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大膽表達樂樂熊使用小花傘的有關情節,提高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通過講講演演故事中的有趣情節,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小花傘一把,頭飾:小熊、大灰狼、小兔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PPT1:小熊樂樂在熊貓商店里買了一把傘,這是一頂怎樣的傘呀?
小花傘有什么用?
(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自由發言,引起幼兒聯想,引出主題。同時為后面的故事內容做鋪墊)
2、教師小結:是呀,小花傘的用處可多啦,可以遮太陽,可以遮雨。
二、閱讀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語:我們看看樂樂熊的小花傘有什么用呢?
1、觀看PPT2:
樂樂熊撐著小花傘走呀走,來到了哪里?它在……(通過畫面上的“?”留給幼兒想象思考和空間)樂樂熊遇到了問題啦,這個“?”就是表示有問題了?
那我們來幫幫小熊,想個好辦法?
2、觀看PPT3:
樂樂熊手里拿了什么?它是怎么過河的?(幼兒運用語言表達樂樂熊聰明過河的情節)
3、教師小結:樂樂熊把小花傘當成了小船,坐在小船里安安穩穩地渡過了河,小花傘真奇妙!
4、根據樂樂熊的表情,尋找圖書中相關的畫面
畫外音:“救命呀,救命呀!”樂樂熊跑過去一看,就很生氣!請寶寶找一找,哪幅圖片是樂樂熊生氣的樣子?
出示大圖書,請幼兒尋找大圖書中的畫面,并學習說出頁碼。
將圖書中的畫面在PPT4中播放,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基礎上,可告訴他符號的含義:樂樂熊氣得“火冒三丈”、“怒火沖天”)
樂樂熊為什么會火冒三丈?誰在叫“救命呀?”
5、觀看PPT5:
原來大灰狼在欺負小兔呀,氣得樂樂熊火冒三丈,揮著小花傘朝大灰狼沖了上去。
后來怎么樣了?(了解畫面之間的聯系及畫面的含義)
我們來學學樂樂熊火冒三丈的樣子,把大灰狼給嚇跑。
(引導幼兒進入情境,觀察并模仿樂樂熊的表情和動作)
6、教師小結:樂樂熊來到草地上,聽到小兔的呼喊聲,原來是大灰狼在欺負小兔,就火冒三丈地揮傘沖上去,做錯事的大灰狼一看見氣勢洶洶的樂樂熊,就被嚇的逃走了。樂樂熊的小花傘救下了小兔,真是太棒了!
7、你們喜歡樂樂熊嗎?為什么?現在樂樂熊的心情怎么樣呀?
8、教師小結:你們都很喜歡樂樂熊,因為樂樂熊很聰明,可以把小花傘當小船來過河,樂樂熊又很勇敢,可以把小花傘當棍子來嚇跑大灰狼,幫助小白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9、觀看PPT6:樂樂熊太高興了,你們看,兩個好朋友高興地圍在小花傘捉迷藏呢!
10、我們也來和樂樂熊一起來玩捉迷藏吧!小兔快點來!(幼兒扮演小兔,體驗和樂樂熊一起圍在小花傘捉迷藏的樂趣)
三、完整閱讀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配上背景音樂,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閱讀。
活動反思:
本活動結合了輔助教具課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個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了。幼兒能大膽的說,想象力得到很好的發揮。動靜搭配合理,幼兒得到綜合性的發展。本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連貫性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欣賞生活中盤子的圖案色彩的藝術美。
2、與爸爸媽 媽一起嘗試用線條、色彩和花紋大膽地設計、裝飾紙盤、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紙盤(大小、形狀不一)若干。
2、紅、黃、藍等各色顏料,毛筆、棉簽、臺布、抹布、藍色勾線筆(一個家庭2支)2大組。
3、盤子PPT,教師范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欣賞PPT
秋天喜歡收集落葉,天空喜歡收集云朵,你知道老師喜歡收集什么嗎?(幼兒猜測)
播放PPT,老師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盤子,在這些盤子中,你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么。
二、欣賞范例,進一步感知盤子的圖案、花紋、色彩的藝術美。
1、老師呀不僅收集了一些盤子,還設計了一些盤子,出示范例。
2、這些盤子都一樣嗎?(上面一排的盤子都是藍色的,下面一排的盤子都是彩色的)認識青花瓷盤、彩色盤子。
3、還有什么不一樣?
(花紋、圖案不一樣)
4、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盤子的圖案是怎樣的?
(一圈一圈的)引導幼兒認識環狀
5、那這個盤子的圖案是環狀的嗎?它又是怎樣的?
