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⒈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⒉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買六一禮物的游戲,掌握簡單的付錢方式。
⒊喜歡同伴玩購物禮物的游戲,感受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⒈物質準備:布置一個“六一禮物超市”,分別擺放各種禮物及價格牌,價格均為1元、5元、10元;幼兒每人自備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教師自制課件《認識人民幣》
⒉經驗準備: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參觀六一禮物超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六一兒童節馬上要到了,你想給好朋友送什么禮物?我們用什么去買禮物?
二、引導幼兒觀察自己錢包里的.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⒈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現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的。小結:這是我們買東西用的錢,我們穿的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都要用錢
來買。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的數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數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⒉游戲:看誰找得快。
玩法:教師說出人民幣的面值,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相應的人民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如教
師說:“請找出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人民幣。
三、出示教師課件,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教師課件,初步理解5元=5個1元的換算關系,鼓勵幼兒自主探索10元與1元和5元的換算關系。
四、第一次“禮物超市”購物,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玩法:幼兒帶著錢包,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一件,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教師擔任,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提問:5元(10元)的商品有幾種付錢方式?如5元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10元有三種付錢方式。
五、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兒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兩件,收銀員可由能力較強的幼兒或老師擔任,教師重點觀察提示幼兒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問題:“你買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如6元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來付錢,或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簡便多了。
六、引導將買到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感受與朋友一起是快樂幸福的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溫度計,學會使用溫度計,學會記錄溫度,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常見溫度計人手一支,每組熱水、冰水各一杯。
2.記錄表、水彩筆。
3.統計匯總表一張。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謎語:直直一條小紅河,河水從來無波浪,天熱水位就上漲,天冷必定往下落。(溫度計)
2.提問討論,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溫度計,了解溫度計的用途。
“小朋友見過溫度計嗎?在哪里見過?溫度計是做什么用的?”
教師小結:溫度計分很多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有測量體溫的溫度計,測量室溫的溫度計,測量水溫的溫度計。
3.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溫度計上的標示、線條和數字,認讀記錄溫度。
幼兒觀察溫度計上面紅線的位置,記錄下來。
4.分組操作,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請幼兒將溫度計依次放入盛有熱水、冷水的杯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并能大膽表述。
5.游戲“我是溫度計”。
通過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溫度計遇熱上升,遇冷下降,進一步感知溫度計與冷熱的關系。
6.幼兒自由探索測量溫度的變化,小組合作記錄。
請幼兒自由選擇地點(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走廊等)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能與同組的同伴合作記錄溫度,知道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溫度。
7.溫度統計匯總,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溫度是會變化的,陽光、風、活動室的大小等都會影響溫度的變化,所以相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溫度。
8.活動延伸
(1) 請幼兒連續一個月觀察教室內溫度計變化,記錄每天的氣溫,感知氣溫在一個月內的變化幅度。
(2) 根據氣溫變化,請幼兒調查統計冬天取暖的方式和用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主題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幼兒不知道我們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更有一些幼兒不愛惜糧食,用餐時飯粒經常掉得滿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說“飯是用米燒的”,那么“米”是那里來的呢?孩子們又不知道了,大多數孩子從家長的口中只是了解到:米是用稻子打出來的,而稻子又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可孩子們連稻子都沒有見過有怎么能進一步了解呢?正是因為“米”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太常見反而容易讓人熟視無睹了。因此我們為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生成了這個《米》的主題,同時也為了讓幼兒知道:每天吃得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懂得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主題總目標
1、利用地方資源,初步知道米的種植、生產過程、以及種類,感知現實生活中的相關成品,了解米營養價值
2、在收集、品嘗各種米及其相關制品的過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異。
3、在欣賞圖片、古詩等活動中,感受農民伯伯種植的艱辛,能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三、主題絡
四、資源利用
1、社區資源利用:帶領孩子參觀超市中的賣米專柜
2、信息資源:引導幼兒收集關于主題的圖片資料、錄象資料和上信息等
3、家長資源:協助孩子收集各種各樣的'米,欣賞鄉下看看收割的景象。幫助孩子填寫一些活動調查表、制作一些操作材料
4、物質資源:大家一起各種各樣的米、各種材料制成的“起米”工具等、一些農具的模型或圖片
五、關鍵活動
活動1:各種各樣的米(科學)
活動2:小小品嘗會(綜合)
活動3:米家族(數學)
活動4:鼓上的小米粒(音樂)
活動5:“米”畫(美術)
活動6:古詩欣賞《憫農》(語言)
活動7:起米(科學)
六、主題環境創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季不能吃過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產生的危害。
2、能說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
3、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適量食用生冷食品。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活動前排好情景劇。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講故事。
師:夏天到了,奇奇可高興了。他最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冰涼的食品,可是現在他不敢多吃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發生什么事情。(觀看情景劇表演)。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提問:*奇奇一天里吃了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有哪些特點?
*然后發生了什么事?
*媽媽帶奇奇去了哪里?你覺得醫生會說什么?奇奇會說什么?
(2)幼兒觀察并逐幅圖講述。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奇奇一連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飲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在床上直打滾。媽媽帶著奇奇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生冷食品會刺激腸胃,引起急性腸胃炎。”奇奇說:“我以后再也不吃那么多冷飲了。”
3、活動討論:夏天怎樣消暑?
(1)師:夏天,大家都喜歡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飲,怎樣吃才不會生病呢?還有哪些食品既能幫助我們消暑又不會讓我們生病呢?
