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用撕貼的方式創作水草、珊瑚、鵝卵石等,布置美麗的水中世界。
重點:
體驗創作美麗水中世界的快樂。
難點:
用撕貼的方式創作水草、珊瑚、鵝卵石等,布置美麗的水中世界。
活動準備:
1.教學電子資源:《布置水中教室》。
2.綠色、藍色、棕色、紅色等各種顏色的皺紋紙。
3.教師把各種顏色的即時貼剪成圓形。
4.膠棒、膠水。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回顧參觀水族館時看到的水族箱是什么樣子的?
1.水族箱里有哪些東西?
二、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請幼兒欣賞美麗的水中世界。
1.水中世界有哪些東西呢?
2.想不想讓我們的教室也變成美麗的水中世界呢?
三、教師向幼兒介紹并示范把撕成不同形狀的皺紋紙粘貼在教室合適的墻面或窗戶玻璃上,把教室布置成美麗的水中世界。
1.水草:把綠色、藍色的皺紋紙撕成長度不同的條狀,粘貼在教室的墻上或窗戶的玻璃上。
2.鵝卵石:把棕色、紅色的皺紋紙撕成圓形或橢圓形,貼在水草的旁邊。
3.珊瑚:把紅色的皺紋紙撕成細條,貼成珊瑚的`樣子。
4.與吐的泡泡:請幼兒把圓形即時貼貼在教室的墻上或玻璃窗戶。
四、教室布置完畢后,請幼兒模仿魚游動的樣子在教室穿梭。
師:讓我們是可愛的魚兒,在美麗的水中世界游來游去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在說說找找玩玩的過程中,嘗試關注細小差異。
教學準備:PPT、洞洞鞋若干雙(大小、顏色、花紋)、音樂:兔子舞、跳舞毯
教學流程:
一、找找洞洞鞋,比較大小、與家庭成員配對
1、師:今天來了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洞洞鞋,他躲在一個鞋柜里,請你來找一找。(出示鞋柜)
2、師:這么多的鞋子,哪一雙才是洞洞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師:那你們猜猜這雙洞洞鞋是誰穿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小的)這里還有沒有寶寶的鞋?
4、師:大大的鞋子是誰的?這里有沒有爸爸的鞋子?爸爸的鞋子大大的像什么?爸爸穿著運動鞋去干什么呀?爸爸愛運動所以力氣大。
5、比寶寶的大一些,比爸爸的小一些是誰的鞋子?你們覺得媽媽的鞋子怎么樣?(漂亮、時髦)
洞洞鞋2:瞧!我家的鞋子可真多,爸爸力氣大穿大大的鞋,媽媽愛漂亮穿高跟鞋,寶寶最可愛穿小小的鞋。
二、幫媽媽找一只鞋,體驗從整體到細節的觀察方法
今天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要出門,她拿出新皮鞋,咦,怎么了?
1、觀察媽媽的`鞋子,感受一雙
師:媽媽穿這一只鞋可以出門了嗎?為什么?
2、教師小結:對呀,鞋子有兩只,我們叫它一雙鞋子。媽媽要穿一雙鞋才能出門,那怎么辦呀?快點媽媽快要急死了,我們來幫媽媽找找。
3、引導幼兒先關注整體,在關注細節
教師小結:終于幫媽媽找到鞋子啦!原來我們在找鞋子的時候不但要看他的顏色、大小,還要看看它的花紋。
三、遷移運用,整理洞洞鞋(進一步觀察比較進行配對)
1、師:這些洞洞鞋都只有一只,他們也想要好朋友,快來幫忙找朋友。
2、互相檢查:
他們都是草莓的為什么不能做朋友呢?
們是不一樣大的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眼睛真厲害。還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比一比?(站站好,背靠背)我們來試一試。
這兩只鞋子是一樣的嗎?我們先來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旁邊呢?喲!找的時候連小小的地方都不放過仔細看,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3、用兒歌總結:《洞洞鞋的歌》
四、游戲:踩泡泡
根據腳印、花紋踩泡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培養幼兒遠離危險的意識。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大聲講話。
3、引導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紅色圓形粘貼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出師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情?對不對?為什么?
2、教師鼓勵幼兒在教師里找一找危險的東西都有什么?(插座、電源開關、飲水機、桌子縫等。)
3、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能躲開危險。如:不從高處往下跳;不拿小剪刀;跑時系上鞋帶;不將手伸插座;不把小扣子放在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
4、教師引導幼兒將小紅圓點貼在幼兒園戶外、活動室內有危險的地方。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一到戶外活動的時間,孩子們就雀躍著、擁擠著奔向室外。于是,在出門這一環節,總有孩子摔倒、跌破:“老師,是后面人推我的……”“老師,他們擠我……”更有一些孩子被壓倒了,卻依然興奮,有的還滿臉笑容,甚至有意再往人身上壓。他們意識不到這是危險的、是不安全的。
正值圣誕節的平安夜,孩子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快樂氛圍中。于是,我想到如果這時圣誕老人出現并對他們的不安全行為做出判斷,有可能會引起孩子們多多少少的反應。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地進出門。
2.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圣誕禮物若干,圣誕老人的裝扮,糖果罐6個,熟雞蛋和雞蛋網(與幼兒人數相同),圣誕節音樂CD。
2.經驗準備:幼兒在進出門時遇到或者親身經歷過擁擠、摔倒的情況;認識并喜愛圣誕老人。
活動過程
1.創設節日氣氛,引發幼兒想得到圣誕禮物的愿望。
教師:今天圣誕老人要給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圣誕禮物,我們到門外去找他吧。
幼兒去門外找圣誕老人領取禮物。
圣誕老人:你們這樣出門太擠啦,我真害怕你們會擠受傷。我不能發給你們禮物了。
2.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圣誕老人生氣了,他說我們太擠了,擁擠是會受傷的.。你還在什么時候看到過擁擠的現象,有沒有人受傷呢?
幼兒討論。
3.師生共同游戲,探索并交流有序拉蛋的方法和好處。
教師:我們今天就拿這個罐子做比方。有這么多的蛋寶寶都在罐子里,都要從這個小小的罐口里取出來,我們該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不擠破蛋寶寶呢?
幼兒提出方法:方法一,同時將蛋拉出來;方法二,同時用力將蛋拉出來;方法三,一個一個將蛋拉出來。師生共同探索,共同游戲。
教師:哪種方法成功了呢?
幼兒分享游戲經驗,并嘗試正確的拉蛋方法。
4.遷移“拉蛋”游戲的經驗,學習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蛋寶寶要一個一個拉出來才不會被擠破,那我們小朋友該怎樣進出門才安全呢?
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當進出門的人多時,我們要一個一個地走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就叫做有序出門。
5.接受禮物,嘗試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該如何安全出門了,圣誕老人一定會在門外等我們,讓我們去找找他吧!
幼兒有序進出門。
圣誕老人夸獎幼兒學會了正確進出門的方法,分發禮物并與幼兒共同舞蹈。
活動反思
在《蛋寶寶為什么哭》這個生命保護活動中,教師通過“拉蛋”游戲遷移幼兒的經驗,讓他們在游戲探索中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出門,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09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3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