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寫字這件事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學會的,幼兒剛開始學習寫字的時候回面對重重困難,老是需要幫助他們度過這些困難,讓他們學會寫字。
【教學背景】
大班的幼兒已經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寫字了,但是他們之前很少接觸寫字這件事,教師們要從最基本的寫字姿勢開始教起,讓幼兒能夠更好的適應寫字這件事情。
【教學目標】
知道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
【教學過程】
師:今天咱們要學習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可以讓你變成寫字小能手還能讓你擁有一雙像月亮一樣明亮的'眼睛,你們愿意學么,想學么?
生:想
師:老師讀一句小朋友們讀一句
小朋友,坐坐好
書寫姿勢很重要
眼睛離本一尺遠
胸離桌子一拳頭
手握筆尖一寸高
一尺、一寸、一拳頭
時時刻刻要記牢。
師:小朋友來咱們一齊照著兒歌里的做一做,腰板兒挺起來,拿出小拳頭比上,拿出鉛筆桿兒比上一拇指,好,打開書本第九頁,看看那一個小朋友和你現在做的一樣,在上面打上勾勾
師:這一個星期,咱們班里要比一比誰是班里的愛眼小明星,誰又是咱們班的寫字小能手,星期五老師要發紅花獎勵哦,小朋友們要互相監督,看看誰做的好,下課
【板書設計】
小朋友,坐坐好
書寫姿勢很重要
眼睛離本一尺遠
胸離桌子一拳頭
手握筆尖一寸高
一尺、一寸、一拳頭
時時刻刻要記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看圖編5以內的口頭應用題。
能用加號、減號、等號列算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加號、減號、等號。
課件準備:“我來列算式”組圖。
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
活動過程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用“一共”編加法應用題。
——山頂游樂場開張了,熊貓奇奇約上小伙伴們一起去玩,我們也去看看吧。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奇奇最先跑進游樂場,他在玩什么?接著誰來了?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應用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旋轉木馬上有1個小朋友,又來了2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一共”編加法題。
——山頂游樂場真好玩呀,還有誰來玩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一共”,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題嗎?
小結:“一共”是合起來,加起來的意思。我們可以用一共來表達兩個部分加起來,編寫加法應用題。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應用題。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滑滑梯上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滑滑梯上原來有3個小朋友,1個滑下來了,滑滑梯上還剩2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題。
——小伙伴們在玩什么呢?誰不玩走了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還剩”,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嗎?
小結:“還剩”說明原來有的人或物品變少了、減少了。我們可以用還剩表示剩下來的人或物品的數量,編寫減法應用題。
出示組圖“我來列算式”,引導幼兒用算式表示圖片內容。
——這些是什么符號?(運算符號)
——剛才我們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描述了這些圖片,其實還有一個很趣的方法也可以表達圖片上的內容,猜猜是什么?(數學、列算式)
——加號/減號/等號表示什么?(合起來/減少了/結果)
——請你根據圖片內容,正確選擇運算符號把算式補充完整吧。
——說說你列的算式,它表達了什么意思呢?
小結:加號和等號用來列加法算式,表示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的結果。減號和等號用來列減法算式,表示總數減去一部分數量的結果。
發放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鼓勵幼兒看圖口編應用題并列算式表示。
——太陽快下山了,小伙伴們離開了游樂場,看看他們做了什么呢?
——請先試著把畫面內容編成一道應用題,再列算式表示。
——請你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編的應用題,互相檢查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利用身邊的實物,如水果、積木等,和幼兒玩口編應用題的游戲,并鼓勵幼兒列算式表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寫信的基本結構及基本格式。
2、會用繪畫的方式給自己的父母寫封信。
3、知道信件是屬于私人物件,不能隨意開啟。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以文字和圖畫的形式寫給本班幼兒的信各一封。
2、以繪畫的形式寫給其它班級小朋友的信一封。
3、信紙、勾線筆、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三封信,引起幼兒興趣。
[此環節教師出示信件,以神秘的口吻提問,可以調動幼兒想研究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初步了解班級幼兒對信件的相關經驗有多少。我們班大部分小朋友不知道這是信件。現在通訊方式十分先進發達,信件往來已經極少出現,對21世紀的小朋友來說很陌生。]
二、判斷信件寫給誰,知道不能隨便開啟別人的信件。
1、請幼兒來判斷這三封信是寫給誰的?
