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聯想,表現城市中的高層建筑、立交橋等形象。
2、發揮想象,大膽畫出不同形狀的汽車。
3、對繪畫活動感興趣。
4、以集體畫的形式開展活動,培養集體意識。
活動準備:
1、范畫。
2、大鉛畫紙三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小紙若干張、剪刀,固體膠。
3、已聽過童話故事〈野貓的城市〉。
活動過程:
(一)知作畫方式,產生作畫興趣。
1、你們還記得〈野貓的城市〉這個童話故事嗎?一群小朋友坐著旅游車從城市來到森林旅游,小朋友們怎樣向小動物們“比劃”,來介紹城市呢?
2、在充分討論后,教師出示范畫,引導幼兒根據有動物可以看到的東西進行“比劃”,介紹城市。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和聯想,如花藤想象成馬路、立交橋,將白云想象成屋頂、電腦、汽車等,將蘑菇想象成游樂場的設施。
3、教師提出繪畫要求:把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的一部分幼兒畫鉛畫紙上大的城市建筑,如:立交橋,高樓大廈等,大家安排好各自要畫的內容,在樹,花、草、云等想象上添畫,表象城市里的東西,還有一部分幼兒在小的白紙上畫各種汽車、人、花草、紅綠燈等。
(二)分組進行集體創作〈森林城市〉。
1、分工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立交橋、大廈,可請能力強點的幼兒勾畫好輪廓,其他幼兒涂色。
2、畫好汽車、花草等裝飾物的.幼兒,將作品剪下來帖在自己組的大鉛畫紙上。
(三)欣賞評比。
幼兒將作品放在展覽區,每組幼兒選一名為代表介紹自己組幼兒的作品。幼兒邊欣賞邊評比出好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2.感受繞口令的特點,口吃清楚地念繞口令,逐步加快速度。
活動準備
圖片:男孩兒和女孩兒
圖片:螳螂,蟑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出示胖胖和芳芳的圖片
教師:這兩個小朋友,男孩是胖胖,女孩是芳芳,今天他們倆去捉蟲子了,
你們想知道胖胖和芳芳捉住了什么蟲子嗎?
二、認識螳螂和蟑螂
1.出示螳螂圖片
提問: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它嗎?
(請幼兒互相講講對螳螂的了解。)
教師:螳螂會捉蟲子、飛蛾等害蟲,他是人類的朋友是益蟲。
2.出示蟑螂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它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嗎,蟑螂可是一個大壞蛋,常躲在角落里毀壞糧食,鉆進電器里咬斷電線;
它還到處散布細菌,危害人類的健康,他是害蟲,你們喜歡他嗎?
3.鞏固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三、學習繞口令
1.理解內容
胖胖和芳芳捉螳螂和蟑螂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老師說給你們聽聽好嗎?
老師說繞口令《蟑螂和螳螂》
2.這個繞口令有趣嗎?里面都講到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3.教師逐句帶領幼兒念繞口令,幫助幼兒熟悉語句。
教師:現在來聽一聽我是怎么念的!快速的念!
可請幼兒一起拍節奏。
4.幼兒集體或分組反復練習,熟悉后增加速度,提高幼兒興趣。
附:
胖胖捉了一只螳螂,方方捉了一只蟑螂。方方讓胖胖放掉螳螂,胖胖幫方方捉住蟑螂。
好螳螂,壞蟑螂。胖胖和方方,保護螳螂,消滅蟑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根據樂句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學跳邀請舞。
2.積極參與活動,表現大方,體驗共同舞蹈的快樂。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彩紙4張、記號筆
2.舞蹈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一)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歡快、活潑。
1.師:今天我們初次見面,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聽。(幼兒欣賞音樂)
2.師:喜歡么?聽了有什么感覺?
(二)聽辨樂句,在每一樂句的句首處拍一下手。
?? 1.師:我們在樂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幾個樂句。(教師邊拍手邊有語言輕輕提示)
?? 2.師:拍了幾下手?也就是有幾個樂句?
?? 3.師:請你們自己試著在樂句開始時拍一下手。
? 二、創編動作
(一)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老師選擇動作進行記錄。
?? 師:現在請你們在這里找個空的地方,讓老師看到你們每個人的動作。跟著音樂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播放前半部分音樂,教師記錄幼兒的動作)
(二)幼兒根據圖譜學習舞蹈動作。
1.師:這個動作怎么做?應該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
2.師:讓我們邊做動作邊走起來吧,前奏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準備。
(三)聽音樂表演舞蹈動作
師:剛才我們是看著圖譜做動作的,如果我們不看圖譜能記下這些動作么?(幼兒轉身記憶動作)
三、跳邀請舞
(一)討論并學習做邀請的動作。
? 1.師:今天我們跳的是邀請舞,應該要有邀請的動作,你會怎樣邀請朋友呢?請你來試一試?(教師示范,作提升:動作到位,一樂句做一次邀請)
2.師:邀請朋友應該有禮貌,眼睛應該看誰?去找個朋友試一試邀請的動作。(關注眼神的交流)
(二)老師完整表演邀請舞,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跳邀請舞的方法。
1.師:我先來做邀請者,你們在圈上做什么動作呢?
2.師:你們看,我在什么時候把朋友輕輕地請進來的?現在邀請者變幾個了?
3.師:現在有幾個邀請者啦?邀請者越來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請完了,這樣的邀請舞喜歡嗎?(如果發現到邀請時還沒有找到朋友,應馬上引導:我們應該在哪個樂句就應該找到朋友?)
