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6-30 08:03:4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幘恼淼挠變簣@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老鼠等胸飾若干;蘿卜胸飾若干;

  《拔蘿卜》伴奏音樂

  三、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蘿卜頭飾,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蘿卜頭飾)

  教師:這個啊是昨天有一個老公公種的一個蘿卜,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蘿卜越長越大。后來啊老公公想把蘿卜拔出來,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動,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現在啊,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就是有關這個蘿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

 。ǘ、展開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老公公蘿卜呀拔不動,我們看看,老公公會用什么辦法拔蘿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

  教師:最后蘿卜拔出來了沒有。磕鞘窃趺礃影纬鰜淼哪?有誰一起拔的。

  教師: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

 。2)再次講故事,請個別小朋友進行角色表演

  教師:那好,那我們現在也一起來拔拔這個蘿卜好不好?我請小朋友當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還有小老鼠一起來表演這個游戲好不好?

 。ń處熣垈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著 和 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XX來拉,來拉” “‘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

  教師小結: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磕切∨笥严胂朐侔我淮芜@個蘿卜?那好,現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卜拔出來。ń處熞龑啃∨笥岩黄鸱纸巧硌葸@個故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全部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教師:這么大的蘿卜,小朋友們有沒有拔出來?蘿卜拔出來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

 。ㄋ模⒒顒友由

  在音樂伴奏《拔蘿卜》下結束

  教師:那我們現在一起把這個蘿卜搬回家吧。

  教學反思:

  語言教育的方式靈活多樣,種類也多不勝數,可以說是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則是教育者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有目的說話的環境,并且鼓勵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主動交流、積極合作。

  故事《拔蘿卜》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是將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小班孩子最喜歡不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訴幼兒一個“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訴幼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拔蘿卜》的教學中,在講故事時,我注意了語速較慢,吐字清晰,語言生動,并特意加重了“拔、拉、幫”的讀音,加上多次地重復,幼兒很快便學會了這三個詞,從而達到了本活動目標中豐富詞匯這一項目標;復述故事階段也是一個識記的過程,孩子在復述故事時不僅可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回答問題也鍛煉了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在回答問題時,小朋友們都很積極,回答地也很準確,這說明孩子們能把簡短的,重復性強的對話記清楚。在做“拔”的動作時,他們都紛紛主動站起來,模仿老師做著拔蘿卜的動作。

  讓幼兒通過表演故事,使幼兒對故事情節,內容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每幅圖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那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我先出現大蘿卜和老爺爺,接著便出現了老婆婆、小狗兒、花貓、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問題的形式開始問幼兒,“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幫老公公的?”幼兒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給說出來,“那誰先去的呢?接著又去了誰?還有誰啊?”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來激發幼兒的回憶,并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帶著問題帶著思考來聽故事,以此來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傾聽中,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基本能回答出來了,而且興趣依然很高漲。

  一聽說要表演,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舉起小手,他們強烈的反應,充分表現出對表演活動的興趣及喜愛。表演時我讓幼兒自由選擇,你喜歡什么角色就去扮演什么角色。游戲玩的比較順利,孩子們的表演還算不錯。通過配上《拔蘿卜》的音樂,既有韻律還有歌詞提醒孩子,將氣氛渲染的更好。表演有利于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幼兒在表演游戲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經驗、發展水平來反映故事且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易受挫折。所以,以后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通過玩“拔蘿卜”故事,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煉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卜比別人的個兒大,但還要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卜”那樣一個幫一個,勁往一處使,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小百科: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偁罨ㄐ蝽斏耙干,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知道媽媽很幸苦,萌發熱愛媽媽的情感。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動準備:

  1、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扮家家》

  《我們大家做得好》

  《新年好》

  《下雨啦》

  二、導入活動,與幼兒進行談話,激發幼兒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1、教師:小朋友們大家都有自己的媽媽,你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呀?媽媽為了照顧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每天要去上班,下班后回到家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2、幼兒自由討論后,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一說,老師再對幼兒的回答進行補充。

  教師小結:媽媽很愛我們,不怕幸苦不怕累,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當媽媽忙完了,累了,我們可以把媽媽請到沙發上坐好,倒給媽媽一杯水,幫媽媽捶捶背。給媽媽唱一唱在幼兒園學習的歌曲,給媽媽跳跳舞讓媽媽開心的笑起來。

  三、新授新歌

  1、教師:那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好媽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遍。歌曲的'名字叫《我的好媽媽》。

  2、教師范唱歌曲,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和旋律

  教師:老師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喜小朋友們仔細聽一聽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看看誰聽的最仔細,等下老師要提問的哦!

  3、教師提問:媽媽下班回到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了什么,為媽媽做了什么?

