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撕面條的活動,有耐心完成游戲任務。
2、能動手動腦動口,正確判斷并描述物體的長短。
3、感知并掌握比較物體的長短的正確方法,理解長短的相對性。
物質準備:
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各色蠟光紙若干;每組一個裝紙條的筐。
活動重點:
感知并掌握比較物體的長短的'正確方法,理解長短的相對性。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吃過面條嗎?面條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引導幼兒撕面條——幫助幼兒感知比較長短的方法。
。1)請每位幼兒取一張蠟光紙,說說自己拿的紙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請幼兒從長方形紙上撕下兩根不一樣長的面條,想想該怎么撕?
(3)請幼兒將兩根面條比一比:哪條長?哪條短?(引導幼兒將比較的兩個物體的一端對齊,用重疊或并放的方法比較長短。)
。4)請幼兒拿一根面條與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看誰的面條長?
3、教師引導幼兒比比誰的面條長,幫助幼兒初步感知理解長短的相對性。
。1)幼兒自由地撕面條,教師引導幼兒不斷地比較,找到自己撕出的面條中最長的一根,感知比較的對象不一樣,同一根面條比出的結果有時可能是長的,有時也可能是短的。
。2)請幼兒拿自己認為最長的面條來和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共同找出一根最長的面條。
4、教師指導幼兒撕最長的面條,引導幼兒學習將紙撕得又長又細的技能。
。1)示范撕長面條的方法:沿紙的邊緣繞圈能撕出又細又長的面條。
(2)幼兒自由撕面條,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與同伴比較面條的長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過生日的情境中,看看、猜猜、說說長長的動物和食物。
2、感受迎接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生日快樂歌
活動過程:
一、長長的朋友(在說說、猜猜、學學的過程中,感知四位動物朋友身上的秘密。)
1、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的好朋友都來為它慶祝生日了,看一看誰來了?
。1)這是誰?你怎么知道的?
。2)第二位朋友說:"我來啦,我來啦,快點請我出來吧。"
(3)蔣老師聽到了一位走路聲音很響的朋友來了,咚咚咚咚,是誰呀?把它請出來。
。4)看一看這個黑嘿的影子是誰?
2、小熊一共請了幾位好朋友參加自己的生日宴會?
3、這四位朋友因為要為小熊過生日,心里可高興了,所以,一路上做了很多好看的動作,選一個你喜歡的動物做個好看的動作。
。盒⌒艿乃奈慌笥讯嫉烬R了,它們的身上都有著長長的秘密,小白兔有著長長的耳朵,長頸鹿有著長長的脖子,大象有著長長的鼻子,小貓有著長長的尾巴。更好玩的是它們還喜歡吃長長的好吃的東西,走了一路,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該吃好吃的東西啦,寶寶說說哪些東西是長長的還很好吃的?
二、長長的食物(幼兒能根據生活經驗交流有關長長的.食物,并為動物朋友找到它們喜歡的食物,在這個過程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能力。)
1、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長長的食物。
2、小熊為它的朋友們準備了那么多好吃的東西,它真是一個好客的人,可是,這些朋友說我只喜歡吃其中的一種,請你為它找出來,然后喂這些朋友吃飽。
3、為四位朋友找吃的①小白兔、長頸鹿、大象和小貓喜歡吃的東西?
、谟靡痪浜寐牭脑捤徒o它們吃(小白兔,請你吃長長的胡蘿卜……)
。哼@些好朋友們說,:"現在我吃的飽飽的,有力氣為小熊慶祝生日了,期待已久的生日宴會馬上就要開始啦,小熊的生日宴會上會有什么呢?
三、生日快樂(體驗和朋友在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1、幼兒討論過生日的方法。
2、那我們用一首好聽的歌和做一個好看的動作為小熊慶祝生日吧。(師幼共同表演)
:和好朋友們在一起過生日的可真開心,謝謝你們為小熊慶祝生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教師給幼兒提供交往合作的機會。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片。
教學過程:
1、初步認識基本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圓)
師:小朋友,今天圖形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知道誰來了?
