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06 03:32:1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集錦五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相關知識:

  蜈蚣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食肉動物,每一節皆有腳一對。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源起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

  設計意圖:

  數學課枯燥乏味,幼兒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提不起興趣。當拿到《蜈蚣叔叔的襪子》這個數學繪本時,我就被它的故事內容、畫面所吸引,因為這個故事幽默風趣,又有很多數學元素在里面,比如排序、單雙數、一對一對數、比多比少、規律等等,特別是給小蜈蚣穿襪子時,讓幼兒嘗試自己排序涂色,整個操作,趣味性強,又讓幼兒對有規律的排序有了更深的認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了解排序具有一定的規律。

  2.了解故事中動物的特征,體驗故事內容的幽默與有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蜈蚣叔叔的襪子》。

  2.每人一張小蜈蚣的操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圖片,認識小精靈嘟嘟。

  二、閱讀理解

  (一)大膽表達

  1.他們是誰?蚯蚓和蝸牛有腳嗎?蚯蚓他們少了什么?誰的腳最多?蜘蛛有幾只腳?一起來數以數。

  2.猜猜比蜘蛛腳還多的是誰?出示蜈蚣圖片引導幼兒兩只兩只數蜈蚣的腳。

  3.說說蜈蚣叔叔哪個地方帥?

  4.你從哪里看出蜈蚣叔叔生病了?

  5.為什么會“驚呆”?蜈蚣叔叔的襪子是怎么曬的?

  (二)嘗試排序

  1.出示兩張蜈蚣叔叔的照片。

  第一張:蜈蚣叔叔選了哪兩張顏色的襪子來穿呀?接下去該穿什么顏色的襪子呢?(引導幼兒說一雙襪子)

  第二張:這次蜈蚣叔叔先穿什么?按照這個方法,后面有幾只腳我們大家一起來給蜈蚣叔叔穿吧。(集體穿)

  2.讓幼兒嘗試說說給蜈蚣叔叔穿出不同的'規律。

  三、經驗遷移

  1.給小蜈蚣穿襪子。

  2.展示幼兒作品,說說小蜈蚣穿襪子的規律。

  3.我們的幼兒園,教師還有很多有規律的東西,讓我們到外面去找找吧。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以故事引入,利用幼兒愛聽、愛看的特點,用故事《蜈蚣叔叔的襪子》來吸引幼兒注意力,指導觀察,蜈蚣叔叔穿襪子排列的順序,從而掌握AB排列的規律,以蜈蚣叔叔的故事為主線貫穿于整節課的始終,從而層層深入。讓幼兒自己來做蜈蚣叔叔,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探索精神,讓他們自己來找規律,靈活的運用ABC的規律進行游戲穿襪子,讓幼兒在玩中學。通過游戲加深鞏固,以“蜈蚣走走”讓幼兒運用ABC規律來排隊,進一步鞏固幼兒對ABC規律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誰是幸運兒”是一個在簡單的抽獎游戲情景中開展的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之所以選擇在中班下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是因為此時幼兒已能按事物的兩個不同屬性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關注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以期通過游戲幫助他們感知交集的形成,二是因為在春夏季節交替時幼兒的衣著種類較多,這有利于活動的開展。倘若教師打算在大班上學期組織開展該活動,建議壓縮第一輪游戲的內容,擴充第二輪游戲的內容,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交集形成的奧秘,如此可能更有利于提升幼兒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活動準備的主要操作材料是衣著特征卡片,均為黑白簡筆畫。這里的主要考量是,盡量減少顏色對幼兒分類活動的干擾。不同衣著出現的順序是隨機的,但由于活動目標是幫助幼兒初步形成交集的概念,所以在游戲過程中,第一次出現交集情景時,可只、讓一個幼兒成為“幸運兒”。借此引發幼兒的討論。如果幼兒當天的衣著無法滿足出現一個“幸運兒”的條件,教師可在游戲前在部分幼兒衣服上貼一個五角星,且添加一張畫有“五角星”的衣著特征卡片,以便在抽獎時控制中獎人數。