[在此環節教師給幼兒創造猜想的空間,讓幼兒憑借自己的經驗來觀察判斷。幼兒通過看圖一目了然的先發現并說出兩封繪畫形式的信件是寫給本班小朋友和大三班小朋友的。個別認識漢字的小朋友能夠說出另一封文字形式的信件也是寫給本班小朋友的,但是大多數幼兒看不出是寫給誰的。]
2、小結:有的小朋友說對了,這兩封是寫給我們班小朋友的,而這一封是寫給大三班小朋友的。
[總結幼兒的猜測,明確幼兒的答案,同時為下一個環節鋪設伏筆。]
3、這封寫給大三班小朋友的信我們可不可以看一看呀?
[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幼兒,引發幼兒思考別人的'信件可不可以看呢?當我班大部分小朋友還在猶豫的時候,個別幼兒已經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不能看,并且信誓旦旦的說:因為那不是你的東西不能動]
4、小結:信件和其它物品一樣,不是你的就不能拆開來看。那么這封信怎么辦呢?(送給大三班)
[通過肯定幼兒的回答,明確別人的信件不能拆開來看,進行禮貌教育,同時引導幼兒正確對待別人的信件]
三、讀信,了解寫信的基本結構及格式。
[通過再次讀信首先明確繪畫的方式寫信的優點,其次知道寫信的基本結構、信里內容的基本要素,書寫的固定格式。]
1、這兩封信里寫了些什么?請小朋友來讀一讀?
2、小結:老師分別讀出兩封信的內容。
[通過小朋友和老師分別嘗試讀兩種形式的信件,引導幼兒發現還是繪畫形式的信件適合小朋友,能夠看的懂。]
3、請小朋友來再次讀一讀畫出來的信,看看這封信是怎么畫出來的?
提問:這是寫給誰的信?是誰寫的信?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知道寫信首先要寫什么,最后要寫什么?要寫在哪里?]
信里的小手是什么意思?[知道要先打招呼,握手表示你好的問候]
是誰?在什么時間?地點?要做什么?[知道寫信的基本要素]
四、寫信,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對父母的想說的話。
[用繪畫的方式給爸爸媽媽寫信,不僅鞏固幼兒對信件基本要素的理解,也向幼兒傳遞信件也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關心。首先請幼兒先思考要說些什么,才可以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
1、請幼兒思考:我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啟發幼兒說出自己在幼兒園或在家中快樂的事情。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很愛他們。
2、引導幼兒看清格式,用繪畫的方式給爸爸媽媽寫封信。
3、分享自己寫給爸爸媽媽的信。
延伸活動:
怎樣才能把這封信寄給爸爸媽媽呢?
