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1-14 09:20:2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知道眼睛可以看到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物體。

  2、鼓勵幼兒愿意用相應的語言講述所看到物體的特征。

  活動準備1、課件:隱藏的`畫

  2、課件:圖片-氣球

  教學過程

  一、感受眼睛可以看到東西。

  1、請幼兒閉上眼睛,在教室里走走。

  提問:你們閉上眼睛,能看見東西嗎?有什么感受?

  2、請幼兒睜開眼睛看。

  提問:睜開眼睛后,你看到什么了?

  二、通過觀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并用相應的語言講述物體的特征。

  1、出示圖片--大熊和小熊,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誰來了呀?它們倆誰是媽媽?誰是寶寶?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圖片--各種形狀,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3、出示圖片--各種顏色氣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

  三、游戲:找不同,進一步引導幼兒體驗眼睛的作用。

  1、出示圖片--隱藏的畫,引導幼兒找隱藏的小動物。

  提問:你們用眼睛看一看,這幅圖畫里有哪些小動物?

  四、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提問:眼睛是很重要的,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既然眼睛這么重要,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呢?

  五、結束部分

  教師:每個人的眼睛特別能干,能看到許多東西,現在我們去教室外面看一看,還什么更有趣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發現水里加鹽會讓物體浮起來的現象。

  2、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杯子若干,鹽、小蘇打、明礬、勺子、土豆片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入,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個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現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們猜猜會怎樣?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會怎樣呢?我來試一試。

  3、我這還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這回會怎樣呢?(幼兒回答教師驗證)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土豆片會浮起來呢?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老師在這三個杯子里分別加了一些東西,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桌子上藍、綠、橙三個盆里的東西,那到底是哪個盆里的東西會幫助土豆浮起來呢,下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一試。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老師巡視觀察

  1、提出操作要求:你們每人拿一個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盆子里的東西,記住綠顏色標簽的杯子里只能放綠顏色盆子里的東西,紅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紅顏色盆子里的東西,藍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藍顏色盆子里的東西。看看土豆怎樣了?

  2、操作后談話:你的土豆怎么樣了?浮起來了嗎?你發現了什么?

  3、現在請你們再拿兩個不同顏色標簽的杯子,想個辦法讓土豆片浮起來,每個杯子里只能放一樣東西,要不你們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讓土豆片浮起來了。

  三、幼兒再次操作,教師指導操作后談話:你的土豆浮起來了嗎?是哪個盆里的東西讓它浮起來的'?那你們現在知道老師開始時的三個杯子里哪一只也加了這個盆里的東西?

  四、揭示謎底,小朋友通過兩次實驗,發現了(X)顏色盆里的東西能讓土豆浮起來,這個盆里的奇妙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來端起來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是什么?(鹽)對了,這個奇妙的東西就是平時媽媽做菜用的鹽,小小鹽巴真奇妙,除了做菜調味還可以讓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來,它還有什么其他本領呢?我們下次再來玩一玩,找一找,好嗎?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太倉促。雖然我不斷的給孩子們用實驗來啟發他們,但是孩子還是有一些朦朧感。

  不過在此次活動中還是讓孩子知道了鹽的來源、味道。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碘伏遇淀粉會變色

  2、能大膽參與實驗并嘗試記錄

  3、體驗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淀粉畫一幅、裝有碘伏的噴壺一個

  土豆、饅頭、青菜、胡蘿卜人手一份

  記錄單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引發幼兒探究欲望

  1、認識碘伏

  師:誰能猜一猜我的噴壺里裝的什么?

  (引導幼兒從氣味、顏色方面觀察)

  師:噴壺里裝的是碘伏,小朋友腿或者胳膊摔傷時,用它來消毒;打針前醫生也會用碘伏消毒

  2、出示淀粉畫

  師:誰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說一說?(什么都沒有)

  師:真的'什么都沒有嗎?確定嗎?

  3、噴畫

  師:用裝有碘伏的噴壺噴灑淀粉畫,碘伏遇上淀粉變色,立刻呈現美麗的風景畫

  4、認識淀粉

  師:原來我的這幅漂亮的風景畫,不是用水彩筆或者油畫棒畫的,而是用它畫出來的(出示淀粉,引導孩子摸一摸、聞一聞、觀察顏色等感知淀粉)

  師:淀粉是白顏色的,所以畫畫看不出來,而噴壺里裝有碘伏,淀粉遇到碘伏后,就會變色,所以我們就能看到畫的內容了

  二、動手實驗,尋找淀粉

  1、出示饅頭、土豆、青菜、胡蘿卜,尋找淀粉

  師:小朋友們可不能小瞧淀粉,在我們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含有淀粉,小朋友猜一猜這些東西里面會有淀粉嗎?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嗎?(幼兒自主發表意見)

