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蕾p圖片,感受城市、鄉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ㄟ^辯論,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了解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的差異,懂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動準備
城市圖片與鄉村圖片各一;活動教具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各一。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看看是誰?(兩只老鼠)一只老鼠住在城市里,所以我們叫它城市老鼠,一只老鼠住在鄉村里,所以我們叫它鄉村老鼠。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要請我們到他們住的城市和鄉村去看看呢!
(二)欣賞城市與鄉村的圖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圖片和鄉村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這兩張畫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ㄈ┓侄沃v述故事,在辯論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內容
1、用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幼兒想象故事內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住膩了現在的生活,它們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們覺得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講述故事第一段,幼兒討論
城市老鼠喜歡鄉村的生活嗎?為什么?(鄉村雖然美麗,但它吃得住得都不習慣)
3、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再次進行辯論
。1)鄉村老鼠喜歡哪里的生活嗎?為什么?(城市里雖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導:鄉下老鼠為什么緊緊拽著城里老鼠的胳膊?它怕什么?
4、討論:為什么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他們在一個地方住的時間長了,已經習慣了。)
。ㄋ模┩ㄟ^分組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
你喜歡城市的生活還是鄉村的生活?為什么?(請幼兒自己作選擇,喜歡城市的小朋友為“城市隊”,喜歡鄉村的小朋友為“鄉村隊”)
師小結:其實城市和鄉村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不足之處,每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的時間長了,就會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習慣了這個地方的生活了,這就要看我們自己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只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過得開心、舒服了,你們說對嗎?
。ㄎ澹┙Y束
我們都住在xx這個地方,我們也已經習慣了這里的生活了,但是到底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吸引我們呢?
逛逛我們的鄉村,找找我們鄉村美麗的地方吧!
附:
故事《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
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它們過膩了現在的生活,想交換一下:城市老鼠到鄉村去生活;鄉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
城市老鼠來到鄉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太陽公公正對著它咪咪笑!小鳥對著它喳喳叫,好象在說:“歡迎,歡迎!”果園里長著大大的果子;草地上開著美麗的鮮花;稻田里長著綠油油的麥苗。一陣風吹來,新鮮的空氣讓城市老鼠覺得全身都舒暢:“啊!真舒服呀!”來到鄉下老鼠的家,鄉下老鼠非常高興。它搬出了稻谷、玉米、土豆......好多好吃的,對城市老鼠說:“兄弟快請坐,放開肚皮吃吧,這里有的是食糧。”城市老鼠捧起玉米啃了啃,皺者眉頭說:“兄弟,太硬了!我都吃不習慣呀!還是讓我帶你到城市里去走走看看吧!”
鄉村老鼠跟著城市老鼠來到了城里。呀!城市真漂亮: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城市真熱鬧啊:來來往往的汽車和人們、滴滴答答的喇叭聲和人們嘻嘻哈哈的吵鬧聲。鄉下老鼠心想:真厲害呀!它們竟然能建起這么高、這么多、這么漂亮的高樓大廈,真了不起!鄉下老鼠正準備大搖大擺地往馬路上走,城市老鼠一把抓住它說:“小心,有車!”這時,車子“唿”地一聲從它們眼前開過。鄉下老鼠嚇得直發抖,緊緊地拽住城市老鼠的胳膊。城市老鼠拍拍它的肩膀說:“別怕,別怕,跟我走!”不一會兒,它們來到城市老鼠的家。鄉下老鼠看得眼睛都發直了:“哇!好氣派呀,還鋪著地毯呢!”城市老鼠說:“走,咱們到餐廳里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弊哌M餐廳,只件餐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讒得鄉下老鼠直流口水。它正要咬一口紅蘋果,突然主人走了進來。城市老鼠一下子躲進洞里,對著嚇呆了的鄉下老鼠直叫:“快,快,快躲起來!”鄉下老鼠急得團團轉,連滾帶爬地躲進了洞里。
鄉下老鼠嚇得忘記了饑餓,它用發抖的聲音說:“我還是回去吧,我不吃了。鄉下平靜的生活比較適合我。這里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去過的快樂!”說完,鄉下老鼠便離開城市回鄉下去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主題選擇】
"踢沙包"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游戲之一,在這個游戲的基礎上,為更好的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而且在游戲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們的競爭意識,所以我設計了《玩沙包》的游戲用于孩子們的戶外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腿夾住大沙包跳的動作,發展彈跳能力。
2、能用雙腿內側夾住沙包,控制腿部肌肉,雙腳連續向前跳。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沙包人手一個、大墊子4塊、課前畫好貨物的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手持大沙包四散站在活動場地,跟隨教師做熱身活動,重點活動踝關節和做雙腿夾包跳的動作。
【基本部分】
一、1、師:今天我們玩一個送貨的游戲,大沙包就是我們的貨物,我們要把貨物從東邊的這個家送到西邊的家里,要求是不能用手拿。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既不用手又能把貨物穩穩的送到西邊的.家里。
2、幼兒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把貨物運到目的地。
3、幼兒換一種方法再把貨物從西邊送回東邊。
4、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送貨方式,其余幼兒模仿其動作送貨一遍。大約請4-5名幼兒示范。幼兒示范時可以請其余幼兒坐在地上觀看,以緩解下肢的勞累。
二、增加大墊子,提高送貨難度,并調節下肢活動強度。
1、師:在送貨的路上,多了兩個障礙物,就是大墊子。小朋友過墊子的時候是不能用腳踩的,要注意保護它。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不用手拿貨物,又能帶著貨物爬過墊子呢?
