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范例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么求救。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排練情景表演:南南迷路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南南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1、引導幼兒討論:南南迷路了,他怎么做的?這樣會出現什么后果?并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采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并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么辦?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么辦?(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么辦?(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么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系時能夠及時聯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通過情景表演、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么求救,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在幼兒的回答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樣求救比較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對于農村里、夜間怎樣想辦法求救,感覺有點困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培養,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清楚,需要加強引導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小百科:迷路,漢語詞匯。拼音:mílù。注音:ㄇㄧˊㄌㄨˋ。釋義:1、1、迷失道路。2、指迷失方向感。3、.比喻錯誤的道路。4、滿路。5、方言。指霧。6、另有醫學名詞和建筑名詞中的"迷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主題說明:
幼兒園對于新入園的新生來說,既向往又陌生。為了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環境,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初步感知幼兒園的環境與人們的關系,我們在開學初就預設了此主題活動。旨通過此活動讓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愉快地度過入園過渡期,并能從小關心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
二、主題目標:
1、幼兒能積極認識自己所在的幼兒園的環境。包括室內各個室,走廊和室外。
2、樂意與同伴、老師交往,能大膽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
3、樂意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激發幼兒喜歡幼兒園的情感。懂得愛護幼兒園的公物。
4、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樂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周計劃:
活動一:情景活動“誰的家好”
活動二:看看講講“大小便上廁所”
活動三:觀察活動“臟寶寶來過沒有”
活動四:情景活動:玩具要回家
活動五:社會:我叫輕輕
活動六:科學:大樹和小樹
活動七:情景活動:桌椅是我的好朋友
活動八:看圖講述:誰在墻上亂涂亂畫
活動九: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活動十:練習:擦桌椅
活動十一:社會:我不亂扔東西
活動十二:科學:蟲兒蟲兒草地玩
四、環境創設:
1、主題墻飾:選擇形象可愛、活潑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生活的畫面進行布置,以動物幼兒園為主題。
2、實物展覽:幼兒園環境設施的照片
3、區角設置:
語言區;投放各種有趣的圖書、圖片。
建構區:提供積木、插塑等各種建構玩具供幼兒自由玩。
美工區:投放一些繪畫、泥工手工等材料。
休閑區:各種布制玩具。
游戲角:娃娃家
五、家長工作:
1、出好家長園地,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和主題活動安排。
2、結合主題,請家長讓幼兒帶一些玩具入園,以便幼兒能更快地熟悉和喜歡自己的幼兒園。
3、召開家長會,提出對新生的要求,介紹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六、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活動一、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活動目標:初步學會兒歌,能正確發zhai、shuo的音。
活動準備:圖片一張、幻燈片數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談話導入。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紅紅搖搖手在說什么?
2、老師根據圖片內容將兒歌念給小朋友聽。
3、幼兒隨老師一起念兒歌2---3遍。
4、提問:幼兒園的花是誰種的'?為什么種花?
5、教育幼兒要護花的乖寶寶。
6、放幻燈片《美麗的花》,念兒歌。
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摘,
大家都說我真乖。
活動二、練習:擦桌椅
活動目標:1、學會按順序抹桌椅的方法。
2、對勞動感興趣,能愛護桌椅。
活動準備:抹布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出示兩張椅子(一張干凈一張臟),使幼兒直觀地比較干凈和臟。
2、提問:(1)你喜歡哪一張椅子?為什么?
(2)怎么樣使這張臟椅子也變干凈呢?
3、教師示范抹桌椅,讓幼兒掌握抹椅子的方法。
4、明確抹椅子的方法與順序。
(1)拿了抹布先干什么?
(2)抹椅子先抹什么地方?最后抹什么地方?
