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指出15以內的一排物體中任意一個物體是第幾個。
重點難點:
1.指出15以內的一排物體中任意一個物體是第幾個。
活動準備:
1.掛圖:《第幾個》。
2.《我的數學》第20~21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數一數畫面上一共有幾名小朋友,再通過教師的提問指出小朋友在隊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師站在隊伍的最前面,請你從前往后數一數,第三個小朋友是誰?
3.戴眼鏡的小朋友分別站在隊伍的第幾個?
4.穿點點連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幾個?
5.站在隊伍第11個的'是哪個小朋友?他長什么樣子?
二、請幼兒打開《我的數學》到第20~21頁,根據書上的問題圈出相應的小朋友。再請幼兒互相就畫面出題,找到畫面中相應的小朋友。
三、教師隨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請幼兒互相提問來找到對應的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會變的圓圓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尋找圖片中圓的不同狀態,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2、鼓勵幼兒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對圓和圓的不同狀態的想象與組合,創作出各種小動物的造型。
活動準備:
1、會翻跟斗的圓圓一個、教師范例鏡框一幅。
2、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圓若干、水彩筆、固體膠、幼兒用小鏡框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尋找圓圓,體驗變身的'圓圓
◎ 重要提問:
1、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圓的?
2、 “圓圓”在哪里?它變了以后又躲在哪里?
3、教師追問:“半圓形或扇形還能變成什么?”
教師:原來,調皮的“圓圓”有時是圓圓的,當它翻一個跟斗時,能讓自己變成半圓,如果翻兩個跟斗就能讓自己變成一把小扇子,“圓圓”的本領可大了。
二、想想做做,圓圓大變身
◎重要提問:
1、“圓圓”和翻跟斗的“圓圓”能變出什么小動物?
2、今天你想用“圓圓”變出什么小動物?
◎ 操作要求:
1、可用一個或幾個圓及翻跟斗的圓變出一個小動物造型。
2、變好后想一想這個小動物它最喜歡待在哪里可以添畫背景。 ◎幼兒創作,教師巡視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想象組合或添畫變出小動物造型。
三、分享交流(“圓圓”找朋友)
找找“圓圓”的朋友都躲在哪里,以鼓勵語表揚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鞏固幼兒對8以內數的認識,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活動準備:畫有4個點、5個點、6個點、7個點、8個點的紙制瓢蟲人手一只,大瓢蟲一只。五個呼拉圈,數字4、5、6、7、8。在樹五棵,會別貼了數字4、5、6、7、8。幼兒人手一只沒有畫點的瓢蟲,蠟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導入活動,引起興趣(出示瓢蟲媽媽)提問:這是誰呀?這是瓢蟲媽媽,今天她帶了許多瓢蟲寶寶來我們中一班,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愿意)
與瓢蟲寶寶交朋友。(出示瓢蟲寶寶)-------那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就領一只小瓢蟲吧。
-------現在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只瓢蟲寶寶了,請小朋友看看自己的瓢蟲寶寶和旁邊小朋友的瓢蟲寶寶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觀察后回答:瓢蟲寶寶身上的小點不一樣多,顏色不一樣。
--------你是怎樣看出來它們身上的小點不一樣的?(點數、目測)
--------這些瓢蟲寶寶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幾個小點,那它就叫幾星瓢蟲,你的是幾星瓢蟲?(幼兒個別回答)
--------小朋友們都特別棒,老師也很想認識一下你們的瓢蟲寶寶,請拿著四星瓢蟲的寶寶到老師身邊來好嗎?請拿著五星瓢蟲的`寶寶到老師身邊來好嗎、、、、、、、
按顏色、數量分類。---------現在我們都知道瓢蟲寶寶的名字了,就是好朋友了對吧,那我們帶著瓢蟲寶寶一起來做游戲吧
游戲占圈:(1)出示五個圈子,圈子里分別放上數字4、5、6、7、8,請小朋友分別進入圈子;(2)把圈子的數字換成不同顏色的瓢蟲寶寶,請小朋友安顏色分類進入圈子。
四、為瓢蟲寶寶找家,按數量分類。
瓢蟲寶寶們玩得可真開心,現在它們要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呢?(大樹上、森林里)小朋友們愿不愿意送它們回家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在情境中動手操作,體驗數學;2、能將物體根據顏色和形狀分類并對應放置;3、感受數學的樂趣,喜愛數學。
二、活動準備:
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掛飾,有掏空形狀的小路,信封,不同顏色房頂的小房子四所,每所房子里面有四扇不同形狀的的窗戶。
三、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按顏色分組排隊——幼兒根據自己所帶水果的顏色進行分組排隊(在幼兒的座椅下面藏了不同顏色的水果掛飾)師:今天水果寶寶們來到了我們教室,要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原來啊,他們今天出來散步,找不到家了,想請小朋友們送他們回家,小朋友愿不愿意啊?