(三)幼兒學跳邀請舞,在舞蹈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1.師:讓我們繼續跳舞吧。
2.師:跳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應該怎么解決呢?(如果多人找一個朋友,應該及時調整)
(四)集體跳邀請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結束:
.師:今天學的開心嗎?原來大家一起跳舞是件這么快樂的事情,讓我們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好嗎?
反思:
今天,我開了一節舞蹈課《快樂邀請舞》,上完這節課后我感想很多。我很喜歡這節課,總體來說我對自己上的這節課還是很滿意的。這個活動的教案設計是比較成熟的,環節設計循序漸進,遵循人體的生理機能能力變化規律,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并且活動選材也比較新穎,雖然也是學習舞蹈,但內容是學習一個邀請舞,邀請舞不會乏味枯燥,可以更多的.引起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這個活動的重點主要把握在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和學跳邀請舞兩個方面,創編動作環節相對把握較好,創編動作的時候,我在活動之前首先預設了許多的動作,都是幼兒容易想到容易做出來的動作,并且對這些動作的提問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最后把每個動作總結成優美的語言,這是為了在活動中更好的引導幼兒,啟發幼兒的記憶,也有利于教師的課堂駕馭,以免發生語言障礙。在幼兒創編的時候,再發現較美觀較有創造性的動作,進行簡筆畫記錄,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動作創編從幼兒中來、到幼兒中去”這一個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幼兒在層層遞進的環節設計中掌握舞蹈動作,但是在語言的指導上還是有所欠缺。
到后面的學習邀請舞的環節時,學習邀請的動作這個環節沒有配合音樂嘗試,所以幼兒比較生疏,因為還沒有掌握,所以整個舞蹈連貫性不好。問題就是學習邀請動作與整體舞蹈的協調的要求講的不夠清楚,動作的節拍也沒有講述清楚,。其實教案原來設計是2拍一個動作,做4次。然后考慮到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稍作了修改,改成了4拍一個動作,做兩次。在活動的時候還是沒有講清楚要求,導致有的幼兒4拍一個動作,有的幼兒2拍一個動作,甚至有的幼兒不會做。但是在這里注意到了細節的把握,如:做邀請動作的時候引導幼兒眼睛要看著對方,臉上要帶著微笑,有禮貌的邀請。并且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有三個幼兒同時去邀請了一個幼兒,后來她們中有兩個后到的主動離開了,這是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提問。“如果有兩個或者三個邀請者同時去邀請一個人,怎么辦呀?”問題拋出來,大多數幼兒沒有反映,但是有幾個幼兒說出來“晚來的去找其他的朋友”。也及時解決了問題。
其實,出現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我對這個活動的理解的不夠深入徹底,雖然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教案,幼兒的反映也是十分的好,她對整個活動的理解與我是不同的,我只停留在了活動的表面,理解的很淺,而她是把活動內化為了自己的東西,把握了活動的內在含義,再給孩子,孩子接受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自然萬物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奇妙的聲音給人們傳遞著讓人聽不懂的語言。這恰恰成為了孩子們眼中、心中最美好而又神秘的悄悄話。這個讀本正好給孩子們搭建了一個想象的平臺,你看:蜜蜂在跟花兒說悄悄話,雨水在跟屋檐說悄悄話。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他們好奇的眼光去尋找自然界中那萬物皆靈的神秘、親昵而又美好的悄悄話。因此本次活動借助讀本,讓幼兒在“發現——感受——表達”這樣的線索中,領略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現象以及學習用詩一樣美感的語言來表達,體會朋友之間的親密。活動采用兩兩合作閱讀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理解“悄悄話”的活動內涵,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交流分享的方式,讀懂畫面內容,進一步體會“悄悄話”的含義。
2、能用“××在跟(同、和)××說悄悄話。”句式來描述畫面并學習有感情朗讀。
3、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體驗合作閱讀帶來的樂趣。
經驗準備:
有過說悄悄話的體驗。
材料準備:
大書(遮蓋文字)、小書(遮蓋文字)、字卡“說悄悄話。”、輕音樂
指導要點:
一、問題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每個人心里都有許多的小秘密,如果你想把你的秘密跟別人分享,你們會想告訴誰呢?你會怎樣告訴他們?(輕輕的說、小聲的.說、貼著耳朵說會告訴爸爸、媽媽、好朋友)你們為什么愿意把小秘密告訴爸爸媽媽、好朋友和老師呢?”(因為我喜歡他們、我愛他們、)
小結:哦,原來悄悄話就是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說給自己喜歡和愛自己的人聽的。說的時候要:輕輕、小聲、貼著耳朵說……
2、出示書的封面,引發幼兒閱讀。
今天胡老師帶來一本有趣的講“悄悄話”的書,你們覺得書里會是誰在跟誰說悄悄話呢?
二、自主閱讀,引導幼兒讀懂畫面。
1、提出閱讀要求:
幼兒兩兩合作閱讀;仔細觀察每一頁里都有哪些悄悄話;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頁,說出誰在跟誰說悄悄話。
(出示圖示 :說悄悄話)
2、逐頁閱讀,交流分享。
引導幼兒運用“××在跟(同、和)××說悄悄話”。
三、合作閱讀
1、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輕聲朗讀小書,學習有表情地朗讀。
2、請一兩組幼兒示范朗讀。
(師生討論朗讀要求:該用怎樣的聲音和表情來朗讀更好聽呢?)
四、分享閱讀。
請幼兒將讀本讀給客人老師聽。
(討論猜測:它們會說什么悄悄話呢?)
五、欣賞閱讀。
遷移讀本內容,為下次拓展閱讀做鋪墊。
展示收集的有關“悄悄話”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猜猜他們說些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駿馬奔馳保邊疆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① 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 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 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 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8-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8