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并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鐵絲、吸管、報紙(小組一份);幼兒記錄單,大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師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嗎?有什么辦法呢?(幼兒相互交流)
二、引導幼兒嘗試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問題: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進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來,在杯子不動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幼兒想辦法)
2、介紹材料和記錄單。
(1)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細鐵絲、報紙、吸管,請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猜測,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
(2)到底他們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呢?你可以每一種材料都去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用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記錄的結果。誰愿意來說說你的發現。
(5)總結性提問:從記錄單上我們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鐵絲能取出乒乓球,有的報紙卻不能取出乒乓球,這又是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鐵絲取出乒乓球的?解決鐵絲取出乒乓球:可以改變形狀。
3、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
(1)發散性提問: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讓細鐵絲、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自由講述辦法)到底你們說的行不行呢,只有試試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2)幼兒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教師巡回指導,并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的情況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結果。怎么樣,都成功了嗎?你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來的?用了什么方法?
(4)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來的?
(5)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去嘗試,細鐵絲、報紙也能把乒乓球取出來。
4、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是從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進去的是鐵球呢?在不動杯子子的情況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們以后游戲的時候去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豬家的房頂》,活動來自《彎彎繞繞》這個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從引領幼兒進入生活環境中的彎繞世界開始,讓他們面對各種物體,饒有興趣地去發掘和體驗與之相關的造型、作用和樂趣,然后用他們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創造一片彎彎繞繞的天地。本活動以“小豬的新房子”為情景,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房頂是梯形的從而導入活動,讓幼兒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梯形圖形。活動中,讓幼兒動腦動手的過程中,調動各種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動學習、不斷成長。
【活動目標】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
2、圖片:由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組合而成的一間屋頂為梯形的房子,圖形可以拆分。
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種梯形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的紙(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剪刀。
4、人手一張白紙,上畫三個正方形;剪刀。
【活動過程】
(一)找梯形
1.引導幼兒關注“小豬的新房子”: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屋頂很特別,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狀。
2.請幼兒在“小豬的新房子”中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數一數各有幾個。
3.剩下的形狀就是小豬家的房頂,這個形狀叫什么?(梯形)摸一摸它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4.將梯形圖片倒著放、斜著放,請幼兒說說這個圖形還是不是梯形。
5.出示直角梯形圖片。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6.出示等腰梯形圖片。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二)變梯形
1.豬媽媽又生了很多豬寶寶,她準備給每只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來幫忙!
2.出示長方形、三角形紙。請你們用折紙的方法把長方形(三角形)變成梯形,誰來試試?
3.幼兒嘗試用折的方法來變梯形,再將剪下來的梯形貼在白紙上原來畫的'正方形房子上,作為“小豬家的房頂”。
(三)梯形大聚會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涂色、連線活動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第一環節:找梯形。我制作了課件,出示小豬的圖片,為活動創設“小豬告訴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動情景,激發活動興趣。然后讓幼兒找一找這幢房子的房頂特別之處,然后引出梯形,并讓幼兒認識梯形。本環節中,我重點讓幼兒感知梯形倒著放、斜著放,還是梯形。這里自我感覺對梯形的介紹不精煉,沒有把梯形和長方形作一個透徹的比較,所以部分幼兒還不能把長方形和梯形區分出來。接著是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這里方老師也提出了建議,活動中,我太強調讓幼兒認識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確,我把目標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兒的接受能力。
第二環節:變梯形,把長方形和三角形轉換成梯形。以情景:“豬媽媽又生了很多寶寶,她準備給每只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幫忙!”導入下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把長方形、三角形轉換成梯形,感知長方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關系。我設計了一個很難的環節,而且在幼兒操作前,也沒有做到清楚的講解示范,一開始就讓幼兒自己探索,導致部分幼兒不能轉換出正確的梯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區別不同蔬菜的特點,了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習用對歌的方式學念兒歌。
活動準備:
PPT《菜地里的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論。
1、觀察圖片,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提問:圖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黃瓜、南瓜、茄子,綠綠的、圓圓的、長長的)小結:豆角是青色的,又細又長;蘿卜白白胖胖的;黃瓜綠綠的,像穿了一件綠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紅紅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個長著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黃。
2、猜測:這些蔬菜生長在什么地方?