幼:想。
師:出示背影圖形,看,你們認識它們嗎?誰來告訴老師它們的名字?
幼:小朋友知道的說出它的名字?不知道老師告訴小朋友這些圖形的名字。
師:出示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認識長方形,有兩條邊長,兩條邊短。認識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認識圓形,圓形沒有邊也沒有角,很圓滑。認識梯形,四條邊不相等的。認識半圓形,就是圓的一半。
2、生活中知道的正方形、長方形的東西。師:給小朋友準備許多圖形,放在前面。
幼:說出都有哪些圖形。
師:說出圖形,
幼:指出哪個是老師所說的圖形。
幼:在圖形里找出來,告訴老師你找的是什么樣的圖形,每們小朋友找一遍圖形。小朋友都認識了圖形。
3、圖形寶寶還會變魔術呢?想知道它們都變成了什么嗎?
師:出示粘貼好的拼圖圖形,如(小人、小房子)小雞。
幼:試著指出小人都用哪些圖形拼出來的。
師:問幼兒圖形能拼出小人的什么呢?
(圓形能拼出她的頭,三角形拼出了她的手和身體,梯形拼出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擋住了。老師用圖形拼的是女孩。小房子用的是什么圖形?正方形拼房子,三角形拼房頂。)
幼:小朋友拼一拼,說一說,小雞用什么圖形拼的?用圓形、三角形拼的。
4、你們想動手做一做嗎?
幼:小朋友隨便拿出你喜歡的圖形,拼出小人和房子。
師:幼兒拼完后教師問幼兒拼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圖形拼出來的,都有哪些圖形。
幼:互相交流拼的是什么,用什么圖形拼出來的,看哪位小朋友拼的好。
師:看哪位小朋友拼的好,拼好給予表揚,沒拼好的給予糾正。
5、延伸:
小朋友這節課有哪些圖形跟小朋友一起來上課,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
6、結束:
、傩∨笥讯颊J識了圖形,知道圖形的名字。我們一起輕松一下,做游戲,圖形上車,老師當司機。
、诮處煖蕚浜酶髡镜膱D形,把準備好的圖形貼在小朋友的手上,手上貼什么圖形的小朋友就站在圖形站上。
③今天我們圖形去北京參加唱歌比賽。
教師開始:開車,開到什么圖形站,教師就問這是什么圖形?
幼:(回答):這是圖形站,請圖形上車,開到方形站,請正方形上車。
圖形都上車后,到北京站了,圖形都下車,參加唱歌比賽,兩班幼兒比賽唱歌。看哪班唱的好,獎勵一些小物品,唱歌比賽完后,圖形回家了,快上車,教師開車,到三角站,誰是三角形請下車,到哪個圖形站,哪個圖形就下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剛剛進入集體生活,對家人還有強烈的的依賴心理。詩歌《誰最羞》短小、簡單,表現了各種動物形象自主獨立的心理,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因此我設計了一張簡單易懂的詩歌結構圖,試圖通過觀察、猜測、表演、體驗等活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借助詩歌中的“小袋鼠,羞羞羞”的形象寓意,鼓勵幼兒像小雞、小鴨等小動物一樣“長大了要自己行走”,嘗試自己克服困難,從而幫助有耳麥開“獨立”的人生第一步。
活動目標
1、學習辨認詩歌結構圖上的各種標記,感知小雞、小鴨、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初步嘗試自主學習。
2、學習詩歌,感受詩歌天真活潑的情趣,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3、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爸爸媽媽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重點難點
學習詩歌,感受詩歌天真活潑的情趣,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活動準備
根據詩歌內容繪制的教學結構圖(一張),歌曲《乖孩子》。
活動過程
1、觀察詩歌結構圖,產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2、熟悉并區分詩歌結構圖中各種符號的特征自主學習詩歌。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及其身后的符號,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2)鼓勵幼兒繼續觀察詩歌結構圖,猜測詩歌的第二句、第三句的內容,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學習詩歌第四句,體驗小袋鼠的.害羞心理。
(1)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詩歌結構圖,分辨其他小動物的媽媽和袋鼠媽媽有什么不同。
(2)鼓勵幼兒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示“羞”。
。3)小結幼兒的回答,并和幼兒一起帶著害羞的表情朗誦這句詩歌。
4、完整欣賞并學習朗誦詩歌。
5、小結:鼓勵幼兒自己獨立行走,不要大人抱。
