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是幼兒了解水,知道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故事《皮球浮上來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紙、木塊、鐵片、石子、海綿、塑料、乒乓球、樹葉、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3、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看課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動作表現水流的速度。 談話導入:水的本領可大了,讓我們來看一下。
2、了解水的浮與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來了》,提問:
故事用什么辦法把球取出來的?樹洞里灌滿水之后,球會怎樣?為什么?(水有浮力)
(2)、石頭掉進洞里,灌滿水,石頭會怎樣?(石頭沉下去了)
3、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1)、提供事先準備好的操作材料,分記錄卡,教師通過講解、示范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標志。
(2)、將自己的猜測填入記錄表中。
4、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猜測的.是否一樣?
(1)、分組驗證剛才的猜測,看看哪些猜對了,哪些猜錯了。
(2)、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5、交流討論
(1)、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么。
(2)、引導幼兒探討:為什么有的物體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卻沉下去了?
(3)、小結:重的物體容易沉下去,請的物體容易浮上來。
6、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會沉下水底,哪些物體會浮上水面,并說說它們沉、浮的原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輔助材料使物體飛起來,初步探知讓物體飛起來的條件。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懂得輕的、薄的東西容易飛起來,重的、大的東西不容易飛起來。
3、在活動中相互結合,互助學習,產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羽毛、紙、塑料袋、棉花、石頭、積木等玩具若干。
2、硬紙板,扇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蝴蝶找花》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輕盈地舞動雙臂表演蝴蝶飛舞,最后回到位置上。
師:小蝴蝶扇動翅膀飛呀飛,你還知道哪些會飛的'東西?
二、操作活動:什么飛起來了。
1、出示羽毛、紙、棉花、樹葉、石頭、積木等。
師:桌子上有什么?
師:這些東西也想飛起來了,你能想辦法讓他們飛起來嗎?
2、幼兒初步探索。
師:小朋友4個人一組來做實驗,想辦法讓這些朋友們飛起來,看一看哪些東西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哪些東西不容易飛起來。
3、通過探討和交流活動,理解飛起來和飛不起來的原因。
師:剛才在玩的時候哪些東西在你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了?
幼:羽毛、棉花、紙、塑料袋等
師:你們都用了什么辦法使它飛起來的?
師:剛才實驗當中,哪些東西在你的幫助下不容易飛起來?(幼兒回答)
師: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而有的卻不容易飛起來呢?
幼:因為羽毛、棉花、紙很輕,所以能飛起來,石頭、積木很重,所以不容易飛起來。
教師
三、再次探索:看誰飛得高。
1、師:剛才我們都知道了,羽毛、棉花、紙、塑料袋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這幾位容易飛的朋友呀,都想讓自己飛得更高,時間堅持得更久,你們想幫助他們嗎?請4位小朋友一組,一起來想辦法讓它們飛的更高,實驗的時候,小朋友可以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工具來操作。(介紹材料)
2、幼兒再次操作。
3、你用的什么方法讓他們飛的更高?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四、活動延伸
師:這一些紙寶寶他們想來比賽:看誰飛得更高,你們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讓他們飛得更高嗎?