  在游戲過程中,應保證每個幼兒至少有兩次參與活動的機會,但并非每次都要求所有幼兒出來站“幸運圈”,因為站“幸運圈”的幼兒雖能感受到參與游戲且有可能中獎的快樂,但他們往往會只關注自身的衣著特征,而忽略同伴的衣著特征。也就是說,旁觀的幼兒可能反而更容易觀察到站“幸運圈”的幼兒的選擇是否正確,從而更好地感知交集的形成。

  【目標】

  1.能按某一屬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體會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準備】

  1.用鋼絲纏繞而成,外面分別包上藍、綠色海綿紙,直徑約為1.5米的藍、綠圈各一個。

  2.抽獎用的箱子兩個,上面分別做好藍、綠色標記。

  3.衣著特征卡片若干(包括男孩、女孩、五角星、短袖、長袖、有紐扣的上衣、拉鏈衫、連帽衫、運動鞋、皮鞋、中褲、長褲、背心、裙子等)。

  4.幸運圖章和貼紙若干,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若干。

  【過程】

  一、引入話題

  1.提問:你們抽過獎嗎?你在哪里抽過獎?

  師:抽獎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今天我們也來抽獎,中獎的人是幸運兒,可以獲得獎品。

  2.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幫助幼兒認識卡片上的衣著特征,并交代游戲規則。

  (1)提問:你認識卡片上這些東西嗎?

  (2)交代游戲規則:(拿出標有藍色標記的抽獎箱和鋼絲藍圈)抽獎箱里有一些卡片,如果你的衣著符合卡片上的特征,你就中獎了,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

  3.抽獎游戲:能按某一屬性集合歸類。

  (1)第一次游戲:教師抽出“男孩”特征的卡片。

  ①提問:看看,卡片上的特征是什么?誰中獎了?(男孩)

  ②請中獎的小朋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來。

  ③提問(針對沒中獎的幼兒):是他們嗎?他們為什么中獎了?

  ④給“幸運兒們”敲幸運圖章,以強化幼兒對中獎條件的認識。

  (2)第二次游戲:教師抽出“運動鞋”特征的卡片。

  ①提問:這次卡片上畫的是什么?什么樣的人中獎了?(穿運動鞋的人)請你們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來。

  ②教師繼續與沒中獎的幼兒互動:他們都中獎了,你怎么沒中獎?

  ③小結:原來這次穿運動鞋的人都是幸運兒,沒有穿運動鞋的人沒有中獎。

  二、游戲:誰是幸運兒(感知交集的形成)

  1.交代游戲規則。

  師:剛才有好多小朋友中獎了,接下去的獎品可不那么好拿了。剛才只要符合一個條件就可以中獎,接下去的中獎要符合兩個條件。

  師:現在我要先后抽出兩張卡片,你要同時符合這兩張卡片上的特征,才能成為中獎的幸運兒。

  師:剛才抽一張卡片只需要一只抽獎箱子,現在要抽兩張卡片需要兩只抽獎箱子了。那么一個“幸運圈”夠嗎?不夠?再拿一個是嗎?讓我們來看看,會是什么顏色的呢?(順勢拿出綠色的抽獎箱子和鋼絲綠圈)如果你符合藍色抽獎箱中卡片上的特征,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如果你符合綠色抽獎箱中摸出的卡片上的特征,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里。

  2.第一輪游戲:感知交集的形成。

  (1)教師先從藍色抽獎箱里抽出一張“女孩”特征的卡片,貼到藍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么?(女孩)請女孩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來。她們中獎了嗎?還沒有?為什么?

  ②小結:是呀,老師說過了,這次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征才是幸運兒。現在讓我們來抽第二張卡片吧。

  (2)教師再在綠色抽獎箱里抽出一張畫有“五角星”衣著特征的卡片,貼到綠色抽獎箱上。

  ①提問:卡片上畫的是什么?(五角星)請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小朋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里來。他們中誰有可能中獎?為什么?

  ②小結:要同時符合前后抽取的兩張卡片上的特征,才能成為幸運兒。這次是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是幸運兒。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幸運兒應該站在哪里呢?

