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6-09 08:19:4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十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

  2、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搖動后會發出不同聲音。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瓶寶寶一只、小籃子人手一個

  2、黃豆、綠豆、沙子、小石子、杯子若干

  3、幼兒熟悉的《大雨和小雨》歌曲

  教學過程

  1.玩一玩,發現瓶寶寶的不同之處。

  師:今天有個小客人到我們小三班來了,可是他們很害羞藏起來了。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吧,你們看他是誰呀?(瓶寶寶)和瓶寶寶打個招呼吧!(你好,瓶寶寶)

  師:你們的瓶寶寶啊也藏起來了,藏在了凳子下面。現在請你們把他請上來,和他一起玩一玩。

  你們的瓶寶寶和老師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老師的瓶寶寶會唱歌,你們的會唱歌嗎?(不會)

  老師的瓶寶寶為什么會唱歌呢?原來老師的瓶寶寶里怎么會有東西。

  老師的瓶寶寶里面有東西,所以會唱歌。你們的里面沒有,所以他不會唱歌。你們想讓自己的瓶寶寶也來唱歌嗎?現在,把瓶寶寶送回去,送到凳子下面去。

  2.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出聲音。

  (1)師: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教師出示材料: 有黃豆、綠豆、沙子、小石子。)

  師:現在啊就要來喂瓶寶寶吃東西了(要求:一只手拿好瓶寶寶,另一只手用勺子將材料慢慢的放進瓶寶寶的肚子里,放好了要記住把瓶寶寶的帽子戴戴好。每個瓶寶寶只能吃一種東西,挺清楚哦只吃一種。

  (2)你們想自己試一試嗎?抱著你的瓶寶寶輕輕地到后面的桌子上去喂瓶寶寶吧。(所有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上去試一試。)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鼓勵幼兒搖一搖、聽一聽,瓶寶寶會發出什么聲音。

  (3)完成的小朋友抱著瓶寶寶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了,你的瓶寶寶會唱歌了嗎?(瓶寶寶有聲音了,好像在唱歌。)

  (4)所有小朋友搖動瓶后師說:你們的瓶寶寶都會唱歌了!現在啊,瓶寶寶累了,我們把它放到小床上休息一下,好嗎?

  3.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搖動后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請的你瓶寶寶到前面來唱首歌 (搖一搖)什么聲音啊(嘩啦啦、嘩啦啦),我們一起猜猜看,他的瓶寶寶里面到底放了什么東西?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黃豆)還有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黃豆,放黃豆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嘩啦啦、嘩啦啦)

  師:還有誰的瓶寶寶唱的歌是不一樣的?xxx,你來試試。(搖一搖),我們一起猜猜看他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東西呀?(沙子,莎莎莎、莎莎莎)還有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沙子,放沙子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莎莎莎、莎莎莎)

  師:×××,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我們聽聽看,放了綠豆的瓶寶寶是怎么唱歌的?(淅瀝瀝、淅瀝瀝)誰的瓶寶寶里也放了綠豆,放綠豆的瓶寶寶一起來唱歌。(淅瀝瀝、淅瀝瀝)

  師:×××,你的瓶寶寶里面放了什么?(小石子)小耳朵豎起來聽聽看他的瓶寶寶是怎樣唱歌的?(哐哐哐、哐哐哐)

  這幾個瓶寶寶唱的歌一樣嗎?(不一樣)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為什么他們唱歌的聲音不一樣啊?

  小結:原來啊,瓶寶寶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搖一搖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唱不一樣的歌。

  4.跟著音樂搖一搖,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現在讓“瓶寶寶”和我們一跟來表演《大雨和小雨》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保護和愛護的感情。

  2.了解環境污染的現狀的現狀,知道垃圾污染日益嚴重。

  3.能自覺參加保護環境的活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將垃圾送到垃圾桶里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生活垃圾污染的視頻,環境污染前后的對比圖片、小朋友主動撿垃圾的圖片。

  3.環境準備:垃圾分類的圖片和標識。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活動。

  1.出示環境污染前小河的圖片請幼兒觀看。

  "小朋友們,圖片中都有什么?你喜歡這個地方嗎?為什么?可是有一天小河被污染了,你覺得它會變成什么樣子?"2、出示環境污染后小河的圖片請幼兒觀看。

  "大家再來看看這幅圖片,跟我們想的有什么不一樣,圖片中多了什么?少了什么?你覺得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二、觀看視頻,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欲望。

