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1-04 01:11:1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班上一位小朋友把買的風車帶到了幼兒園,戶外活動時這個能轉起來的風車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們。接著的幾天里孩子們陸續從家里帶來了各式各樣的風車,在玩風車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紙做的風車很容易就破損壞掉,“用什么紙制作風車更好”成了孩子們爭論的話題,他們都要自己制作風車,并且還提議要進行風車比賽。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讓幼兒在制作風車、玩風車的過程中探索什么紙適合做風車。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的猜想選擇紙張制作簡易風車,并體驗制作的樂趣。

  2、通過玩風車驗證什么樣的紙更適宜做風車。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搜集幼兒猜想做風車的材料:紙張(報紙、宣紙、瓦楞紙、手工紙、掛歷紙、皺紋紙、錫紙)、吸管、安全釘若干、幼兒個人猜想記錄、集體記錄表。

  2、經驗準備:幼兒有玩風車的經驗,并知道制作風車的方法,在玩的過程中提出了提問,對什么紙適合做風車有了疑問并做了猜想。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根據風車的轉動情況進行記錄,并與同伴交流分享。

  難點:探究發現不同紙張制作的風車是否可以轉動的實驗過程。

  活動過程:

  1、說一說。

  (1)結合墻飾引導幼兒回憶猜想制作風車的紙張。

  教師:小朋友們都猜想了哪些紙適合做風車?

  幼兒:報紙、手揉紙、瓦楞紙、宣紙、圖畫紙。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師:你是怎樣猜想的?為什么?

  幼兒:瓦楞紙結實,不會破。

  幼兒:手揉紙柔軟,會轉得快。

  幼兒:圖畫紙硬,會轉得快。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風車)。

  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選擇紙張制作風車。

  3、玩一玩(感知風車的轉動)。

  讓幼兒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發現誰的風車轉得更好。

  孩子們來到戶外迫不及待地嘗試著讓風車轉動。玲玲高高舉著自己制作的風車快速地跑著,她從操場這邊跑到那邊,已經跑了好幾個來回,可她的風車卻一點也不動。“你的風車怎么了?”我問道。她皺著眉撅著嘴說:“皺紋紙太軟了,看它的風葉都折到后面去了,還怎么轉呀。”魏晨天:“王老師,我的風車怎么也不會轉呀?”他邊跑邊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問。他停下來,氣喘吁吁地望著風車說:“瓦楞紙太硬了。”“瓦楞紙還太沉了,跑得時候總會掉下來,你看我的不也沒轉嗎?”和他選擇一樣紙的韓一凡說道。王冰瑩說:“我的錫紙風車跑快時轉得慢,我跑慢一點它就不轉了。”高艾迪說:“手工紙做的風車轉得可快了,我們換換,我試試你的。”汪倚峰說:“報紙有點薄,有點軟,有時轉,有時不轉。”宗吳天:“掛歷紙風車不硬、不軟,不厚、不薄,轉得特別快。”

  4、想一想(由分享個人驗證結果引出集體驗證表進行經驗梳理)。

  教師:你的驗證結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問題?(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瓦楞紙、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

  教師:你的風車轉得很快啊,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樣的紙制作的?(引導幼兒總結什么紙適合做風車)

  5、評一評(集體驗證結果,選出最適合做風車的紙)。

  教師:能轉動的風車是哪些紙做的?哪些紙最適合做風車?

  6、活動延伸。

  教師:在這些能轉動的紙風車中哪個轉得更好呢?下次我們再來比一比,好嗎?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問題是孩子學習的開端,也是教師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動正是抓住了孩子們在玩風車的過程中提出“用什么紙制作風車更好”這一問題生成的。孩子們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他們學習發展的過程,也是他們積極思維、發展個性、培養良好學習態度和方法的過程。

  2、活動中的不足:

  由于前期經驗鋪墊不夠充分,有的幼兒因為對制作風車的方法不是很熟練,所以即使選擇了適合做風車的紙張也沒有得到成功的體驗。針對此種現象,教師并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主要內容:

  1、老師“心中有目標”,把科學活動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主動地學習。

  2、創設了探究式科學活動的氛圍,有探究才有創造,有疑問才有發現。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恰當把握時機,當老師知道有的幼兒想用皺紋紙做風車后,老師沒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兒發現皺紋紙做的風車轉不起來時,才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用皺紋紙制作的風車轉不起來”。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活動的閃光點,教師能抓住這些教育契機及時引導幼兒主動探究。

  綜合評析:

