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相關知識:
花生是我國產量豐富、食用廣泛的一種堅果,吃法很多(水煮、油炸、做菜等等),還可榨油。制皂、也是化妝品的原料。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活動準備:
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量為1—3不等)人手一支筆,每組兩只空盆,幼兒記錄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花生,觀察花生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藏在這個謎語里(出示謎面“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大家一起來猜,猜對了,它就和我們做游戲。小朋友有沒有信心猜出來,好,仔細聽,認真想,大家一起努力。(師說謎面,幼兒猜)
(2)對,是住著麻屋子的花生媽媽。花生媽媽說小朋友真聰明,她送每個小朋友一盤花生果,(請小朋友每人拿一盤花生果)想和小朋友做個游戲,好嗎?聽好了,先仔細觀察你盤中的花生,不許剝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看看它的大小、長短有什么不一樣?
(3)你能猜對每個花生媽媽肚里有幾個花生寶寶嗎?
(4)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有幾個花生寶寶,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5)怎么多花生媽媽,怎樣才能記清每一位花生媽媽有幾個花生寶寶呢?第一個、第二個·····,你有什么好辦法呀?(幼兒討論)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還是剝一個記一個呢?
2、幼兒操作,記錄花生的顆數
(1)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數里面有幾個花生仁并記錄在幼兒記錄卡上。(教師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2)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卡,找找花生媽媽肚里的花生寶寶數量一樣的記錄有幾次。
(3)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4)請幼兒談談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排出10以內自然數列,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確地運用序數詞,會用第幾來表示物體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靈活運用10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序數詞。
2、引導幼兒思考,使幼兒靈活地掌握序數知識,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1~10,圖卡,數字掛表
學具:圖卡,幼兒操作卡,數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學習
老師向幼兒展示1到5的序數卡片,引導幼兒描述這五個序數。
幼兒:
1、像鉛筆能寫字
2、像天鵝水中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紅旗迎風飄
5像魚鉤把魚釣
老師:很好。現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掛表。這是什么?(用手指著口哨)
幼1:口哨。
老師:對了。那么它看起來像什么?
幼2:像6、
老師;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兒:6像口哨咧嘴笑。
接著展示其他四張圖片,引發幼兒思考,并得出對7到10的描述:
7像鋤頭能耕地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湯10像鉛筆加雞蛋
二、做游戲
找10個幼兒來參加游戲
將標有1到10的十個數字卡片打亂順序,翻過來放在桌子上,讓10個幼兒分別抽取一張卡片,并按照上面的數字序數站在正確的順序。最后看每個幼兒是否都能找對自己的位置。這個任務交給在臺下的幼兒來完成。老師負責檢驗他們是否正確。當每個幼兒都能找對自己的位置時,再讓這10個幼兒打亂順序,兩人互換卡片,重新排列順序,正確排列后把卡片收起來,老師隨意叫出一個學生的名字,讓臺下的幼兒來判斷該幼兒處在第幾的位置。讓其余的幼兒也輪流來參加這個游戲,最終讓每個幼兒都能靈活運用序數詞。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來上這節課,讓我感到上課很輕松,不知不覺中在快樂聲中度過了一節課但要想上好一節課,需要提前下很多功夫,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2、這節課,每個幼兒都做到了積極快樂地參與,我很開心。我和幼兒配合的這么好,互動性好。幼兒喜歡做游戲,所以我將數學的'概念融入游戲中,使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更為濃厚,對序數更容易理解。幼兒教學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是以游戲方式生活的,應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3、要想更好地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老師應該花更多精力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這樣才能構思更多適合幼兒發展的游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在布置菊花展覽會的過程中積累一二間隔、二一間隔等規律排列的經驗,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ppt(菊花展覽會);菊花圖片若干;3個藝術花壇照片(其中2個花壇分別有abb/aab模式);與幼兒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以辦“菊花展覽會”導入
教室里做了許多美麗的菊花,今天要開個菊花展覽會。
說說自己對菊花的認識。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種顏色、有各種形狀、還有各種不同的大小,真美麗,所以要辦個菊花展覽會,讓大家欣賞菊花。
3、(ppt)
看看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不一樣?
