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歡快的音樂中模仿鴕鳥,創造出多種舞步。
2、能看懂圖譜,具有初步用符號記錄的意識。
3、在音樂游戲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鴕鳥圖片、音樂《瑪卡麗娜》《動物世界片頭曲》、記錄單、裝飾物。
活動重難點:
在歡快的音樂中模仿鴕鳥,創造出多種舞步。
能看懂圖譜,具有初步用符號記錄的意識。
活動過程:
(1) 欣賞音樂,引起幼兒興趣。“今天,我帶來了一段音樂,大家來聽聽音樂里發生了什么故事?”幼兒回答。
(2)欣賞圖片,鼓勵幼兒模仿鴕鳥的姿態。
(3)嘗試創編舞步并用符號進行記錄。“鴕鳥們想用這段音樂來開一場舞會。
朋友們來幫幫它們,你們來隨音樂跳一跳。”幼兒隨樂進行表演。請個別幼兒說說他跳的舞步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其余幼兒學習。
(4) 集體隨樂看圖譜進行表演。(左右交替舞步、踢踏步、小碎步、十字步)
(5) 聽音樂,引出舞會第二部分《獅子來了》引導幼兒學習躲避獅子的辦法。提示幼兒在逃跑過程中鴕鳥仍要保持它的姿態。
(6)幼兒自己裝飾成鴕鳥,隨音樂游戲兩遍。(教師當獅子)游戲之后總結注意的事項。
(7)請幼兒自己進行游戲。(幼兒當獅子)
活動反思:
《鴕鳥的舞會》這節音樂活動是將之前觀摩的一節音樂活動稍稍改動得來。雖在原有基礎改動了一些地方,但操做起來有些地方還需要思考,游戲中孩子在躲避獅子時候對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問題應得到重視。
小百科:鴕鳥的`祖先也是一種會飛的鳥類,它是怎么變成今天的模樣,這與它的生活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鴕鳥是一種原始的殘存鳥類,它代表著在開闊草原和荒漠環境中動物逐漸向高大和善跑方向發展的一種進化方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1.通過引導幼兒對周圍生活中大量變化著的事物的觀察,讓幼兒懂得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
2.發展擴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知識遷移能力及探究事物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盆皺紙做的白花、酚酞、醋精、噴霧器。
2.課件。
3.圖畫紙、彩色筆幼兒每人一份;大蘿卜(自制)一個,小狗、小貓等頭飾。 。
活動步驟:
1.教師為幼兒表演小魔術(化學小實驗)“變色”,激起幼兒對事物變化的觀察興趣和求知欲望。
出示一盆用白色皺紙做的花,問這是什么顏色的花?
(教師向涂了酚酞的白花上噴碳酸鈉溶液,讓白花呈粉紅色)
問幼兒白色花變成了什么顏色的花,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再往粉紅色花上噴醋精,使紅花又變成白色花,然后讓幼兒睜開眼睛看看花又怎么樣了。花的.顏色怎么會變啊?
2.看四季景色的錄像片,讓幼兒觀察、描述四季的變化。
請小朋友看課件,邊看邊想問題:里面有些什么在變化?原來是什么樣的,又變化成什么樣了?冰雪怎么樣了?溫暖的春天, 小草、樹木、花朵變得怎么樣了?夏季是從哪個季節變化來的?它與春季比,什么地方不一樣?大雁為什么要南飛?……
看完課件后請幼兒回憶并回答老師的問題。
3.組織幼兒討論周圍生活中事物的變化。
教師可啟發幼兒說說,剛才我們說的是季節的變化。想一想, 在平時生活中,你還看見了什么在變化?你在哪兒發現過變化著的東西?
(讓幼兒三五成群討論,教師可巡回傾聽并參與討論)
小結:變化就是和原來的不一樣了,和原來的樣子不同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變化著的。
提問:小朋友有變化嗎?去年的你和今年的你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了?變得怎么樣?