  1、本活動體現了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特征。活動生成源于幼兒在玩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材料也是根據幼兒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見而又熟悉的紙張,如報紙、掛歷紙、錫紙……并使幼兒在戶外游戲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讓他們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科學就在身邊。

  “風車轉轉轉”活動中讓幼兒自我猜想、自我驗證,在游戲中引導幼兒積極主動探究“什么紙張最適宜做風車”。活動游戲性、操作性強,體現了讓幼兒在做中感受,做中學習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流暢,環節層層遞進,教師的提問啟發性強。活動中記錄方法新穎,采用實物(具體紙張)記錄的方法,既具體形象,又縮短了幼兒記錄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探究紙張的適宜性。

  2、教育活動可以更開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讓幼兒猜想哪一種紙張適合做風車,可以讓幼兒猜想哪些紙張適合做風車,然后讓幼兒制作多個風車,這樣幼兒可以將幾種紙張制作的風車進行比較(也可以與同伴比較)從而得出更科學的答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么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么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里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里面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并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逐一打開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里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么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為什么蛋有大有小?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中班科學:大蒜哥哥,蔥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么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么特征。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征,現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么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后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里,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并觀察其生長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氣球吃什么》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與充氣玩具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探索充氣的多種方法。

  3.體會與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氣球嘴”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1.沒充氣的氣球人手一份。

  2.腳踩式打氣筒,各種充氣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氣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氣的氣球和未充氣的氣球。

  這個氣球圓鼓鼓,胖乎乎,這個氣球呢,癟著肚子,好像沒吃過飯。

  2.教師手拿未充氣的氣球,引出《氣球愛吃什么》。

  提問:氣球喜歡吃餅干、饅頭、糖果嗎?

  討論:氣球吃什么,才能鼓起來,變的胖胖的呢?

  二、我幫氣球吃空氣。

  1.教師:空氣有個怪脾氣,很喜歡從氣球的肚子里溜出來。

  怎么樣讓氣球吃的飽飽的,又不讓空氣溜掉?

  2.教師示范吹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以及如何扎住“氣球嘴”,不讓空氣溜走。

  3.幼兒每人一只氣球,用嘴給氣球充氣,讓氣球很快“胖”起來。

  4.告訴幼兒為了不讓空氣溜走,他們可以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扎住“氣球嘴”。

  三、充氣玩具吃空氣

  1.出示充氣玩具。

  氣球還有很多朋友,也和氣球一樣喜歡吃空氣。我們也來幫幫他們,讓他們也吃得圓鼓鼓、胖乎乎的。

  2.幼兒自由結伴給充氣玩具吹氣,摸一摸充滿空氣后胖乎乎的“身體狀態”。

  3.幼兒玩一玩這些充氣玩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兒對周圍物體現象的探索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自己嘗試動手制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

  2、三塊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長方形紙、玩具望遠鏡、雙面膠。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桌上放著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貓圖片

  請幼兒分別用這三塊玻璃片去看小花貓圖片。

  (3)提問:透過這三塊玻璃片看到的圖片是不是跟原來的一樣大?

  (大了、小了、和原來一樣)。

  2、啟發、探索。

  (1)為什么透過三塊玻璃片看同樣的東西,大小不一樣呢?

  (2)請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這三塊玻璃片是不是一樣?

  (3)教師示范并告訴幼兒:“先摸玻璃片兩面的中間,再摸邊緣是不是一樣,

  然后把玻璃片豎起來用眼睛看。”

  3、師幼進一步探討平、凸、凹玻璃片。

  (1)請幼兒取出中間和周圍一樣厚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平玻璃片”

  (2)請幼兒取出中間厚、周圍薄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凸玻璃片”

  (3)請幼兒取出中間薄、周圍厚的玻璃片

  告訴幼兒這是“凹玻璃片”

  4、幼兒動手操作、體驗平、凹、凸三種玻璃片的作用。

  (1)請幼兒分別用平、凹、凸三種玻璃片去看周圍的事物,講講有什么不同.

