好的,他們需要教師引導。因此,教師應該善于關注每個孩子的問題所在,通過有目的“設問”,與幼兒展開討論,從而引導幼兒生成有利于發展的相關活動。只有善于從幼兒的問題入手,進行“設問”,才能引導幼兒在教育情景中,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獲得經驗。

  在“操作”中釋問:在實驗“蛋寶寶怕捏嗎?”中,小朋友把各種各樣收集來的蛋放在一起比較。通過一次次的實驗、操作,他們終于自己得出了結果,發現了蛋寶寶原來不怕捏的“秘密”。嘟嘟:我把雞蛋和鴿子蛋都捏過了,我用了很多很多的力氣,捏也捏不碎。耀耀:我也沒捏碎。(其他的同伴們也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表示都沒有捏碎自己的蛋寶寶。)杰杰:哈哈,我捏碎啦!。ń芙芤贿呎f,一邊開心地把蛋舉了起來。)(小朋友都很驚訝地看著他,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蛋,再用力捏了起來,結果還是沒捏碎。)沖沖:怎么回事。浚_沖向我發出了“求助”的目光。)師:杰杰,你是怎么捏碎蛋寶寶的?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我又把“問題”拋給了杰杰。)杰杰很開心地在大家面前拿起了一個蛋,用出了吃奶的勁。只聽“噗”的一聲,蛋破了。師:你們看清楚杰杰是用的什么辦法把蛋寶寶捏碎的嗎?(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沒有發現蛋寶寶被捏碎的“秘密”所在。于是,我又請杰杰表演了一次。)沖沖:他不是捏的,他是摳的!。ㄐ∨笥讯季o緊地盯著杰杰的手,沖沖第一個發現了杰杰的方法。)(沖沖發現了杰杰的方法后,大家又拿著蛋寶寶“忙活”了一陣。終于發現,不管蛋寶寶長得大還是小,它們都是捏不碎的。但是如果蛋寶寶壞了,殼上有了縫,那只要輕輕一捏就會碎。)思考:教師在捕捉到個別幼兒的“問題”后,通過師生之間的“問答”,了解到班上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此“設問”,生成了幼兒感興趣的、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實驗活動,使幼兒通過動手,真正體驗、理解“蛋寶寶不怕捏”的科學道理。教師及時根據杰杰個人的問題“設問”,在集體中展開爭論,目的是使杰杰在個體建構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孩子間相互作用,創造了一個學習共同體,使學習者之間通過交流、爭議,最后達到意見整合,從而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支持。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是一節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各樣的蛋,了解蛋的結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的科學活動。

  本節活動,小班孩子們很活躍,對各種蛋特別感興趣。唯一缺點就是,這事一節科學課,科學課是讓孩子們自己探索、操作的活動。害怕蛋被弄碎,而沒有給每個孩子發蛋,只是給他們看我在操作,忽略了給他們自己動手操作能力。這點值得我去反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幼兒園小班生活教育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數往往是飯來張口,家長包辦代替。那么,進入幼兒園以后,集體的生活場所,需要他們增強一些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飯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這一年齡的孩子力所能及的。注重幼兒獨立進餐習慣的培養,不僅能使幼兒擺脫依賴的習慣,還將對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獲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鍛煉,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得要自己吃飯,不要別人喂。

  2、學習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學用小勺,能把飯萊一勺一勺送進嘴里細嚼慢咽。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讓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

  重點與難點:

  掌握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改變進餐依賴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生活區角活動:舀小勺

  2、體育游戲:給小動物喂食

  3、飯廳環境布置:自己吃飯真能干、小鏡子若干、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感知討論——實踐操作——強化鞏固

  1、感知討論

 。1)餐廳環境布置“自己吃飯真能干”。用環境隱性的教育手段,讓幼兒潛移默化感知,吃飯要自己吃。

 。2)演示“學用小勺”。請幾名幼兒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后讓小朋友說說誰拿的方法對或不對。教師再示范講解正確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無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過低或過高。

 。3)照鏡子“我們的牙齒真能干”建議可利用吃點心時,發給每位幼兒一面小鏡子,先張開小嘴照一照,看見嘴巴里有牙齒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塊點心放進嘴里,看看原來的點心怎么會變得越來越碎?最后是從哪里咽下去的?讓幼兒直觀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齒真能干,吃東西時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這樣才能吸收營養長身體。

  2、實踐操作

 。1)生活區角活動: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彈或各類豆粒等材料,讓幼兒練習舀小勺,掌握正確用小勺的方法。

  (2)體育游戲“給小動物喂食”,讓幼兒扮演飼養員,給小動物喂食(要用小勺舀起“食物”送進小動物嘴里)看哪組飼養員喂得又快又多。

  (3)幼兒餐點時,注意督促提醒幼兒要正確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進嘴里,要細嚼慢咽。對特殊幼兒,先要求會嚼會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3、強化鞏固