小結: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請幼兒仔細觀察,說出每種蔬菜的生長地點。
小結:豆角、黃瓜都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也有騰蔓,但都在地面上;蘿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1、聯系畫面猜一猜,兒歌里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2、播放PPT圖片,請幼兒欣賞并找出答案。
過渡:你們都猜對了,那請你們記住答案哦,我們現在來一起念一念。
3、師幼問答。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幼:豆角青青細又長。
4、完整欣賞兒歌,請幼兒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三、大家來對歌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分男女兩隊,一隊問一隊答,用對歌的形式念兒歌。
教師:你們都很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現在我們來換個方式,用對歌的方法來念兒歌。就像剛剛那樣我問一句你們答一句,這就是對歌了。我請女生來問,男生來回答,看看哪個組更厲害。
女:什么青青細又長?男:豆角青青細又長。
2、兩隊互換問答。
3、分成太陽組和月亮組,采取兩句一問兩句一答的方式進行對歌。完成一次后互換問答。太陽隊: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隊:豆角青青細又長,蘿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個人)什么青青細又長,(眾)嘿~細又長?”的方式念兒歌。
教師:現在我們每念一句兒歌,就在后面重復最后三個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說“什么青青細又長”。你們說“嘿,細又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當人類開始注意生態環境的時候,熱愛自然、探索自然是我們必須深植于心中的觀念,環境教學可能的任何形式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教師還需要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謎,與幼兒共同欣賞、發現、尊重和關懷生命與環境,并且建立重視環境保護的觀念。
活動一:美妙的大自然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環保意識。
2、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謎。
3、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與家長共同為幼兒準備野外生活所須攜帶的物品,每人一個背包。
活動過程:
這組活動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時節進行,應盡可能創造條件到野外去露營。
一、摸摸大自然,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1、找一塊安全地帶,幼兒自由結伴二人一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兒帶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東西,感覺一下大自然中各種東西是干燥的還是潮濕的;是硬的還是軟的,(當不用視覺時,觸覺會更加靈敏,小花小草青苔石頭樹根等都能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換角色,分組討論觸摸大自然時體會到什么?請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較清靜的地方,教師和幼兒一起坐下來,將眼睛閉上一兩分鐘,讓心慢慢靜下來,讓幼兒仔細聽周圍有什么聲音,用語言表達個人感受。(風聲、鳥鳴、水聲。。。。。。)教師可以隨身帶錄音機,把自然的聲音錄下來,準備回去聽。
活動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跡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感知覺。
3、在游戲過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長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彩筆、紙等
活動過程:
一、印下大自然的痕跡
1、帶幼兒尋找各自喜歡的樹,每選擇一棵用彩筆把樹皮和紋理拓印在白紙上。每位幼兒可拓印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來尋找不同種類的樹干或樹葉來拓印。
2、找一棵大樹。教師可以讓幼兒討論,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樹圍住?還可以仔細找找看,有哪些動物是把這棵樹當成“家”的?樹上樹下有小鳥、螞蟻、毛毛蟲等居住嗎?讓幼兒表達觀察這棵樹的感想:大樹有多大年紀了?身旁可能發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師讓幼兒用白紙把樹圍住,各自拓下樹的一部分紋理,這些紙可以帶回去后平排連結起來,向幼兒展示樹的圓周長度。
二、呼吸樹的游戲
1、讓幼兒在大樹蔭下作深呼吸,自由地與幼兒討論樹的功能:它可以供人們遮蔭遮雨、供給人們食物,也是許多動物的家;樹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時,才不會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樹還可以使空氣清新。“呼吸樹”的游戲,就是讓幼兒了解,樹林對于我們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兒扮演樹木,以各種姿勢站立;另一部分幼兒扮演各種動物,教師則當砍樹的樵夫。
3、“動物”們只有站在“樹”的旁邊才能呼吸5秒鐘(既慢數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與閉氣直到跑到另一棵樹旁才能呼吸(因為每個數釋放出來的“氧氣”有限)。當幼兒在大樹之間移動時,教師開始“砍樹”,被砍倒的“樹”要假裝倒下,這樣動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樹呼吸了。
4、游戲過程中,樹逐漸減少,幼兒會感到“呼吸”愈來愈不容易,當“樹”全被砍倒時,“動物”們也就會昏倒了。
5、游戲結束后,教師可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
活動反思:
《美麗的大自然》從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導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過程中,融入了科學、語言、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興趣很高,整個過程都是在具體有趣的活動中實現的。
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能力、思維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激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孩子們在活動中的體驗是快樂而滿足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長大了的自豪感。
2.探討教弟弟妹妹做事的方法。
3.創編兒歌,發展創造力。
準備:兒童衣服,毛衣,褲子,鞋子,襪子;
錄音機,磁帶,畫紙,畫筆。
過程:
1.欣賞上次活動照片,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回憶自己活動時的心情,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2.出示小班老師的來信,引導幼兒討論。
老師念信,引出討論話題——怎么樣才能幫助弟弟妹妹快點長。幼兒在討論時感受自己長大了的`自豪感。
天氣漸涼,起床時不很快穿衣服會著涼,我們怎么能教會弟弟妹妹穿衣服、鞋襪呢?