  1、播放被生活垃圾污染后的環境的視頻,請幼兒觀看。

  "人們亂扔垃圾,外面的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剛才的'視頻中都有那些地方受到了污染?"2、交流討論保護環境的方法"既然這么多地方都受到了污染,現在請小朋友來想一想怎樣才能讓這些地方不被污染,以后你怎樣為保護環境做貢獻?"三、觀看撿垃圾照片,堅定保護環境立場。

  出示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主動撿垃圾的圖片,請幼兒觀看,讓孩子們知道保護環境應該從自身做起,我們所能做的最簡單的就是主動撿起身邊的垃圾,并能不亂扔垃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了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只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有幾只?

  2、你見過的`兩只輪子的車嗎?是什么車?

  小結:兩只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還想接著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只輪子

  1、你們看這里有幾只輪子?

  2、三只輪子是什么車?

  小結:三只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么車?這輛車有幾只輪子?

  2、出示四只輪子,四只輪子有些什么車?

  小結:四只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為什么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后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才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才可以在馬路上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2、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提問:

  1、這個小孩叫”菲菲”,你們發現她怎么了?

  2、生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3、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她是為了什么事而生氣呢?

  (意圖:通過觀察畫面,知道菲菲生氣了,引出故事。)

  二、圍繞故事線索,展開談論

  (一)、欣賞故事第一段

  1、出示畫面(幼兒觀察圖片,結合故事內容討論、講述)提問: 菲菲為了什么事而生氣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姐姐用力奪走了菲菲的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生氣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砸掉,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她跑了出去……”(過渡到第二段)(意圖:通過談論畫面,了解菲菲生氣的原因。)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1、師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傾聽提問:

  (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樹看到生氣的菲菲會對她說什么呢?(幼兒回答后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大樹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繼續往前跑。)

  (2)小松鼠看到了又會怎么說?(幼兒回答后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小松鼠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聽也不聽,還是繼續跑著,直到她再也跑不動了,她靠著大樹嗚嗚的哭了起來。)

  (3)大樹和小松鼠都想要關心菲菲,菲菲為什么對他們理也不理呢?(她很生氣)

  2、小結:生氣的時候是什么也聽不進的,菲菲繼續跑,繼續跑,一直到她跑不動為止,她靠著大樹嗚嗚地哭了起來!

  (意圖:通過傾聽故事,了解菲菲生氣的狀態。)

  (三)、講述故事第三段

  1、出示菲菲不哭的圖片, 啟發幼兒觀察。

  設疑:

  菲菲到底用了什么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 ”咦!……慢慢往家走。”(幼兒安靜傾聽)提問:

  為什么菲菲剛才很生氣,現在不生氣了?(引導幼兒說說故事里的內容)(預設提問:其實菲菲在這里已經找到了好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菲菲看到了誰,好像在對菲菲說什么?)

  3、小結:菲菲發現,聽聽鳥叫、看看美好的事物、安靜地休息會就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感覺好多了,于是菲菲慢慢的往家走。

  4、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提問:

  在往家走的路上,菲菲在樹林里還找到了哪些讓自己開心起來的好辦法?

  (預設提問:菲菲還看到了哪些朋友,菲菲覺得他們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呢?)(意圖:通過理解故事情節,了解菲菲讓自己不生氣的方法。)

  (四)講述故事最后一段,知道菲菲不生氣了。

  過渡語:菲菲一路走著,一路看到了許多朋友,菲菲覺得他們都在安慰自己,菲菲覺得又好了許多。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家門口。

  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幼兒傾聽。

  三、聯系生活,幼兒談論

  1、教師講述自己生氣時調節情緒的經驗”故事講完了,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一些事情很生氣,老師也碰到過生氣的事情……”

  2、啟發幼兒想出更多可以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

  提問:

  當你生氣的時候,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3、小結”每個人都會生氣,但要學會調節好自己情緒。比如說:XX、XX等等,讓我們做快樂每一天的小天使,好嗎?”(意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分享”生氣時怎樣讓自己開心起來”的經驗。)

  四、完整講述,重溫故事教學評析

  活動反思:

  現在每個孩子在家都是小王子、小公主,事事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即使是這樣如果有不如意的地方,還會大發雷霆。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愛發脾氣的.習慣,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我們班就有這樣的小朋友。