[請小朋友查找相關新資料,引導思考關于信封、郵票、郵筒郵局等相關事件,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再設計中,我注重了活動目標及活動過程的層次性和重點突出兩方面,注意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不同環節的教育。以繪畫形式寫信為中心,將目標的制定為三個方面,重難點一目了然。通過猜猜、讀讀、寫寫等形式完成目標的達成,運用了比較、觀察等方法引導幼兒猜想、判斷、分析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一個音樂活動如何吸引孩子,如何體現孩子的參與性和創造性,這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設計這一音樂活動,意在讓孩子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感受不同的聲音效果。活動以故事為線索,循序漸進地開展,發展幼兒對聲音的感受力與想像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樂器表現不同的聲音,促進幼兒對圖形記譜形式的基本理解。
2.通過對動作的體驗,幫助孩子了解不同的聲音效果。
【活動準備】
1.樂器:大鼓、手鼓、響板、木琴;手偶:灰老鼠、藍老鼠、小貓。
2.幾個乒乓球,畫有一些藍色腳印的圖形記譜,給孩子們制作圖形譜的材料:大圓點、小圓點、直線、波浪線。
【活動過程】
1.故事導人。
(帶手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有一只灰老鼠住在橋底,一天,它在橋下等它的客人。等著等著,突然它聽到橋上有“咚咚、咚咚”的聲音(雙手有節奏地拍膝蓋I××l××l,模仿胖子走路的'聲音),“哦,原來是一個胖子從橋上經過,他不是我的客人。”過了一會兒,灰老鼠聽到一個很輕的聲音(雙手在地板上輕輕拍打,模仿小貓的腳步聲),“噢,是一只貓,它可不是我的朋友。”又等了一會兒,灰老鼠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搓手模仿球滾動的聲音),“這只皮球也不是來看我的。”灰老鼠繼續等,這時候它聽到了“吱吱、吱吱”的聲音(用指尖在地板上輕輕地敲,模仿老鼠的腳步聲),“嗯,我的朋友來了。”(教師出示另一只藍老鼠手偶。)
2.感受聲音與動作的關系。
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同時請小朋友分別扮演胖子、小貓、球、小老鼠,用手、腳和聲音模仿他們從橋上經過的情形,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故事情節。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樂器給動作伴奏。
(1)教師出示大鼓、手鼓、響板、木琴和幾個乒乓球,請小朋友幫助老師確定大胖子先生、小貓咪、球和藍老鼠分別適用哪些樂器來表現。
(2)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并用樂器模仿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
4.游戲:音樂和動作。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用樂器表現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另一組用動作表現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交換游戲。
5.續講故事。
灰老鼠問藍老鼠在路上看見了什么,藍老鼠說:“我看見有人在橋上灑了油漆,所有過路的都留下了藍色的腳印,有胖子的、小貓的、球的,還有我的藍腳印,我把這些腳印畫下來了。”
引導幼兒看“大橋上的藍腳印”圖,理解圖形記譜的形式。
(1)教師拿出一幅“大橋上的藍腳印”圖,讓孩子們描述,說說都有誰的腳印。
●●●●●●――/\/\/\/\●●●●●●――/\/\/\/\
(2)請小朋友聽老師的指揮,用各種樂器嘗試演奏這段大橋上的“音樂”。
6.試創作“橋的音樂”。
(1)發給幼兒制作圖形譜的材料(大圓點、小圓點、直線、波浪線),幼兒分組進行創作。
(2)請幼兒演奏及欣賞各自創作的“橋的音樂”。
【設計評析】
用樂器表現故事中的聲音,讓孩子容易理解、想像,使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整個活動循序漸進地展開,從用樂器模仿故事里的聲音效果過渡到用樂器與圖譜結合,使孩子很自然地了解圖形記譜的形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學習使用人民幣
活動目標:1、復習鞏固對人民幣元、角的認識,進行點數并記錄。
2、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活動準備:貨架 各類商品(帶有標價)
自助銀行(鞋盒10個) 磁帶 投幣箱(1個)
人民幣(五元、一元、二元、五角、一角)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今天的活動
今天“國際超市”開業了,里面有許多好東西,咱們去購物吧!沒錢那怎么辦?對,我有你們的存折,那我現在發給你們,請你與你的好朋友一起來那你們的存折,走,咱們去取錢!
1、要看清楚存折上有多少錢,你們把它全部取出來,點清楚用筆寫下你們取出多少錢,取好了嗎?
2、咱們到“國際超市”去吧!哦,我都忘了告訴你們“國際超市”在那了,它在北京路,坐2路車就到。
二:帶幼兒乘車,引導幼兒投一元錢到投幣箱(放錄音)
孩子們,這輛車就到“國際超市”快上,我們要買票的,一個人一元,兩個小伙伴是幾元錢呢?