  師:這個幸運兒既要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又要站到綠色的“幸運圈”里,該怎么站?(請所有幼兒坐到座位上,集體討論。)

  中獎的幼兒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教師的回應方式:

  幼兒一會兒站藍色的“幸運圈”,一會兒站綠色的“幸運圈”。

  ——教師回應:這樣來回跑并沒有同時站在兩個“幸運圈”里面。

  幼兒一腳跨在藍色的“幸運圈”里,一腳跨在綠色的“幸運圈”里。

  ——教師回應:這倒是一個好方法,可是兩腳分得太開站起來不太舒服,也不太安全,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完全重疊,說:“站在里面就行了。”

  ——教師回應:看,兩個“幸運圈”都是可以移動的!如果完全重疊了,只符合一個條件的小朋友該分別站在哪里呢?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幼兒將兩個“幸運圈”相交,露出了中間相交的地方。

  ——教師回應:讓兩個“幸運圈”相交,形成了一塊相交的地方,這里可以站什么樣的人?

  (4)小結:原來幸運兒可以站在兩個“幸運圈”部分重疊的地方,這樣她既在藍色的“幸運圈”里又在綠色的“幸運圈”里,代表她既是女孩,衣服上又有五角星,同時符合了中獎的兩個條件。終于找到你了,你的運氣真好!(教師出示塑封的藍圈、綠圈卡片,邊說邊演示兩圈相交的過程,并將衣服上貼有五角星的女孩特征卡片貼在交集的位置。)

  3.第二輪游戲:鞏固交集形成的知識。

  教師將游戲規則稍作改變,即同時出示兩張卡片,讓幼兒觀察卡片并根據卡片上的特征站“幸運圈”。

  (1)提問:(出示更多衣著特征卡片)我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卡片,看看上面畫了些什么?(將這些衣著特征卡片放入兩個抽獎箱中。)

  (2)提醒幼兒記住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提示的條件才能成為幸運兒。

  (3)請幼兒抽獎,參與游戲(可根據幼兒的理解情況,反復進行)。

  師: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征是什么?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征是什么?

  師:符合第一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小朋友請站到藍色的“幸運圈”里,符合第二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小朋友請站到綠色的“幸運圈”里。看看都站對了嗎?

  師: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小朋友才是幸運兒。誰是幸運兒?他可以站在哪里?把幸運圈動一動讓幸運兒站進去。

  4.第三輪游戲:能同時識別兩種屬性,快速找到交集。

  (1)交代游戲規則:請幼兒同時抽出兩張卡片,分別貼在藍、綠兩個抽獎箱上,提示幼兒觀察什么樣的人會是幸運兒,然后請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幸運兒直接站到相交的“幸運圈”部分,只符合一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幼兒不用站圈。

  (2)小結:對呀,要同時符合兩張卡片上的特征的小朋友才是幸運兒。他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可以站到兩個“幸運圈”重疊的地方,他是幸運兒,讓我們大家一起祝賀他吧!(為“幸運兒”貼上幸運貼紙。)

  (3)可根據需要反復游戲。

  小百科:抽獎提拔褒獎;以抽簽法決定中獎者。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比較物體的前后方位。

  2、體驗前、后關系的相對性,并學習正確表述。

  3、引發幼兒學習前后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喜羊羊、懶羊羊和灰太狼的胸貼人手一張、背景音樂一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今天,我們被邀請到青青草原上去玩一玩,請你們手拉手排成一列整齊的隊伍出發!

  2、播放音樂,師幼伴隨著音樂跳圓圈舞。(放圖片)師:來到了青青草原,你們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原上的景色可真美呀!)

  3、師:現在我們排成兩條隊伍休息一會,給前面的小朋友捏捏肩,讓他放松放松!

  提問:

  (1)誰沒有幫別人捏?為什么?(因為他是隊伍的最前面一個)

  (2)誰沒有被別人捏?為什么?(因為他是隊伍的最后面一個)

  小結:原來隊伍是有方向的,有最前面一個和最后面一個。

  (3)師:現在我們向后轉,看看現在誰在最前面,誰在最后面?

  (4)XX小朋友,你排在誰的前面,誰的后面?(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游戲:找到了

  1、師:看看!我們活動室里有好多青青草原上的小動物呀!待會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張胸貼,貼在胸前,記住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

  2、提問:你找到了誰?是在哪里找到的?(請個別幼兒說明自己找的地方)

  驗證:他說的`對嗎?