請幼兒說一說。
師:那我們現在就到外面去試一試吧!(將幼兒帶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
2.幼兒將球放在柜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幼兒教案《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將作品陳列在柜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長環境,知道竹子是由筍子長成的。
2.了解竹子的用處,知道竹子及竹制品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筍、帶葉的竹子、竹制品若干。
2.竹林的圖片1張[最好有筍、竹、地下根狀莖(竹鞭)及根]。
3.幼兒用書:《竹子和竹制品》。
4.教學掛圖:《竹林》。
活動過程:
1 . 引導幼兒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征。
教師:這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摸摸、捏捏,觀察竹子的外形特征,如圓柱形、長長的、一節一節的等)教師:再來看看竹子里面是怎樣的?(分別橫斷、縱剖開竹子,里面是空的,有一層薄薄的膜)教師:竹子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出示筍,引導幼兒觀察筍的一層一層皮,里面也是中空的等)教師:竹子有根嗎?根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竹子在地下也是一節一節的',橫著長在土中,叫做根狀莖,每一節上都長有須狀的根)教師:竹子長在什么地方?(生長在山坡上,它不怕冷,冬天不落葉)你見過竹子嗎?在哪見過?是什么樣子的?(竹子有粗有細)師幼共同小結竹子的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討論竹子的用處。
教師:竹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用處?(根據幼兒講述,出示部分竹制品或圖片)教師:還有什么也是竹子做的?(引導幼兒擴大視野,講述竹子可以蓋房、做竹筏運輸、搭腳手架、制筆、做樂器等)
3.小結。
教師:竹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可以在家里找找,或者讓媽媽帶你出去仔細看看,還有什么是用竹子做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什么鳥》。
2、了解不同的鳥。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各種各樣的鳥》
2、介紹各種鳥的本領的圖書或錄象。
活動過程:
一、了解不同的鳥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了解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鳥,重點介紹蜂鳥,鴕鳥,鸚鵡等。
1)師:看,圖片上畫了很多什么啊?(鳥),這些鳥長的一樣嗎?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鳥嗎?這只鳥的名字叫“蜂鳥”它的.身體很小,就只有蜜蜂這么大,所以叫蜂鳥。
2)師:再來看看這只鳥,這只鳥的身體看上去怎么樣啊?(很大),它的名字叫鴕鳥,那你們知道鴕鳥會不會飛啊?為什么?(因為他身體太大了,所以飛不起來。
3)師:再來看看這只什么鳥?它的名字叫鸚鵡,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嗎?都有些什么顏色?鸚鵡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就是會跟人一樣說話,你教它什么話,它就會跟你一起說。。。。
二、討論
1、師:誰來告訴我什么鳥最小?什么鳥最大?什么鳥會唱歌?
三、學念兒歌
1、教師念兒歌《什么鳥》。
師:老師把剛才的話連起來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什么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念念看。
四、小結
1)師:你還知道鳥都什么本領?
2)師: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鳥,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愿意當環境小衛士,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兩個畫面:A.垃圾成堆 B.環境優美整潔)。
2、ppt課件(圖片:舊報紙、飲料瓶、牙膏皮、菜葉、樹葉、果皮、廢舊電池等,可回收垃圾箱、不 可回收垃圾箱)
3、卡片:舊報紙、飲料瓶、牙膏皮、菜葉、樹葉、果皮、廢舊電池等,
4、紙制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活動重難點
1、難點: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重點:能夠對垃圾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過程
1、觀看兩幅環境圖,啟發幼兒談感受。
第一幅圖:垃圾成堆的情景。
第二幅圖:環境優美整潔的環境。
(1)提問:這兩幅畫中的環境分別是什么樣子的,看到這兩幅畫心里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2)提問:你喜歡哪幅圖的環境?怎樣才能把第一幅圖的場景變得和第二幅一樣干凈、美麗?
(激發幼兒清除垃圾的欲望,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
2、嘗試給垃圾分類
(1) 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垃圾的種類。
教師: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回收垃圾,比如紙類,可以回收重新制成新的紙張,紙類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像樹葉這種不能重新利用的垃圾叫不可回收垃圾。
(2) 分類投放垃圾。
提問:我這兒有許多的.圖片,你們來能分類把它們放在垃圾箱嗎?
