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團圓、壓扁的技能,能運用這些技能來塑造簡單水餃的形象,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2.繼續培養幼兒對泥塑的興趣及泥塑活動的常規。
3.使幼兒喜歡參加泥工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小朋友我們中國有一個節氣叫“冬至” ,你們知道“冬至”嗎?
2.讓幼兒簡單了解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漢族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為何吃餃子!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3.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親自做餃子給爸爸媽媽吃呢?
好,老師現在就交小朋友們怎么做餃子,但在做餃子前我 們要先檢查看看小朋友的小手干不干凈呀?
(哦,你們的小手都太臟了,讓我們去洗洗吧)
還有老師還要說一下我們做的餃子不是真水餃而是用橡皮泥做的餃子,所以我們能不能吃啊?
二、制作過程
1.請小朋友拿一塊自己喜歡的`橡皮泥,然后跟老師做團團….拍拍….搟搟
咦!餃子皮做好了。
2.小朋友做好了餃子皮然后做什么呢?
(幼兒,餃子餡……..)
小朋友都吃過什么餡的餃子?
好,那你們就挑你們最喜歡的橡皮泥做餃子餡.
3.教師以一邊講解示范一邊來回幫助孩子完成制作.
4.制作完成后,小朋友們做的餃子可真好呀!
三、結束
展示交流幼兒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房子的趣味。
2、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拿出字卡“房子”。你見過房子嗎?見過怎么樣的房子?
2、(出示圖片“熊哥哥”)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3、理解故事出示背景圖片講述邊提問: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么?熊哥哥為什么不逃?(應該逃嗎?為什么?)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為什么還要吧蜂蜜涂在墻上呢?熊哥哥發現的房子和我們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樣嗎?講述故事,并出示圖片“熊弟弟”,提問:熊弟弟會去樹林嗎?為什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
4、遷移續編。可以出示圖片讓幼兒給房子涂上有香味的東西。“想想還有誰會到小房子這兒來,來了以后又會發生什么事呢?幼兒續編故事,并給故事起名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身邊一次性物品的關注,進一步培養環保意識。
2.初步培養幼兒調查和辯論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次性物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嘗試用一次性物品進行小制作。
活動準備
物質:一次性物品若干。
幼兒園環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一次性物品有哪些。
二、展開
1.展示一次性物品,說說它的名稱和作用。
2.展開辯論,了解一次性物品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引導幼兒標明自己對一次性物品的態度。
提問:我們身邊有許多一次性物品,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他們呢?
(2)引導幼兒對“是否喜歡一次性物品,為什么?”展開辯論。
(3)評價幼兒辯論情況。
(4)小結:凡事都有兩面性,一次性物品方便、衛生,有許多好處;
但是使用后會造成浪費,并形成污染,對人的健康也不好。
3. 讓一次性物品變廢為寶。
提問:我們應當怎樣正確使用一次性物品?
(應當盡量減少使用,使用后可以用來裝東西,做手工等。)
三、結束
展示一次性物品的手工制作,引導幼兒繼續用一次性物品進行造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征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活動準備]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里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里、水里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里。
(2)把紙花放在水里。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里開了。
(2)小紙花太干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里能開,假花在土里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并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并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于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濕衣服。
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厘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里,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2.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探索興趣。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毛線、乒乓球、石子、塑料瓶蓋、回形針、吸管、紙片。
2.人手一份小記錄表、筆、水盆、抹布。
3.大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二、探索發現
1.逐一實驗,觀察沉浮,并記錄在表格中。
2.老師把小朋友的猜測記在了大記錄表上。小朋友對照記錄表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三、與小朋友分享實驗結果
1.將自己的觀察記錄表與同伴的對比,看看結果是不是都一樣。
2.對有爭議物體教師現場實驗。
活動反思:
將科學現象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讓每位幼兒都能動手操作。通過操作和探索,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對幼兒有意識地加以啟發與引導,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現,借助這種隱性示范,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從而發現水的秘密,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盡可能地滿足幼兒在已知的生活經驗中提煉解決的方法,并進行驗證,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幼兒培養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以及科學素養。
不足之處:
1.活動中,教師講的太多,應該讓幼兒通過自主操作,從而得出結論。
2.教學手段應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跳脫出來,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開展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小螞蟻過冬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螞蟻是群居的,在地下過冬。
2、初步學會觀察、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學會協商解決問題。
3、體驗與同伴共同協作完成任務的成功感和快樂感,激發幼兒親近自然的愿望。
二、活動準備:收集的螞蟻過冬資料、看圖講述圖片或小故事等、螞蟻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一天早晨,小螞蟻跟著媽媽來到樹林里找東西。樹林里變了樣,樹上的葉子都掉了下來,只有光禿禿的樹干,一陣風吹來,它感到很冷。小螞蟻奇怪地問媽媽:“怎么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烏龜他們都不見了,他們到哪里去了呢?”
“螞蟻媽媽會什么說呀?”