  3、師:恭喜你們,現在都成為了青青草原上的小動物!

  三、游戲:對號入座

  1、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對號入座”。

  2、師:坐在位置最前面的是懶羊羊;坐在位置最后面的是喜羊羊;還有灰太狼,你們說說它應該坐在哪里?中間是什么位置?誰的前面誰的后面?

  3、提問:XX,你坐在誰的前面?誰的后面?(每一排都問一下)

  4、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騎大馬”的游戲,請你們轉過身來坐好。

  提問:

  (1)現在看看坐在最前面的是誰?坐在最后面的是誰?

  (2)XX,你現在坐在誰的前面?誰的后面?為什么和剛剛的不一樣?

  小結:原來我們的方向改變了,位置的前后關系也跟著改變了。

  四、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說明游戲規則。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老狼,老狼,幾點了”,我來扮演老狼,當我說“天黑了”的時候所有動物就站好不動,我會說我想吃誰,如果你們在我抓到他之前把他救回座位上,那他就安全了。

  2、集體游戲。

  3、驗證:師:我們一起看看,你們有沒有救對人?我要吃的是不是這只羊呀?

  4、幼兒帶領游戲。師:現在請小朋友們來扮演灰太狼,誰愿意來試試?

  五、結束活動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那我們到操場上繼續玩一玩!

  小百科:

  前后,指事物的前邊和后邊;表示時間的先后,即從開始到結束的一段時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會變的圓圓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尋找圖片中圓的不同狀態,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2、鼓勵幼兒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通過對圓和圓的不同狀態的想象與組合,創作出各種小動物的造型。

  活動準備:

  1、會翻跟斗的圓圓一個、教師范例鏡框一幅。

  2、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圓若干、水彩筆、固體膠、幼兒用小鏡框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尋找圓圓,體驗變身的圓圓

  ◎ 重要提問:

  1、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圓的?

  2、 “圓圓”在哪里?它變了以后又躲在哪里?

  3、教師追問:“半圓形或扇形還能變成什么?”

  教師:原來,調皮的“圓圓”有時是圓圓的,當它翻一個跟斗時,能讓自己變成半圓,如果翻兩個跟斗就能讓自己變成一把小扇子,“圓圓”的本領可大了。

  二、想想做做,圓圓大變身

  ◎重要提問:

  1、“圓圓”和翻跟斗的“圓圓”能變出什么小動物?

  2、今天你想用“圓圓”變出什么小動物?

  ◎ 操作要求:

  1、可用一個或幾個圓及翻跟斗的圓變出一個小動物造型。

  2、變好后想一想這個小動物它最喜歡待在哪里可以添畫背景。 ◎幼兒創作,教師巡視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想象組合或添畫變出小動物造型。

  三、分享交流(“圓圓”找朋友)

  找找“圓圓”的朋友都躲在哪里,以鼓勵語表揚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數學——感知8、9的數量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8、9的數量。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老師的要求,并按老師的要求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大范例圖——數量為5——9的數群卡學具:雪花片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1、復習感知7以內的數1)看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2)說數字舉相應數量的數群卡。

  2、目測數群(出示數群卡)今天都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來了多少?你是怎么看,怎么數的?(啟發幼兒先看大數再接著數小數)3、給數群卡排隊現在請小朋友來給小動物排排隊。幼兒講述,教師操作。“應該把誰排在最前面,為什么?現在誰的數量最多?

  4、引導幼兒感知8、9的數量1)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給這些小動物,送圓點朋友。(請個別幼兒操作,根據數群卡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要求其他幼兒在別人操作時,能夠安靜、認真的看。集體檢查他的操作結果)2)做動作,進一步感知8、9的數量教師說數字8或9,幼兒根據要求做出相應數量的動作。(要求幼兒能夠安靜傾聽,并按要求做動作)二、幼兒操作1、聽數字,取雪花片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老師說數字幾,你們就取幾個雪花片。看誰拿的準確。

  三、結束部分

  1、表揚能夠認真傾聽老師講,并能夠安靜操作的幼兒。

  2、組織幼兒收拾用具,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優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3-1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過橋11-0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6-2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數06-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5-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网站 | 亚洲AV香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