  5、老師把歌詞念一邊。

  教師:歌曲里面還唱到了什么呢?老師念一邊,小朋友們仔細。

  6、學唱新歌學唱歌曲,老師邊彈琴邊唱歌曲,小朋友們小聲的跟個一起唱。

  7、老師邊彈琴邊小聲的唱,幼兒大聲的唱出來。

  四、結束部分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我的好媽媽的歌曲》這是一首表達對好好的愛,對媽媽的關心的歌曲,孩子回答家里唱歌媽媽聽,媽媽一定會非常的開心。

  2、復習《拉個圓圈走走》的歌曲。

  活動結束。

  小百科:在任何一個社會文化中,都有對于母親應扮演角色職責的期望和規范,此即母親角色(Motherhood),例如在傳統中國,母親被期望扮演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唱歌曲,學習模仿淘米洗菜的動作。

  2、 借助淘米、洗菜的情境動作理解歌詞,記憶歌詞的順序。

  3、 體驗歌曲中招待朋友的愉快心情。

  4、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 米、菜、鍋、水。

  2、 磁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米、鍋,請幼兒猜測要干什么,引起對歌曲的興趣。

  2、 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和幼兒共同隨鋼琴和磁帶的伴奏演唱歌曲。

  3、 分組表演歌曲。

  教師鼓勵幼兒加入表情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教師有著三方面的考慮:

  1、孩子們對飼養角里的小烏龜特別感興趣,每天自由活動時,總能看見一群孩子圍著小烏龜說得說,笑得笑,有的孩子還猜測想象著小烏龜的動作,小烏龜的想法。可當教師問起小烏龜的常識時,孩子們知之甚少。

  2、《雞蛋變娃娃》是我班開展的《娃娃家》主題中的一個線索點,在欣賞故事時,孩子們對小雞是從蛋里孵出來的感到好奇。因此,教師將“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里孵出來的”這個問題交給了孩子們的家長,讓他們幫助解答,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3、教師在活動中準備采用學看步驟圖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學著看,學著做,這是考慮到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正是有了以上三點的'考慮,因此教師設計了本次活動《雞寶寶》

  活動目標:

  1、學看制作步驟圖,按步驟來制作小雞。

  2、在看看、撕撕、貼貼、畫畫中體驗自制玩具的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材料與環境創設:

  幼兒用材料:

  1、每位幼兒一只操作盒

 。▋确牛河變鹤詭У氖祀u蛋一只、自制小雞材料一套、記號筆一支)

  2、每位幼兒一張自制小雞玩具操作步驟圖 教師用材料:kt板蛋殼內藏小動物、自制的雞蛋小雞一只

  活動過程:

  一、 歌曲導入,激起興趣

  1、(出示kt板做得蛋殼)這象什么?

  2、里面會藏著哪個動物寶寶,聽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里。

  3、你從哪句歌詞里聽出來的?

  二、 猜一猜

  1、除了小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2、(出示有裂縫的蛋)根據幼兒的回答,揭曉秘密。

  三、 變一變

  1、請一位幼兒配合教師變魔術。

  2、這只小雞是用什么材料變出來的?

  四、看一看

  1、怎么變呢?學看操作步驟圖。

  2、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圓點、數字、箭頭三種標記。

  五、 做一做

  1、引導幼兒先看步驟圖,看好再做。

  2、輔導能力較弱的孩子,幫助其觀察、制作。

  六、 延伸

  1、(出示小雞的家),天冷了,小雞的家沒有門,小雞會凍得生病的,我們明天在區角活動里幫助他們做門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第一次讓我們班級的幼兒嘗試看步驟圖來制作小玩具,教師希望孩子們能從小學著看步驟圖是出于對孩子終生發展的一個考慮,因為教師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很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圖或是步驟圖,如行―――地鐵內的自動購票機;自動飲料機;吃―――方便面的泡面方法;住―――平板家具的安裝等等,如果能從小培養幼兒看步驟圖,不但對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幫助,更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及觀察能力。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師采用了實物雞蛋,從孩子們的操作過程中的表現來看,幼兒對于一手拿捏雞蛋,一手制作有一定難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拔妩S”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目標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內容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小班

  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

  社會

  集體

  2好吃的粽子

  科學

  分組

  3綠豆糕

  藝術

  分組、區域

  4劃龍船

  健康

  體育、游戲

  5一起過端午

  綜合

  集體

  7端午節親子活動

  綜合

  年級組活動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

  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

  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

  主要涉及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交通工具。

  2.了解各種車輛的用途。

  3.知道簡單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PPT課件2.音樂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你是坐什么車來幼兒園的呀?

 。ㄓ變鹤杂苫卮穑⿴煟撼藙偛耪f的這些,馬路上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車呢!我們一看,好嗎?

