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20 13:08:2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了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講謙讓是一種美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2)班級內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孩子講謙讓的'故事,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借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后提問:(出示圖片)

  (1)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么做的呢?

  (3)他為什么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時講謙讓,爸爸的表情怎樣?(課件展示插圖)爸爸看到孔融這樣做,心里會怎樣想?他會怎樣夸獎孔融?

  (6)誰能學學爸爸的語氣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里會怎樣想?

  (8)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后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面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贊,也受到了世人的贊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么,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么呢?

  4、老師朗讀三字經,請學生一起讀。

  5、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6、指導學生朗讀經文,背誦經文

  7、故事情景再現:學生表演。

  三、擴展活動:

  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牽著拖拉車協調的走或跑。

  2、提高手部及腿部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制成的拖拉車四個。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練習拖著拖拉車走直線、圓圈、s性線。

  2、教師觀察幼兒玩拖拉車動作的協調性。

  3、組織幼兒進行拖拉車比賽,體驗比賽的樂趣。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眼睛的結構特征、作用及保護眼睛的方法。

  2.嘗試辨別幾種小動物的特殊眼睛,感受眼睛特征的多樣性。

  3.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眼睛的興趣。

  5.懂得愛護眼睛。

  活動準備:

  1.“猜猜他是誰”白板課件(包括教師的眼部特寫、辨識度較高的幾位幼兒的眼部特寫、所有小朋友的眼睛)。

  2.特殊動物眼睛的特寫。

  3.人手一面小鏡子(活動前放在幼兒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猜猜他是誰”,萌發觀察眼睛的興趣。

  1.教師逐步放映幾位幼兒及老師眼部特寫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

  師:XXX,你的眼睛真亮,你們都有一雙亮亮的眼睛,這里也藏著一些亮亮的眼睛,請你猜猜他是誰呢?

  師:他們的眼睛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呢?(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

  師:看,這里還藏著許多雙眼睛,你能找到自己的眼睛嗎?

  :寶寶們真棒,看眼睛就能猜己和自己的好朋友,真是太棒了!

  二、觀察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簡單功能。

  1.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和好朋友的眼睛。

  師:(教師自然的拿出小鏡子)那我們的眼睛到底長得什么樣子呢?請你拿出小鏡子來看一看,眼睛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一只眼睛睜著一只眼睛閉起來,閉著的眼睛還能不能看到東西了?為什么看不到了?被什么擋住了呢?用小手摸一摸你的眼皮。(幼兒自由交流)

  2.請個別幼兒說說眼睛的外形特征

  師:看過自己的眼睛了嗎?誰來說說你的眼睛長得什么樣子?

  3.幼兒結合白板再次集體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征。

  師:寶寶們說的真好,這里也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面和下面有什么呀?眼皮會一睜一閉。眼皮上長著什么呢?它能幫助我們擋住灰塵。眼睛里面有什么?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和白色的眼白,眼珠會轉動,它能讓我們看到各個地方的東西。

  三、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師用手遮擋住自己的眼睛,引發幼兒思考。

  師:寶寶都知道眼睛長什么樣子了嗎?那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呢?如果沒有眼睛會怎么樣?

  2.師:那現在請你來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鏡子輕輕的送過來,然后閉著眼睛去找你的小椅子,看看會發生什么事情?

  3.師:哎呀,眼睛閉起來什么也看不到了,有的寶寶坐錯了位置,有的寶寶和別的孩子撞在了一起,那說明眼睛對我們真是太重要了,我們小朋友平時要怎么樣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呢?

  四、擴展話題,了解幾種特別動物的眼睛

  1.師:寶寶們真棒,知道那么多保護好眼睛的方法,(出示特別小動物眼睛的'課件)這里呀還有一些特別的眼睛,它們是誰?你發現它們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原來動物的眼睛有那么多特別的地方。

  2. 游戲:猜猜誰不見了?

  師:現在我們要和這些小動物玩個游戲,考考你們的小眼睛,猜猜誰不見了?小眼睛仔細看,記住了嗎?請用手把眼睛蒙起來,數1、2、3才能打開哦!

  五、結束

  師:樓下的小花園里有許多漂亮的景色和有趣的東西,我們去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

  延伸活動:

  1.開展戶外游戲“捉迷藏”。

  2.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人和動物的眼睛。

  小百科:由眼球及其輔助結構組成。眼球是視覺器官的主要部分,它具有折光成象和感光換能兩種作用。眼的輔助部分有眼瞼、結膜、淚器、眼肌及眼眶內筋膜和脂肪等,對眼球有保護、運動和支持作用。眼各部結構的完善,對眼完成視覺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他們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2、通過教學活動讓他們知道吮吸手指是一種壞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

  3、讓他們懂得經常洗手,保持手的干凈,這樣有利于健康。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2、改掉吮吸手指的壞習慣。

  活動過程

  (一)不干凈的手指

  按設計思路,我想讓寶寶們感知吮吸手指是一種壞習慣為第一活動目的。

  師:“平時啊,老師經常看到有些小朋友把他的小手指放在嘴巴里吃。小朋友們有沒有看到呀?”