三:組織幼兒進超市購物
看,我們到了,你們一會可以到超市購物,那我要提個要求:
1、 錢是你和小伙伴的,買東西的時候要相互商量。
2、 你們一共有多少錢,買東西時要算清楚,合理花你們自己的錢。
3、 要看清楚標價,在付錢之前,你們兩個好伙伴要算清楚需要多少錢,再去收銀臺付款。
好了,祝你們在“國際超市”買上你們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教師當顧客參與活動,對幼兒進行指導
引導幼兒看標價,打算要買的物品,把價格進行計算,看看自己的錢夠不夠,同時教育幼兒合理選購商
品。
五:教師組織幼兒小結
來,到休息間休息一會,你們今天都有什么收獲?(引導幼兒講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主題目標
1、了解恐龍生活的三個時期,知道恐龍是爬行動物,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
2、通過看書和看圖片,幫助幼兒了解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及生活習性,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
3、進一步了解各種肉食性恐龍和植食性恐龍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喜歡想象并表現恐龍的動作。
4、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運用自己經驗大膽想象,創編故事。
5、能夠運用剪貼、繪畫、泥工等手段,塑造出自己喜愛的恐龍。
6、引導幼兒用自然材料,創造性地組合出各種形態的恐龍。
7、傾聽音樂,根據故事線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的形象內容。
8、初步學習根據故事情節、角色、性質,用富有個性動作,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9、體驗一個數分成比它小的兩個數有若干種分法,初步具有任務意識,并能較清楚地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10、幫助幼兒練習助跑跨跳不低于40cm高的障礙物。
11、能較協調地進行鉆、爬、跳、平衡等動作。
環境創設
1、請幼兒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照片、書、磁帶、掛圖、VCD、恐龍模型、仿真玩具,布置“神秘的恐龍世界”主題墻,使幼兒進入恐龍的世界。
2、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如:《我最喜歡的恐龍》;收集幼兒到常州恐龍園游玩的照片等進一步豐富墻飾,使幼兒體驗到參與布置墻飾的快樂。
3、展示幼兒參與各個活動過程的照片,操作記錄的`結果等,加深幼兒對恐龍的有關特性的認知。
4、設置“恐龍知多少”的小墻飾,介紹有關恐龍生存發展的知識。
5、設置“恐龍之最”欄目,將恐龍之最的有關知識介紹給大家。
6、在班級活動區角增添與恐龍相關的游戲材料。
7、展示幼兒作品,使幼兒相互觀賞評價,進一步加深對恐龍的了解和認識,并感受藝術作品的美。
家園共育
1、出一期家長園地,向家長介紹本主題的相關活動內容以及需要配合的方面,豐富孩子對恐龍的認識。
2、請家長幫忙收集有關恐龍的作用、特征的圖片、資料,豐富孩子有關恐龍的知識。
3、請家長在家中多啟發幼兒講述關于恐龍的知識并記錄下來,收集一些手工材料與孩子共同制作恐龍。
4、請家長上網查詢關于恐龍的資料,鼓勵幼兒積極探索恐龍的種類與生存的環境。
教學活動
科學:神秘的恐龍
科學:恐龍的家園
科學:恐龍的演變
科學:肉食性、植食性恐龍
科學:認識劍龍、霸王龍
科學:恐龍的滅絕
語言: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語言:故事“你真好”
語言:早期閱讀“我是霸王龍”
語言:轟隆隆來了
美術:繪畫“我眼中的恐龍”
美術:恐龍造型秀
美術:恐龍大聚會
音樂:游戲“恐龍來了”
音樂:欣賞——恐龍樂曲
音樂:歌曲“恐龍之歌”
綜合:恐龍之最
數學:學習5的分合(摘蘋果)
數學:探索2、3、4的分合(好吃的櫻桃)
數學:探索2、3、4的分合(送蘋果)
數學:學習6的分合(撿樹葉)
數學: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空心積木)
數學:理解正方體的空間組合(小小建筑師)
體育:恐龍賽跑
體育:穿越侏羅紀
體育:恐龍搬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組合、連接等技能,進行組合性的主題結構游戲。
2、學習合理的布局,能看著設計圖來擺放結構物品。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雪花片、膠粒玩具、泡沫磚、廢舊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價值分析:通過摩爾莊園的情景和自己設計的圖紙引起幼兒的搭建興趣。)
1、看看,這是什么?(摩爾莊園)你們想不想搭建一個莊園呢?