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們的菊花展覽會?
還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來布置菊花展覽會嗎?
說說有哪些排列的方法。(老師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會的太簡單了,還有什么辦法?)
請幼兒示范。
小結:可按照菊花顏色或大小、形狀隔開來,從頭到尾一模一樣排一排也能把展覽會布置得很美。
二、幼兒自主探索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們看看桌上準備了哪些菊花?試一試。
(二)幼兒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操作
2、從頭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樣的'。
3、一邊排一邊說一說。
4、排好后,找幼兒說說你排菊花的辦法和別人一樣嗎?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嗎?排好菊花開展覽會,讓我們把花送到花壇上。
1、介紹abb模式花壇。
花壇的花是怎么排的?誰是用這種方法布置菊花展的?請幼兒介紹
小結:雖然有的是按顏色,有的是按大小,還有的(按形狀),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個2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麗。
2、第二個花壇是按照幾個幾個排列的方式來布置的?
誰的菊花可以送到這個花壇?
小結:按照2個1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還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嗎?
出示第三個花壇,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請其它班小朋友參觀“菊花展覽會”。
活動反思:
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能喚起幼兒對生活數學的情感體驗,能很好地讓他們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真正體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通過玩、想、比,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去感知了何謂排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在情境中動手操作,體驗數學;
2、能將物體根據顏色和形狀分類并對應放置;
3、感受數學的樂趣,喜愛數學。
二、活動準備:
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掛飾,有掏空形狀的小路,信封,不同顏色房頂的小房子四所,每所房子里面有四扇不同形狀的的窗戶。
三、活動過程:
(一) 設置情境按顏色分組排隊——幼兒根據自己所帶水果的顏色進行分組排隊
(在幼兒的座椅下面藏了不同顏色的水果掛飾)
師:今天水果寶寶們來到了我們教室,要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原來啊,他們今天出來散步,找不到家了,想請小朋友們送他們回家,小朋友愿不愿意啊?
師:走之前啊,老師要把小朋友分成3組,怎么分呢?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了,請小朋友們從自己的座位底下拿出水果寶寶,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顏色的。
(挑幾個小朋友說一下,黃色的梨,紅色的蘋果,綠色的西瓜)
師:那我們現在看看地上有三個點,是什么顏色的?(紅,黃,藍)
師:小朋友思考一下怎么分組呢?(幼兒通過討論知道水果掛飾是什么顏色就到什么顏色的點后面)
(小朋友到自己的組,老師檢查有沒有錯誤)
(二)按形狀講物體對應放置——將被摳出圖形的三條小路修補好
來到小路前發現路壞了
(小路分成三段,三段的顏色是紅黃綠和分組的顏色呼應。分段都有四個圖形的鏤空,讓小朋友填補)
師:小朋友們看,小路被破壞了,小朋友們能幫助修好嗎?