  (平:—樣大;凸:放大;凹:縮小)。

  (2)教師小結: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科學家真會動腦筋,他們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嘗試制作望遠鏡,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用玩具望遠鏡看一看周圍事物,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2)請小朋友動手把長方形紙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紙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紙筒前面,

  望遠鏡就做成了。教師重點指導雙面膠的用法。

  (3)請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望遠鏡再一次看一看周圍事物的變化,

  進一步了解望遠鏡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動手制作的樂趣。

  (教師提示望遠鏡的作用。如看文藝演出、看體育比賽、看風景、解放軍瞭望。)

  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玩耍自制望遠鏡,對周圍事物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美麗的花》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么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么。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后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么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里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后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范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并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么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說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并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范。

  5、引導幼兒發現并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后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并記錄)

  ②變出了什么?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游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說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么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么顏色了呢?(邊說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物體厚薄的概念,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2.在玩積木中感受物體的厚薄。

  活動準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3種積木圖片,每種若干并按從薄到厚的順序做上標記。

  2.厚薄不同的'各種物品圖片。

  3.厚薄不同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厚薄不同的物體

  1.教師在電腦上出示積木1和2的圖片,讓幼兒觀察積木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教師:這兩塊積木哪里不一樣呢?幼兒回答積木1和2的高矮不一樣,教師可以告訴幼兒由于他們都太矮,所以不用高矮區分,而用厚薄來區分。

  3.教師小結:2號積木厚些,1號積木薄些。

  二、幼兒尋找不同的物體

  1.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哪些物體是厚的,哪些是薄的。請一些幼兒來到電腦前點出哪些厚哪些薄進行互動。

  2.看圖互動后,可以再請幼兒說說周圍還有哪些厚薄不一樣的物體。

  三、想一想,說一說

  1.教師出示積木3,與積木2比較,問幼兒:那塊積木厚些,那塊薄?

  2.教師同時出示3塊積木。 教師:2號積木和1號積木比的時候,它是厚的。但是和3號積木比的時候卻變成薄的了,這是為什么呢?

  3.教師小結:3號積木最厚,2號積木薄些,3號積木最薄。

  四、積木比一比 教師在電腦上出示分別由三種厚薄不同的積木若干進行壘高圖片。

  1.三種不同積木壘同樣高度的圖片,并數一數壘同一高度不同積木所需數量的差別。

  2.同樣數量的不同積木進行壘高的圖片,看哪一種積木壘起來的高度最高。

  3.圖片展示說明后,請幼兒自由分組,教師把積木發給幼兒親自動手搭積木,感受物體薄厚的相對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幼兒在小班認識過母雞,知道母雞會生蛋孵小雞,但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幼兒吃過雞蛋、鴨蛋和鵪鶉蛋,有的小朋友也親手摸過蛋,但蛋的中間是什么樣的呢?各種蛋有什么不同?蛋里面有什么?孩子心里充滿了疑問和好奇。本活動通過多媒體、實物、故事,讓幼兒知道許多動物都會生蛋。通過動手操作,摸一摸、推一推、敲開看一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獲得知識,滿足幼兒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并且在活動后仍有濃厚的興趣繼續探索。

  活動內容:

  1、通過觀察幾種蛋,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蛇、烏龜等動物也會生蛋。了解蛋有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

  2、認識蛋的外形特征及組成。學習詞語:滾動、蛋清、蛋黃、蛋殼。

  3、知道蛋很有營養,小朋友要愛吃。

  層次目標:

  高 能說出5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有深厚的觀察興趣,能準確地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中 能說出3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對觀察有興趣,基本能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低 能說出3 種會生蛋的動物,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觀察,會跟著大家說出蛋的形狀、大小。

  活動重點:

  1、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還有許多動物也會生蛋。

  2、了解蛋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認識蛋的外形特征及組成。

  活動難點:如何敲破蛋殼。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雞蛋30個、鵪鶉蛋30個、鴨蛋、鵝蛋、鴿蛋各1個、碗30個。

  3、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30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雞媽媽找小雞”(師扮母雞、幼扮小雞)

  今天我帶雞寶寶到草地上做游戲,可淘氣的寶寶們不知哪里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小雞、小雞你們哪去了,快回來呀!咕咕噠、咕咕噠”。“嘰嘰嘰、嘰嘰嘰,媽媽我們在這里”。歌曲《老母雞》,然后提問:“雞媽媽有什么本領?”(幼:生蛋孵小雞)寶寶們想不想知道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小雞又是怎樣從蛋殼里出來的?多媒體課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會生蛋

  1、雞媽媽生的蛋叫什么?(雞蛋)除了雞媽媽會生蛋,還有哪些家禽媽媽會生蛋?