2、幼兒分坐在大墊子的兩邊,請個別幼兒示范。
3、幼兒站成兩隊,一個跟一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貨物運過墊子,繞過前面的兩堆貨物,從兩邊返回,站到最后一個小朋友的后面,繼續送貨。規則是不能用手拿貨物。
三、進行送貨比賽。
1、師: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送貨比賽,每隊第一個小朋友把貨物運過大墊子,再把貨物夾在兩條腿之間往前跳,繞過本隊的貨物后,從兩邊返回,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站到隊伍的最后面,第二個小朋友再進行送貨。哪隊最后一個小朋友先把貨物送回來,哪隊是勝利者。
2、教師示范。
3、幼兒按要求比賽兩次。
四、講評比賽情況。幼兒為勝利歡呼(把沙包扔向空中接住)。
【結束部分】
1、幼兒站在大墊子旁邊做"機器人"的游戲放松。
2、幼兒幫教師收拾場地,回教室。
【活動反思】
沙包是孩子們熟悉并且經常玩的自制玩具,在平時的晨間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些沙包的玩法,比如:向上拋沙包、扔沙包、頂沙包等。為了充分發掘沙包的多種玩法,激發孩子們玩沙包的興趣,我設計了這節體育游戲活動。
本次活動目標定于讓幼兒體會一物多玩的樂趣,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利用沙包特點探索沙包的多種玩法,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前,讓孩子們先做放松運動,活動自己的身體,在放松的音樂節奏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游戲的樂趣。大班的孩子們好奇、愛探索,教學過程中為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幼兒說說沙包的玩法有哪些?我很注意我的角色,充分發揮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與幼兒探索沙包的多種玩法。在孩子掌握多種玩法后,引導孩子進行小組比賽。在指定位置上轉5圈,然后跑到終點投進籃子里,投進籃子的算1分,沒投進籃子的算0分 。直到全隊的完成比賽,得到最多分數的那對為獲勝。提出要求,要聽老師的口令進行轉圈,不可以擠,推同伴。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指導幼兒完成比賽。在整節課下來了,我覺得幼兒能夠很愉快的進行游戲,能夠聽從教師的口令完成動作。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
但是活動中也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我的考慮不周,這節課對于大班的幼兒相對比較簡單,使幼兒活動量不大,我覺得可以先讓幼兒自由玩沙包,創造寬松的活動氛圍,引導孩子進行鍛煉,嘗試沙包的不同玩法;根據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通過提醒、示范的方式,讓孩子們練習投擲沙包、雙腿夾包跳、和背著沙包爬行的能力。這樣既讓讓孩子們學到了新的玩沙包的方法,又為后面的比賽做了鋪墊。在后面的比賽可以在路程上設計一些障礙物,鍛煉幼兒的鉆,爬等動作。或者可以孩子們每人一個沙包,每人身上有三角形、圓形或正方形的圖案,地上也有上述三種圖形,要求把沙包投進相應的圖形中。
我覺得當一名幼兒園教師很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卻是難上加難。不管上的是什么內容,每一個環節都要設計巧妙,才能吸引幼兒的眼球,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充分發揚教師主導孩子主體的師生關系,于教育與活動中,寓教于樂,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 教學設計理念:
《小黑魚》是一個有關生存的故事,透過勇氣與智慧,小黑魚戰勝了入侵者,這個故事也讓小讀者們了解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作者李歐.李奧尼,一位色彩的魔術大師,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場美不勝收的視覺盛宴。它的主題,看似是“團結起來就是力量”,可實際上,透過這個簡單的故事,作者想傳遞給我們另外一層意思。這本書一共十四個場景,其中小黑魚一個人在海里徘徊的場景竟然占到七個。這七個場景作者畫得嘔心瀝血,深海、水母、大龍蝦、怪魚、海草、鰻魚以及?,一個個被畫得美輪美奐。這才是全書的高潮,作者想對我們說的這個話,全潛伏在七個場景里了。因為直到這時,小黑魚才開始去發現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自己又是怎樣一種存在。小黑魚開始學會了想了,學會想的小黑魚成長了。小黑魚自己的發現,才是這本書的一個深刻主題。
● 教學目標:
1、這世界很大,我有過孤獨;這世界很精彩,我仍然存在。認識自我,獨立堅強,團結合作使我機智彰顯,使我學習成長。
2、透過文字賞析,豐富想象,練習比喻修辭技巧的運用。
3、欣賞與眾不同的水彩拓畫技法、出乎意料的創意呈現。
●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一)學生介紹自己的海洋作品,對教師畫的`“小黑魚”提出疑問。
1、生介紹海洋生物,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師出示自己畫的小黑魚。
3、生發表自己對老師作品的看法。
。ǘ⿲胝n題
1、說明畫小黑魚的原因。
2、出示繪本題目,簡單提出作家。
二:閱讀故事,體驗歷練。
。ㄒ唬┲v授感受小黑魚的快樂。
1、師:故事開始了,在大海的一個角落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他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他黑得就像淡菜殼。
師生討論小黑魚和淡菜的模樣的相同點。
2、師:他比他的兄弟姐妹游得快。
學生想象他們的游戲,體會這時的小黑魚無憂無慮 。
。ǘ┮魳敷w驗小黑魚的孤獨心境。