4.畫變化圖,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發給幼兒每人一張長的梯形紙,對折兩次,使紙面由小到大, 可畫四幅畫。讓幼兒把看到的、想到的、或經歷過的變化的事物用圖畫表現出來,畫面上要能看得出是怎樣在變化的。
幼兒作畫,教師具體輔導,把幼兒畫好的變化圖依次掛在黑板上,贊揚幼兒的創造。
5.表演游戲《老公公種蘿卜》,在游戲中進一步體會事物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發現“保護色”對動物生存的價值。
背景材料:
了解自然界中動物外表的色彩與其環境是相協調的。例如小鹿的白色斑點如同陽光照在森林地面上的陽光斑塊,動物的形態與周圍環境一致的叫擬態。與環境顏色協調一致,不僅被捕食者需要,而且捕食者也需要,如狼的黃褐色與干旱草原的顏色相協調。
實物準備:
⒈選定環境,最好在室外,選擇有多種顏色的環境,如松樹的環境,綠色的葉子;深褐色的樹莖和樹枝;黑色的土地。
⒉選有幾種顏色的物品,與樹莖、葉顏色相同,容易附著,如毛線,絨線。
a.剪成2~3公分的.線段。
b.選定5種顏色每種12個,建議選定綠色、褐色、黑色、黃色。若3種顏色20個,4種顏色15個,以此類推每種總量是60個,代表昆蟲。
⒊找一個開闊的地方。10~15米長,10米寬。
⒋將毛線段藏在松樹丁⒕ジ繕蝦偷孛嬪稀?/FONT>
⒌準備一張白紙如報紙大小,將毛線的幾種顏色和孩子組數及每組的人數做個表格。指定專人統計。
⒍準備一盒彩色水筆,用同種顏色的筆寫同色的字。活動過程讓孩子扮作“鳥”、“樹”和周圍藏好的線作“蟲”,競賽捉蟲多者為勝。
活動過程:
⒈按照劃定好的表格將孩子分成3組,每組人數相同,排成縱列。
⒉以接力賽跑的形式,時間30秒,吹哨或口令。
⒊每一組第一個孩子聽到口令時,“飛”到指定區,捕捉“蟲”,聽到口令返回到隊伍里,(第二個同學跑,)把捕到的每種“蟲”的數目,告訴統計者,填在表格中。
⒋待每組的最后一名孩子回到隊伍后,統計哪組捕到的蟲子最多;哪種顏色最多;哪位孩子捕回來的最多。同時回答下列問題:什么顏色最容易發現?什么顏色最難發現?什么樣的昆蟲或蟲子在這種環境中有最佳的保護色或擬態,為什么?還有哪種顏色的蟲子沒有找到,為什么?
活動延伸:
這種活動可以在一種簡單的環境中開展,如草地上、林地中開展。還可以變換一下環境進行比較,討論結果,環境越簡單,越容易發現,越復雜,則越難。對昆蟲來說復雜的環境更適于隱蔽,與環境的顏色越接近,隱蔽性越強,對捕者與被捕食者都應如此。
讓孩子找出具有典型保護色的動物,然后用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如繪畫拼圖,進一步體會保護色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嬰兒一歲前就對別人的情感有反應,如果旁邊有孩子哭,他會隨之一起哭;一兩歲時,孩子看到別人哭,就會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安慰,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試圖減輕別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到了五六歲時,孩子開始進入認知反應階段,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時候該讓他獨處。這些都是孩子愛心的自然表現,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那么他的愛心就會逐漸消失。因此,孩子有沒有愛心,關鍵在于引導和培養。仔細觀察我們的周圍,有不少的因素正影響著孩子的愛心教育。
1.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成人往往忽視與幼兒進行溝通,忽視了對幼兒心理需要的滿足,以致造成代溝;幼兒間相互交往的機會與時間相對減少,缺少施與別人同情的環境;隨著競爭的加劇,為了在競爭中取勝,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于自身而排斥他人,這種現象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
2.家庭教育的誤區:家長重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同情心的培養;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受人欺負,對幼兒進行消極教導,如:“他打你,你就打他”;“想玩你就拿”等,在家庭教養中,父母自身缺乏同情心,難以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有些家長只給孩子愛,卻不教孩子愛同伴、愛別人。這就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缺少必要的同情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了“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教育目標,我們要抓住幼兒學習的關鍵期,創設良好的'氛圍,逐漸引導幼兒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優良品質。根據這一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一活動,以此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培養幼兒關心他人,助人為樂、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學會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激發幼兒的愛心。
2.知道全社會是個大家庭,在獻愛心活動中,掌握一些助人為樂的方法,增強社會交往能力。
3.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PPT、胸卡、呼拉圈一個、愛心救助中心環境布置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幼兒的愛心。
活動難點:
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愛心救助中心。
導入:“孩子們你們好,歡迎來到愛心救助中心,你們知道什么是救助中心嗎?
(幼兒自由表達。)
小結:救助中心就是能幫大家解決問題。你們愿意加入救助中心嗎?(愿意)
2.師:“想參加救助中心的人要有一定的本領。那你們平時幫助別人解決過什么問題嗎?”(幼兒自由表達。)
3.師:“今天,愛心救助中心要招聘工作人員,你們愿意參加嗎?”(愿意)讓我們來看看需要哪些人需要幫助?我們有沒有本領幫助他們?