5、請一名幼兒用抹布練習抹椅子,其他幼兒空手練習。
6、抹布的一面臟了,怎么辦?(示范換另一面)
7、幼兒練習抹椅子、抹桌子。
8、教育幼兒愛勞動、愛護自己的桌椅。
活動三、情境活動:“誰的家好”
活動目標:在情境活動中觀察比較整潔與臟亂的兩個家,產生喜歡生活在整潔優美環境中的情感。
活動準備:創設情景:“寶寶家”(整齊、干凈。物品歸放有序)
“貝貝家”(物品雜亂無章)
請二男二女的大班幼兒排練好玩娃娃家的內容和要求。
活動過程:
1、觀察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過程
提問:“寶寶家“的“爸爸”“媽媽”是怎么樣玩游戲的?在游戲結束時他們時怎么做的?
“貝貝家”的“爸爸”“媽媽”是怎么樣玩游戲的?在游戲結束時他們時怎么做的?
2、讓幼兒比較兩個家的不同之處,理解整潔與臟亂,對兩個家進行評論。
3、“貝貝家”的“爸爸”“媽媽”在“寶寶家”的“爸爸”“媽媽”指導下學習按物品歸類放整齊,幼兒觀察。
4、與幼兒共同小結:整潔干凈的家受小朋友喜歡,我們小朋友也來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把物品放好,使自己的家干凈整齊。
活動四、看看講講:大小便上廁所
活動目標:1、了解隨地大小便給我們帶來的害處。
2、養成大小便入廁的習慣。
活動準備:四張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圖一:(1)圖片上有誰?在干什么?
(2)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2、出示圖二:圖上有什么?怎么會有的?
總結:大小便給我們帶來的害處,蚊蟲亂飛、臭味等。
3、提問:小朋友大便應該在哪里?(幼兒討論后發言)
出示圖三:這些小朋友做得對不對?
4、小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撕撕玩玩彩紙中,感知紅、黃、藍、綠的色彩和“1”和“許多”的不同。
2、在想象中,體會快樂的情緒。
3、有收拾場地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感知紅、黃、藍、綠不同的色彩。
2、難點:知道“1”和“許多”的不同。
活動準備:紅、黃、綠、藍等彩色紙條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音樂磁盤。
活動過程:
一、彩紙像什么1、教師出示彩紙條,提問:“這是什么?”并抖動紙條,問:“你們看看這象什么?”
2、教師示范撕紙,提問:“我把紙條變成了什么?”
3、教師將把準備好的彩色小紙片撒向空中,“過節啦,好高興啊。”
二、撕紙條1、激發幼兒撕紙的愿望——“你們想高興嗎?你們想過節嗎?桌上有這些彩色紙條,你去把它變成小紙條,越小越可以飄起來。”
2、幼兒撕紙,老師指導撕紙,小紙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玩紙,讓幼兒感受快樂。
1、引導幼兒將做好的小紙片撒向天空,感受快樂。
2、“你們知道什么節日嗎?我們一起來過節。”
四、找顏色紙片1、“請你找出和老師手里一樣顏色的小紙片。”依次類推,分別找出紅、黃、藍、綠不同顏色的小紙片。
2、聽語言指令找顏色紙片——“請你找出藍色紙片。”
五、認識1和許多1、請幼兒找到一片紙片,并放到老師的盤子里,看看是多少片,感受1和許多的關系。
2、反復練習,并進行個別指導。
六、收拾場地——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引發幼兒自覺收拾場地的愿望,并鼓勵其能堅持到底。
師:“聽聽,是誰在哭?原來是地板,它的衣服被小朋友弄臟了,該怎么辦呢?”激起幼兒主動收拾場地的愿望。
活動目標:
1、在撕彩紙和玩彩紙中感受彩紙的色彩和數量。
2、在想象與游戲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彩色紙條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畫有紅、黃、藍、綠顏色標記的房子圖,紅、黃、藍、綠“顏色寶寶”若干,錄音機,輕快音樂的磁帶活動過程:
一、自由想象,彩色紙條像什么。
1、出示束成一把的彩色紙條,“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
2、抖動彩色紙條,啟發幼兒想象像什么。
二、撕紙片。
1、示范將紙條撕成小紙片,并放入小筐中。
2、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彩色紙片撒向空中。“哦,過節啦,真高興呀!你們想過節嗎?”