  2、播放鵝、鴨、鴿子的圖片和蛋一一對應,并說出誰生的是什么蛋。

  三、比較蛋的顏色、大小、輕重。

  “請小雞仔細看一看,這些蛋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1、蛋的大小不同。

  2、蛋的顏色不同。

  3、蛋的輕重不同。

  4、教師小結。

  四、幼兒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感知蛋的形狀和特點。

  1、“摸一摸蛋殼是怎樣的”(光滑)“蛋是什么形狀的?”“兩頭是不是一樣的?”(一頭大一頭小)。

  2、“用手輕輕推一推,蛋會怎么樣?”(滾動)。

  3、教師小結。

  五、由表及里,進一步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1、“蛋的外面是什么?”(蛋殼)“里面是什么?”“有什么辦法看到里面?”(敲敲蛋殼)。

  2、“請寶寶們看‘媽媽’是怎樣敲蛋的,然后大家也像‘媽媽’一樣敲蛋,把蛋打在碗里,觀察黃的叫什么?蛋黃周圍粘糊糊、透明的東西叫什么!”(認識蛋清和蛋黃)。

  3、小結:蛋的顏色不同,蛋黃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營養,大家要愛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寶寶”,多有趣呀。

  六、教師講述故事:誰丟的蛋

  提問:“雞媽媽拾到的蛋是誰生的?除了雞、鴨、鵝和鵪鶉會生蛋外,還有誰會生蛋?”(蛇、烏龜)“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會生蛋的,你們以后知道了,告訴大家好不好?”

  附故事:誰丟的蛋

  有一天,雞媽媽在草地上拾到一個蛋,她想:是哪一個粗心的媽媽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讓我去找找吧!雞媽媽走呀走,見到駝鳥媽媽就問:“駝鳥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駝鳥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雞媽媽又走呀走,看見鵪鶉媽媽又問:“鵪鶉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鵪鶉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殼。”站在一旁的烏龜媽媽說:“讓我看看這個蛋是不是我生的。”雞媽媽睜圓眼睛奇怪地問:“什么,你們烏龜也會生蛋?”烏龜媽媽說:“你可別小看我們,烏龜也是會生蛋的,可是這個蛋不是我生的。”這到底是誰生的蛋呢?雞媽媽想:過幾天我就孵小雞了,把這個蛋放在一起孵吧。雞媽媽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個個雞蛋裂開了,鉆出一條長長的、細細的小蟲。雞媽媽和雞寶寶嚇得逃走了!(小朋友,這是什么呀?對啦,這是一條小蛇,小蛇游呀游,游去找媽媽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講述豆芽的生長過程及外形特征。

  2、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生長的過程。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貫徹能力,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講述豆子生長過程及外部特征。

  1、“上星期小朋友都種了一些豆子,誰來說說你種的豆子現在怎樣了?”

  2、“誰來說說你的豆子是怎樣發芽的?”

  3、“你種的豆芽長的是什么樣的?”

  4、“你種的豆芽和別人一樣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和小伙伴說一說。”

  5、“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6、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觀察上午豆芽是生長在水里的,其實豆芽在土里、沙里也可以發芽,你們回去可以再試一試。”

  二、記錄豆芽生長過程。

  1、出示豆芽生長照片

  2、幼兒用畫的方式記錄豆芽生長過程。

  3、教師總結。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刷子用處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刷子完成不同的勞動任務,體驗勞動的快樂。

  2、探索并了解不同刷子的用途與使用方法。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刷子的.認識和對刷子的探索過程。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①幼兒和家長、教師一起收集不同種類的刷子。②認識牙刷,知道牙刷定期就要更換。

  2、材料準備:不同種類的刷子如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廢舊牙刷等等;紙箱、顏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及化妝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鞋刷,讓幼兒說說鞋刷的作用,并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還見過什么樣的刷子。

  2、請幼兒挑選一把自己最喜歡的刷子,介紹它的用途。

  3、逐一介紹勞動任務(刷墻、洗奶瓶、洗痰盂、化妝等),請幼兒找出最合適的刷子參與活動。

  4、幼兒勞動。

  5、交流討論自己勞動的方法。

  6、說說廢舊牙刷的用途。

  活動延伸:

  1、在主題探索活動區里投放不同用途的刷子讓幼兒繼續觀察并嘗試使用。

  2、利用廢舊牙刷進行刷畫、做牙刷相框等美工活動。

  3、用刷子幫助家人刷鞋、洗杯子,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花;

  2、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菊花、牡丹花、郁金香、蝴蝶蘭的圖片和這些花卉的介紹;

  2、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到公園或周邊收集花瓣。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歌曲《我的小花園》

  1、師:小朋友們,剛剛這首歌里都有什么呀?

  幼兒:花園、白花、紅花……

  2、師:那你今天給我們大家帶來什么花啊?