(中國有一朵花……)識識點射狀
6、引導幼兒欣賞其他四個盤子的圖案(塊狀抽象……)
三、交待制作要求,幼兒操作。
1、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屬于自己的盤子呀?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藍色勾線筆,你們可以用它來設計青花瓷盤,老師還在第一大組準備了各種顏色的顏料,你可以用來設計彩色的盤子,等會請你先想一想,你想設計青花瓷盤還是彩色的盤子,等會你就把椅子搬到那一組去,坐下來后再和爸爸媽 媽商量一下,設計什么花紋,想好了就可以畫了。
2、幼兒和爸爸媽 媽一起設計裝飾,教師巡回指導,拍攝一些照片。
四、盤子展示秀
盤子都做好了,你想不想給大家展示一下呢。
(隨音樂節奏,一幼兒捧盤子和家長一起展示盤子。)
活動反思:
選擇盤子作為我們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首先考慮到的是盤子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我們想借此讓幼兒和家長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以此活動來啟發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引導幼兒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只有幼兒對美的欣賞、對美的理解,那么幼兒才能表現美、創造美。
在審議活動的時候,我們把盤子分為三類,青花瓷盆,彩色的盆子及黑白的盆子三類,讓幼兒通過感受、欣賞蒙發創作的興趣。實際組織活動的時候,我發現教師在講述盤子的特征的時候不是很好講,每一種盤子雖然都講到了,但是每一種盤子又都浮于表面,沒有能夠講得透徹,所以活動后我們反思,如果我們每個班選擇一種盤子的類型進行活動,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些。這樣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就有一定的爭對性,就能講得到位些。這次活動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的年級組審議活動還應該更加細致些。
另外,在活動中我們發現我們的家長參與性不是很強,他們似乎都愿意把機會留給自己的孩子。活動后家長交流,一些家長反映來參加家長活動,他們更樂于看到的是自己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在集體活動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如何等,在分散活動時關注則自己的孩子是否合群,是否能和同伴友好相處等。所以我感覺在以后開放家長活動時,向家長展示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沒有家長參與的)還是有必要的,此外還加一個親子制作或親子游戲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認識膠泥,學習團圓,嘗試用小棒串起圓球制作糖葫蘆串。
2、 喜歡膠泥,感受泥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認識糖葫蘆串
2、 材料準備:實物糖葫蘆、紅色的膠泥、膠泥板(幼兒人手一份)
3、 制作糖葫蘆步驟教學大掛圖。
指導重點:
1、 重點:引導幼兒用團圓的方法制作糖葫蘆。
2、 難點:能將糖葫蘆團得又圓又滑。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糖葫蘆,引起幼兒興趣。
1、 老師帶來了一樣好吃的東西,你知道是什么嗎?
2、 知道糖葫蘆是用什么做的?是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糖葫蘆是由一個一個圓形的`山揸串起來的。
二、 談話談論,師生共同討論糖葫蘆的制作方法。
1、 觀察制作糖葫蘆步驟教學大掛圖,了解制作糖葫蘆方法。
2、 老師示范講解制作糖葫蘆方法,
小結:今天我們就用膠泥制作好吃的糖葫蘆,比一比,看看誰團得最圓。
三、 幼兒學習制作糖葫蘆
1、 認識膠泥。
2、 學習團圓:把膠泥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壓在泥塊上邊轉邊團。
3、 學習用小竹棒串起圓球。
四、 分享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鼓勵幼兒在同伴面前介紹自己的糖葫蘆,說一說誰的糖葫蘆最圓。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認識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導學生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兩只小象》。
3.啟發學生運用身體的部位如手、口等為歌曲伴奏。
活動準備
1、課件-兩只小象MP3下載
2、課件-大象有個長鼻子
3、圖片-大象2
4、頭飾若干
兩只小象
1=F 3/4 常瑞 詞 汪玲 曲
中速稍快
兩只小象
喲啰啰,
河邊走,
喲啰啰,
揚起鼻子
喲啰啰,
鉤一鉤呀
喲啰啰,
好像一對
喲啰啰,
好朋友,
喲啰啰,
見面握握手
喲啰啰,
見面握握手
喲啰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利用課件,引出課題
課件-大象有個長鼻子
(聽聽展示不同動物形象的.音樂,比較有什么不一樣的。)
2.發聲練習
二、展開
1.課件欣賞歌曲。
學學象的行動,如腳步緩慢、笨重,長鼻子甩甩等。
2.提問:兩只小象們在干什么?
3.學唱歌曲
(1)聽歌曲熟悉歌詞。
(2)朗誦歌詞。
(3)教師范唱,幼兒輕聲哼唱。
(4)隨琴學唱《兩只小象》。
(5)用打足氣兒和沒有氣兒的皮球啟發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歌表演
兩個幼兒為一組,自由組合表演《兩只小象》。
三、延伸
看圖片,向學生介紹象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8-07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5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7-28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8
幼兒園的教案小班12-02
幼兒園小班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