  幼:“璐璐、小魚兒、杰杰”

  師:“哇!有這么多呀!那你們說你們的小手指干凈嗎?”

  幼:“不干凈。”

  師:“為什么不干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幼:“手指上有蟲子,吃了會生病的,生病要打針的”

  師:“恩,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那你們說吃手指是不是一種壞習慣呢?”

  幼:“是”孩子們在老師的有效提問中初步感知吮吸手指是不衛生的,是一種壞習慣。

  分析:小班幼兒的思維水平仍處于直覺行動階段,他們需要直接感知事物才能獲得相關經驗、認識。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吮吸手指在小班是常見的行為習慣。教師要懂得把生活中的東西轉化為有價值的學習內容,從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得到相關認識。

  (二)痛苦的手指

  在上一環節中有個別吮吸手指的孩子就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對,迅速將手指從嘴中拿出,并表現出害羞的樣子。我認為這正是引導孩子進入這一環節(痛苦的手指)最好的時機。

  師:“瞧,小朋友們,我是手指,我生病了,病的很厲害。因為我的主人總是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時候還咬我呢!我就變成這樣子了,多難看呀!皺巴巴的、光禿禿的,做起事來也不方便了,我真難受呀!”(教師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出示痛苦表情指偶,邊講述邊表演)幼兒聽得很認真。教師抓住時機及時進行提問。

  師:“小朋友們,手指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呀?”

  幼:“因為他的主人咬他、因為他難受”

  師:“對呀,那你們說說他的.主人咬他好不好啊?”

  幼:“不好”

  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咬小手指呢?”

  幼:“不要”

  師:“為什么不能咬呢?”

  幼:“他會痛、會難受的”孩子的回答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揚。

  我思考:孩子已經明白吮吸手指是不好的,手指會難受。但小班幼兒需要親身經歷方能深刻感受到。為此,我在想是否可以讓孩子真正嘗試一次呢?

  分析:通過擬人手法讓幼兒感受手指被咬,被吮吸的痛苦。但我還是終止了讓他們嘗試的想法。因為孩子的手指實在不干凈,一但讓他們嘗試,或許有些孩子會覺得:“咦,真好玩!”

  (三)高興的手指

  打消上面的念頭后,我接下來直接還是已擬人手法展示了高興的手指。

  師:“小朋友們好!現在我可高興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還經常給我洗澡。瞧,我多干凈,多漂亮呀!(教師同時出示高興表情的指偶)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的手指怎么樣了呀?”

  幼:“笑了,變干凈,變漂亮了”

  師:“對,這是為什么呢?”

  幼:“主人不咬他了,給他洗澡了”我給予幼兒肯定、贊許。

  分析:鼓勵孩子自主的發現事物的變化和聯系比教師“單程式”灌輸知識經驗給孩子的發展更為有益。難受的手指,高興的手指通過指偶比較,這是直接的視覺感知。提供生動的教具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四)干凈漂亮的手指

  這一環節我直接讓孩子在觀察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互相看看小手指,說說自己的手指干不干凈,漂不漂亮?”

  幼:“不干凈,不漂亮,干凈,漂亮”教師在此時可查看每位孩子的手指,將發現的個案拿出來評析。并通過這個環節提醒幫助孩子糾正吮吸手指的習慣。

  分析:幼兒討論得很積極,也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所見。通過個案引導孩子的習慣。對于孩子的想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引導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中來

  教學反思

  1把握教育時機,提供教育引導

  吮吸手指是平時生活中發現的現象,教師抓住了機會開展活動。作為教師這點是很關鍵的。案例中對手指的觀察都是對小班孩子行為習慣培養的前提。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體驗,把握教育時機,提供教育引導。

  2師生呼應,形成學習共同體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發現吮吸手指現象,請幼兒說說痛苦的手指為什么難受,孩子們答得很棒。此時幼兒覺得成功時,教師又讓孩子觀看高興的手指,又讓孩子重新思考:手指為什么現在高興了?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樂意和教師一起表演,感知體驗自由游動的小蝌蚪。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課件:趣味練習--養蝌蚪

  【活動過程】

  1、出示趣味練習卡,幼兒觀察小蝌蚪。

  師:畫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

  2、認識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頭長得什么樣?

  有幾個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幾條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請幼兒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動作。

  4、師:我們看看小蝌蚪長大后會變成什么樣子?

  觀察圖片了解小蝌蚪長大后變成青蛙。

  5、師: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我們來畫很多的小蝌蚪,把它們放在池塘里好嗎?

  6、幼兒畫蝌蚪,用線條畫出大大的腦袋,小小的尾巴。

  7、養蝌蚪,把幼兒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反思:

  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在設計活動時我注意使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演示法、游戲法及情景教學法,能夠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及體驗法。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玩一玩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幼兒不知不覺對小蝌蚪的成長變化產生了興趣。而游戲體驗法,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小蝌蚪慢慢長大的快樂心情,進一步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9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专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