師:走之前啊,老師要把小朋友分成3組,怎么分呢?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了,請小朋友們從自己的座位底下拿出水果寶寶,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顏色的。
(挑幾個小朋友說一下,黃色的梨,紅色的蘋果,綠色的西瓜)師:那我們現在看看地上有三個點,是什么顏色的?(紅,黃,藍)師:小朋友思考一下怎么分組呢?(幼兒通過討論知道水果掛飾是什么顏色就到什么顏色的點后面)(小朋友到自己的組,老師檢查有沒有錯誤)(二)按形狀講物體對應放置——將被摳出圖形的三條小路修補好來到小路前發現路壞了(小路分成三段,三段的顏色是紅黃綠和分組的顏色呼應。分段都有四個圖形的鏤空,讓小朋友填補)師:小朋友們看,小路被破壞了,小朋友們能幫助修好嗎?
小朋友們看看這路上哪些圖形沒有了啊?(讓小朋友們觀察說出圖形)師:好,現在我們就幫它補上吧,每一組小朋友補一段。小朋友們要找到和自己組相同顏色的哪一段小路邊去修。(圖形都在小路的邊上,讓小朋友自己修。這里的圖形不是一下子就能對應放進去的,而是被分割的圖形,比如一個圓,已經被分割成了兩個半圓,看小朋友們能不能合作著拼起來。)老師最后觀察對不對師:恩,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現在踏著小路出發吧。
(三)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講物體對應放置——按水果寶寶所住房子的房頂顏色和窗戶的形狀兩種特征將水果送回家(框里有畫著水果,并且標志水果住址的.信息的信封。教室里貼著房子)師:現在我們要幫水果寶寶找家了。我們先來看看水果寶寶們的家都是什么樣的。(觀察四所不同的房子)師:我們先看看這四所房子有什么不一樣啊(房頂的顏色不一樣,房子里都有四扇不同形狀顏色的窗戶。)師:好現在我們就來送水果寶寶們回家,哪小朋友肯定要問了,我們怎樣送他們回家呢?我們沒有他們的住址啊。
師:水果寶寶們啊已經給我們準備了畫有它們地址的信封。我們來看看桃子香蕉寶寶的信封吧。
師:(拿出信封,上面畫了水果,房頂的顏色,還有窗戶的形狀,)小朋友們來看看,這個第一個啊是桃子寶寶家房頂的顏色,是什么顏色啊(讓小朋友回答)。好的,這后面的是他家窗戶的形狀。
師:那現在小朋友已經知道他家房頂的顏色是紅色,我們看看紅色的房子在哪?(找到紅色房頂的房子)師:那現在桃子寶寶家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啊?(讓小朋友說出來)師:那我們來看看桃子寶寶的家是哪一個啊?(讓小朋友找)師:現在小朋友們知道怎么看地址了嗎?第一個是表示說過寶寶家的房是什么顏色的,后面一個是表示水果寶寶家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們看清楚再送水果寶寶回家。
師:還有許多水果寶寶沒有找到家,現在小朋友們幫水果寶寶回家。(發信封)(讓小朋友自己送水果寶寶回家)
四、總結評價——提升情感體驗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沒有送對啊?(糾正幾個送錯的)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好,水果寶寶謝謝你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組成,知道9有8種分合法。
2、感受和體驗9的組成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根據分合法列加減法。
活動準備
畫有圓點的購物劵若干、水果、布置好的水果店。
活動流程
一、復習8以內的加減法。游戲:開火車。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兒點開。老師出示算數卡,說:請你猜一猜。幼:1+7=8你的火車8點開。游戲由慢到快。
二、學習9的組成;
(1)分給幼兒購物劵,讓幼兒共同認識購物劵上的圓點,告訴幼兒一個圓點代表1圓錢。
(2)水果店里的水果每一種都是9圓錢小朋友想一想,你手中的哪兩張合起來是9。
(3)請幼兒到水果店買水果,一幼兒當營業員。一定看好,小朋友是不是付的9元錢請幼兒說一說,我用哪兩張購物劵買的水果……買的越多越好,然后讓幼兒進行記錄。
三、師幼共同討論9有8種分合法。師:有這么多的分合法,我們來順序一下,9的.分合法,讓幼兒讀一讀。
四、引導幼兒根據9的分合法列出相應的加減法。
1、教師:9能分成1和8,1和8合起來是9.合起來是什么意思?誰能根據這個分合法列出一道加法式子。