教師出示綠色、黃色“垃圾箱”,請幼兒把垃圾分類放到垃圾箱里。(分組進行)
3、驗證分享操作結果。
4、總結歸納垃圾分類。
反思:
本次教育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由于幼兒經常從電視等各種媒體聽到、看到關于環境破壞的消息,也親身體會過大風暴給大家生活帶來的危害,同時又看到了關于環保的各種圖片,因此,幼兒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都很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在引導過程中,目標明確環環相扣,我給幼兒充足的時間去看、想、說、做,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相互交流中學習知識。本次活動還注意滲透了其他領域的知識,注重幼兒社會性的培養,這樣效果會更好些。同時也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樹立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一、設計背景
周圍的環境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醫院也不例外。而幼兒對醫生的了解往往是建立在去醫院看病的經驗基礎上的,對醫生更多的是一種害怕的情節,尤其是那些經常生病的幼兒。為了讓幼兒跟真切地感受到醫生的本領以及他們對人們健康的重要性,我將醫生請到孩子們身邊,與幼兒近距離地交談,交流。并通過觀看去醫院“看病”的過程和開展角色游戲,使幼兒知道看病要經過哪些程序。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醫生的工作和本領,知道醫生對人們健康的重要性。
2、通過開展角色游戲,體驗做醫生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看病”。
2、一名醫生教育資源。
3、“娃娃醫院”的材料。
四、活動過程
1、猜謎:“身穿白褂子,頭帶白帽子,你若生病了,找他準沒錯。”(醫生)
2、提問:
醫生是干什么的?你在什么地方看過醫生?你們喜歡醫生嗎?
師:“告訴你們,今天啊老師就請來了幼兒園的醫生阿姨。瞧!她來了!”
3、醫生出場,介紹醫生工作時用的工具,并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醫生阿姨脖子上掛的是什么?醫生,我們班上有的小朋友總是生病,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不容易生病呢?
4、播放課件“看病”,幼兒觀看。
師:“小朋友,你們生病的時候在醫院是怎么看病的呢?前幾天啊,美子老師也生病了,我們來看看她在醫院是怎么看病的'呢?是誰接待了她?她又是怎么對醫生說的?
提問:美子老師先到了什么地方?在到了什么地方?
5、播放流程圖片,幼兒觀看。
提問:你們去過醫院嗎?你們哪里不舒服的時候才會去醫院看病的?在醫院看病的時候,有時還會大針,你們怕打針嗎?對了,我們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不會容易生病呢?
6、游戲“看病”
帶領幼兒參觀場景,并對場景進行介紹;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老師和幼兒共同游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小球站穩的多種方法,體驗操作中的樂趣。
2. 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 能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樂于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乒乓球、皮球、棒球若干。
2.毛巾、積木、瓶子、沙包、紙、紙卷、茶杯、剪刀、碗、筷子、樹葉、勺子、乒乓球拍子、報紙 、籃子等物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出示球,讓幼兒對玩球產生興趣 。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球,你們認識它們嗎?
教師出示:乒乓球、棒球、皮球
2.幼兒玩球,教師在旁觀察,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玩球。
教師:現在我們每人拿一個球來玩一玩,在玩球時候,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玩球,也可以試一試其他小朋友的玩法,還可以換其它的球玩一玩。
3. 幼兒說一說自己玩球的方法。
教師:老師發現你們的玩法真多,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玩球的呀?
二、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動手探索:利用多種物品讓小球站穩。
1.通過收球,讓幼兒發現問題。
教師:小球玩累了,我們一起把小球放到桌上休息一下吧。
教師:剛才在放球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一個問題:***小朋友的球總是站不穩,會滾到地上去?
2.幼兒表述自己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教師:請你們想個方法,讓小球在桌子上站穩的?
3.幼兒動手探索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物品,請小朋友試一試這些物品能不能讓小球站穩?如果你找到讓小球站穩的方法,你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教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用什么物品讓小球站穩?
(2)教師:小朋友想出這么多讓小球站穩的辦法,還有一個物品很少有小朋友用到?看,是什么呀?(幼兒:紙。)
教師:我要讓小朋友探索探索,怎樣用這張紙讓小球站穩呢?
我們動手試一試,如果你想出好辦法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樣做到的?
教師:哪個小朋友來說一說自己探索的方法?
三、延伸活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探索,想到很多讓小球站穩了辦法。我們班小朋友真棒,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能讓小球站穩,下課后我們再繼續尋找,然后把這些方法記錄下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優秀]11-0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反思06-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