2、上次我們一起分組設計了一張莊園圖紙,誰來介紹一下?
(1)住宅區(2)農業區(3)游樂區(4)休閑區(5)河流區域(6)馬路區域小結:你們設計的莊園真不錯,待會請你們做小小建筑師,選擇一個區域來搭建。可以兩個人合作,也可以自己獨立完成,籃子里還有一些以前搭好的零件,這里也有一些廢舊材料可以用,希望你們能將我們設計的莊園搭建出來。
二、幼兒自由選擇結構任務(價值分析:鼓勵幼兒協商、創作,運用組合、連接等技能來進行搭建。)
1、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區域,并與同伴討論協商該區域的.建構物。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區域建構。
3、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能否合理規劃構建場地,分工合作進行建構活動。
(2)觀察幼兒能否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進行建構,并能創造性地使用一些廢舊材料來輔助搭建。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當發生問題時,知道協商來解決,友好與同伴相處。
4、將搭好的物品擺放到合適的地方,并根據場地需要增減物品。
三、展示、講評(價值分析:通過展示作品讓幼兒獲得搭建莊園的成就感。)
1、誰來說一說剛才你是用什么材料來裝扮我們的莊園的?
2、在搭建過程中你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樣來解決的?
3、給莊園起一個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幼兒社會性的目標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認識自我是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以及一切積極個性特征形成的基礎。都有他的特長是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的。幼兒自信心的強弱,是建立在評價的基礎上。從引導、欣賞自己的優點上切入,通過積極的自我評價,改善自信心。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特長展示等,使幼兒形成自我評價,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電視機、實物投影儀、教師和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布、 針等。
活動過程:
1、游戲《請你猜猜他是誰》,引導幼兒觀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1)引起幼兒玩游戲的興趣。
“老師這兒收集了許多我班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看著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游戲名稱與玩法。“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個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請你猜猜他是誰》,老師把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映在電視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誰?”
(2)引導幼兒制定游戲規則。
“你覺得大家應該遵守哪些規則才能使游戲玩得更有趣?”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幼兒開展游戲“請你猜猜他是誰?”
①教師在投影儀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兒和教師小時候的照片,引導幼兒根據相貌猜測。
“他是誰?你是怎么猜出來的?”“他有什么特點?”
②教師小結:每個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沒有哪兩個人會長得一模一樣。
2、通過自我介紹、特長展示,引導幼兒發現并大膽展示自己的長處,初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獨特的長處是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的。”
(1)教師自我介紹并展示特長。
現場快速裁剪制做(兒童)吊帶裙,并用別針別好,請一幼兒做模特展示。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長。
“誰愿意把自己獨特的優點介紹給大家?”
幼兒依次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唱歌、舞蹈、武術、自我服務等。
3、向客人老師作自我介紹,和客人老師交朋友。
“今天還來了許多不認識你的客人老師,你能禮貌大方向客人老師做一下自我介紹嗎?”
(1)討論并回答“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紹呢?
(2)幼兒自由尋找客人老師作自我介紹,了解客人老師情況,和客人老師交朋友。
(3)教師小結:老師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夠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學習,發揮自己的'特長,將來為祖國、為人類做貢獻。
活動延伸:
開展角色游戲《照相館》,表現每個人的相貌特征。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以游戲“猜猜他是誰”為基本形式,教師通過形象直觀性、趣味性的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熟悉的小朋友展現在同伴面前,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取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調動了幼兒觀察、比較、聯想、判斷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隔近友愛的態度。本活動以“獨特的我”為主題,開展了幼兒自我認識、評價、對同伴的認識、對同伴的評價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養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兒良好的人際關系。
視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誰? (2)引導幼兒制定游戲規則。 你覺得大家應該遵守哪些規則才能使游戲玩得更有趣?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引導幼兒開展游戲請你猜猜他是誰? ①教師在投影儀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兒和教師小時候...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9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