3、幼兒撕紙片,教師個別指導。
三、“過節”撒紙片。
師:“我們來過節吧,過什么節呢?(好,過……節)來,一起往上拋,過……節啦!
四、聽語言指令找紙片并送入相應顏色的房子圖中。
1、師:“看,地上有許多小紙片。我找到了一片紅顏色的小紙片,請你也找一片紅顏色的小紙片。“2、出示畫有紅、黃、藍、綠顏色標記的房子圖。
師:“紅顏色的.小紙片應該住哪一間房子?”
3、幼兒將紅紙片貼到“紅房子”中。
師:“你們手上的一片紙片放在一起變成了多少紙片?(感知1和許多)4、依次找黃、藍、綠顏色的紙片并送入相應的房子圖中。
五、“顏色寶寶”找朋友。
1、出示“紅寶寶”,“什么東西是我的朋友也是紅色的?”
2、出示“黃寶寶”,“什么東西是我的朋友也是黃色的?”
3、出示“藍寶寶”,“什么東西是我的朋友也是藍色的?”
4、出示“綠寶寶”,“什么東西是我的朋友也是綠色的?”
六、整理地面。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地上的紙片撿起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潔牙齒的重要性,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核心要素:
小牙刷 手中拿 早和晚 把牙刷 牙齒亮 口氣清 除病菌 不得病
活動準備:
1、牙齒的模型、牙刷、兒童牙膏等;
2、愛牙五步曲圖片一套;
3、聯系附近的.醫院,策劃一次牙病診治觀摩活動。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邀請保健室大夫來班上進行“愛牙”宣傳,并由保健室大夫的到來引出
(二)關鍵步驟:
1、介紹保健室大夫的來訪目的。
2、保健室大夫用提問的方法引出如何刷牙的問題。
(1) 小朋友,你們知道每天吃完飯后為什么要刷牙嗎?
(2) 平時,你們都選擇在什么時間刷牙?
(3) 你們知道應該刷牙嗎?
3、保健室大夫使用牙齒模型向幼兒示范刷牙(豎刷)的方法。
(三)示范后與幼兒團討:
1、“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牙齒?”
2、“我們應該怎樣刷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消除幼兒對教師的陌生感和戒備心,進而能親近教師。
準備
用紙板制作三副面具,分別畫著高興、傷心和生氣的表情。將幼兒的椅子圍著老師擺成弧形。
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
教師用親切溫和的口吻介紹自己:“小朋友們好!我是x老師,今后我天天都和你們一起做活動、玩游戲。”“我這個老師和你們一樣,會笑,會哭,有時還會生氣呢!
2.猜面具
教師告訴幼兒:“我背后有高興的、傷心的、生氣的三張面具。現在我要抽一張給小朋友們看,請你們猜一猜我會抽到哪一張?”請幾名幼兒猜。
教師邊抽面具邊說:“一、二、三!看!是什么臉?誰剛才猜對了?”“剛才猜得真對,是一張高興的臉。”然后,教師將面具貼近自己的臉說:“老師今天特別高興,因為我看到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我真喜歡你們!你們喜歡我嗎?我和你們握握手好嗎?”教師走下座位,先與猜中的小朋友握手,然后逐一和小朋友親熱一下(拍拍肩等)。
3.繼續請幼兒猜可能抽到的面具。
建議
1.同樣面具反復出現時,教師提出的理由可以不同。
2.教師的理由最好能引起幼兒的同感。如抽到生氣的面具時,教師可以這樣說:“哎喲!老師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跤,摔得好痛呀!老師真生氣!現在請剛才猜中的xx小朋友到前邊來跟生氣的`老師握握手,說聲‘X老師,請別生氣了’好嗎?”
3.此活動形式也可用于中、大班,但目標應改為:引導幼兒注意他人的表情,學習正確理解和表達情感體驗。活動過程也應改為:由幼兒輪流擔任主持人(即原來的老師角色),猜中所抽面具的幼兒需要自己想一個安慰或分享主持人情緒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3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