  二、認識多種交通工具及其用途1.出示警車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車?(警車)(2)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

 。3)警車是用來干嘛的呢?(抓壞人)2.出示救護車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車?(救護車)(2)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

 。3)救護車是用來干嘛的呢?(搶救病人)3.出示灑水車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車?(灑水車)(2)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像下雨一樣)(3)灑水車是用來干嘛的呢?(向路面上灑水和沖洗馬路,把馬路上的灰塵洗掉,讓空氣變得清新)4..出示郵政車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車?(郵政車)(2)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

 。3)郵政車是用來干嘛的呢?(運送信件)5、.出示吊車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車?(吊車)(2)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長長的手臂)(3)吊車是用來干嘛的呢?(蓋樓房時運重物的)6、再次觀看圖片,鞏固對車輛的認識。

  三、猜謎游戲教師和幼兒玩猜謎游戲。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認識各種各樣的車,F在老師要換個方式考考你們,那就是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請聽清楚老師的題目,然后回答是什么車。明白了嗎?

  第一個:會像路面上灑水的,把馬路洗干凈的車是什么車?(灑水車)第二個:長長的手臂運重物(吊車)第三個:抓壞人的時候,警察會開來的是什么車?(警車)第四個:有人生病了,可以救命的是什么車(救護車)第五個:可以送信送郵件的是什么車?(郵政車)

  四、認識信號燈,學習簡單的交通規則。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開車一定要注意安全,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出示交通標志: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五、游戲結束。

  1.播放音樂《開汽車》,知道幼兒聽音樂做游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2.小朋友們們,今天老師指揮交通,你們都來當小司機,我們一起去馬路上開汽車去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正方形,感知正方形有4個一樣大的角和4條一樣長的邊。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到正方形物體或正方形物體的某一面。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學具:4根一樣長小棒,圖形卡片若干。

  2、教具:畫有各種圖形的圖片。

  正方形的實物,如手帕、圍巾、魔方、積木。

  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拼搭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疟缺4根小棒是否一樣長。

 、普堄變河4根小棒給小動物搭個四四方方的家。

  ⑶討論:小動物的家是什么形狀?數一數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冉處熜〗Y(用正方形彩紙演示):這種四四方方的圖形叫正方形。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一樣長;正方形還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2、出示實物,加深對正方形特征的認知。

  ⑴出示手帕。手帕是什么形狀?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瞥鍪菊襟w積木。積木的什么地方是正方形。

 、窍胍幌,找一找,教室里或者家里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形。

 、瘸鍪窘叹邎D片,逐幅引導幼兒找出每個物體中哪些是正方形。

  3、游戲:練習從眾多圖形中找到正方形。

  游戲名稱:

  狐貍找家

  游戲玩法:

  ⑴觀察場地上哪些圈中是正方形;

  ⑵教師扮狐貍,幼兒扮小雞,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聽到“狐貍來了”的信號,小雞趕緊躲到貼有正方形的圈中。

  【活動反思】

  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數學活動,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興趣很高。

  老師針對低年齡的幼兒的特點,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兒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形,幼兒果然變得專心了,進行對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交通工具火車,讓孩子們進一步感知活動內容,繼而通過游戲鞏固所學知識點,在選餅干的過程中,使活動內容分回歸生活。

  本次活動的選材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抓住了他們的最近發展區,用多種形式達到了一個目標,逐層推進、逐步提高要求。各環節環環相扣,緊密聯系,使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處于集中狀態。教師還注重了低年齡幼兒的語言、社會能力的發展。若在最后環節添上一些讓幼兒的情緒得到高漲的游戲活動會更貼切小班幼兒的心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地觀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會下雷雨。

  2、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活動前了解天氣預報,選擇下雨天氣開展此活動。

  活動室內準備幾把雨傘。

  錄音機,音樂《大雨小雨》磁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興趣。

  "轟隆隆,轟隆隆"是什么聲音在響呀?讓我們一起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引導幼兒知道轟隆隆的聲音是打雷的聲音,了解春天來了,有時也會下雨,這就是春雨。

  2、和幼兒一起聽雨。

  我們一起閉上眼睛,聽聽看,你聽到的雨聲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用各種象聲詞來表達。("嘩啦啦"、"淅瀝瀝"、"沙沙沙""嘩啦嘩啦""滴答滴答"等)

  3、和幼兒一起看雨。

 。1)雨點是從哪里落下來的呢?是怎么落下來的呢?落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點象什么"來表達。

  (2)雨點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會有什么?

  引導幼兒發現雨點落在地上會濺起泡泡樣的水花,積水中會有水紋等現象。

  (3)看看小草、小花、小樹在雨里是什么樣子的?

  知道這些植物喝足了水會長得更好。

  4、和幼兒一起玩雨。

 。1)我們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顏色的?雨點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覺?

  (2)和好朋友一起撐著雨傘踩水花玩,提醒幼兒不要把自己淋濕。

  5、在音樂《大雨小雨》的聲中結束活動。

  四、自我評析:

  此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聽、看、摸讓幼兒充分體驗聽雨、看雨、玩雨的樂趣,從中了解春雨的特點,感知春天的天氣是多變的。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寓教育與玩樂之中,符合小班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麻豆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