小朋友們看看這路上哪些圖形沒有了啊?(讓小朋友們觀察說出圖形)
師:好,現在我們就幫它補上吧,每一組小朋友補一段。小朋友們要找到和自己組相同顏色的哪一段小路邊去修。(圖形都在小路的邊上,讓小朋友自己修。這里的圖形不是一下子就能對應放進去的,而是被分割的圖形,比如一個圓,已經被分割成了兩個半圓,看小朋友們能不能合作著拼起來。)老師最后觀察對不對
師:恩,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現在踏著小路出發吧。
(三)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講物體對應放置——按水果寶寶所住房子的房頂顏色和窗戶的形狀兩種特征將水果送回家
(框里有畫著水果,并且標志水果住址的信息的信封。教室里貼著房子)
師:現在我們要幫水果寶寶找家了。我們先來看看水果寶寶們的家都是什么樣的。(觀察四所不同的房子)
師:我們先看看這四所房子有什么不一樣啊(房頂的顏色不一樣,房子里都有四扇不同形狀顏色的窗戶。)
師:好現在我們就來送水果寶寶們回家,哪小朋友肯定要問了,我們怎樣送他們回家呢?我們沒有他們的住址啊。
師:水果寶寶們啊已經給我們準備了畫有它們地址的信封。我們來看看桃子香蕉寶寶的`信封吧。
師:(拿出信封,上面畫了水果,房頂的顏色,還有窗戶的形狀,)小朋友們來看看,這個第一個啊是桃子寶寶家房頂的顏色,是什么顏色啊(讓小朋友回答)。好的,這后面的是他家窗戶的形狀。
師:那現在小朋友已經知道他家房頂的顏色是紅色,我們看看紅色的房子在哪?(找到紅色房頂的房子)
師:那現在桃子寶寶家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啊?(讓小朋友說出來)
師:那我們來看看桃子寶寶的家是哪一個啊?(讓小朋友找)
師:現在小朋友們知道怎么看地址了嗎?第一個是表示說過寶寶家的房是什么顏色的,后面一個是表示水果寶寶家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們看清楚再送水果寶寶回家。
師:還有許多水果寶寶沒有找到家,現在小朋友們幫水果寶寶回家。(發信封)
(讓小朋友自己送水果寶寶回家)
四、總結評價——提升情感體驗
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沒有送對啊?(糾正幾個送錯的)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好,水果寶寶謝謝你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把同一類數量的東西放在一起,幫助幼兒建立分類的概念。
2、認識分類標記,學習同時按圖形的數量和顏色兩個特征進行區分。
3、培養幼兒多維分類記數的能力,并初步學習記錄分類的結果。
4、學習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分類,讓幼兒體驗集與子集的關系。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細心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學習歸類、分析、綜合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3、引用眾人熟悉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成適合幼兒課堂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中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及游戲的樂趣。
4、激發幼兒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配樂)《魚兒魚兒水中游》;(配樂)《找朋友》
2、海洋場景一組、彩圖卡片(水果的蘋果,香蕉,葡萄各二至四個;蔬菜的蘿卜,西紅柿,白菜各二個;禮物的珍珠項鏈,帽子,手袋各一份。)
3、蛋糕圖片一張,紅,黃,藍色碟子圖片各一個)。(長、短裙道具各兩到三條,吹泡泡水)
4、(龍蝦、烏龜、海馬頭飾各兩個、美人魚頭飾三個)。(化妝舞會用的面具紅兩副、黃四副、粉色三副)
【活動過程】
1、音樂配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2、教師隨音樂帶著幼兒以魚兒在大海中暢游的姿態入場。
3、教師邊走邊說:“在大海深處的水晶灣里有一個富饒的美人魚國,今天是蘿莉小公主六歲的生日,國王邀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參加小公主的生日化妝舞會。有海馬、龍蝦、小海龜、小美人魚等等都來了。它們來到了宮殿里,立刻被里面華麗富貴的豪華布置深深吸引住了。好!我們可愛的小嘉賓們,請你們找個位置坐下來慢慢欣賞吧!