6、歌表演《乖孩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小班的語言活動《誰最羞》,在選材上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準備的簡單易懂的詩歌結構圖在活動中折射出深受幼兒的喜愛,對詩歌內容感興趣,通過對詩歌結構圖的觀察、猜測、表演、體驗等環節,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活動的氛圍輕松愉快,達到活動的預設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希望自己能對本次活動開展延伸活動,引導幼兒替換詩歌中小雞、小鴨、小兔子、小袋鼠等形象,進行詩歌創編。更進一步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爸爸、媽媽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蜜蜂“嗡嗡嗡”地結伴去采蜜。可是有一只小蜜蜂一不小心就撞在湖邊的樹枝上,眼看就要掉到湖里去了。旁邊的小蜜蜂看見了想要拉住它,可是離得太遠了,真著急呀!這時候,正好蒲公英飛到小蜜蜂的身邊,它對小蜜蜂說:“別怕!我來救你!快點兒伸手拉著我吧!”
小蜜蜂頭上撞了一個大包,疼得“嗡嗡嗡”地直叫。蒲公英安慰它說:“小蜜蜂,你不要哭,我送你回家去!”蒲公英將小蜜蜂送到蜜蜂媽媽身邊。蜜蜂媽媽說:“孩子們,快過來!蒲公英救了小蜜蜂,還把它送回來,我們大家唱支歌謝謝蒲公英吧!”蒲公英笑著說:“不用謝!”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有趣的臉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高興”、“傷心”、“生氣”等詞意。
2.啟發幼兒根據三種表情聯想相應的事情,并說一句完整的話。
(二)人格目標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和自信。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高興”、“傷心”、“生氣”三種表情的圖片各1張,與三種表情相應的掛圖各1幅,布置一面墻。
2.學具:與三種表情相應的圖卡每人1張。
(二)知識經驗準備 談話活動中了解幼兒高興、傷心、生氣的情況。
三、活動過程
(一)進一步理解“高興”、“傷心”、“生氣”等詞的含義。
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分別出示三種表情的圖卡與文字卡,請幼兒說一說,學一學。
(二)引導幼兒根據各種表情聯想相應的事情,并學說話。
1.分別出示與三種表情相應的圖畫,請幼兒看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最后,引導幼兒運用相應的表情,把圖畫上的事情用一句話講出來。
2.啟發幼兒根據三種不同表情,自由聯想與表情相應的事情,要求能用一句話說出來。
(三)幼兒操作
1.請幼兒仔細觀察自己桌上的圖畫,要求邊看邊講述圖畫的內容。
然后,根據圖中人物的`表情,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幫助語言能力差的幼兒學說話)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把自己圖畫的內容用一句話說出來。
(四)教師小結:表揚大膽想像和發言的幼兒,并教育幼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做事之前要先動腦筋想一想。
(五)延伸活動:請幼兒把手上的圖畫貼在與圖上表情一樣的娃娃下面。
四、各領域滲透 社會:利用日常談話時間,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在本班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培養幼兒大膽完整地發言與說話。
五、生活中滲透 家長鼓勵幼兒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引導幼兒說出做事的想法,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
六、環境中滲透 在活動室內張貼各種表情的頭像。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給孩子講一些高興和傷心的事情,教育孩子要保持好心情。
八、活動總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星空圖片,觀察星星、月亮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強烈對比的美。
2、能選擇鮮艷的色彩表現星空的燦爛,感受鮮亮的色彩在深色背景上的明快效果。
3、繼續學習制作玻璃版畫,知道印的時候紙小能移動。
活動準備:1、幼兒有欣賞星空的經驗。
2、課件:星空的圖片和作品多幅。
3、玻璃板,色彩鮮亮的顏料,裝在顏料瓶內(顏料瓶多于幼兒人數),水粉筆(與顏料瓶數量相等),抹布,黑色或深籃色作業紙(大于玻璃板,數量多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欣賞旱空的圖片,感受群星的.造型和色彩之美。
教師:圖片上是什么?畫面上什么最亮?它們在什么顏色的天空中?星星是什么樣子的?有多少星星?是什么顏色的?