  有一天我們班正在進行區域活動,劉明軒和郭心蕊同在搭建區進行活動,玩著玩著我就聽見劉明軒小朋友一邊生氣一邊說:“哼我生氣了,你不給我玩我就生氣”。我見他站在那里臉氣的通紅,一副生氣的樣子。看到這種情況我趕快走過去詢問情況,原來兩個人是因為玩具發生了爭搶,通過我的引導孩子們很順利的化解了矛盾。

  在幼兒園里各種矛盾都會發生,難免有些幼兒會生氣,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幫助幼兒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今天我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的就是調節情緒的繪本《菲菲生氣了》。在讀的過程中我讓幼兒先猜想菲菲為什么生氣,和扉頁上的大猩猩有什么關系。幼兒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聯想。當欣賞到姐姐把菲菲玩具搶走后,我又讓幼兒一起想象并表演菲菲生氣的樣子,從而體會菲菲當時的心情。在自由閱讀部分我讓幼兒自主閱讀菲菲是如何調節自己情緒部分,然后通過問答的形式幫助幼兒學會正確調節情緒的方法。

  讀完這本繪本后,劉明軒小朋友就告訴我:“老師我以后可不經常生氣了,即使生氣了我也要像菲菲那樣使自己變得不再生氣。”

  繪本真的是很神奇也很適合幼兒,它能夠從中培養幼兒各種好的行為習慣。就像我們今天的活動,幼兒在活動中不僅了解了生氣的危害還掌握了正確調節情緒的方法,真是收獲頗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理解童謠內容,能分清左右手。

  2、通過圖夾文的形式,幫助幼兒感知漢字:左、右、手、一、二、三、四、五。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游戲目標:

  1、能模仿開車、剎車、摁喇叭等的動作

  2、能遵守交通規則進行游戲

  3、喜歡參加集體游戲,共同游戲。

  游戲準備:馬路上開車的錄象

  游戲過程:

  律動:開小車

  雙臂伸直往前,翹起大拇指,走小碎步做開汽車狀

  兩人一組與朋友擊掌,發出嘀嘀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生動、有趣的開汽車情景串聯而成。隨音樂大膽創編肢體動作以表現開汽車的'樂趣,是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難點。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自主創編等一系列動作,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提煉、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欣賞阿福等中國娃娃造型、色彩和圖案的基礎上,嘗試表現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娃娃形象。

  2、嘗試用折疊的方法剪出左右對稱的人物形象。

  3、會用兩種色彩創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變化所帶來的美感。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阿福等民間娃娃形象。

  2、課件:阿福等具有民間特色的胖娃娃形象(作品和圖片)。

  3、剪刀,筆,油畫顏料,海綿球等。

  活動過程:

  1、回憶并講述自己看過的阿福的外形特征。

  教師:你見過的阿福是什么樣的?頭是什么樣的?身體什么樣的?穿著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欣賞阿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

  (1)教師:你喜歡哪一個娃娃?他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姿勢?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教師:這是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這是古代的小朋友還是現代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人們喜歡將古代的小朋友畫成這個樣子?

  3、探索娃娃的折、剪方法。

  (1)教師:看看娃娃的左半邊和右半邊,你有什么發現?

  (2)教師:猜一猜,娃娃可以怎么剪?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折好后的`紙,開口對哪一邊?人物怎么畫?

  4、幼兒創作。

  (1)重點:人物的遣型和動作。

  (2)難點:半邊人物的設計。

  5、拓印。

  選擇自己喜歡的、比較喜慶的顏色拓印作品。

  6、展評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嘗試用毛筆給剪紙作品染色。

  ☆區角活動展示各種民族娃娃的實物和圖片,幼兒欣賞、交流自己喜歡的民族娃娃形象、顏色和服裝。

  【反思】

  教師除了以提問題的形式幫助幼兒遷移已有的經驗,還特別提示幼兒用邊折邊剪的方法處理臉部五官和四肢上的花紋,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知道在玩具數量不夠的情況下,幼兒能主動與同伴合玩一個玩具。

  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提供比幼兒人數少的圈。

  活動過程

  1.出示圈

  告訴幼兒:我們有許多小朋友,可是圈不多,你們會好好地玩游戲嗎?(討論)

  2.幼兒游戲,老師了解幼兒玩的方法。

  3.請幼兒介紹自己玩的方法。

  (1)兩人玩一個圈。

  (2)幾人輪流玩套圈。

  (3)幾人玩一個圈:開火車,開汽車等。

  4.小結游戲情況

  對主動與同伴合玩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扇子能給人們帶來涼風。

  2、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扇子特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制作扇子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彩紙、小木棒、油畫棒、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好嗎?