2、引導幼兒理解交換規律,感受兩個加數交換,得數不變。
五、讓幼兒根據書上的要求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活動反思
活動時以游戲方法復習8的加減法幼兒學習興趣高。進一步理解鞏固進行第二個環節。學習9的組成時,用購物劵買水果,讓幼兒進行購買水果。來掌握9的組成,并進行記錄。然行討論、,最后引導幼兒根據9的分合法進行設計提問,并請幼兒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課后
本次活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學習,掌握39的組成,并能根據分合法進行運算,感知互認、互換的關系。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中,嘗試按要求(大小、顏色和形狀)幫助小兔找蘿卜。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認識各種顏色形狀和大小
各種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的蘿卜
【活動重點】嘗試按一維特征找蘿卜
【活動難點】嘗試按二維特征找蘿卜
【活動過程】
一、參觀小兔的蘿卜園——了解蘿卜的不同特征
(在參觀小兔蘿卜園的情境中,引導幼兒發現蘿卜的顏色、大小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
1、看看誰來了?
2、小兔在蘿卜園里種的蘿卜都豐收了,它去拔了好多蘿卜。
3、你們發現這些蘿卜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小結:原來這些蘿卜的大小、顏色、形狀都不一樣。
二、運蘿卜——嘗試按一種特征運蘿卜
(在運蘿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嘗試按顏色和大小一種特征幫助小兔找相應的`蘿卜。)
1、小兔子種了這么多蘿卜,要請你們一起幫它來運蘿卜,你們要按照小兔子的要求運蘿卜。
2、小兔子要請你們運一個大蘿卜和一個小蘿卜。
3、小兔子還要請你們運兩個顏色不一樣的蘿卜。
4、說說你幫小兔子運了什么顏色的蘿卜?
小結:你們都幫小兔子運了大小和顏色都不一樣的蘿卜,謝謝你們。
三、送蘿卜——按二種特征送蘿卜
(在送蘿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嘗試按顏色和形狀二種特征找蘿卜,發展幼兒二維思考能力。)
1、我們幫小兔子運了這么多蘿卜,現在小兔子要把蘿卜送給其他小兔子。我們幫她一起送吧。
2、請你們送兩個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的蘿卜給其他小兔子。
小結:你們不但送給了其他小兔子不一樣顏色的蘿卜,而且這些蘿卜的形狀也是不同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關系。
2、體驗數學操作和探索的樂趣。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一次性餐盤、叉子、蛋糕圖片各7個、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語言描述。
難點:知道數與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并理解7里面有7個1;7個1合起來是7。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老鼠和貓》
老鼠要去買蛋糕,路上遇到了貓,過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貓,我們看看有幾只貓出現?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邊說兒歌邊用手一個一個的指。
兒歌:小老鼠上大街買蛋糕,遇見貓。(指到誰,誰就說:“老鼠”,當指到六個人的時候,那個幼兒就要學一聲貓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貓。看哪位幼兒點數清晰,反應最快。
(二)講解操作:
1、通過貓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學習7的形成。
教師講述:剛才我們請的誰呀?我是怎樣指的老鼠呀?(一個一個的指)我們現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請出來吧!