2、討論、探索玻璃版畫《夜晚的星空》的印制方法。
(l)教師:星星怎么畫?誰會畫?怎么拿筆? (右手拿筆,抓在水粉筆最粗的地方)怎么蘸顏料? (輕輕蘸,顏料過多要舔一舔)什么顏色的星星在紙上最亮?你想在玻璃板上畫什么樣的星星? (點一點、轉一轉、小短線)
(2)教師:換顏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把水粉筆放回原來的瓶子后再換)畫完了以后用什么顏色的紙印出夜晚的星空比較合適? (深色的紙)
3、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l)鼓勵幼兒大膽用水粉顏料涂畫鮮艷的星星。
(2)用深色的作業紙在玻璃板上印的時候,要注意將紙輕輕鋪平后再印。
要點提示:
1)教師在引導幼兒表現星星的時候不但要充分引導幼兒欣賞有關星星的照片,還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造型的星星,這樣畫面的效果會比較豐富。
2)提供最小號的水粉筆給幼兒作畫,有利于幼兒表現出自己心中的星星。
4、展示幼兒的玻璃版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評價。
教師:你們畫的天空中有什么?是什么樣的?哪顆星星最亮?
活動建議:
☆日常活動 與幼兒一起欣賞玻璃版畫作品,相互交流印制玻璃版畫的經驗。
☆區角活動 科學角:閱讀相關書籍,了解有關星星發光的故事。
【評析】
根據情境的需要,教師準備了深色的底板紙來印制夜晚的天空,既保證了作品的效果,也拓展了幼幾對玻璃版畫的認識。在操作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幫助幼兒不斷鞏固印畫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兩樣東西,初步關注、發現事物間的關系。
2.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二、活動準備
1.茶壺和水杯實物。
2.掛圖,故事磁帶。
3.一段輕快的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兩個好朋友。
――教師出示茶壺和水杯實物。茶壺和水杯說他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說得對嗎?為什么?
――教師當場使用茶壺倒水,并以角色的口吻對話,表現親密的朋友關系。如,水杯說:“茶壺兄弟,來客人了,你得忙一陣子了。”茶壺說:“水杯兄弟,請站好了,我來了!”
――雨傘和雨鞋說他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對嗎?為什么?
2、誰和誰是好朋友。
――教師出示掛圖,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在故事里,誰和誰是好朋友?誰和誰不是好朋友?為什么?
――你們還知道誰和誰是好朋友?請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或“不對”來評判。(如小朋友和幼兒園是好朋友等)
――教師再次講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兒說的“好朋友”自然地融合進去,使幼兒體驗到參與的快樂。
3、尋找好朋友
――請幼兒說說:在我們班里,誰是你的好朋友?
――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念“金鉤鉤,銀鉤鉤,兩個好朋友”,邊找到好朋友拉拉鉤。
四、活動建議
1.幼兒常常把周圍事物擬人化,他們喜歡把相關的兩件物品看成是一對好朋友。通過這一活動,幼兒可以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并盡快熟悉小伙伴。
2.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把幼兒園看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以幫助幼兒與幼兒園建立新的.依戀關系。
3.因仿編難度不大,可啟發幼兒大膽表述,并幫助他們記錄。對集體活動中沒有機會表述的幼兒,可在日常生活中與其交談,并把講述結果記錄下來。
附:一對好朋友
茶壺對水杯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水杯說:“對!”
桌子對椅子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椅子說:“對!”
鑰匙對鎖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鎖說:“對!”
雨傘對雨鞋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雨鞋說:“對!”
鳥籠對小鳥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小鳥說:“不對!不對!”
小鳥說:“我的朋友是藍天、白云、大森林和綠草地。”
小鳥還說:“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