  建議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時搞一些小獎勵,對那些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萊的幼兒送以小獎品,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4、活動延伸

  通過家園之窗,向家長進行幼兒獨立進餐要求的宣傳,要求幼兒在家在園一個樣,父母不要包辦代替,盡可能堅持培養幼兒獨立進餐的習慣,隨時保持家園聯系,溝通了解幼兒進餐的情況。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的吃飯情況有明顯的好轉。像文文小朋友,剛開始他總是不愿自己動手的,后來,我讓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幫助她,喂他吃飯,這樣一來,他會覺得讓別人喂很難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對我說:"老師,今天我不要別人喂,我會自己吃。"聽到他說這話,我真為他的懂事而高興,我趕緊對他說:"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師給你一個五角星。"果然,這一次他吃得很好。為了兌現我對他的承諾,把五角星貼在了他的額頭上。從此,文文改變了吃飯的壞習慣,每次自己動手,再也不要老師和阿姨喂她了。并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初步掌握音樂和動作的關系,音樂和角色形象的關系。

  2、會聽音樂做游戲,體驗角色游戲的快樂,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袋鼠圖片(大、小各一個)、鋼琴、

  幼兒已會聽“大灰狼”的音樂并能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

  A:1313∣5 —∣5353∣ 1—‖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1234∣5— ∣ 5432∣ 1 —‖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貓怎樣叫呀?喵嗚喵嗚喵嗚!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貓怎樣叫呀?喵 嗚喵 嗚喵嗚!

  2、聽音樂游戲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快樂的自由游戲。

  B——低沉緩慢的旋律:

  幼兒扮演的各種小動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動。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恢復快樂的自由游戲狀態。

  3、出示袋鼠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小朋友的歌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袋鼠)

  “還有誰來啦?”(袋鼠乖乖)

  4、引導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袋鼠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錄音磁帶的背景音樂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問好,說明自己的來意。

  “我知道今天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ㄒ唬┌嗪托∨笥岩黄鹕险n,我和我的乖乖也想來玩一玩,你們歡迎我們嗎?”

  “。ㄒ唬┌嗟男∨笥涯銈兒!”(幼兒向袋鼠問好)

 。2)老師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媽媽和她的乖乖還準備了見面禮呢?這個禮物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你想聽嗎?”

 。3)提問歌曲內容,幼兒泛說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說的那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5)教師提問,教師用歌句總結回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A:袋鼠媽媽有個什么?

  B:袋袋里面裝著什么?

  C:媽媽和乖乖怎樣?

 。6)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2、歌表演

 。1)激發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喲,何老師也想來做一次袋鼠媽媽,可是誰來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雙手抱住老師的'脖子,雙腿環繞于老師的腰部)

 。3)引導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如親吻等動作)

  3、親子游戲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邀請你們一起游戲,請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游戲的時候,何老師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教師彈出低沉緩慢的旋律即聽音樂游戲的旋律B)

  “大灰狼來了怎么辦?”(蹲下不能動,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

  4、完整游戲——辨別不同的音樂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仔細聽音樂旋律,大灰狼來了,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動”

  A:歌曲《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B:低沉緩慢的旋律——家長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回復《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帶幼兒去室外游戲——活動結束

  “太陽公公也想和我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們去太陽公公那吧。”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布置寶寶新村,體會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么?(紙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范。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涂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余的紙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制作。

  用過漿糊后要手擦干凈,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布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么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制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內容與要求:

  1、在找照片的過程中,感知“1”和“許多”。

  2、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由幼兒的大頭貼照片組成的集體照。

  2、幼兒每人一張備用大頭貼。

  指導要點:

  一、 認識班級標志,理解“1”和“許多”。

  1、出示由全班幼兒大頭貼組成的集體照,看看這里有多少位小朋友(許多小朋友)。

  2、找一找你在哪里?(全班幼兒分別取回自己的大頭貼)

  3、看看你的手里有多少照片?(一張照片)

  小結:許多照片可以分成一張一張照片。

  4、那么怎樣變成許多照片呢?(幼兒將自己的照片貼回原處)

  小結:一張一張照片放在一起就變成許多照片了。

  二、 知道幼兒園晨檢牌的意義,進一步感知“1”和“許多”。

  1、看看這是什么牌子。

  老師:這是幼兒園的晨檢牌子,當我們身體很好、手帕帶來、指甲也不長時,衛生老師會發給我們紅牌子;如果生病吃藥,就拿黃牌子;如果手帕不帶、指甲不剪,就拿藍牌子。

  2、你們早上拿到了什么牌子?(這說明你們都是身體健康、又講衛生的`好寶寶。)