(2)請幼兒分組討論。
4、活動總結: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適量,在家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規定食用生冷食品,從冰箱里拿出的飲料和西瓜要放一會兒再吃。如果覺得很熱,可以喝一些綠豆湯或涼開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
活動反思
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能讓幼兒更有真實感,讓受過“肚子痛”折磨的幼兒產生想知道的興趣,通過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來明白肚子痛的真正原因,讓他們腦袋里有意識的'抗拒會讓肚子痛的東西。通過相互討論、交流,也鍛煉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的團隊意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尋找圖中人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并列出等于8的加法算式題。
2、了解各種人們用來避雨的方式,初步感受天氣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
1、材料包p7;2、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找特征:
導入語: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張圖片上,人們用了什么方法來躲雨?人們躲雨的方式不同呢?
小結:下雨了、有的披上了雨披,有的穿上了套鞋,有的撐雨傘。我們避雨的方式真多。人們為了生活、工作、學習的方便所以選擇的雨具也是不同的。
二、列算式題。
過渡:我發現路上有三個是撐傘,還有5個是穿雨衣的,所以路上一共有8個人。可以用算式題表示:5+3=8,(邊說邊列出5+3=的算術題)
那請小朋友也來找一找,他們8個人還有什么秘密?
小結:我們根據圖片上人物不同的特征列出了這些算式題,每個數字都代表一種特征的人。
三、寫一寫:
1、過渡語:老師知道你們還有可以列出很多算式題,現在你們就去把他們按照其他的'特征來列一列算式題。
2、幼兒操作分類材料
四、講一講:
小朋友們都列出了很多的算式題,我現在就請幾個很棒的小老師來告訴我們他列出的算式題是什么意思。
小結:今天我們按照圖片上人物的不同特征,列出了得數等于8的算數題。我們等去交流一下,怎么樣讓減號也來跟我們一起出題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題目
有趣的竹蜻蜓
二、活動目標
通過制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竹簽、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動器)等。
五、活動過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并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簽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簽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臉部彩繪的多樣性,體驗彩繪的樂趣。
2.能使用彩繪油畫顏料和繪畫工具在臉部大膽作畫。
3.初步了解非洲臉部彩繪的特征。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初步了解非洲臉部彩繪的特征。
活動難點:能使用彩繪油畫顏料和繪畫工具在臉部大膽作畫。
活動準備
1.學具準備:人體彩繪油畫顏料(該顏料無毒無害,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鏡子、濕巾、繪畫工具排筆
2.教具準備:非洲臉部彩繪的圖片、非洲舞蹈音樂和服飾、代表非洲地域特色的ppt、紅地毯、草裙
3.經驗準備:幼兒對非洲彩繪文化部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王老師把我的好朋友也請來了,(請一位穿著非洲衣服、畫著臉部圖案的老師出場)有沒有小朋友認出來她是哪位老師?XX老師和你們平時見到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穿了什么?臉上畫了什么?)
總結:其實,非洲人就是這樣穿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非洲,仔細觀察看看你發現了什么不同。
二、播放視頻,出示圖片,了解非洲臉部彩繪
播放土著人電影片段
——這個電影里的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他們的打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總結::這個電影片段講的是一個土著部落在歡送客人時所舉行的一個儀式,他們在歡送客人的時候,會穿上特別的服裝,跳起獨特的舞蹈,最特別的是他們在臉上涂上了各種彩色的花紋,這是一種臉部彩繪。
(二)播放非洲人臉圖片
——圖片上的人物臉是什么樣的?畫的什么顏色?
總結:在非洲國家的'藝術節上,人們除了在臉上進行彩繪外,還戴著各種配有裝飾品的頭飾,非洲的孩子也從很小的年齡起就參與臉部彩繪活動,他們在進行各種文藝表演時通常學大人的樣子在臉上涂抹出色彩艷麗的彩繪圖案。還有一些土著部落的武士也在自己的臉上圖上彩繪,這些彩色圖案象征著部落武士的勇敢和威嚴,在各種軍事操練中武士們都會“盛妝”列隊。
(三)模擬情景,參加盛會。
想不想和XX老師一起參加盛會?但是要自己在臉上畫上漂亮的圖案。
三、幼兒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示范,了解作畫方法
——認識彩繪油畫顏料,一起用手和繪畫工具在臉上作畫。
2.講解規則,幼兒自由創作
——這是我們今天在臉上作畫的彩繪油畫顏料,不用擔心擦不掉,畫錯時可以用濕巾。
——對照鏡子中的自己在臉上恰當的部位畫上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注意不要碰到眼睛。
——作畫時不能在別人的臉上畫,也不能涂到眼睛、嘴
巴里。
——換另一種顏色時用濕巾擦干凈或洗下筆。
——用手指或筆蘸顏料時先輕輕蘸點水,然后多次反復
使勁。
——音樂結束后我們回到原地方。
3.教師適時指導。
4.展示臉部彩繪,相互評價。
四、參加盛會,自然結束
和老師一起參加非洲盛會,穿草裙舞,鋪紅地毯共同跳舞、擺炫酷造型結束。
活動延伸:
1.延伸至區域
(1)美工區,繼續完成其他圖案的臉部彩繪。
(2)圖書區,投放有關非洲人臉彩繪的相關書籍,讓幼兒了解更多臉部圖案。
2.延伸至家庭——欣賞身邊戲曲演員、模特、球迷的臉部彩繪,表達人們不一樣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