引導幼兒嘗試用兒歌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
3.分組活動:
幼兒自由分組。組中某個幼兒來做穿衣示范運作,其他幼兒協商設計兒歌內容。
分組交流成果:可個人也可小組集體表演,大家交流感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大班綜合活動:月亮像什么
活動目標:
1、能將自己大膽想像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產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愿望。
活動準備:
1、黑板作背景,準備粘貼用的大月亮一個,動物頭飾等。
2、油畫棒、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月亮像什么?
1、教師將大月亮粘貼在黑板上,引出故事。晚上,月亮爬過樹稍,出現在天空上,小動物們看到了月亮,大家議論起來。
2、講述小貓、小狗、小豬等動物對月亮的想像,講述時盡量放慢速度,給予幼兒充分想像的時間。
3、講完小羊的.想法后,教師停止講述,請幼兒來想像,你希望月亮是什么來做的呢?
4、在幼兒各抒己見后,老師告訴幼兒小兔的想法,小兔的想法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小兔希望月亮還是月亮,他要坐飛船到月亮上拜訪他的兔子兄弟。
二、畫上奇特的月亮
1、如果我們坐著飛船到月亮上去,你希望月亮上有什么?
2、請先在白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月亮,月亮里會有些什么呢?大膽把它畫出來吧!
3、幼兒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并作畫。
4、布置月亮展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冬天天氣寒冷,部分幼兒缺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勇氣,而冬季運動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戶外體育活動方式,對于幼兒來說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本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師幼共同制訂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分組準備項目、制作海報和邀請卡、規劃場地等。通過參與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達到提高動作技能、鍛煉身體的目的,以提高幼兒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感受堅持到底和拼搏精神的可費,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運動會的`籌備活動,能遵守規則并堅持完成運動會項目,鍛煉耐力。
2.體驗運動會,感受親子游戲、團隊項目以及集體合作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1.請幼兒閱讀《擁抱冬天》第20-21頁并集體討論,師幼共同商討活動計劃如運動會時間、分工、場地劃分、比賽項目等。
2.教師和幼兒根據共同制訂的計劃進行準備,教師提供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幼兒可按照不同能力進行分組。例如:第1組負責制作宣傳海報,進行賽前動員;第2組負責設計、制作獎牌和獎狀;第3組負責準備活動器械、規劃場地以及人員安排;每個幼兒設計制作一張邀請卡,邀請家長參加運動會。
3.各游戲比賽活動器械和場地示意圖,裁判員記錄表,音樂。
【活動建議】
1.組織運動會開幕式,引導幼兒了解運動會開幕的程序,初步感受運動會的精彩。
(1)組織開幕式的相關活動,如組織運動員入場、升國旗儀式、致開幕詞、宣布安全和竟賽要求等。
(2)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分組帶領幼兒做走、跑、跳、鉆、爬等交替動作,進行準備活動。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運動會,遵守規則,堅持完成游戲活動,促進基本動作技能的發展。
(1)按照運動會程序分別進行趣味運動會競賽性游戲和親子競賽性游戲。
活動中,教師抓拍幼兒在游戲中努力沖刺、堅持完成比賽、親子或同伴相互配合和幫助以及頒獎典禮等瞬間,為分享、交流作準備。
(2)頒獎典禮。為獲勝者頒發事先制作的獎牌、獎狀等,體驗勝利的喜悅。
3.回顧總結趣味運動會,感受運動員們努力拼博、堅持到底的精神。
(1)引導幼兒交流運動會過程中的難忘回憶。
提問:運動會期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你為運動會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你參加了什么項目?取得了什么成績?
(2)教師出示抓拍的照片,重點引導幼兒欣賞競賽中努力拼搏、堅持到底的畫面。提問:這是誰?他在做什么?為什么就剩一個人了他還在繼續跑?
小結:做事情只要盡力,堅持到底,就算是最后一名也很光榮。
(3)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征運動會中最難忘的事情。
【活動延伸】
用拍攝的照片及海報、獎牌、獎狀等布置“冬季趣味運動會”展區。
中班韻律活動:汪汪隊優質課視頻+PPT課件教案音樂樂譜圖小班美術活動《花兒一片片》公開課視頻+課件PPT+教案音樂下載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