1、師:一個可怕的日子,從海浪里突然沖出一條又快、又兇、又餓的金槍魚。他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紅魚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魚逃走了。他逃到了大海深處。
2、讓背景音樂襯托小黑魚當時的心境,討論小黑魚的心境。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害怕、孤獨、傷心、難受
。ㄈ⿴熒餐堇[小黑魚的經歷。
1、水母像彩虹果凍?
師生討論水母的樣子。指導學生表演水母。
2、大龍蝦——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
老師和學生玩大龍蝦捉小黑魚的游戲。
討論大龍蝦像什么?
用學生動作形體比較學生比喻與小黑魚比喻的區別。
3、怪魚像被一根看不見的線牽著??
三個學生同學扮演這三條被線牽著的怪魚。
學生根據扮演情形記住這句話。
4、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討論海草和礁石的樣子。
討論小黑魚在森林似的海草和糖果般的礁石上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5、海鰻的尾巴有多長連他自己都搞不清到底??
學生討論利用海鰻的特點可以在海鰻身上玩什么游戲。
6、?穹奂t色的棕櫚樹,在風中起舞。
師扮演小黑魚,碰一下學生,學生就在風中起舞。
7、師生小結,感悟深意。
師: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展現在小黑魚的生命中。他見識到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奇妙、有趣、奇怪、魔幻、瑰麗??
。ㄋ模┬蕾p錄像,學習語言。
1、欣賞動畫錄像,師生回憶小黑魚一路的經歷。
2、學生扮演小黑魚,向小紅魚講述自己的經歷。
。ㄎ澹╅_動智慧,體會合作力量。
1、學生討論辦法,幫助小黑魚和小紅魚。
2、看圖,欣賞小黑魚的辦法。
(六)創意板書,完成成長真諦。
1、師把板書圈成一條魚形。
2、經過歷練的小黑魚終于成長了,他明白生命的真諦。
三:認識作者,討論畫法。
1、畫外音:我叫李歐.李尼奧,我出生在荷蘭,爸爸是猶太商人,媽媽是荷蘭的歌唱家。舅舅是收藏家。我家附近有很多博物館、美術館,我常常去那里參觀。我特別喜歡畫畫,后來,我來到美國、意大利,創作了很多的繪本。我的《一寸魚》、《小蘭和小黃》等四本書還獲得凱迪克銀獎呢?你們發現《小黑魚》這本書的繪畫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2、學生討論畫法。
四:學習語言,創作繪本。
1、提出要求:學習李歐.李尼奧這個樣的句子給自己的畫配上插圖。
2、寫話訓練。展示作品。
3、現場制作成一本繪本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昆蟲的居住環境。
2、學習根據昆蟲生活習性進行分類,并在飼養中實施。
活動準備:
捕蟲網、飼養箱、郊外指導要點:
1、請家長帶幼兒到附近小花園、菜園、郊外等地方觀察昆蟲,了解幾種昆蟲的居住環境。
2、在家長的幫助下,捕捉幾只容易飼養的昆蟲放在飼養箱中,學習飼養昆蟲。
3、以拜訪昆蟲的形式,讓幼兒將飼養箱中的昆蟲帶回園,組織幼兒分享交流捕捉中的'見聞及飼養昆蟲的經驗。
4、教育幼兒不傷害昆蟲的生命,不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并能很好地照顧和飼養。
5、幼兒討論如何給昆蟲布置一個家,并教育幼兒在飼養過程中,昆蟲可能死亡,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處理已死亡的昆蟲,培養幼兒尊重生命的態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知道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2.學會看整點和半點。
3.增強時間觀念,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對認識時鐘已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
物質準備:課件,大鐘、幼兒每人一個小時鐘,實物投影儀,幼兒分組操作材料,大灰狼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認識時鐘
1.猜謎引題,激發興趣
2.交流經驗,理解用途
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課件,認識時鐘
引導語:如果我們要把圓變成時鐘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數字?數字排列有規律嗎?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
小結:鐘面上有1-12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時針比較粗,分針比較細。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或者一個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二、操作學習,認識整點與半點
1.觀察課件,認識整點
小結:原來分針指在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分組操作,鞏固整點
a看時撥鐘b看時間對應畫時鐘
c對應時間插卡d時間時鐘對對碰
3.觀察課件,認識半點
小結:當分針都指向6的時候,時針指向兩個相鄰的數字中間,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點半。
4.觀看課件“我的幼兒園半日生活”
小結: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會有更多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請時鐘幫忙,提醒我們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按時起床、準時睡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守時的好寶寶吧!