媽媽說:“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飛到南方去了,青蛙烏龜到洞里冬眠了。”
小螞蟻又接著問媽媽:“那我們螞蟻怎么過冬的'呢?”
“誰來告訴小螞蟻呀?”
螞蟻和青蛙都是在洞里過冬的,他們的過冬方式一樣嗎?
青蛙是冬眠過冬,螞蟻是躲藏過冬。
風越刮越大,螞蟻媽媽馬上帶著小螞蟻到螞蟻奶奶的洞里去躲藏。
2、觀察討論:
(1)螞蟻奶奶的洞在哪里?地面上有些什么呢?
(2)螞蟻的地下通道是寬寬的還是窄窄的?通道象什么?(四通八達)
(3)那些寬大的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有幾個儲藏室?里面藏些什么東西?
3、相互交流:
過一會兒風小了,螞蟻媽媽帶著小螞蟻鉆出了洞口,他們也準備挖洞過冬,可是天很冷他們人又少,怎么辦呢?
幫小螞蟻挖四通八達的螞蟻洞,使螞蟻舒舒服服地在洞里有吃有玩高高興興地生活。
4、教師小結:
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辛勤地勞動。那么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里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準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初步了解8以內數的守恒。
3、嘗試用數字或符號記錄物體的數量。
重點難點:感知8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飛機背景圖一張,直升機、客機、戰斗機圖片。
2、圖形操作統計表
3、PPT
活動過程:
1、游戲“飛機降落”,觀察飛機的不同之處。
(1)請幼兒將手中的飛機圖片粘貼在機場的背景圖中。
(2)提問:這些飛機一樣么?他們有什么不同?他們都有什么樣的本領?一共有幾種飛機?
2、點數飛機,感知8以內的數量。
3、初步了解8以內數的守恒。(相同數量的.飛機,可以擺出不同的隊形)
4、引導幼兒操作,用符號記錄并分享結果。
提問:每種飛機有幾架?我們應該怎樣記錄?
(1)幼兒點數并用不同的的方式記錄飛機數量,如:圓圈、短線等。
(2)與幼兒共同分享自已的記錄結果。
5、音樂場景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各種工具固定圖書的方法。
2、進行簡單統計,提高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記錄能力。
3、能積極參與裝訂圖書活動,體驗觀察和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稱以及用途。
活動難點
學習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認識身邊常用的工具。
教師準備:小鴨玩具手偶,圖片、回形針、訂書機、夾子、鉛筆、毛線、眉毛夾、固體膠若干,統計表、四個畫架和適合活動情境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老師出示小鴨手偶說:嘿,大家好!我是小鴨樂樂,我剛開了一家印刷廠,廠里印了好多畫紙,我想把它們裝訂成圖書,但我不知道該用什么工具裝訂,你們能幫我想到好辦法嗎?(請幼兒說出自己的辦法)
二、探索發現哪些小幫手能夠幫助固定圖書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師:我這里有很多工具圖片(出示六張圖片),請你們把認為能裝訂圖書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裝訂的放下面,誰來試試。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嗎?
2、幼兒操作。
教師:每個人的簍子里也都有這幾樣工具,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們的.小幫手,能幫助我們裝訂圖書,請把每一樣工具都試一試。
(教師除了鼓勵幼兒各種工具都試一試之外,可以盡量減少直接指導、語言提示,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發現,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操作時間。)
3、交流經驗。
教師:請做好的孩子拿著圖書和筆,把你用了哪幾種工具記錄在統計表上。(一張大的統計表)誰能拿著圖書告訴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幫手裝訂圖書的?是怎么做的?哪些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裝訂圖書?
三、探索發現固定圖書本領最好的小幫手
1.幼兒的討論。
教師:小鴨樂樂說,你們真有辦法,能用這么多的小幫手裝訂圖書。但是我的圖書應該裝訂得不容易散,你們覺得是哪一種小幫手呢?誰來說說?有不同的想法嗎?
2.幼兒再次操作。
教師:請孩子們選一種你認為能裝訂得最結實的小幫手來試一試。(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工具裝訂另外一套圖書,裝訂好后按順序擺放在畫架上。)
3.得出結論。
幼兒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后老師和幼兒一起得出結論:訂書機裝訂的圖書又結實、又牢固。
四、給裝訂好的圖書編頁碼
1、教師再次創設情境:小鴨樂樂說,你們真棒!幫他找到了裝訂圖書最好的辦法,如果給他的圖書編上頁碼,圖書就可以賣出去了。請用訂書機訂圖書的小朋友幫圖書編上頁碼,不是用訂書機裝訂圖書的孩子可以試試用訂書機裝訂一本圖書,再編上頁碼。謝謝你們!
2、幼兒根據自己的裝訂情況自行選擇編頁碼、改進裝訂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剛剛用到的回形針、訂書機、夾子、固體膠等都是工具,有了這些工具,我們做事就會很方便。這些工具能幫助我們做很多的事情,以后我們慢慢去發現,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王紅)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熱】12-2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溶解》05-3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