  謎語:“有風就不動, 一動就有風。你要它不動,等到起秋風.”猜猜它是什么?(扇子)

  好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那誰來說說扇子有什么用處呢?

  二、探索扇子的制作方法

  師: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帶來了扇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扇子,想看嗎?

  問: 老師的扇子是什么樣的呀?扇面是什么材料?扇柄呢?

  師: 你們想不想也來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師這把扇子是怎么做出來的?

  結合幼兒的回答,邊歸納邊示范制作步驟:

  (1)找兩張相同形狀的彩紙。

  (2)在一張彩紙上涂滿膠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紙上,一半露在紙外面。

  (4)把另一張相同形狀的彩紙重疊粘合,注意紙型邊緣吻合。

  (5)裝飾:在扇面的'中間設計一個較大的圖案,周圍設計小花邊。

  三、集體制作扇子

  幼兒自主選擇彩紙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第二張紙的重疊粘貼和扇面中間圖案設計要稍大些。

  四、展示評價作品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中,比較講求孩子的自主發揮。因此,在課前準備時,我將扇子做成了幾種不同的形狀,讓孩子自由選擇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裝飾扇面的環節中,由于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我采用了讓他們繪畫的方式裝飾扇面。我出示的樣本中,一種是橫線畫法,適合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畫法,再原來的層次上進了一層;最后一種畫法是自由畫,請孩子自己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畫上自己愿意畫的物體,人物等等。結果,效果非常明顯。像魏淋雨這樣基礎比較差的孩子選擇了橫條畫法,趙子妍這樣中等的孩子選擇了格子畫法,王雨涵這樣偏上的孩子基本上采用了外擴畫法,而、王思蕓等小朋友則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作畫。韓亞頎畫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蘿、梨等等,各種各樣的水果滿滿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悅的笑臉,發現孩子們正在長大。

  小百科: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中國傳統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著密切關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游戲的名稱,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教師的鼓勵下能參與建構游戲活動。

  2、通過老師的鼓勵、幫助,初步學習插、搭高、拼的技能。

  活動準備:積塑、插塑,帶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以及房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大家來當小小建筑師,幫幼兒園蓋房子。

  2、觀察示意圖,引導幼兒說出外型特征

  (1)、幼兒園有哪些房子?他們是什么形狀的?

  (2)、圍墻是什么樣的.?高不高?

  (3)、幼兒園的樓房它是幾層的?寬嗎

  (4)、我們要建幼兒園的哪幾個部分?

  3、教師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師按順序搭出房子的形狀,墻可以用正方形、長方形搭建,屋頂可以用三角形蓋頂。

  4、提出建構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結構,可以自由選擇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構。

  (2)、游戲時要愛護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時撿起來,不要把別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確收放材料(輕拿輕放、按標記歸類擺放)

  5、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對搭建能力低的幼兒,可引導其模仿教師或看房子圖片進行建構。

  (2)、引導他們從搭平面房子過渡到搭立體房子。

  6、欣賞作品

  你們覺得哪個房子搭的最漂亮?為什么覺得它漂亮?

  7、評價總結

  我們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來搭的?你還會搭哪些和老師不一樣的房子?

  表揚能大膽建構、大膽創造的幼兒。

  8、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在看看講講。猜猜演演中,感受并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

  2.了解動物有不同的本領,學說句子“要是我也xx,那該多好啊!”

  3.初步了解相互幫忙的重要性,懂得要與小朋友互幫互助。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各種動物的本領,會用多種詞語表述蘋果。

  2.物質準備:PPT,蘋果一只,鼠小弟。海獅圖片各一張,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蘋果導入,引起興趣。

  1.看,今天我帶來了什么?(蘋果)

  2.蘋果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吃過嗎?味道怎么樣?

  小結:紅紅的大大的蘋果聞起來香香的,吃起來甜甜的,脆脆的……

  二、觀看PPT,理解故事。

  1.觀看PPT,認識蘋果樹

  師:這是一顆什么樹呀?(蘋果樹)高高的蘋果樹上結滿了大大的紅蘋果,我好想吃一口啊,你們想吃嗎?