4、“原來呀!皇宮大殿里不僅有漂亮的舞池,還在窗臺下的桌子上擺滿了可口誘人的美味佳肴。拿出備好的教具,教師問”這是什么呀?”幼兒答“這是蘋果。”“蘋果是水果還是蔬菜呢?”“是水果。”水果是可以生吃的。而蔬菜必須煮熟才能吃。“這又是什么呀?”“這是白菜”……。“這個呢?”“這是帽子”。“這是客人送給蘿莉小公主的生日禮物。可是呢,真糟糕!由于來參加舞會的人太多了,粗心的隨從們不小心把客人送給小公主的禮物給混在放食物的桌子上了,我們請哪個小朋友把禮物找出來,并分別把不同類別的食物也分開放在不同顏色的碟子上。”
5、請xx小朋友上臺歸類……“好的,大家看xx小朋友放的東西歸類對不對呀?”“這是蘋果,這是香蕉,這是葡萄,它們都屬于水果,可以生吃。”齊“對”。“那么,我們請女仆把挑出來的禮物送到公主的化妝間好嗎?”齊“好的”
6、這時候,化妝間里蘿莉小公主正在發愁?一旁的`床上鋪滿了長的短的美麗衣裙。為什么呀?原來剛剛小公主正在挑選裙子。她想挑一件最特別的衣裙參加舞會,小公主很愛惜自己的東西,每回挑選完衣裙后總是自己及時整理自己的衣櫥,但這次衣裙選了許多衣裙給混正放一塊了。我們能不能幫她一起擺放好漂亮的衣裙呢?公主的裙子可多了,有長的、短的,要分開擺放哦!誰愿意上來幫小公主呢?好!請從左邊數起第六位小朋友上臺幫小公主把裙子歸類,我們請他把長裙子擺放在左邊,短裙子擺放在右邊”……“嗯,大家看看這位小朋友擺放得對嗎?”齊“對”這位小朋友真棒!我們鼓掌表揚他(她)好不好?棒棒棒!你真棒!耶!”好,我們已經幫蘿莉小公主擺放好衣裙后,大家帶起你們手中的面具和公主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7、音樂起,(找朋友)“好!小嘉賓們找到你們頭飾相同的小伙伴,然后站在一起跳舞吧!”……“再找找,誰的面具跟自己相同的小伙伴們拉成一圈,數一數我們這一組有幾個相同的面具?”教師分別上前詢問,并把答案寫在黑板上。
【活動總結】
1、“好,舞會結束了,請小嘉賓們回坐自己的位子。
今天我們參加蘿莉小公主的生日化妝舞會開不開心呀?我們還分別在哪里幫誰把什么東西分類了?……表揚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為蘿莉小公主唱生日歌好不好?……祝你生日快樂!”
2、鈴鼓聲響十一下,音樂起(魚兒魚兒水中游)夜深了,小動物們要回家休息了,大家紛紛向蘿莉小公主道別。排隊散場。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了解“一雙一對”的概念。
2、學習進行正確的物品配對,會使用量詞“雙”“對”。。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60—40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一雙的概念。
1、問題情境導入,了解一雙有兩個。教師:到晚飯的時間了,熊媽媽
把做好的`飯菜端到餐桌上,熊寶寶也幫忙拿筷子。可是應該哪多少筷子呢?熊寶寶撓撓頭,跑回去問爸爸,爸爸正在喝水沒有說話,伸了三個手指,熊寶寶還是不能確定,又跑過來問媽媽,媽媽說6,熊寶寶更加迷惑了,爸爸說3,媽媽說6,到底應該是多少呢?誰說的對呢?你們能幫幫熊寶寶嗎?(教師出示玩具熊寶寶)
2、請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說一說。
3、教師:熊爸爸和熊媽媽說的都對,卻又都不完整,熊爸爸應該說,拿3雙筷子;熊媽媽應該說,拿6根筷子,數字后面應加一個詞。一雙有兩個。
二、說一說,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是一雙一對的。
1、哦,原來是這樣,一雙有兩個,6根筷子和3雙筷子是一樣多的,你們還知道什么東西是一雙的嗎?
2、幼兒自由回答。如:一雙鞋子、一雙襪子、一雙手套、一雙手、一雙球拍等。
3、若幼兒說的范圍比較局限,教師可以提醒幼兒想一想身上有什么是一雙的,穿戴的東西什么是一雙的,體育用品中有什么東西是一雙的。
三、通過特殊例子,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特點。
1、教師:一雙有兩個,一雙的兩個東西是一模一樣的嗎?
2、教師出示兩雙一模一樣的鞋子活手套,同時取出兩只右腳或手的鞋子或手套。它們是一雙嗎?為什么?(其實一雙的物品是對稱的,有的物品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數06-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5-12
[優]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