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7-20 11:24:3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精)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通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知道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內容。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么。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內容。這個男孩在做什么?咬鉛筆會有什么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里,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③討論其他內容。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最后一幅小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內容。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內容。

  4、活動總結: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集體制定的具體的行為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范例:

  (1)、使用文具時,保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著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干凈。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著剪刀對著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著玩、咬手指甲、睡覺咬被角等這些行為都是不講衛生的行為,老師不斷強化幼兒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小百科:文具包括學生文具以及辦公文具、禮品文具等。 現代的釋義應該指辦公室內常用的一些現代文具:簽字筆、水筆、鋼筆、鉛筆、圓珠筆等;以及筆筒等配套用品。其他辦公用品還包括:直尺、筆記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計算器、長尾夾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故事《小兔怕怕》。

  2、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勇于嘗試克服恐懼。

  活動準備:

  小兔圖片、故事名字、扮演壞人敲門的表演。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出小兔的特征讓幼兒猜猜,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今天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它長得短短的尾巴,長長的耳朵,走起路了蹦蹦跳跳的,最愛吃蘿卜和青菜。你們猜猜它是誰啊?咱們一起請它出來,小兔長得怎樣?這只小兔很可愛,也很聰明,但是它沒有朋友,它還有個古怪的名字,你們想知道它有個什么古怪的名字嗎?

  二、教師有表情地分段講述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師講述故事《小兔怕怕》至"留著眼淚跑回家去了"。

  提問:小兔有個什么古怪的名字?為什么大家叫小兔為怕怕呢?小兔遇到什么事哭了?小兔害怕時的`表現是怎樣的?小動物是怎么說它的?小兔最后怎么辦?如果是你會怎樣幫助小兔?

  2、教師繼續講述至故事結尾。

  提問:小兔回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媽媽跟小兔說了什么?后來小兔敢去蕩秋千了嗎?它是怎樣做使自己不害怕的?小兔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兔開始很膽小,連秋千也不敢玩,小動物都叫它膽小鬼,后來小兔聽了媽媽的話,想辦法克服害怕的心理,最后敢玩蕩秋千了,別人也不再叫它膽小鬼了。

  三、聯系自己說說自己害怕的事。

  1、你們平時做哪些事會害怕呢?害怕時你會怎么辦?

  2、教師小結。

  四、知識搶答

  1、教師提出問題: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如果會發生了危險你會怎么辦呢?到底是什么危險的事呢?請看:情境表演壞人來敲門。

  2、剛才壞人來了,你應該怎么辦?

  3、教師小結:壞人來了,我們不能害怕,要像小兔學習想辦法。首先我們要冷靜,把門鎖好,打爸爸媽媽的電話或者撥打110求救,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最近一段時間寶寶們上幼兒園,早上見到老師打招呼的越來越少,即便老師主動招呼,多次提醒,但有的寶寶就是不愿意與你打招呼,也有非常主動與老師打招呼的寶寶。針對這些情況的發生,我們想通過預設的學習活動引導寶寶能有禮貌的與人打招呼。

  活動目標

  1、喜歡聽簡短的`故事。

  2、嘗試用普通話有禮貌地招呼別人。

  活動準備:

  娃娃玩具、動物木偶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玩具,引起寶寶活動的興趣。

  2 、木偶故事表演“早上好”。

  3、 引導寶寶說說: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4、學學說說小動物、娃娃是怎樣有禮貌的打招呼的。

  5、音樂游戲:早上好

  師播放音樂“早上好”,引導寶寶見到老師、同伴能有禮貌的打招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一系列的圖片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感。

  2. 鍛煉孩子們的握力。

  3. 培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活動準備

  “我是秀拉”的圖畫, 各種顏色的圓點粘貼

  教學具圖片

  ■ 活動過程

  [導入]

  1. 講解關于欣賞名畫的知識

  -你想要欣賞名畫嗎?

  -欣賞名畫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展開]

  2. 欣賞“我是秀拉”。

  -這幅畫畫了什么?

  -看過這幅圖畫后你有什么感覺呢?

  ① 欣賞過圖畫后談談這幅畫有什么特征以及你對畫家的感想。

  -“我是秀拉”這幅畫的代表作是出自于一名法國的畫家, 他把圓點形象地聚集在一起完成了這部著作。* 喬治·秀拉 : 他是新印象派的重要人物,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代表作品有《阿尼埃爾的浴場》,《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等等。

  -把色點聚在一起完成的畫稱為點描畫。

  ② 老師講解一下點描畫的含義

  -“我是秀拉”這幅畫怎么樣?大家看出來它是用一個一個小點兒畫出來的嗎?