  小結:是呀,蘋果甜甜脆脆的,可好吃了呢!我們都想吃!

  2.知道動物們摘蘋果的方法。

  (1)認識“鼠小弟”

  師:咦!誰要來吃蘋果了呀?(小老鼠)

  師: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鼠小弟,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鼠小弟,你好)鼠小弟長得怎么樣呀?鼠小弟也很想吃蘋果呢!那你們覺得它能吃到蘋果嗎?為什么?

  小結:鼠小弟太矮了,而蘋果樹太高了,看來鼠小弟是吃不到蘋果了。

  (2)小鳥

  師:聽,誰來了!(哦 是小鳥啊)小鳥撲撲翅膀,飛呀飛,就摘到一顆蘋果。

  師:小鳥有沒有吃到蘋果呀?它是怎么吃到的?(是撲撲翅膀,飛過去的,這是小鳥的本領。)

  師幼一起學飛的動作。

  師: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會飛,那該多好啊。(錄音)幼學說

  (3)小猴子

  師:這時,跑來一只猴子,嗖嗖嗖爬上樹,摘到一只蘋果。小猴是怎么吃到蘋果的呀?那小猴子的本領就是(爬樹)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師:這時,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能爬樹,那該多好啊。(錄音)幼學說

  你們猜猜看還有什么動物回來吃蘋果呀! 都有很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4)大象

  師:這是誰呀?(大象)你們覺得他能吃到蘋果嗎?那他會用什么本領吃到蘋果?

  師: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象用長長的鼻子一勾,就摘到蘋果啦!鼠小弟看到了會想什么呀?(要是我也能有長長的鼻子就好了)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是不是的(錄音)師幼學說。

  小結:鼠小弟看到小鳥會飛,小猴子會爬樹,大象有長長的鼻子,都用了自己的本領,摘到了蘋果,他也著急了,于是,他決定學他們的本領。

  3.觀看PPT,學說句子“要是我也有XX,那該多好啊!”

  (1)它在學誰呀? (小鳥)邊學,還說要是我會飛,那該多好啊!

  (2)鼠小弟是怎么說的?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3)這會,鼠小弟又在學誰了(小猴子),從哪里看出來的?它的手在干什么?

  (4)你覺得鼠小弟一邊學一邊它會說什么呢?

  (5)這次你覺得他在學誰?(大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這次它會怎么說?

  小結:鼠小弟看到小動物們,把他們的本領都學了,但還是沒有用,

  4.觀看PPt,感受朋友間一起合作的`快樂。

  (1)這時的鼠小弟更著急了,就在這個時候,誰來了?(海獅)海師問:“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說:“我摘不到蘋果。”海師說“沒關系,我來幫你。” “你會飛嗎?不會。你會爬樹嗎?不會。你有長長的鼻子嗎?沒有。但我有一個本領。”

  (2)提問:海獅有什么本領?

  (3)師繼續講述:說著海獅就把鼠小弟像球一樣頂到樹上讓它去摘蘋果,鼠小弟摘了兩個蘋果,一個給了海獅,另一個給了自己。他們終于吃到了蘋果,好開心啊!

  三、完整講述,提升經驗。

  1.教師完整講述。

  師:鼠小弟有沒有吃到蘋果呀?他怎么吃到的呀?哦是海獅幫他的,海獅用鼻子像頂球一樣,把鼠小弟頂的高高的,鼠小弟就摘到蘋果啦!

  2.遷移講述

  (1)今天我們這里也有一棵蘋果樹,如果你來到這棵蘋果樹下,你會想什么辦法來摘蘋果呢?

  (2)我們也來幫忙摘蘋果吧!(播放音樂)

  3.體驗分享的快樂。

  瞧!我們摘了這么多的蘋果呢,讓我們一起回教室品嘗一下蘋果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故事學習中,孩子們通過猜想、表達、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種動作,享受了教學帶來的快樂。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情感體驗這一方面,孩子們對鼠小弟模仿各種動物本領而吃不到蘋果時,說出了鼠小弟傷心、無奈,甚至還體驗出了鼠小弟的孤獨。當海獅出來幫忙并摘到了蘋果時是孩子們又是那么地高興。接著我們討論話題:要是你是小鳥、猴子、大象、長頸鹿、袋鼠、犀牛,就會怎樣呢?怎么幫呢?把自己的想法用“要是…… 就……”表達出來,孩子們的表現都不錯。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