二、點擊PPT,以方式開展救助活動。
1.傳來電話鈴聲,教師接聽熱線:“噓~~喂您好,我這里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我們家鄉今年一直沒下雨,麥苗都快旱死了,請您快幫幫我們想想辦法吧。”
提問:我們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辦法來幫助農民伯伯解決旱情問題呢?
(看PPT,讓幼兒自由表達:挖井、澆地、人工降雨雪等)
教師小結:“孩子們,你們幫農民伯伯想了這么多好辦法,農民伯伯會用這些辦法解決旱情,來年麥子肯定大豐收。”
2.按錄音:“您好,這里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在玉樹地震中,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媽媽,在此期間,社會各界人士都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擁有了更多的關心和溫暖,但依然還有一些孩子很孤單、很無助,請大家繼續給予這些孩子們溫暖和關愛。”
教師提問:“我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幫助這些小朋友們?”幼兒自由表達。
小結:我們大家想了這么多好主意,相信災區的小朋友們一定會用這些好辦法在大家的幫助下重建自己的家園,重返她們美麗的校園,孩子們你們真是太棒了。
3.按錄音:“您好,這里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你好,我是一個工作特別忙碌的人,很少有時間陪家里的老人,他們很孤單,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開心一點嗎?”
4.按錄音:“您好,這里是愛心救助中心,您請講。”
錄音:“你好,我是個膽小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每次我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時候,我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辦?你們能幫助我嗎?”幼兒自由表達。
5.合作游戲:《呼拉圈的旅行》
要求:全體成員手拉手站成一個圓圈,呼拉圈斜挎在一成員身上,在成員手不松開的條件下,讓呼拉圈通過每個成員的身體,在拉成的圓圈上旅行一圈,回到第一個成員身上。
提出問題——集體想點子——實施行動——總結經驗——最終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三、活動總結
教師:“孩子們,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幫助了這么多人,你們開心嗎?全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讓我們繼續努力,去把我們的愛心和幫助送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溫暖,好不好?”
活動延伸:
1.走進社區:為老人們送去孩子們做的禮物和精心準備的小節目。
2.制作“愛心大行動”主題版面,讓孩子們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愛就在我們身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內容:繪畫《小房子》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畫紙;彩筆;蠟筆;
2、范畫《小房子》
活動過程:
1、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畫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說說:蘑菇房子是什么樣子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狀的?
3、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4、幼兒作畫,教師個別指導,繪畫時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
5、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揮想象、涂色均勻。
6、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房子,為什么?表揚作畫大膽、涂色均勻的幼兒。
課后反思:
藝術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創新,幼兒藝術活動的活力也在于不斷地求新求異的創新。我的大班美術活動《小房子》以小房子的心情為主線,讓幼兒自己去感受小房子不同時期的心情,讓孩子們走進小房子的內心世界,體驗小房子的快樂與憂傷。“畫心情”為他們的想象插上了會飛的翅膀,孩子們憑著自己的理解,大膽,自由繪畫,像個小畫家,他們用色彩,線條,圖形表達各自的想法,他們體驗著創作的快樂與神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太陽能熱水器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對不同物品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探究,感知水變熱與盛水的容器的質量和表面顏色有關,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正確的科學態度。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溫度計、鉛筆、記錄圖表、四個易拉罐(分別涂上紅漆、白漆、綠漆和藍漆)、四個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蓋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種大小基本相同的飲料瓶。
五、活動過程
說一說太陽的各種用途。
(1)可以利用太陽曬鹽、曬衣服。
(2)植物能長得綠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陽取暖。
(4)人們曬太陽能使身體健康。
(5)可以利用太陽能做洗澡的熱水器。
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來測定溫度,哪種測定方法比較準確。
(1)用體溫表來測量溫度。
(2)用手來測溫度。
(3)用活動室中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
(試驗后得出用溫度計測定的溫度最準確。)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什么東西做熱水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幼兒討論。
(1)用塑料罐做個熱水器。
(2)用易拉罐做個熱水器。
(3)用玻璃罐做個熱水器。
試一試,在有蓋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種大小基本相同的飲料瓶中加入同樣多的水,放在陽光下照射同樣長的時間,然后用溫度計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易拉罐中的水溫最高。
記錄實驗結果。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什么顏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試一試,將分別涂上黑漆、紅漆、白漆、綠漆和藍漆的五個易拉罐裝上同樣多的水,在陽光下照射同樣長的時間,并用溫度計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溫最高。
探究活動三
探究的問題:怎樣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試一試:將四個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裝入同樣多的水,加上蓋子,放在太陽光下,擺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樣長的時間并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平放的易拉罐水溫最高。
六、注意事項
1.實驗中要注意在每個容器中加入同樣多的水。
2.每一步實驗過程要在同等條件下去進行比較。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8-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