  -點描畫是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的方式完成的作品。

  *點描畫 : 用筆尖或是小刷子的背面點點兒,構成視覺上的混色效果。

  ③ 談一談看過點描畫你有什么感想?

  ④ 討論一下有沒有和點描畫差不多的畫畫方式,是什么呢?.

  3.研究一下活動紙

  ① 研究一下活動紙

  - 蘋果是什么顏色?

  - 應該怎么涂色呢?

  4.效仿點描畫的方式把圓點粘貼粘在蘋果上

  -我們也一起像點描畫畫家那樣作畫呀?

  ① 談論一下用彩色粉筆和用圓點粘貼為蘋果上色有什么不同?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組品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出示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樂于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驗,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3、幼兒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5、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站得穩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么?”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

  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盡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對鮮明、突出的節奏、音響、律動具有濃厚興趣。幼兒階段是音樂感覺能力、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培養幼兒感知、聽辨聲音的強弱、長短、快慢、高低和音色等,可以開發幼兒的音樂潛能。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優美的聲音可以帶來愉悅的情緒,可見音樂對于幼兒的發展是重要的,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大家一起做新鞋》,樂曲屬于典型的 ABAB 結構,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形象的理解音樂,所以設計了制作鞋子的情節,并希望通過引導幼兒的自由表現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幼兒在玩中學, 在學中玩,更好的展現自己。

  中班的孩子,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節奏感,音樂韻律方面還需要加強。每個孩子的身邊都有音樂,但是,怎樣在這些音樂中學到知識,得到快樂呢?在本次韻律活動中,我選擇了一部分模仿生活場景的作品,這些作品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跟隨音樂做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 鞋匠舞就是其中之一。這首音樂樂曲結構簡單,對幼兒創編動作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也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根據圖譜來進行音樂游戲活動。

  2.幼兒能夠在活動中大膽的進行嘗試,跟隨音樂韻律來做動作。

  3.初步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能夠體會本次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音樂合拍地做鞋匠補鞋的各種動作。

  活動難點: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時注意動作的.協調一致。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夠分辨音樂是否輕快以及有一定的節奏感,有一定的日常生活經驗。

  2、活動材料準備:圖譜、音樂、活動道具準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聽一聽,想一想。(教師通過故事導入活動)

  導入語:今天,老師發現一只打著光腳的小熊,往樹林里面走去。老師呀,就跟過去瞧一瞧,突然發現它進了一間小木屋,沒過多久就聽見里面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它到底在里面干什么呢?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猜一下小熊,到底在里面做什么呢?

  1.完整傾聽音樂,感受音樂,讓幼兒大膽猜測,小木屋里發生了什么。引導語:朋友們,你們都聽到里面有些什么聲音呢?(幼兒大膽猜測)

  2.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基本部分

  聽一聽,看一看。(分段傾聽音樂,出示圖譜)

  1.讓幼兒根據音樂和圖譜,猜測圖譜內容。

  引導語:小朋友們,大家想一想,再看一看圖譜,想想圖譜上面畫的是什么?

  2.分段聽完音樂以后,出示音樂的對應圖譜,講解圖譜內容。

  引導語:剛才,小朋友們聽了音樂以后,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只小熊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3.配合圖譜,再次分段傾聽音樂

  (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根據音樂節奏,讓孩子認識圖譜)

  三、結束部分

  聽一聽,學一學。(完整傾聽音樂,學習整張圖譜)

  1.跟隨韻律指圖譜,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指圖譜。過程中請所有幼兒伸出手指,一起學習圖譜。

  2.教師跟隨音樂韻律,做示范,講解動作,并請幼兒一起做動作。

  3.將幼兒分組,分段表演動作。

  4.使用道具表演。

  5.(結束)完整播放音樂,所有人一起跟隨音樂韻律做游戲。

  活動總結

  中班年齡段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基本能夠完成活動目標,能夠根據圖譜來進行音樂游戲活動,能夠在活動中大膽的進行嘗試,跟隨音樂韻律來做動作,能夠體會本次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本次活動。但是在活動重點學習音樂合拍地做鞋匠補鞋的各種動作,與活動難點在和同伴合作舞蹈時注意動作的協調一致方面完成的不夠好,下一次活動應當更加新穎有趣,更多的讓孩子去主導,把游戲玩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AV网站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人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