三、游戲體驗,復習鞏固
游戲名稱: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老師當老狼,小朋友們當小羊。老狼出示時鐘時,請小羊說出時間。老狼說幾點時,小羊就把手上的鐘撥幾點。小羊撥好了鐘就停下來,請老狼看時間。如果撥錯時間,可能會被老狼吃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進一步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3、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掌握6種分和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律和互換規律。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彈子,磁性吸鐵,吸管,鉛筆,羊骨頭,各種圖形,紐扣,果凍盒,各種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當),幼兒操作材料(過生日)。
活動過程
1、復習6的組成 拍手游戲: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師:小朋友我問你6可以分成2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學習7的分解。
(1)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將幼兒分成8組,每組幼兒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記錄分合式,并在集體面前表述。
。2)創設情境,并出示課件:
7只小豬在玩,讓幼兒看圖片找出小豬的不同,并寫出分合式。讓幼兒看分合式,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知道總數總比部分數大。
(3)出示花的圖片讓幼兒區分花的不同,進一步學習掌握7的分解組成。
。4)出示漂亮的魚圖片讓幼兒分解,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學習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兩個數之間的遞增和遞減的關系,知道前面的數不斷增大1,后面的數不斷減小1,總數不變。通過讀一讀、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4、玩游戲:拍手問答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鞏固幼兒對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戲:“找朋友”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的學習掌握。
每位幼兒手拿一張卡片,聽《找朋友》的音樂開始找朋友。(兩個幼兒拿的卡片上的實物圖數量合起來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組對抗賽,鞏固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將幼兒分成三組,教師出示課件題卡讓幼兒搶答比賽,看哪一組獲勝,并獎勵。
7、完成幼兒操作材料上的練習。
8、評價幼兒參與活動及完成操作情況。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數學知識對于孩子們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們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起來才能樂此不疲。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通過游戲、動手操作和小組對抗賽,讓幼兒自主探索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下面我談談在教學7的.分解與組成時的幾點體會:
一、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很多可操作材料。開始,我將幼兒分成了8組,每組不一樣的操作材料,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并用分合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探索操作時,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操作著自己組的材料,想盡一切辦法將材料分成兩份,并記錄操作結果。有的組記錄的分合式都重復了,可是孩子們還在不停的操作,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發現有重復記錄的分合結果在不停的提示。有個別小組的幼兒不知從何下手,在我的指導下,他們能自己動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們在同伴的合作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二、以游戲為主線,引起幼兒探索掌握數學知識的奧秘。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幼兒通過各種游戲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本次活動,幼兒已有了6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概念,我在活動開始設計了拍手游戲。幼兒對拍手游戲特別感興趣,玩游戲時,幼兒都能注意力集中,準確地對出老師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顒又校瑸榱思訌娪變簩7的組成的掌握,同樣,我又一次運用了拍手游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游戲—找朋友,不但讓幼兒點數了卡片上的物體的數量,還使他們體驗了有朋友的快樂。游戲是本次活動的主線,即讓幼兒玩了游戲,從游戲中體驗了學習的快樂,達到了自主探索學習的目的。
“學中玩”、“玩中學”,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識,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在比賽中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及圖片來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讓幼兒在輕松、愉悅、自主的范圍中掌握了7的分解與組成,并能很好地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分解,數學名詞,即和差化積,其最后結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為止。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