提問幼兒:幾只老鼠?我們一起點數。
教師小結:6老鼠又來了一只貓,現在是幾只動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貓是7只動物,6添1是7。
2、教師出示6個空的一次性餐盤當蛋糕盒,有序擺好6個,幼兒點數。
提問幼兒:(1)有幾個盤子。(2)比較動物和盤子一樣多嗎?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
教師講述:我們給老鼠盤子,貓不高興了,怎么使6個盤子變成7個盤子?
教師總結:對!6個盤子再添上1個盤子(彩色)是7個盤子,6添1是7。
3、發蛋糕。
教師講述:小朋友們我們為每只小老鼠發蛋糕吧!(請幼兒在分餐盤的上面一個一個將蛋糕對應放好)。
提問幼兒:蛋糕是怎么放到盤子上的?6里面有幾個1,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教師講述:貓說我也想吃蛋糕,我們也給它一份蛋糕吧!原來有幾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幾份?
量的物體,感知數字和實物的數量關系運用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數字和數量的關系通過游戲進一步讓幼兒鞏固數字6嘗試數字1~6的排列 。
教師總結: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發叉子。
請幼兒發7把叉子,提問幼兒:7里面有幾個1呢?(7個1)請幼兒點數,并說出總數。
(三)幼兒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過程。
教師講述:老鼠和貓吃完蛋糕都沒有飽,那我們給它們再準備一些吃的吧!你們想給它們再準備什么?
1、請幼兒在第一行插好6個綠蘋果,如果再給貓1個綠蘋果,你會怎么做呢?
教師總結:6個綠蘋果再添上1個綠蘋果是7個綠蘋果,6添1是7。
2、請幼兒在第二行插好6塊奶酪,與綠蘋果比較多少后,再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奶酪是幾塊了?
教師小結:6塊奶酪再添上1塊奶酪是7塊奶酪,6添1是7。
3、幼兒在第三行插出6塊紅色糖果,與奶酪比較多幾少幾后,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糖果是幾塊?
教師小結:6塊糖再添上1塊糖是7塊糖,6添1是7。
4、請幼兒在第四行插出6個藍莓,如果再添上1個藍莓是幾個?
教師小結:6個藍莓再添上1個藍莓是7個藍莓,6添1是7。
幼兒一個個將棋子收起來,然后點數說:“7里面有7個1。”將棋子擺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戲:(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
讓我們每位幼兒都當蛋糕面點師,每個人都做一個不同的蛋糕吧!說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體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黃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動反思:
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這是我們從綱要中所學到的,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宗旨,我以游戲和情景故事為雙重因素,讓孩子們在故事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實際意義,并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鞏固學習。根據本主題的大目標和本活動的內容,我為教育活動制定了三個目標:
一、老鼠和貓的游戲導入,理解7的實際意義。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導入,讓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個步驟:
(一)是通過故事圖片的操作,讓幼兒在表象認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數數,并進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斷。
(二)通過操作智慧盒,讓幼兒親自操作,在實物認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數數,知道6、7之間的關系。我覺得游戲、故事以及操作,讓幼兒在抽象符號的認知中形成對7的數概念的理解,幼兒學習起來會很輕松。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我的三個教育目標基本達到,而且孩子的情緒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喜歡這種形式,因為他們喜歡故事,我認為幼兒數學教育以這種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傳授,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操作過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豐富些,達到每個幼兒都能人手一份,互動的效果會更好,再多滲透的一些數學的'概念。讓數學來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動中再滲透一些情景游戲,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個人對這節活動的自評,由于個人水平有限,懇請各位園長、主任以及老師們多多指導,我會虛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動中的困惑與困難。謝謝!
教學反思:
在設計“7的形成”活動中,考慮到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動物、人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我依據《綱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學習規律,將數學活動與有效的故事情景互為整合,讓幼兒學會把獲得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6-12
幼兒園中班《有趣的排序》數學教案08-12
關于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分類》09-04
【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8-27
【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薦】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