  小結:用碘伏來幫忙,當和碘伏碰在一起變色的就有淀粉

  2、講解記錄單

  3、幼兒實驗記錄

  三、分享記錄單

  延伸活動:出示PPT,請小朋友幫我看看這些東西里都含有淀粉嗎?每人選2種自己最喜歡的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網站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讓孩子們親眼見到西瓜蟲真正的樣子,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操場上的角落里,用自己帶來的鏟子在泥土里尋找西瓜蟲。角落里到處是黑黑的泥土和一些腐爛的樹葉,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爭著去挖泥土。老師激勵孩子們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最先找到西瓜蟲”。孩子們高興極了,開始了“尋找西瓜蟲”之旅。幼兒親自參加活動感到非常興奮,現在社會的孩子,他們平時遠離自然,西瓜蟲,讓他們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讓幼兒在感受自然的同時,在玩中學,玩中樂。回到教室后,孩子們還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初步感知了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孩子們對小蟲子產生了探索的興趣,還學會了使用輔助工具(放大鏡)研究西瓜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2、“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1、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并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1、“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么發現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師小結:

  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借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么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么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帶領喲額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

  4、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西瓜蟲頭上有什么?身體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只腳?它的腳長在那里?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

  5、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后縮起來的樣子。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畫西瓜蟲,并記錄自己的觀察發現。

  2、“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3、小朋友在墻角里找西瓜蟲。

  活動反思:

  讓他們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讓他們知道泥土有很多的養分,是許多動植物生存的基礎,活動中幼兒樂于發現、主動參加科學活動,學會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比較。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積極探索的樂趣。

  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學活動中也體現幼兒的經驗。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宜性、個性化。依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發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礎上,確定幼兒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方向和步伐。同時,老師們關注本領域的核心價值,給孩子們一個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發現硬泥和軟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

  2、通過幼兒的探索與嘗試,能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形象。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

  活動準備:

  生泥、熟泥、水、汽車、恐龍,水果等模型和圖片、火柴棍、高粱桿皮、玉米皮花生殼等輔助材料、小圍裙、小套袖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件小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幼:想

  師:出示泥做的各種水果,小朋友看,這些小禮物是什么?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用泥來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幼:想

  師:那在玩泥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圍裙和小套袖

  二、幼兒自由選擇泥塊玩泥

  1、鼓勵幼兒嘗試泥的玩法,引導幼兒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團圓、搓條、壓扁。引導幼兒發現,在玩泥的過程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觀察要點:

  a、幼兒在玩泥過程中,玩了一會兒后泥會變硬,幼兒是否尋找解決的辦法

  b、在發現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時,幼兒是否會選擇其他的泥塊

  組織幼兒討論,泥變硬以后,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后,你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好的經驗告訴其他小朋友。

  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幼兒總結出,泥變硬后,蘸上點水,泥就會變軟。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可以選擇摔熟的泥,這樣,捏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有裂口。

  2、鼓勵幼兒繼續玩泥,在學習泥工的基本技法后,鼓勵幼兒有所創新,能根據老師提供的模型和圖片來捏自己喜歡的形象

  觀察要點:

  a、看幼兒是否有創新的玩法,出現問題后,幼兒是怎樣解決的

  b、在玩泥過程中缺少什么時,是否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利用上投放的輔助材料組織幼兒討論,剛才你是怎么玩泥的?制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三、成功的快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捏的是什么,怎么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紹經驗。

  2、音樂聲中,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評:

  本節活動,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我選擇了農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快樂盡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了硬泥、軟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征。遇到困難能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做實驗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

  2、要讓幼兒明白刨開皮后的香蕉,要及時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讓幼兒能夠感受到與老師,同伴一起做實驗的快樂。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香蕉剝皮后要及時吃掉,放太久吃了對身體不好。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后香蕉皮與空氣接觸,香蕉就變黑了。

  【活動準備】

  1、二根新鮮香蕉,一個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

  2、實驗準備:兩根香蕉,兩個紙盤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動過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個看不見的袋子里,讓小朋友猜一猜,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了什么來,讓小朋友有一種神秘的感覺。老師可以為小朋友提醒帶的'東西是什么樣子,讓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來了之后,老師拿出香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紙盤子里進行實驗。

  三、實驗觀察。

  1、老師先拿出一根已經剝開了很久的香蕉,滿懷疑惑地問道,小朋友知道這根香蕉為什么變成了黑色了嗎?讓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說完了后,老師神秘的說,老師帶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嗎?

  2、拿出一根新鮮的香蕉,把他放到紙盤子里,一根分成幾分,待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

  3、在這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關與香蕉的游戲,如:將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豎著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戲。

  4、等四個小時過后,讓小朋友再觀察這根香蕉顏色的變化,變成了黑色。

  5、再刨開第二根新鮮的香蕉。把它放在紙盤子里,也分成幾分,讓幼兒觀察顏色與第一根香蕉顏色是否一樣。

  6、總結得出,香蕉皮是保護香蕉的,剝開香蕉皮,空氣就會和香蕉接觸,于是香蕉就變黑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優秀]11-0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反思06-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 | 日本中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欧美一级成在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