  幼兒介紹自己收集來的花的顏色和名稱。

  二、 觀看課件,欣賞幾種花卉

  (一)、播放向日葵

  1、猜猜這是什么花。它叫“向日葵”;

  2、是什么顏色的?介紹向日葵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3、、向日葵在生長的過程中是跟著太陽轉,向日葵完全開花之后就不再跟著太陽轉了;

  4、它的果實就是你們吃過的“葵花籽”。

  (二)、播放百合花

  1、猜猜這是什么花。它叫“百合花”;

  2、是什么顏色?花色還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

  3、介紹百合花呈鐘形、喇叭形。

  (三)、播放牡丹花

  1、猜猜這是什么花。它叫“牡丹花”;

  2、是什么顏色?花色還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

  3、牡丹有“花中之王”的美稱。

  (四)、播放蝴蝶蘭

  1、猜猜這是什么花。它叫“蝴蝶蘭”;

  2、是什么顏色?花色還有紅、白、粉、黃、綠,花上帶有很多不同的.斑紋、條紋、斑點、色塊等;

  3、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五)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些花,你們覺得花兒美嗎?小朋友們可以看看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的美麗的花,你發現了別忘了要和我們大家分享哦!

  三、結束

  在歌曲《我的小花園》中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玩玩樂樂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沙子的特性。

  2.在活動中樂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沙雕

  2.玩沙工具,沙池。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沙雕

  1.教師:小朋友圖片上展現的.是一個古戰場,還有許許多多的士兵。

  (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2.你們在這幅圖上發現什么了嗎?這個古城堡是用什么建成的?

  (讓幼兒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小結:這個古城堡是用沙子建成的,我們叫它沙雕,是一種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二、組織幼兒玩沙

  1.老師也很西化玩沙子,你們喜歡玩沙子嗎?

  帶領幼兒來到室外沙池,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要和沙子做好玩的游戲,高興嗎?

  2.篩一篩

  (1)出示玩沙工具,問:這是什么?

  介紹玩沙和泥土的工具,交代操作目的、要求。

  (2)我們要用籃子去裝沙子,你會有什么發現,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待會兒告訴大家

  (提醒幼兒注意玩的時候不能拋灑沙子。)

  (3)你剛才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辦法讓沙子不掉下來嗎?

  (鼓勵幼兒想辦法,然后實踐想到的辦法)

  3.踩一踩

  (1)請幼兒去踩一踩沙子。

  提問:沙子踩下去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留下腳印呢?

  (2)引導幼兒把沙子用小鐵锨拍實,然后再踩上去,看看結果是什么樣的?

  4.攪一攪

  (1)瞧!老師拿來了什么?(一桶水)

  猜一猜,沙子放到水里會怎么樣?

  (2)我們用細棍攪一攪,看看有什么變化?

  觀察結果:沙子沉到水底,泥土混在水中。

  三、幼兒自由玩沙子

  鼓勵幼兒在玩沙子時,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發現帶"蟲"偏旁的含義。

  對書中帶"蟲"偏旁的字感興趣。

  感受故事主人公熱愛生活的態度。

  活動準備: 故事:《蝙蝠先生的花園》。

  請幼兒畫出常見昆蟲的小圖。

  對開紙一張。

  帶"蟲"旁的字卡:蝙蝠、蝴蝶、蜜蜂、蚱蜢、螢火蟲、螳螂、蟋蟀、蜘蛛……

  活動過程: 與幼兒一起欣賞故事。按故事清潔發展的順序提出問題,并隨著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帶"蟲"偏旁的字。

  --春天的時候,花園里有哪些昆蟲?小蜜蜂為什么嘆息?蝙蝠先生是怎樣勸它的?

  --夏天的時候,花園里有哪些昆蟲?螢火蟲為什么嘆息?蝙蝠先生是怎樣勸它的?

  --秋天的時候,花園里有哪些昆蟲?蟋蟀為什么嘆息?蝙蝠先生是怎樣勸它的?

  --冬天的時候,花園里有哪些昆蟲?蜘蛛為什么嘆息?蝙蝠先生是怎樣勸它的?

  --你喜歡蝙蝠先生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分析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

  請幼兒想一想,還有哪些字可能帶有"蟲"字旁。教師邊在紙上記錄幼兒回答,邊將幼兒畫的與文字對應的小圖貼在旁邊,制作"蟲蟲字報"。

  請幼兒說說有"蟲"字旁的含義("蟲"字旁的漢字一般都代表昆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熱】12-2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溶解》05-3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AV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丝袜专区 | 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