  3、你們每人拿到了幾個牌子?(一個)

  4、出示教室門口的晨檢牌。看看這里有多少牌子?(許多牌子)

  5、怎會有許多牌子呢?(我們一個一個插進去,就變成了許多牌子。)

  6、教師引導幼兒每人將自己的大頭貼照片貼在晨檢牌的底盤上。

  小結:這里又有許多照片,以后每天早上寶寶拿到紅牌子就插在自己的照片上,老師和小朋友就知道你來幼兒園了,你是個健康寶寶。

  三、 在教室中尋找“1”和“許多”激發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沒有“1”和“許多”。(一位老師,許多小朋友;1個大椅子,許多小椅子;一個大茶桶,許多小茶杯。)

  小結:在家里,我們只有一個寶寶,東西都是一個一個的,在幼兒園有許多小朋,所以東西都有許多許多。只要寶寶天天來幼兒園,就會玩到許多許多的玩具,還會有許多許多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一、操作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愿意動手進行操作。

  2、能根據不同的數字進行擺放鈕扣。

  3、學習一一對應。

  二、操作材料:

  自制衣服,鈕扣,1~4的數字卡片。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自由探索玩扣子,培養對數字的感興趣并認識不同的數字。

  第二層次:學習一一對應。利用教師提出的材料進行擺放,初步學習一一對應。

  第三層次:根據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擺放鈕扣,并根據鈕扣的數量尋找相應的.數字。

  四、指導建議:

  1、 活動初期到在數字的后面畫上圓點,幫助幼兒理解認識數字。

  2、 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進行合作游戲。

  幼兒園大班區角教案――輕飄飄的氣球

  大班區域活動:輕飄飄的氣球

  一、目標:

  1、在操作中讓幼兒體驗力與球的關系,懂得用相同的力吹久一點,球就飄得久一點的道理。

  2、 嘗試不同材料做的紙球用同樣的力吹會有什么結果。

  3、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材料提供 :

  1、透明的塑料杯(一次性),可彎曲的吸管,各種不同質地的紙(包裝紙,塑料包裝紙,鉛畫紙,包書紙,白紙等);

  2、 做好的成品8套;

  3、 做紙球(氣球)的圖示一套;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能讓氣球飄起來,知道用力一吹,就會使球飄得很高;

  第二層次:能想辦法讓球飄得久一點,能讓球滾動;

  第三層次:按照圖示折疊氣球,并把吸管放入杯子,完成制作;

  第四層次:探索并找出作品不成功的原因,并且進行調整,直至成功;

  四、操作說明:

  1、吸管的出氣口必須對準氣球,才能讓氣球飄起來;

  2、制作氣球的紙越輕,吹得越高,越重越厚吹得越低;

  五、指導建議:

  1、 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加強活動的游戲性,讓幼兒在自由自在地操作,探索中發現力與球的關系。

  2、 可引導幼兒對觀察到的現象作觀察記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感知旋律的變化,愿意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2.創編樂曲中小鴨游泳和嬉戲的動作,發展幼兒的想象和表演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池塘和各種跳舞姿勢的小鴨圖片,三段樂曲對應的小鴨圖片,小鴨頭飾人手一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池塘圖,今天池塘里來了一群小客人,你們猜猜是誰呀?再出示小鴨圖,畫有各種跳舞姿勢的小鴨,有的在草坪上搖搖擺擺得走,有的在跳舞,還有的在水中游。(對,是一群可愛的小鴨子)

  2.小鴨子在干什么?引導幼兒看一看、議一議。

  二、引導幼兒欣賞音樂。

  1.第一遍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樂曲名叫《小鴨的舞》,我們一起來聽一遍吧。(聽樂曲一遍)這首樂曲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這首樂聽曲起來快慢是不是都一樣的?(不一樣的,有快有慢)

  2.第二遍欣賞。

  哪里快,哪里慢呢?小結:前面是快的',中間是慢的,后面又是快的。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聽第一段,想一想,這里小鴨子好象在干什么?(好象在走路,貼上小鴨走出家門的圖片)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呢?請幼兒學一學小鴨走路的樣子,然后跟著音樂做第一段小鴨走出家門的動作。

  同上方法,學習第二、三段,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小鴨游泳嬉戲和玩好走遠回家的動作。

  4.老師做鴨媽媽,幼兒做小鴨,戴上小鴨頭飾,連起來完整欣賞一遍,邊聽可邊做動作。

  三、創編表演。

  1. 創編舞蹈動作,教師引導提問:小鴨子在水里除了向前游泳,還可以怎樣游泳?除了游泳還會干什么?

  2.邊聽音樂邊把創編的動作加上去表演,最后“小鴨回家了”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9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尤物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步兵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